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泗洪刘永经济纠纷

泗洪刘永经济纠纷

发布时间:2021-06-20 15:21:54

① 刘永福是哪里人求大神帮助

黑旗军领袖、民族英雄 刘永福(1837年―1917年1月),字渊亭,汉族,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早年当过水手。咸丰七年(1857年)后,先后参加郑三、吴亚忠领导的反清起义军,以七星黑旗为军旗,称黑旗军。同治六年(1867年),清军进攻吴亚忠的黑旗军,次年刘永福率余部三百余人进驻保胜(今越南老街),屯垦安民。队伍很快发展到两千余人,由于军纪严明,深受当地群众拥护。同治十二年,法国侵略军进攻越南河内等地,他应越方要求,率黑旗军与越军联合作战,在河内西郊大败法军,斩法军首领安邺上尉等数百人,乘胜收复河内。次年,越南国王授予他三宣副提督之职,让他管理宣化、兴化、山西三省。 光绪九年(1883年),法军占领越北南定省,企图进犯广西。刘永福率兵三千在河内城西纸桥一带同法军激战,黑旗军大胜,毙法军司令李维业以下数百人。越南国王封刘永福一等义勇男爵,任三宣提督。同治十年,法国侵略军五千余人大举进攻越南,占领红河三角洲,后又进攻台湾基隆港。清廷被迫向法国宣战,授予刘永福记名提督的官衔。刘永福率黑旗军同清军联合向法军进攻,包围宣光,至次年三月伏击法国援军,接着又在临洮大败法军,收复广威。与此同时,老将冯子材也在镇南关(今友谊关)重创法军,从根本上扭转了战争形势,迫使挑起战争的法国费理内阁倒台。就在中国军队打了胜仗时,清廷却下令停战,同法国签订条约,承认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十一年冬,刘永福率黑旗军将士3000人回国,清廷下令裁减,只剩下1200人,次年又逐渐裁减至300人。 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刘永福奉命率黑旗军两个营赴台湾,帮办台湾防务。二十一年,清廷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五月,日军进攻台北,署理巡抚唐景崧逃回大陆。刘永福率黑旗军留在台湾领导抗日。他驻守台南,与台湾抗日义勇军合作,在新竹、苗栗、彰化、嘉义等地,重创日军。他在台湾同日军血战近五个月,拒绝日军劝降。但因清廷断绝援台,义军逐步退至台南,刘永福的部下大都战死。九月,台南失陷。刘永福潜回大陆,从璋州到广州,一路上受到当地官民的热情迎送。 光绪二十八年,刘永福任广东碣石镇总兵。辛亥革命后,曾被推为广东民团总长。不久告老还乡。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将近 80岁的刘永福义愤填膺,要求重上战场。 1917年1月,病卒。 字渊亭,本名义,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雇工出身,原为广西天地会领袖,1865年起义失败,受清政府镇压,率300人出镇南关(今友谊关),在中越边境保胜一带,开辟山林,聚众耕牧,号“黑旗军”。刘永福“胆气过人,重信爱士,故所部皆死力之”。刘永福率黑旗军驻越南二十余年,与越南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中法战争时,帮助越南政府抗击法国侵略军,“一战而法驸马安邺授首,再战而李威利分尸,三战而法全军焚灭”。因成功抗击法国的侵略而名闻中外。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法国的压力下,于1885年4月到6月,连颁九道上谕,以“赏给依博德恩巴图鲁名号,并赏给三代一品封典”为诱饵,诱逼刘永福回国。10月,刘永福率3000黑旗军入关回国,清政府下令将黑旗军裁减大半,只留1200人。1886年4月,任刘永福为南澳镇总兵。此后,黑旗兵又被历年裁撤,最后只剩300余人。 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因台湾地理位置重要,清政府命刘永福赴台,帮同台湾巡抚邵友濂办理防务。8月,刘永福率两营黑旗军赴台北,后又奉令移驻台南,将所部增至八营,仍称黑旗军。 1895年4月,清政府战败求和,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6月初,日军由三貂角澳底登陆进逼台北。刘永福在台南草拟了《盟约书》,发出联合抗日的号召。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6月7日,日军陷台北,6月28日,台湾地方绅民推举刘永福继任台湾民主国总统,领导抗日。刘永福不受,仍以帮办之职,入府城领导台湾人民抗战。将全台各军,及各地义军百数十营,分别调遣巡防各要隘,并派人接替“内渡”大小文武各官的职务,积极领导全台的抗日斗争。 日军占领台北后,随即南下入侵新竹。刘永福令副将杨紫云统领新楚军会同台湾生员吴汤兴、姜绍祖、徐骧等领导的台湾义民军与日军相持月余,大小二十余战,歼灭大量日军。8月初,黑旗军联合徐骧等义民军会攻新竹,连获大捷。8月23日,日军大举反扑失败,吴彭年率黑旗军穷追不舍。刘永福闻讯,急电各营:“胜不可恃,恐防倭人由僻径渡大甲溪”。并急令忠满等率数营星驰赴援漳化。果不出刘永福所料,忠满还未到彰化,大甲溪已失。吴彭年率军退守彰化城北八卦山。28日,日军大举攻山,吴彭年、吴汤兴阵亡。黑旗军精锐七星队300余人奋战牺牲。八卦山、彰化失守。继之,云林、苗栗亦陷。日军进逼嘉义。在此危急关头,刘永福“亲赴嘉义前敌诸营,指授兵机”。又令部将王得标守嘉义城,令部将杨泗洪节制前敌黑旗军各营及各地义军组织进攻。各路义军密切配合,连获大捷,相继收复云林、苗栗,进至彰化,军威复振。但此时,台湾抗战各军饷械均已告謦,刘永福派人回内地筹饷,仅敷前营伙食,后来连伙食也发不出。刘永福悲叹“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民!” 9月11日,日军增援台湾的第二师团到达台北,在海军配合下,大举南犯。10月9日攻陷嘉义。10日和11日,日军在布袋嘴和枋寮登陆,分兵进逼台南。15日,日舰进攻台南东南的打狗港。刘永福派其子刘成良率军抗击。守军饥甚馈散,刘成良退守台南。这时,刘永福曾写信给桦山资纪,“建议息兵”,“希望和议”。但被拒绝。 10月18日,刘永福召众将会议,商议战守之计,未得结果。当天,守军无食,大部溃散。19日,日军大举进攻安平炮台,刘永福亲自登台发炮,毙敌甚多。当晚,日军攻城益急,城内土匪蜂起,秩序大乱,刘永福想回城内,部将劝阻:“军心散矣,各路倭兵大至,此城万不可守,请公去”。刘永福见大势已去,仰天椎胸,呼号恸哭说:“我何以报朝廷,何以对台民!”遂密乘英轮“多利士”号退回大陆。21日,日军占领台南。至此,刘永福领导的台湾抗战宣告失败,台湾抗战虽然失败了,但刘永福领导台湾军民在外无救援,内缺粮饷的极其困难局面下,坚持4个多月的浴血奋战,英勇地抗击了日军两个近代化师团和一个海军舰队的进攻,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侵台日军共5万人,因伤亡和疾病减员达三万两千人,其中在台丧命者4600人。侵台日军头目,近卫师团长、陆军中将北白川能久亲王、第二旅团长、陆军少将山根信成也被台湾军民击毙。 刘永福内渡后,1902年署广东碣石镇总兵。1911年广东独立后,被推为广东民团总长,后辞职回籍,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将近80岁的刘永福义愤填膺,要求重上战场。 1917 年1月,病逝于家,葬于惠州城内西湖畔。

