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武汉劳动局投诉电话
想问问,上了半个月班,试用期内,签了合同,因为有事不得已辞职,老板也表示了理解同意了,到发工资了这半个月的工资不给发了,说是试用期内,还是自愿离职的,什么道理?
B. 要投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怎么投诉
投诉的特点和受理条件:
1、投诉人是权益被侵害者本人。如果不是权益被侵害者本人,而是其他个人或者组织则不能作为投诉处理,只能作为举报处理。
2、由于投诉人是权益被侵害者本人,投诉的违法事实涉及投诉人本人,因此在案件的查处过程中无法隐藏投诉人的信息,不能适用举报制度为举报人保密的规则。
投诉的注意事项:
根据《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规定:
第十三条 投诉应有投诉人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书。
第十四条 投诉文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投诉请求事项。
投诉时,应携带个人有效证件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表(工资存折)、考勤表以及其他证明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证据。
投诉受理的范围:
根据《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和济南市市政府济政发〔2010〕20号文件规定:
1、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中央所属、省属用人单位及与之合资、合作企业和外省、部队驻鲁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2、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以下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应当在市本级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企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除外);市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省内外地驻济分支机构及办事机构;市级(含)以上政府部门批准(备案)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3、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以下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在县(市)、区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及市社保办各办事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企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除外)、个体工商户;本县(市)、区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县(市)、区政府部门批准(备案)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在本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依法成立的其他社会组织。
4、在各县(市)、区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异地生产经营的用人单位,由生产经营场所、用工所在地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登记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协助其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无营业执照或者已被依法吊销、注销营业执照,有劳动用工行为的用人单位,由所在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其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我们的维权举报投诉方式
电 话:87890716
邮 箱:[email protected]
C. 深圳劳动局投诉电话
深圳市劳动局(即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号码: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线:0755-12333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8005号深圳人才园
邮编:518040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官网为方便公众与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以网站为平台,更好地进行交流,“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面向个人和企事业单位开设各种沟通渠道,如网上咨询投诉通道“回音壁”,“信访信箱”,“局长信箱”,“社保基金监督投诉信箱”;网上访谈互动通道“在线访谈”,“民意征集”,“网上调查”。
(3)人力资源局投诉电话扩展阅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为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对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里联合地方从以下几方面推进了电话咨询服务系统的建设和业务开展。
1、依托“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业务和信息技术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及重大应用”科技项目,共同制定包括服务设施、服务用语、业务流程、知识库等方面的标准规范,指导地方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建设。
2、集中开展电话咨询服务的宣传工作,确定统一标识,在社会公众中培养“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问题找12333”的观念和习惯,使12333家喻户晓。
3、逐步建立电话和短信呼入交换平台、部级电话咨询服务知识库,各地共同参与维护和使用,实现标准统一,资源共享,推动各地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互通互联和业务协作。
4、进一步开通短信等服务新渠道,结合地方探索实践情况,研究制定短信服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应用,充分发挥短信灵活、快捷的特点,将服务直接送到百姓身边。
5、建立各地电话咨询服务部门的定期交流机制,包括技术交流、培训、观摩等,及时总结各地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系统建设和服务方面的经验,通过树立典型带动全国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发展。
D.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投诉电话是多少
请拨打12333
E. 中国劳动局的咨询电话是多少
国家劳动局的咨询电话是12333。
12333主要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业务咨询、政务公开、投诉举报、社保账户查询等服务。
2003年,原劳动保障部申请开通了全国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专用号码“12333”,之后下发了《关于开展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的通知》(劳社部函[2003]84号)、《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劳社信息函[2004]13号),对各级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建后,下发了《关于继续使用全国性公益服务号码12370与12333的通知》(人社信息函[2009]35号),明确12333用于向社会公众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12370用于公务员管理的业务政策咨询及公务员招考等服务。
(5)人力资源局投诉电话扩展阅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为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对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里将联合地方从以下几方面推进电话咨询服务系统的建设和业务开展。
1. 依托“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业务和信息技术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及重大应用”科技项目,共同制定包括服务设施、服务用语、业务流程、知识库等方面的标准规范,指导地方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建设。
2.集中开展电话咨询服务的宣传工作,确定统一标识,在社会公众中培养“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问题找12333”的观念和习惯,使12333家喻户晓。
3.逐步建立电话和短信呼入交换平台、部级电话咨询服务知识库,各地共同参与维护和使用,实现标准统一,资源共享,推动各地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互通互联和业务协作。
4.进一步开通短信等服务新渠道,结合地方探索实践情况,研究制定短信服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应用,充分发挥短信灵活、快捷的特点,将服务直接送到百姓身边。
5.建立各地电话咨询服务部门的定期交流机制,包括技术交流、培训、观摩等,及时总结各地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系统建设和服务方面的经验,通过树立典型带动全国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发展。
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热线是国家重要的民生服务平台,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系统的建设,将有助于畅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渠道,提高对社会公众的服务能力。
F. 劳动局都有哪些举报电话
劳动局举报电话是来12333,12333是电话咨询中源心知识库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投诉举报电话。
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热线是国家重要的民生服务平台,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系统的建设,将有助于畅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渠道,提高对社会公众的服务能力。
目前12333已覆盖了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劳动关系、劳动报酬、职工福利等10大类政策信息。
(6)人力资源局投诉电话扩展阅读
拨打电话举报需注意的事项:
