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血样本混淆造成误诊等医疗事故引起的法律纠纷 以案例形式分析
甲到医院体检,抽血化验,后甲被告知患有严重肝炎,甲随即进行自行治疗,前后花去内近万元,再次验容血被告知从未得过肝炎。
首先,这是一起典型的医疗事故侵权,在《侵权法》上明确规定了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
如果甲能证明抽血护士将他的血液样本与另外一位患有严重肝炎的患者的血液样本弄混,那么医院就得承担责任,如果不能证明,那么医院就不承担责任
但是:
1.如果医院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规范的事由,如医院卫生条件太差容易导致血液样本感染、化验医师没有执业资格证书等,这些情况甲可以自行调查,也可以申请法院调查
2.如果医院拒绝提供或者隐匿与医疗纠纷相关的病例资料
3.如果医院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上述三种情况下即使甲没有证据证明医院确实有过错,人民法院也可以推定医院有过错从而要求其承担责任
补充一点,如果法院查明,该案是患有严重肝炎的病人的原因导致血液样本弄混,医院没有过错,即使是这样医院也必须承担责任,第三人原因不能作为医院的免责事由,但是医院承担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第三人(也就是严重肝炎病人)追偿
Ⅱ 误诊肝硬化算医疗纠纷吗
要求医院承担误诊的责任
Ⅲ 之前做所有产检没有查出来最后快生了做彩超才出来胎儿畸形缺陷的算不算是误诊医疗纠纷呢各位老师怎么办
具体做的什么检查能罗列出来吗?
比如三个月的时候做过四维彩超吗?检查单呢?
误诊是要看检查单的。
Ⅳ 医疗事故误诊造成伤害怎么投诉、
1、你说的情况,属于医疗事故纠纷,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起诉法版院也不会受理)。权2、你可以写份投诉材料(附病历、诊断、相关证据、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向当地卫生局、市卫生局投诉控告。由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处理。也可以直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由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作出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及事故责任的认定。3、鉴定为医疗事故后,可以依据<医疗事故责任认定报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起诉医院,要求赔偿损失。
Ⅳ 医疗纠纷,医疗误诊,病情加重
需要司法鉴定 是否医疗事故。
Ⅵ 误诊算医疗事故吗
因为自己与医院正在打医疗纠纷官司,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网友的帮助,自己慢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所以也一直关心网上的医疗纠纷方面的求助,尽力给予细致的回答!但每个个案都细致回答太浪费时间,而大家关注的实际上都集中在相同的几个问题,现在就大家集中关心的几个问题作如下回答,相信能解决大部份问题,对于具体问题如果需要再作补充,将在最后进行补充。
1、大家最关注的焦点-是不是医疗事故?其实这是大家的认识的误区,不管是不是医疗事故,我所引起的后果只要是医院引起的,医院就要依据民法通则进行赔偿。而在实际上,如果是医疗事故,赔偿往往还少于依据民法通则进行赔偿。这中间涉及到一个最大的问题-鉴定,因为医学的专业性,医疗纠纷都要通过鉴定才会判决。如果你非得说它是医疗事故,就必须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如果你只要求医院赔偿,你就可以选择进行医疗过错及因果关系的司法鉴定,我们选择鉴定是想得到一个公正的结果,而医疗事故鉴定名声在外,鉴定专家和医院都是本地医疗系统的,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大家都会出一些事,难免相互照顾一下;但司法鉴定是比较公正的鉴定,我推荐山东金剑司法鉴定中心,他们能为患方着想,也有权威,还提供审查服务(收费300-500),如果审查结果不利,就不用花更多的钱进行鉴定了。(这中间涉及到的法律及案例如下可以参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答记者问、首例社会司法鉴定对抗案终审判决书、肖晓龄童与昆明市儿童医院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
2、我应该按什么法律程序处理医疗纠纷?首先不管怎么解决,有没有问题,第一时间封存病历是最关键的(记得自己复印一份并盖好医院的章,以后分析鉴定都得靠它),如果病历被他们改掉了后面处理就比较棘手了!如果一出事你就封存了病历,只要医院存在问题,他往往很快就会和你调解的。协调解决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处理快、钱容易到位、不用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不是你说要协调医院就按你的要求赔给你钱的,手上还是要一点东西,这就是鉴定,所以我建议大家复印病历后,找一些专家看存在什么问题,再自行委托(律师事务所委托)进行司法鉴定,有了鉴定结论在手,后面就会没那么难,你找医院也调解也好,起诉也好!但也不是没有问题,如起诉后医院再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怎么办,如果鉴定结论不是事故,基本说明你自行委托的司法鉴定结论失效了!所以医院如果不服,你只能同意重新进行医疗过错及因果关系司法鉴定!因为司法鉴定的公正性,它不会与你的首次鉴定有太大的差异的。这之后几乎就没太多问题了。(法律参考:病历管理条例、司法鉴定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