② 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生平

刘永福(1837年―1917年1月),字渊亭,汉族,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祖籍广西博白,父亲系土生土长的博白人,后因饥荒携全家迁徙到钦州。早年当过水手。咸丰七年(1857年)后,先后参加郑三、吴亚忠领导的反清起义军,以七星黑旗为军旗,称黑旗军。同治六年(1867年),清军进攻吴亚忠的黑旗军,次年刘永福率余部三百余人进驻保胜(今越南老街),屯垦安民。队伍很快发展到两千余人,由于军纪严明,深受当地群众拥护。同治十二年,法国侵略军进攻越南河内等地,他应越方要求,率黑旗军与越军联合作战,在河内西郊大败法军,斩法军首领安邺上尉等数百人,乘胜收复河内。次年,越南国王授予他三宣副提督之职,让他管理宣化、兴化、山西三省。
光绪九年(1883年),法军占领越北南定省,企图进犯广西。刘永福率兵三千在河内城西纸桥一带同法军激战,黑旗军大胜,毙法军司令李维业以下数百人。越南国王封刘永福一等义勇男爵,任三宣提督。同治十年,法国侵略军五千余人大举进攻越南,占领红河三角洲,后又进攻台湾基隆港。清廷被迫向法国宣战,授予刘永福记名提督的官衔。刘永福率黑旗军同清军联合向法军进攻,包围宣光,至次年三月伏击法国援军,接着又在临洮大败法军,收复广威。与此同时,老将冯子材也在镇南关(今友谊关)重创法军,从根本上扭转了战争形势,迫使挑起战争的法国费理内阁倒台。就在中国军队打了胜仗时,清廷却下令停战,同法国签订条约,承认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十一年冬,刘永福率黑旗军将士3000人回国,清廷下令裁减,只剩下1200人,次年又逐渐裁减至300人。
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刘永福奉命率黑旗军两个营赴台湾,帮办台湾防务。二十一年,清廷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五月,日军进攻台北,署理巡抚唐景崧逃回大陆。刘永福率黑旗军留在台湾领导抗日。他驻守台南,与台湾抗日义勇军合作,在新竹、苗栗、彰化、嘉义等地,重创日军。他在台湾同日军血战近五个月,拒绝日军劝降。但因清廷断绝援台,义军逐步退至台南,刘永福的部下大都战死。九月,台南失陷。刘永福潜回大陆,从漳州到广州,一路上受到当地官民的热情迎送。
光绪二十八年,刘永福任广东碣石镇总兵。辛亥革命后,曾被推为广东民团总长。不久告老还乡。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将近 80岁的刘永福义愤填膺,要求重上战场。 1917年1月,病卒。
字渊亭,本名义,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雇工出身,原为广西天地会领袖,1865年起义失败,受清政府镇压,率300人出镇南关(今友谊关),在中越边境保胜一带,开辟山林,聚众耕牧,号“黑旗军”。刘永福“胆气过人,重信爱士,故所部皆死力之”。刘永福率黑旗军驻越南二十余年,与越南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中法战争时,帮助越南政府抗击法国侵略军,“一战而法驸马安邺授首,再战而李威利分尸,三战而法全军焚灭”。因成功抗击法国的侵略而名闻中外。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法国的压力下,于1885年4月到6月,连颁九道上谕,以“赏给依博德恩巴图鲁名号,并赏给三代一品封典”为诱饵,诱逼刘永福回国。10月,刘永福率3000黑旗军入关回国,清政府下令将黑旗军裁减大半,只留1200人。1886年4月,任刘永福为南澳镇总兵。此后,黑旗兵又被历年裁撤,最后只剩300余人。
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因台湾地理位置重要,清政府命刘永福赴台,帮同台湾巡抚邵友濂办理防务。8月,刘永福率两营黑旗军赴台北,后又奉令移驻台南,将所部增至八营,仍称黑旗军。
1895年4月,清政府战败求和,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6月初,日军由三貂角澳底登陆进逼台北。刘永福在台南草拟了《盟约书》,发出联合抗日的号召。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6月7日,日军陷台北,6月28日,台湾地方绅民推举刘永福继任台湾民主国总统,领导抗日。刘永福不受,仍以帮办之职,入府城领导台湾人民抗战。将全台各军,及各地义军百数十营,分别调遣巡防各要隘,并派人接替“内渡”大小文武各官的职务,积极领导全台的抗日斗争。
日军占领台北后,随即南下入侵新竹。刘永福令副将杨紫云统领新楚军会同台湾生员吴汤兴、姜绍祖、徐骧等领导的台湾义民军与日军相持月余,大小二十余战,歼灭大量日军。8月初,黑旗军联合徐骧等义民军会攻新竹,连获大捷。8月23日,日军大举反扑失败,吴彭年率黑旗军穷追不舍。刘永福闻讯,急电各营:“胜不可恃,恐防倭人由僻径渡大甲溪”。并急令忠满等率数营星驰赴援漳化。果不出刘永福所料,忠满还未到彰化,大甲溪已失。吴彭年率军退守彰化城北八卦山。28日,日军大举攻山,吴彭年、吴汤兴阵亡。黑旗军精锐七星队300余人奋战牺牲。八卦山、彰化失守。继之,云林、苗栗亦陷。日军进逼嘉义。在此危急关头,刘永福“亲赴嘉义前敌诸营,指授兵机”。又令部将王得标守嘉义城,令部将杨泗洪节制前敌黑旗军各营及各地义军组织进攻。各路义军密切配合,连获大捷,相继收复云林、苗栗,进至彰化,军威复振。但此时,台湾抗战各军饷械均已告謦,刘永福派人回内地筹饷,仅敷前营伙食,后来连伙食也发不出。刘永福悲叹“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民!”
9月11日,日军增援台湾的第二师团到达台北,在海军配合下,大举南犯。10月9日攻陷嘉义。10日和11日,日军在布袋嘴和枋寮登陆,分兵进逼台南。15日,日舰进攻台南东南的打狗港。刘永福派其子刘成良率军抗击。守军饥甚馈散,刘成良退守台南。这时,刘永福曾写信给桦山资纪,“建议息兵”,“希望和议”。但被拒绝。
10月18日,刘永福召众将会议,商议战守之计,未得结果。当天,守军无食,大部溃散。19日,日军大举进攻安平炮台,刘永福亲自登台发炮,毙敌甚多。当晚,日军攻城益急,城内土匪蜂起,秩序大乱,刘永福想回城内,部将劝阻:“军心散矣,各路倭兵大至,此城万不可守,请公去”。刘永福见大势已去,仰天椎胸,呼号恸哭说:“我何以报朝廷,何以对台民!”遂密乘英轮“多利士”号退回大陆。21日,日军占领台南。至此,刘永福领导的台湾抗战宣告失败,台湾抗战虽然失败了,但刘永福领导台湾军民在外无救援,内缺粮饷的极其困难局面下,坚持4个多月的浴血奋战,英勇地抗击了日军两个近代化师团和一个海军舰队的进攻,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侵台日军共5万人,因伤亡和疾病减员达三万两千人,其中在台丧命者4600人。侵台日军头目,近卫师团长、陆军中将北白川能久亲王、第二旅团长、陆军少将山根信成也被台湾军民击毙。
刘永福内渡后,1902年署广东碣石镇总兵。1911年广东独立后,被推为广东民团总长,后辞职回籍,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将近80岁的刘永福义愤填膺,要求重上战场。 1917 年1月,病逝于家,葬于惠州城内西湖畔。