通过电话举报,要使用普通话或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讲话应尽量简明扼要,先要讲清被举报人是谁、是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单位的、是何职务、举报的是什么问题及属于什么性质、有什么人能提供证据。对于举报重要的问题或者涉及多个问题时,不要把不同性质的问题混在一起讲,一定要抓住主要的问题讲得详细一些、清楚一些。这对检察机关迅速准确地侦破案件都是至关重要的。
电话举报要注意保密。电话举报虽然方便,但也容易失密。举报人打电话举报时。一定要注意不在公共场所进行,注意不要在人多的环境打电话举报,以免泄露举报内容,遭到打击报复。
G. 人社局投诉电话是多少
人社局投诉电话是12370和12333。
根据《关于继续使用12333和开展12370全国统一公益服务专专用短消息号码属的通知》的相关内容:
为了便于向社会公众提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相关政策咨询、政务公开、举报投诉、社保账户查询等社会公益服务。
2008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建后,根据工作需要我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继续使用全国统一公益服务专用号码12370和12333,并已经获得了批复。
(7)人力资源局投诉电话扩展阅读
根据《关于继续使用12333和开展12370全国统一公益服务专用短消息号码的通知》的相关内容:
1、12333主要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业务咨询、政务公开、投诉举报、社保账户查询等服务。
2、12370主要用于涉及公务员管理的业务政策咨询及公务员招考等服务。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利用上述号码开展有关公益服务。
3、12333和12370号码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拨打上述号码的收费标准按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规定执行。
4、12333和12370号码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H. 上海市劳动局的举报电话是多少
劳动局已整合划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报电话86-21-23111111,全国劳动人事举报电话12333.
根据2008年11月4日下发的《上海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明确:
组建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市人事局的职责、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责、市医疗保险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挂市外国专家局、市医疗保险办公室牌子。组建市公务员局,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不再保留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改革后,与市人事局合署办公的市编办单独设置。
(8)人力资源局投诉电话扩展阅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举报注意事项
1、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可采用电话、信函、来访、网上等方式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机构设立举报信箱、接待室、12333电话和网站接受举报。
2、举报人应当实事求是,如实提供被举报人的名称、住址和具体的违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事实或线索。举报人要求告知查处结果的应当将自己的真实姓名、联系电话等告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机构。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举报人反映的违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的行为应当依法受理,并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可以给予适当奖励。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监察举报注意事项
I. 深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怎么投诉电话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线:0755-12333 ,这里面包含投诉的。
J. 北京市劳动局的热线投诉电话是多少
单位名称: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定门西街5号
联系电话:(010)12333、(010)51712333、(010)63316602
劳动仲裁需要的材料:
第一类、申请人是员工的,请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仲裁申请书(详细陈述申请事项事实理由,一式两份或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供;
(2)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3)有委托代理人的,需当面签定并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同时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委托人的代理人是律师事务所派出的执业律师,应提供执业律师的证件复印件:如委托人的代理人是公民,应提供与委托人签订的不收费代理协议书,以及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资料;
(4)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5)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单)、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以及被处罚凭证和被开除、除名、辞退、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或证书等。申请人提交证明材料时,应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审核后退回原件;
(6)《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第二类、申请人属集体争议的,请提交如下材料:除提交第一类(1)至(6)项资料外,申请人需推荐3或5名员工代表,并提交员工代表名单以及全体员工签名表,其中属欠薪的集体争议案件,申请人还需提交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的人员名单和拖欠余额表。
(10)人力资源局投诉电话扩展阅读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起草本市相关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草案,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拟订并组织实施本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依法管理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
(三)负责本市促进就业工作。拟订统筹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落实就业援助制度;拟订并落实职业资格制度相关政策,统筹建立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牵头拟订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
(四)统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拟订并组织实施本市城乡社会保险及补充保险政策和标准;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社会保险及补充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制度,参与拟订本市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政策。
(五)负责本市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拟订应对预案,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和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平衡。
(六)负责本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的综合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工作;拟订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津贴、补贴等政策并组织实施;研究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拟订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等政策并组织实施。
(七)会同有关部门指导本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拟订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政策;参与人才管理工作,拟订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政策,牵头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健全博士后管理制度,负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和管理、服务工作。
(八)负责本市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拟订外国专家管理、出国(境)培训及重点聘请外国专家项目的政策、管理办法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九)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本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和安置计划,负责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拟订企业军队转业干部解困和稳定政策,负责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
(十)负责本市行政机关公务员综合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公务员管理方面的政策规定,并组织实施;按规定承担市政府部门的督查考核和绩效考评有关工作。
(十一)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本市农民工工作综合性政策和规划,推动农民工相关政策的落实,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十二)统筹拟订本市劳动关系政策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制定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组织实施劳动监察,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依法查处重大案件。
(十三)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