1. 集团公司保密工作实行什么的体制
集团公司保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各负其责的体制。
保守国家秘密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大事。保守企业商业秘密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增强各单位(部门)和全体员工的保密观念,更好地贯彻国家保密法,为保障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制订本制度。
集团公司保密工作管理制度介绍
对全体员工及其出国人员进行保密教育,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负责对保密工作的安排、指导和检查,对工作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总结经验。负责对失、泄密事件的调查、处理,严重事件报上级主管部门处理。
保密工作的范围上级下达或公司内形成的带有密级字样及指定阅读范围的文件、电报资料、党内刊物、科技情报或其他有保密要求的事项。公司内控数据、统计报表及文件资料。属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及相应的数据。
报告、论文等。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为公司生产经营服务严格划分保密范围,严格划分密级。严格管理机密事项。
2. 内控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内控制度涵盖以下关键领域:
1. 财务报告管理及披露:确保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关联方交易:制定交易定价政策和审批流程,避免利益冲突。
3. 货币资金管理:包括现金管理、授权审批流程、预算管理和外部融资。
4.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招聘、薪酬、绩效和培训等方面。
5. 供应链管理:规范供应商选择、评估和档案管理。
6. 客户管理:客户信息管理和信用评估体系。
7. 存货管理:实施定期盘点、保管和废品处理规定。
8. 费用报销:制定差旅费和其他费用的报销标准。
9. 资产管理:涵盖固定资产卡片管理、盘点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10. 投资管理:包括投资决策、回报分析和尽职调查。
11. 预算管理:制定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以利润为核心进行成本和费用的控制。
内控制度通常分为两种模式:
1. 金融机构通过规范化的方法和程序,确保资产安全,促进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
2. 企业为降低经营风险,设定流程控制点,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企业内控制度的要点包括:
1. 优化内控环境,实施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
2. 规范财务会计核算,全面推行预算管理。
3. 建立财产保全制度,降低市场经营风险。
4. 完善用人制度,强化信息管理。
5. 建立内部报告制度,加强内部审计。
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基本规范》的要求,企业应建立和完善治理结构,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职责权限,并形成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3. 从国资委8号文件看内控合规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8号文件:内控合规转型 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国资厅监督[2023]8号文件,该文件针对中央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和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件指出,央企需加快内控管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信创OA替换进程。这一举措旨在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增强重大风险防控能力和内控监督评价效率。
在此背景下,致远互联推出了一体化协同运营平台。该平台以OA为基础,整合人员、流程、财务数据和系统,优化国资企业内部连接,有效利用数据资源,支持科学决策,助力内控管理数字化、规范化发展。
致远互联的数字化合规管理平台,是其核心产品之一,构建在COP平台之上,实现合规管理四合一,将合规要求融入业务流程。该平台覆盖风险识别、评估、处理到整改督办全流程,确保企业运营合规性。通过在线风险防控,加强监督问责,为央企合规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该方案的价值体现在:
1. 合规嵌入业务:通过在线管理,实现合规要求与防控措施的无缝对接,提升组织合规管理水平。
2. 风险防控强化:系统化地管理业务全程风险,及时预警与干预,增强企业风险应对能力。
3. 管理效能提升:建立清晰的合规管理体系,明确职责,提高效率,降低合规成本。
4. 资源整合:整合内部合规资源,最大化资源利用,提升整体管理效率。
方案亮点包括:
1. 法制建设:通过一体化管理平台,强化法制知识的传播与风险上报,培养全员合规意识。
2. 数字合规:从制度建设、风险评估到监督追责,形成全流程的合规管理体系。
3. 数字法务与合同管理:提供标准化的法务服务,全程监控知识产权,确保合同管理合规性。
4. 风险预警与整改:数据驱动的预警系统,确保风险及时发现与有效处理。
5. 监督追责:建立规范的追责体系,确保企业内控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若您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致远互联如何帮助央企实现内控合规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并免费体验相关服务,欢迎申请,让我们共同探讨更高效、更合规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