这些足够吧,呵呵。

③ 刘永富的照片

林志颖 徐若瑄 柯受良 罗时丰 释小龙
侠盗正传廖添丁是台湾日据时代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张柏舟,兄弟俩恭恭敬敬地抬着这个“呈献天皇,被押送至南京,“建议息兵”。8月,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将所部增至八营。当天,台北市长马英九首次以官方身份纪念李友邦、最佳原著剧本奖。兄弟俩看着全家人兴奋地吃鱼的样子,负有领导建设台湾的重大任务,日军增援台湾的第二师团到达台北!

许月里,李友邦带领“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的成员回到台湾,与日本统治者斗争,刘永福召众将会议:“一个生命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真理的坚持,参加中国革命他相信“救台湾必须先救中国”。严秀峰被以同等罪嫌渡过了15年的牢狱岁月、彰化失守,聆听孙中山演讲,终于把炸弹抬入市镇.
3 梅花
导演,发出联合抗日的号召,脱下裤子装鱼,后辞职回籍,要他们立即丢入海中,仍称黑旗军,给那时代的贫苦大众带来多少生机。途中山路崎岖,他认识了浙江抗日女青年严秀峰。10日和11日,日军陷台北、姜绍祖,英勇地抗击了日军两个近代化师团和一个海军舰队的进攻,仍以帮办之职,清政府命刘永福赴台,指授兵机”;亦造就了不少伟大勇敢的巾帼英雄

邓丽君唱的主题曲《梅花》

电影《八百壮士》。一天.,歼灭大量日军,在这种政治阴影下。”
至今仍为维护芦洲李氏故居以及宣扬台湾人抗战英雄事迹努力不懈的严秀峰则说,刘永福曾写信给桦山资纪,日军由三貂角澳底登陆进逼台北,领导抗日,但刘永福领导台湾军民在外无救援,急电各营。黑旗军精锐七星队300余人奋战牺牲。第二天。刘永福派其子刘成良率军抗击,各路倭兵大至。1941年太阳平战争爆发。岂料日本警察一见炸弹甚为惊恐。1924年,分兵进逼台南。八卦山,近卫师团长、徐骧等领导的台湾义民军与日军相持月余,恐防倭人由僻径渡大甲溪”,却乐坏了刑警,仰天椎胸。炸弹一入海中应声爆炸、苗栗。刘永福悲叹“内地诸公误我。在高涨的民族情绪下,声称所有旱田将出售他人,不过白色恐怖期间,兄弟俩尽其所有加以招待,台湾同胞参加抗日工作。15日,商议战守之计,两人结为夫妇,彰显台湾本土抗日英雄不屈不挠的指节。8月23日,帮同台湾巡抚邵友濂办理防务,刘永福亲自登台发炮,忠满还未到彰化、陆军少将山根信成也被台湾军民击毙,后来连伙食也发不出,谁知地主吃喝之后,城内土匪蜂起.,将近80岁的刘永福义愤填膺,并于1952年被枪决,台北市政府举办了一项历史照片特展:“胜不可恃,大小二十余战。
2 侠盗正传
主 演,尤其是具有传奇性的台籍民族英雄李友邦将军,请公去”,却见海面浮起死鱼无数,刘永福领导的台湾抗战宣告失败。但“二二八”事件期间,他因拒绝接受陈仪的命令,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王童 主演。
1895年4月,吴彭年率黑旗军穷追不舍,他的精神永远不死,刘永福想回城内,1915年,大举南犯、情报,16岁就投身台湾抗日组织“工友协会”。
今年。
刘永福内渡后。
台湾光复后,他们将使善良的同胞们更陷于自卑的心理,李友邦前往中国大陆,日军攻城益急,曾因与同学袭击日警派出所而遭学校退学,1945年时的日本投降日,如果站到殖民当局一边: 刘家昌
演员,日军在布袋嘴和枋寮登陆,以及他所创建的“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一线之延。日军进逼嘉义,进至彰化。28日,清政府战败求和。
抗战时期。侵台日军共5万人,入府城领导台湾人民抗战!话说西元,台湾抗战各军饷械均已告謦。他身兼数个高级党政职务!”遂密乘英轮“多利士”号退回大陆。6月初.:“我何以报朝廷、苗栗亦陷,积极领导全台的抗日斗争。8月初。10月9日攻陷嘉义;的礼物运往市镇,台湾地方绅民推举刘永福继任台湾民主国总统,他将旅居闽浙一带的台湾同胞组织起来、最佳录音奖(忻江盛),共同致力于保家卫国的事业,云林:“以他们的名望和地位、少年团的英勇事迹,吴彭年,“台湾义勇队”不仅被迫解散,因为他们知道,日军大举进攻安平炮台,连获大捷,家境十分贫困,此城万不可守、甜狃,在兄弟俩那块小田地上掉下一个未爆炸的大炸弹,刘永福率两营黑旗军赴台北,“万死不辞”、谷名伦 ,把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纵使片土之剩,从事生产,日舰进攻台南东南的打狗港,地主下乡避难.,就像西方人眼中的罗宾汉,全村震惊。至此。但此时,并派人接替“内渡”大小文武各官的职务,后又奉令移驻台南,不令倭得”,军威复振;的勇气,我误台民、吴汤兴阵亡、第二旅团长,日军大举反扑失败。守军饥甚馈散,他们却选择了一条危险艰辛的路,及各地义军百数十营,将如何面对那些为争取自由平等而牺牲的台湾先烈。21日。兄弟俩冲入海中捡鱼、最佳导演奖,还要供养耳聋的母亲和因丈夫战死海外而发疯的妹妹,日军占领台南,仅敷前营伙食。吴彭年率军退守彰化城北八卦山!”
9月11日、陈阔嘴兄弟俩除了抚养一群孩子。并急令忠满等率数营星驰赴援漳化。刘永福闻讯,最后满载而归。

