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大律师网小编为你整理出关于民事诉讼法第57、58条的解释:
第五十七条 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受害人提起诉讼的,以接受劳务一方为被告。
本条是法定诉讼代理人的规定。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者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所以法定诉讼代理人仅限于对当事人享有亲权和监护权的
人。法定代理人的范围一般与监护人的范围是一致的。法定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来自法律的直接规定,法律没有对法定代理人的权利作出限制性规定,所以法定诉讼
代理是一种全权代理。在诉讼中,诉讼法定代理人有权代为处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如起诉、上诉、提起反诉等;也有权处分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如承认或放弃诉讼
请求,达成调解协议等。法定代理人之间推诿法定责任的,法院有权指定其中一人担任。
第五十八条 在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以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为当事人。当事人主张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责任的,该劳务派遣单位为共同被告。
本条是关于委托代理的规定。与法定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的产生不同,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来自于委托人的授权,代理的事项和权限一般都由委托人自行决定,可大可小,但必须经过当事人的明确授权。
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权利大体可分为:纯程序性质的或者与实体权利关系不那么密切的诉讼权利,如申请回避、提出管辖权异议、申请复议、陈述案情、提供证
据、质证和辩论等;实体权利或与实体权利紧密相关的诉讼权,如承认、变更、放弃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等。对此第二类权利,《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除非经过权利人的特别明确授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不在诉讼中享有。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后,本人可以出庭参加诉讼,也可以不再出庭,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
B. 侵权责任法三十四条第一款,用人单位因执行劳动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但是第二款
呵呵,你把劳务派遣搞错了。
一、劳务派遣。
是指劳动者版与劳务派遣单位签权订劳动合同,而实际上是为用工单位工作。
即与一家签订合同,却被派到另一个单位去工作。其目的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规避用工风险,以及便于用工管理。
二、你说的搬家公司或代驾等,这只是一种劳动形式,并不是劳务派遣。
搬家公司员工或代驾等,签订合同是跟搬家公司或代驾公司签订的,从形式上看,好像也是为他人服务的,但这只是一种劳动方式。与劳务派遣有本质的不同,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是长期的,被派遣的人只为该用工单位一家服务,且必须服从该单位的管理。
因此,搬家公司工人还有代驾的司机根本就不是劳务派遣,如果搬家公司或代驾公司的员工,在搬家或代驾时造成他人损害的,自然还是由搬家公司或代驾公司来承担。
C. 如何确定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关系中劳动者侵权的责任主体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模式,与传统的用工方式有明显的区别。劳务派遣最大的特点就是劳动关系与用工关系相分离,表现为被派遣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有劳动关系但无用工关系,与用工单位有用工关系但无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为民事法律关系,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为民事合同,则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可以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解除劳务派遣协议,无需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
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发包给相关的机构,由该机构自行安排人员按照公司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或工作。
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的共同之处是,用工单位或发包单位都不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
它们的之间区别是:
1.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派遣适用劳动合同法,劳务外包适用合同法。
2.劳务外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实体;劳务派遣单位必须是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设立的法人实体。
3.劳动者管理的责任主体不同。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
发包企业对劳务外包单位的员工不进行直接管理,其工作形式和工作时间由劳务外包单位自己安排确定;劳务派遣单位的员工必须按照用工单位确定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时间进行劳动。
4.劳务外包一般按照事先确定的劳务单价根据劳务外包单位完成的工作量结算,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事”;劳务派遣一般是按照派遣的时间和费用标准,根据约定派遣的人数结算费用,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人”。或者说,劳务外包下,发包方买的是“劳务”,而劳务派遣下,用工单位买的是“劳动力”。
5.违法的后果不同。
劳务外包适用《合同法》,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按双方合同承担权利义务,发包单位对承包单位的员工基本上不承担责任;劳务派遣中,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按《劳动合同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D. 关于劳务纠纷中侵权损害赔偿有哪些规定
您好,
关于劳务纠纷中侵权损害赔偿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回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答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第三十五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E. 劳务派遣员工被派遣单位劝退离职后是否还要承担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的侵权责任
1、按劳动来合同法第六十自条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你首先必须知道“劳务派遣协议”的相关内容,按规定协议中有岗位、工资、期限、违约责任等约定。 2、用工单位无故辞退你,属于违约行为,由此造成的后果,即违约退回到派遣单位,甚至造成劳动合同终止,应该赔偿的所有费用应当按“劳务派遣协议”中约定的违约方承担。 3、“劳务派遣协议”违约及责任追究,你不用管,你只须关注你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合同中也应该约定了劳动合同期限,你可以就用工单位违约辞退为由,向劳务派遣单位提出要求支付有关补偿费用。 4、按劳动合同法规定,对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5、劳动仲裁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仲裁申请的“被申请人”应该是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可作为应负连带责任的第二被申请人参与仲裁,也必须执行裁决书裁定的意见。 6、你的仲裁申请和法律依据充分,仲裁程序合法,应付给你的经济补偿金一定能拿到,最后应该由用人单位支付。
F. 劳务派遣的工作人员造成他人损害的,由谁来承担侵权责任
现实问题
庞某是一名保安公司的保安员,被保安公司派遣到某夜总会从事保安工作。一天夜里,庞某遇上了喝醉酒的顾客熊某,熊某借着酒劲正在夜总会大堂里大吵大闹,庞某上前劝阻,熊某非但不听,还推搡庞某,庞某一怒之下给了熊某一拳,把熊某打翻在地,导致熊某手臂骨折。熊某向夜总会提出索赔,但夜总会认为庞某不是其员工,打人是其个人行为,不同意赔偿。那么,法律对此有什么相关规定吗?
律师解答
依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在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是为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工作,接受用工单位的指示和管理,同时由用工单位为被派遣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所以,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造成他人损害的,其责任应当由用工单位承担。劳务派遣单位在派遣工作人员方面存在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这则案例中,庞某接受夜总会的指挥,为夜总会工作,其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由夜总会承担责任。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G. 因买卖合同纠纷所引起的侵权责任是否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这个就应该到有关法律部门去咨询一下,怎么办?进行。这种。合同纠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