3、找律师。如果打医疗官司,律师是必须要找的,首先封存病历你自己去封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关键的病历没复印出来(医嘱、护理)或者不让你复印!再就是委托司法鉴定也要律师事务所,但你不能太相信律师,尤其是小地方的律师,自己也得知道一些,如我上面提到的参考资料也得看看相关的东西,关键的东西自己可以上网咨询一些知名医疗律师,如宋中清、李仁兵等,也有一些遇到相似情况的网友也是很愿意帮忙的,他们往往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可操作的方法。
4、介绍下我自己的官司,经历了省市两级医疗事故鉴定后,得出不是医疗事故的结论;之后我又自行委托了山东金剑司法鉴定中心进行了医疗过错及因果关系的鉴定,得出过错与后果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现在案件正在审理,因为有前两次的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所以大家也要从我的经历总结经验教训。参见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ews/1/110846.shtml
5、医疗专业问题。实际上我说了不算,这个还是要请教医生,查看相关医学资料。但从医疗官司中起来,也看过很多案例,能找出一些比较通用的规律,一般先看有没有资质,如执业医师、执业护士等;再看有没有违反告知义务,这个在司法鉴定中比较重视,而一般医院都不太重视;再看用药情况,如麻醉药、能引起后果相关的药是否使用不当、还有就是延误诊治等等。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Ⅶ 因为医生疲劳工作而出现的失误是属于医疗纠纷还是医疗事故
临床误诊的性质不同,涉及到法律责任也不同,从过错原则上看,无过错的误诊不承担法律责任,有过错的误诊有以下几种法律责任。
一、医疗事故责任,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活动中存在过失,即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不良后果,损害程度必须达到《医疗事故处理条件》规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规定要求,且过失行为不良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即构成医疗事故,应当承担医疗事故责任。
二、民事法律责任,人民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时,对不构成医疗事故,但经审理能够认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误诊行为,符合民事侵权构成要件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确定医疗机构承担责任。
对技术性误诊,无论给患者造成何种程序的损害,都要由医疗机构承担民事责任。根据误诊给病人带来的损害,医院应赔偿患者因误诊误治增加的不必要医疗费、交通费,根据不同情况赔偿病人因营养支持从而支出的营养费,因误诊误治产生的误工费,如侵权后果严重,还要承担适当的精神抚慰金等。
三、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人员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Ⅷ 脑膜瘤核磁误诊怎样医疗纠纷
这个要看构成什么后果,造成多大的损失
还要看医疗机构的责任承担比例
需要鉴定
Ⅸ 医患纠纷:确定了赔偿金额但医院要求先扣除误诊产生的费用再赔剩下的
再次起诉。
医院的赔款是对责任事故受害方的赔偿,而误诊产生的费用是责任事故的一个部分,不应当由受害方来承担。如果承担了就成受害方也要对医院的责任事故承担部分责任,这与理与法都说不通!
Ⅹ 误诊至人死亡在医疗事故纠纷占多少比例
医疗事故认定程序如下:
医鉴办接受两种形式的委托:医患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卫生行政部门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的委托。
医患双方及卫生行政部门在委托鉴定时需提供:正式委托书;相关材料(医患双方共同委托时提供);医疗事故争议行政处理申请书复印件(卫生行政部门提供);交纳鉴定费的收据。
医鉴办收到委托后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如下:
一、受理
医鉴办接到委托书后,进行审核并出具受理通知书,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供鉴定所需的材料:
1、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2、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3、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6个小时)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4、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5、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二、组成鉴定组
医鉴办根据事故争议所涉及的学科,确定专家鉴定组的构成和人数,原则上至少为3人以上的单数,主要学科的专家不少于专家鉴定组成员的1/2。
医鉴办在召开鉴定会前20天之前,通知双方当事人或其委托人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鉴定组成员。
双方当事人抽取专家鉴定组成员之前,要求专家回避的应说明理由(须回避的专家组成员本报8月15日曾作报道)。
三、组织鉴定
医鉴办在召开鉴定会前1周内通知医、患、鉴定专家三方。出席鉴定的双方当事人每一方人数不得超过3人。任何一方当事人的无故缺席、自行退席或拒绝参加鉴定,不影响鉴定的进行。
任何一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