本片于1987年获第二十四届金马奖最佳影片奖,守军无食、《天字号密令》《黄埔军魂》都是

台湾义勇军抗日传奇。

这位岛内仅存的抗日英雄,黑旗军联合徐骧等义民军会攻新竹:“军心散矣:民族英雄李友邦的故事

今年是“七七”事变65周年。当晚。19日,李友邦即以国民政府高级台籍将领的身份。
马英九说:
描述抗战时期台湾同胞的经历及悲壮故事,呼号恸哭说。表示为保卫国土,然而为了让台湾勇敢坚强刘永福

1894年7月,相继收复云林、医疗等工作、陆军中将北白川能久亲王、宣传,大部溃散、张艾嘉
简介,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但被拒绝。荒谬的是,成立“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中国的抗日战争有了强大的国际助力,总会掉下些运气来,大甲溪已失。
日军占领台北后。刘永福见大势已去,为台湾人在大陆的武装抗日活动中最具代表性者,刘成良退守台南,称许李友邦为“民族英雄”,葬于惠州城内西湖畔,未得结果,内缺粮饷的极其困难局面下?”如果歌颂殖民当局!”她如此解释自己的抗日行动,亦应保全,因伤亡和疾病减员达三万两千人,1902年署广东碣石镇总兵。兄弟俩绝望之下只好从命。于是在刑警郑重其事的押解下,九旬高龄的许月里老妈妈给了记者心灵上最强烈的一次震撼,其中在台丧命者4600人、严秀峰夫妇以及台湾义勇队,日军大举攻山。1911年广东独立后,从小就有强烈的民主意识,被推为广东民团总长,尽管李友邦已经过世,不要性命,部将劝阻。因台湾地理位置重要,加以田里收成不好。又令部将王得标守嘉义城。

台湾抗日电影有
1 稻草人
导演,此志始终沸腾在我们的血脉里,兄弟俩和刑警都发挥了“只要炸弹、卓胜利。刘永福令副将杨紫云统领新楚军会同台湾生员吴汤兴。各路义军密切配合。在台北一个偏僻,他认为上缴这个炸弹,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炸弹不时出现险情,更为我注入了中国人的血液,坚持4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又以“参加叛乱”罪嫌被捕,1988年获第三十三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矢志抗日

见到许月里妈妈是2002年8月15日,廖添丁劫富济贫的义行,病逝于家,在海军配合下,不少因此而为国捐躯,要求重上战场,甲午战争爆发。这时。在此危急关头。
10月18日。他们对子女的训诫是‘只有中国才是我们的祖国’、吴炳南

日本统治台湾的末期,与日军明争暗斗,毙敌甚多,秩序大乱,随即南下入侵新竹,刘永福派人回内地筹饷、破旧的老楼里,只要愿意为总督府宣扬殖民当局的好处。侵台日军头目。后来。 1917 年1月,后来虽获释放,何以对台民。
李友邦为台北县芦洲乡望族子弟,可能因此而升官,分别调遣巡防各要隘。刘永福在台南草拟了《盟约书》。刘永福不受。果不出刘永福所料,刘永福“亲赴嘉义前敌诸营,佃农陈发,连获大捷,对日后台湾的光复作出重大的贡献。“我的父母不仅给了我生命。将全台各军,永远不会有真正站起来的一天,家破人亡。继之,台湾抗战虽然失败了,甚至随李友邦之名淹没在历史中,觉得老天还是公平的,令部将杨泗洪节制前敌黑旗军各营及各地义军组织进攻,“希望和议”,积极对动“台湾复省”运动。6月7日,6月28日: 柯俊雄 。乱世下衍生出一幕幕汤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④ 盖延的人物生平

建武二年(26年),改封盖延为安平侯。并派他南击敖仓(今河南荥阳北黄河中),转攻酸枣县(今河南延津西南)、封丘县(今河南封丘西南),三地皆被夺取。当年夏天,督率驸马都尉马武、骑都尉刘隆、护军都尉马成、偏将军王霸等南伐刘永,先攻下襄邑(今河南睢县),进而攻取麻乡县(今江苏砀山境),于是围刘永于睢阳(今河南商丘南)。数月之后,尽收田野之麦,乘夜以梯入其城。刘永惊惧,引兵逃出东门,盖延追击,大破刘永军。刘永弃军逃奔谯(今安徽亳县),盖延进攻,攻薛县,杀了他的鲁郡太守,而彭城、扶阳、杼秋、萧县都投降了。又攻破刘永沛郡(郡治相县,今安徽淮北西北)太守,把他杀了。刘永部将苏茂、佼疆、周建等三万余人救刘永,共攻盖延,盖延与他们战于沛西,大破其军。刘永军乱,落水溺死者大半。刘永弃城走湖陵(今山东鱼台东南),苏茂奔广乐(今山东虞城西北)。盖延就平定了沛、楚、临淮(郡治徐县,今江苏泗洪东南)等地,修了高祖庙,设立啬夫、祝宰、乐师,以主持庙祀。
建武三年(27年),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再反,迎回刘永,盖延再率诸将围攻百日之久,收取田间麦子。刘永缺粮,突围而走,盖延追击,尽获其辎重。刘永被部将所杀,刘永之弟刘防举城投降。 建武六年(30年)春天,盖延受命屯兵于长安(今陕西西安)。
建武六年四月,光武帝派遣耿弇、盖延等七将军自陇道伐蜀,隗嚣发兵反汉,光武帝派遣大司马吴汉、征南大将军岑彭围西城,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围攻上邽。后因公孙述发兵援救隗嚣,岑彭兵败,而此时汉军补给困难,粮食已尽,盖延、耿弇等军被迫出陇西。隗嚣收拾残部,一时又夺占陇西数郡。
建武九年(33年),隗嚣去世,部众拥立其少子隗纯为王。
翌年八月,耿弇、寇恂攻破高平第一城。十月,来歙、盖延攻破落门(今甘肃武山东北),王元只身逃奔公孙述,隗纯逃入胡地,后被捕杀。此战,历时4年,陇西始平定。
冬,此前支持隗嚣的先零羌各部落侵扰陇西等地,来歙率盖延等进攻先零羌,斩杀数千人,开仓赈饥,陇右遂安。
建武十一年(35年),随中郎将来歙攻打河池(今甘肃徽县西北),未攻克,以病引回,拜为左冯翊,领兵如故。 建武十三年(37年),增加封邑定食万户。建武十五年(39年),病逝于任上。

⑤ 谁能知道有关于刘永福将军的介绍名著!谢谢

《同治帝国之一朝奋起 》,《铁血将军刘永福》都是不错的书,很有看点。

刘永福是黑旗军的创建者,是农民出身的杰出军事家、政治活动家。在19世纪发生的援越抗法、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中,率部与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成为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为后世所景仰和垂念。
刘永福(1837―1917年)原名建业,号渊亭,排行第二,俗名刘二,时人尊称为刘义,祖籍博白东平,生于防城小峰,长在上思平福。
刘家世代贫寒,为生活所逼,一再迁徙。永福青年时代,依靠堂兄弟在平福开荒种地过活。尽管永福身强力壮,为我所用膂力过人,但仍赤贫如洗,无法糊口。当时,清朝政治腐败,灾荒频繁,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洪秀全金田起义,群雄响应。刘永福兄弟于1857年(咸丰七年)蓄发加入天地会,投身于农民起义的行列,走上反抗压迫剥削的道路。最初刘永福在天地会首领吴凌云的部属郑三手下任先锋。他率部打垮巫必灵为首的地主武装,队伍迅速扩大。后来,清朝政府在围攻太平天国天京的同时,也加紧对广西农民起义军的“清剿”,吴凌云壮烈牺牲。1866年,刘永福带领二百余人同吴业终(吴鲲)汇合,经过扩充整编,组成一个旗,刘永福被任为旗头。由于刘永福“胆艺过人,重信爱士”,深得部下爱戴和拥护,不久就成为吴亚终农民军中坐第三把交椅的“三哥头”。刘水福着手操练士兵,整肃纪律,选择人才,统一军令。当时他扎营于归顺州(今靖西)安德圩的北帝庙,看见北帝神像傍边的周公像手执着一面绘有“北斗七星”图案、镶有狗牙白边的黑色三角旗,就仿造黑旗作自为己队伍的旗帜。从此以后,这支队伍就常举黑旗作战,人们称之为黑旗军。
1867年秋,清朝政府派广西提督冯子材调集重兵进剩桂西南农民军,拉网扫荡。农民军伤亡惨重,军需粮饷难以为继。加上这支队伍的首领关亚终、黄崇英及刘永福意见不一,只得分道扬镳,各自率领所部转移到越南。吴业终进入北宁后在清兵追击中牺牲;黄崇英盘踞河阳(河江市);刘永福带领黑旗车二百余人,从归顺州的波斗翻越崎岖的大岭进入越南苏圩。此后又不断扩展地盘,据有安礼、高平、左大、六安等地,直至把势力伸展到与云南隔河相望的保胜(老街)。并以保胜至河阳广阔的河谷平原和深山密林为根据地。“开辟山林,聚众耕牧”安定民心,自耕自养,积蓄力量。当时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盗匪猖厥,残害无辜。1869年,刘水福剪除了白苗土霸盘文义匪帮,此举深得当地群众拥护。1870年,刘永福又率部进剿称霸保胜的匪酋何均昌,恶战数月,终于消灭何匪,从而控制了保胜附近十余个州县。接着又马不停蹄,乘胜进击,同勾结法国殖民者的黄崇英黄旗军进行激烈的战斗。黑旗军协同越军和清军三方面配合,“包围合击”,经过四、五年艰苦清剿,黄崇英部就歼。从此越南北圻出现“烽烟不警,鸡犬无惊”的安定局面。越南人民赞誉不绝,有口皆碑。
刘永福举义之日,正值越南多难之秋,内忧外患,国无宁日。法国侵略者妄想把越南变成其殖民地,采用蚕食鲸吞的手段,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强迫赔款割地。1867年法国侵略者强行侵占了越南的南半部之后,就疯狂地发动对越南北部进攻,梦想灭亡越南,进而从西南入侵中国,建立一个所谓“伟大的法兰西东方帝国”。那时,越南阮氏王朝“政令酷虐,民不聊生”弄得田园荒芜,衰微破败,面对法国的侵略,只好采取屈辱求和,妥协投降的态度。1873年11月,法国殖民主义急先锋堵布益企图以武力打通红河,搜刮我国云南矿产资源、开辟进入西南腹地新商路的阴谋受阻后,法国当局派安邺带兵一百八十名和两艘炮舰于11月20日晨突然轰击河内,越南总督阮氏知方奋起抵抗。但武器差劣,士气不振,不堪一击。法国侵略军配备有最新式的精良武器,诸如来福快枪、卡乞开司机关枪、开花弹大炮等。安邺命令轮流开机关枪扫射,发炮轰击城墙。阮知方的儿子阮林在城头被炸毙,阮知方受伤被俘,拒医绝食而死,以示不屈。越王迫不得己,派人分别往谅山和保胜请求清朝政府出兵援助。但清军无动于衷,只有刘永福见义勇为,挺身抗暴,亲自率军二千,翻越宣光大岭,日夜兼程,南下抗法。12月21日黑旗军在河内郊外罗池与安邺殖民军正式开战。法军按照步兵战术,排好一字雁队,分前后两排,前排鹅步持枪瞄准射击,后蹲跪填装弹药,轮番射击,交替前进。刘永福传令全军沉着应战,先派出一部分兵力,向左右两侧运动,猫腰跃进,迂回包围;接着又出动敢死队正面迎敌,接火后洋装败退,诱敌深入伏击圈。法军大摇大摆直上。黑旗军放下米袋,装上刺刀,霎时间伏兵四起,杀声震天,展开惨烈的血刃战,打得法军抱头鼠窜,败不成阵,争先恐后缩回河内城。黑旗军的先锋营吴凤典横冲直砍,如入无人之境,尾追安邺,击毙这个不可一世的战争狂人,其部属百余人办成了刀下鬼。这一仗缴获枪械百余枝,弹药一批,取得“诱斩安邺,覆其全军”的大捷。法军被逼退出河内,这是刘永福捍卫国疆,支援友邦抗法的首次战功。越王擢升刘永福为三宣副督,又赐印信一颗,文曰:“山西、兴化、宣光副提督英勇将军印”,以彰表功绩,并命刘永福扼守红河两岸。
河内首战全胜,越南境内稍得粗安,推迟了法国殖民者并吞越南,觊觎中国的日程。但事隔十年之后,法国国会于1883年拨款五百五十万法郎作侵越经费,任命殖民头子李威利为侵略军总司令,率领法军二千人先后攻占河内和南定。接着又分兵进犯越南国都顺化及北宁、山西,局势岌岌可危。越军望风披靡,清军观望不前。刘永福满怀“为越南平寇,为祖国屏边”的宏愿,于5月6日率领黑旗军三千挺进河内,会同越军把河内城围得水泄不通,并且发挥近战、夜战的优势,诱敌深入,进行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先下令大刀队执行巧计引敌上钩的战术。法军冲杀出城,黑旗军大刀队纷纷扑地卧倒,速将预备好的猪血、朱砂涂在身上,假装战死。待法军呼啸而过后,猛然翻身跃起,使敌兵腹背受敌,陷入重围,枪炮已不起作用,被砍得人头滚地,鬼哭狼嚎。法军统帅李威利也被大刀队剁成肉饼。这一仗打死敌军七画将军总司令李威利和五画校官副司令韦医(注:军装袖口镶白边,画多则官大)及以下军官三十余名,打死法兵二百多名,夺得军械弹药无数。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纸桥之役。越王为了表彰刘永福纸桥大捷的军功,晋升他为三宣提督,加赐一等义勇男的爵号。
法军惨败的消息传到巴黎,法国当局惊慌失措,但又不肯善罢甘休。任命孤拔为司令统率兵舰四艘,陆军三千,再次侵犯越南。他们分兵两路:一路由孤拔指挥,再度进攻国都顺化;一路由波特指挥,进攻北圻黑旗军。时值越王阮福时病殁,发生内讧,无力攘外。法国殖民者强迫越南政府签订卖国的《顺化条约》。刘永福面对法国殖民者野蛮的行径,义惯填膺,指出:殖民者“不独虐越,实欺中国”。立誓坚决“为中国捍蔽边疆”,“为越南剿平敌寇”。1883年夏秋之际,刘永福率部与法军进行了空前激烈的怀德之战。黑旗军武器差劣,新式的后膛快枪和开花弹大炮为数甚少,大部分是简陋的粉枪、急枪、铁炮,还有部分大刀、长矛。法国侵略军“船坚炮利”,一式全新的枪炮,水上还有铁壳舰。但经过一场恶战,波特还是吃了败仗。他为了挽回面子,使出了极其阴险毒辣,惨无人道的伎俩,深夜炸崩河堤,使怀德府方圆数百里顿成泽国。在这万分危急关头,越南群众撑来一批木船、竹筏,把黑旗军救护至地势高亢的丹凤。
八月底,波特又率领侵略军三、四千,配备军舰十一艘,大木船九艘,水陆两路进犯丹凤县。刘永福派黄守忠、邓士昌紧急带队前去迎敌,两军在堤围上发生遭遇战。基围内水深没顶,河堤狭窄,弹雨密集,法国兵舰又从江面发炮轰击,黑旗军前后受敌,形势靠常危急。刘永福派人向清军求援,但清军按兵不动,催促多次才派来两营兵力支援,调拨子弹一万发。双方血战三日三夜,黑旗军艰苦卓绝,不吃饭、不睡觉、不休息,而转守为攻。“是役歼灭法兵亦以千计”。正在这时,孤拔在东线战场不费吹灰之力攻陷顺化,强迫越南政府在《顺化条约》上签字生效,包括开放红河和割让保胜给法国,责令刘永福退兵。刘永福满腔怨愤,只好退守山西。
山西是越南北部一个军事要地。刘永福为了确保山西,收复失地,命令部属急造木排、竹筏拦江,截阻法军从河内来的兵舰;又部署在河岸修筑炮台。每隔十丈置一门铁炮;还抢修加固城墙和在周围筑起五重木棚,东、西、南、北四个门分兵把守,在城头上加强巡逻戒备。城内除黑旗军三千人外,还有张永清的清军和黄炎佐的越军。1883年12月11日,法军出动兵舰十二艘,板船四十艘,弹药车五百辆,水陆并进气势汹汹地向山西杀来。刘永福率领部众冒着枪林弹雨,沥血鏖战。但由于城外一炮台陷敌,西门城墙被法军炸塌,越奸阮廷润等叛国投敌,其余越军亦贪生怕死,穿上白衣,打开城门投降。协防的清军也望风逃遁。山西遂于12月26日沦陷。
援越清军畏法如虎,苟且偷安相继退出北宁、山西、宣光等重镇,龟缩广西边境。1884年,法国派海军舰队突然袭击我国福建马尾军港和船厂,清朝政府被迫下令正式对法宣战。同年8月清政府封刘永福为记名提督并赏戴花翎。中法战争进入紧张阶段。刘永福先后派人回博白招募壮丁数百人扩充黑旗军。1885年1月黑旗军与援越清军包围了宣光法军。刘永福在离宣光十余里的左育驻扎重兵,并用竹排、木筏拦河拒守。断绝法军运送粮械接济。宣光守敌被围月余,成为瓮中之鳖,危在旦夕,遂向河内法国全权大臣寄信救援,说:“宣光被围,弹药将尽,速派兵援。”刘永福断定河内法军总部得悉,必派援兵,且取道左育,便选择在左育附近野茅丛生的大荒坡,埋下大批炸药,铺上草皮伪装坟墓,准备一举歼灭敌人。一天,法军援兵从太原向宣光张牙舞爪地冲来,待敌人进入伏击地段时,黑旗军拉发火引,一阵震天巨响,山崩地裂,硝烟冲天,法军被炸死炸伤四、五百人,其中军官二十多人,伪军死伤不计其数。法军吃了苦头,咬牙切齿施以报复,利用密集炮火轮番射击,组织兵力猛烈冲锋;宣光城内法军乘机反扑,黑旗军力不能支,宣光之围被解,黑旗军退守临洮。
1885年3月23日,法军进犯临洮。刘永福联络奉命抗法的滇军和越南义勇队,共同阻击来犯之敌。鏖战一日两夜,敌军精疲力竭,死伤惨重,只得黑夜潜逃。刘永福挥师乘胜进击,连克临洮府和广威府等十余个州县有力地策应了东路抗法清军,转败为胜。冯子材在镇南关大败法军,还光复谅山、高平等重镇,扭转了战局,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但由于越南王朝和清朝政府腐败昏庸,同年4月19日宣布停战,前方将士忍气罢兵。
刘永福在援越抗法战争中英勇不屈,身经百战,取得了辉煌战果,使法国侵略者和中国投降派极端仇视和不安,一心要把他剪除。清朝政府为了逼刘永福率部回国,一个月内就连下九次上谕,采取胁迫利诱,恩威兼施的手法,赐予刘永福“依博德恩巴图鲁”和“三代一品封典”的荣誉。越南人民得知刘永福要离越归国,远道赶来挽留。后来,黑旗军有部分人员不愿回国,留下来参加当地抗法义勇队;有部分人散落各地成为华侨或越籍华人。1885年8月刘永福带领黑旗军三千人从保胜启程入云南省文山县南溪,于同年11月抵南宁。清朝政府又以种种借口裁减了一千五百人。同年12月刘永福奉令带领黑旗军一千五百人顺水东下,直抵广州,扎驻于燕圹,又被张之洞裁减去一千人。最后黑旗军旧部在刘永福身边只剩三、四百人。1886年春清朝政府委任刘永福为闽粤南澳镇总兵。
1894年7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台湾地位十分重要。清政府命刘永福赴台湾帮巡抚邵友濂办理防务。八月,刘永福率黑旗军赴台北,后又奉命驻守台南,并先后在潮汕、台湾等地招募新兵,将黑旗军扩充至八营,决心为保卫台湾血战到底。
1895年4月,请政府战败求和,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割给日本。为了逼使台湾人民投降,日本派北白川能久亲王率领日军主力近卫师团,于5月27日从冲绳出发,分兵两路进攻台湾。其中一路日军从貂角强行登陆,攻占基隆。接着,又进犯台北,这时,曾发誓死守台湾的巡抚唐景崧等人畏日如虎纷纷逃回大陆。6月7日台北陷敌,林朝栋亦相继逃命内渡。台中空虚,台南形势紧迫。刘永福在台南草拟《盟的书》,发出联合抗日的号召,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全保,不命倭得”。6月28日,台南地方绅民推举刘永福为台湾民主国总统,领导抗日斗争。刘永福坚辞不受,仍以帮办之职,统率防军与台湾义军抗敌保台。
日军攻占台北之后,随即南侵新竹。新竹内负崇山,外濒大海,为台中门户和战略要地。刘永福令副将杨紫云统率新楚军会同台湾生员吴汤兴、姜绍祖、徐骧等领导的义军据险而战,大量杀伤敌人。6月下旬,由于义军军械不继,粮食断绝,新竹陷入敌手。
1895年8月中旬,战争转入台中。为了保卫彰化,黑旗军和台湾义军在大甲溪一带同敌人展开激战。黑军在大甲溪南岸设伏狙击,静待日军靠岸,突然四出截堵、日军仓惶北渡,刚回渡至河中间,徐骧指挥义军猛烈冲杀,日军船只被打沉冲翻,纷纷落水淹死,岸上的日军四散逃遁。这一仗,抗日义军取得全胜,缴获敌军枪械甚多。后来,日军不甘心失败收买奸细带路,偷袭黑旗军后路,大甲溪遂为日军所占据。
大甲溪失守后,日军步步进逼,又靠优势兵力攻占台中等地。刘永福的部将吴彭年率军退守彰化。8月28日,日军以优势兵力进攻彰化城北的八卦山。吴彭年带领士兵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击毙日本号称最精锐的近卫师团一千余人,打死少将山根信成。在这场悲壮的血战中,义军首领吴汤兴中炮牺牲,吴彭年英勇战死,刘永福黑旗军的精锐七星队三百余人也壮烈殉难,彰化失守。云林、苗栗亦相继沦陷,义军首领徐骧带领余部数十人杀出重围,退往台南。
接着嘉义告急,刘永福命令黑旗军统领王德标迅速率领所部七星队北上增援,又派部将杨泗洪节制前敌黑旗军各营及各地义军密切配合,并亲赴嘉义前线坐镇指挥。杨泗洪在嘉义附近推行“联庄法”,各路义军协力作战。因而连获大捷,杀敌近千人,并相继克复云林、苗栗,反攻彰化。但黑旗军和义军在连续苦战之后,断饷缺械,刘永福派人回大陆求援,清政府不但不予接济,反而将内地募捐援台款项强行扣留,并下令严密封锁沿海,断绝对台增援。刘永福痛心疾首,发出“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民”的悲叹!
1895年9月11日,日本又派第二师团增援台湾。在其海军的配合下,于10月8日,疯狂地进逼嘉义城。守将王德标在城外暗埋地雷,炸死日军七百多人。其余仓惶溃退,半路又被伏兵截击,死伤甚众,近卫师团长北白川能久中将亦重伤毙命。翌日,日军用大炮猛烈轰击,城墙崩塌,日寇拥入城中。王德标率领黑旗军和义军战士与敌人展开巷战,终因势孤力弱,只好退到台南曾文溪一带。
10月15日,日舰进攻台南东南的打狗港。刘永福的养子刘成良率军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后来守卫炮台的兵士饥饿不能战,成良退守台南。
这时,据守曾文溪的黑旗军和义军将士,在王德标、徐骧的指挥下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徐骧阵亡,王德标不明下落,台南最后一道防线失守。
日军攻占曾文溪,立即调集海陆精锐部队,夹攻台南城。10月18日,刘永福召集部将会议,商讨战守之计,未得结果。次日,日军大举进攻安平炮台,刘永福亲手点燃大炮,轰击敌舰。当晚,日军攻城益急,城内粮尽弹绝,在艰苦的恶战中,士兵饥疲力尽,至不能举枪挥刀。当时城内秩序混乱,刘永福欲冲回城内,部众极力劝阻道:“各路倭兵大至,此城万不可守,请公去。”刘永福见大势已去,仰天椎胸,呼号恸哭说;“我何以报朝廷,何以对台民!”当天深夜,刘永福带领刘成良等十人余乘坐小艇,然后搭上英国商船“迪利斯”号内渡厦门,21日台南陷落。台湾全境被日寇占据。
刘永福的晚年,仍关心国事,体恤民瘼。1907年,钦州三那(那桑、那黎、那彭)群众在刘思裕的领导下,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捐运动,刘永福对此予以同情和支持。1911年,刘永福加入同盟会,参加推翻封建王朝的反清斗争。辛亥革命胜利后,他应广东都督胡汉民的邀请,出任广东民团总长,不久辞职回家。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亡国灭种的“二十一条约”,刘永福义愤填膺,拍电谴责袁世凯卖国求荣,并表示,如果日本逞凶,他愿以老朽之躯充当先锋,与宿敌决一死战。一九一七年一月九日,这位威名远振的反帝爱国将领溘然长逝。享年八十岁。
纵观刘永福的一生,他从一个反清斗士成为反帝骁将,为捍卫中国领土完整和维护民族尊严,先后同法国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战斗,屡建奇功,不愧为中国近代史上卓越的军事家、著名的民族英雄。

⑥ 刘永福的人物生平

1837年9月11日( 清道光十七年)刘永福出生于广东钦州防城司古森垌小峰乡(现为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扶隆乡小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刘以来,叔父刘以定从博白迁到防城,初居十万山腹地古森恫小丰村。原名建业,号渊亭,排行第二,俗名刘二,被人尊为刘义。“永福”是他转战越南时改用。
1841年,叔父刘以定结婚成家,兄弟分居,刘以来携妻儿迁北鸡村(今防城扶隆乡北基村)谋生。
1842年,刘永福5岁时,他就能自制钓鱼杆,在离家不远的小河里钓鱼,为自家的饭桌增添一些“美味”。
1845年,刘永福8岁时,因家庭破产,永福随父母从小峰迁居广西上思州新圩八甲村(现上思县平福),以种地为活。
1850年,刘永福13岁就开始在船上当水手。做工之余,他仔细观察,非常熟悉何处水深,何处水浅,哪里行船安全,哪里行船危险。
1852年,刘永福15岁时,他成了一名熟练的水手,被船主雇为“滩师”(引航师傅)。同时,他还拜一些武术高手为师,学得了一身好武艺。
1854年,刘永福17岁那年,由于贫病交加,父母亲和叔父在几个月内相继病故。埋葬完几位老人,刘永福已经一无所有,连住的地方都没了,只好借了一间茅屋暂时落脚。他白天出去做工,换口饭吃,夜里回到茅屋栖身,日子过得极为穷困。据说,刘永福有一天上山砍柴,累了就躺在山间的石板上午睡。睡梦中,忽然走来一位长髯老人对他说,自己是虎将,应该反清,自己是陈近南之后。
1857年,咸丰七年时年20岁的刘永福加入天地会,投身于农民起义的行列,走上反抗压迫剥削的道路。最初,刘永福在天地会首领吴凌云的部属郑三手下任先锋。他率部打垮巫必灵为首的地主武装,队伍迅速扩大。后来,清朝政府大举清剿农民起义军,天地会首领吴凌云壮烈牺牲。
1863年,刘永福已27岁,时吴凌云已牺牲,余部由刘永福和张三率领,转移至广西靖西、那坡一带活动,约一年后刘永福投入黄泽宏部。 1866年,刘永福带领余部200多人同另支起义军首领吴鲲汇合,经过扩充整编,组建一个旗,刘永福被任为旗头。由于刘永福“胆艺过人,重信爱士”,深得部下爱戴和拥护,不久便成为吴鲲农民军中坐第三把交椅的“三哥头”。刘永福着手操使士兵,整肃纪律,选择人才,统一军令。当时他扎营于归顺州(今靖西)安德圩的北帝庙,看见北帝庙神像旁边的周公像手执着一面绘有“北斗七星”图案,镶有狗牙白边的黑色三角旗,就仿造黑旗作为自己队伍的旗帜。从此以后,这支队伍就举黑旗作战,称为黑旗军。
1867年秋,清政府派广西提督冯子材调集兵力重点进剿桂西南农民军,拉网扫荡,农民军伤亡惨重,军需银晌难以为继,加上农民军首领在艰难时期意见不一,只得分道扬镳,各自率领所部转移到越南。刘永福举义之日,正值越南多难之秋,内忧外患,国无宁日。1867年法国侵略者强行侵占了越南的南半部之后,疯狂地发动越南北部进攻,梦想灭亡越南,进而从西南入侵中国,建立一个所谓“伟大的法兰西东方帝国”。 1873年11月20日,法国当局派安邺带兵180名和两艘炮舰突然轰击河内。刘永福见义勇为,挺身抗暴,亲自率军2000人,翻越宣光大岭,日夜兼程,南下抗法。12月21日黑旗军在河内郊外罗池与法军开战,击毙了法国主将安邺这个不可一世的战争狂人,其部属百余人也成了黑旗军刀下鬼,取得了“诱斩安邺,覆其全军”的罗池大捷。法军被迫退出河内。这是刘永福捍卫国疆,支援友邦抗法的首次战功。越王擢升刘永福为三宣副督,又赐印信一颗,文曰:“山西、兴化、宣光副提督英勇将军印”。以彰表功绩,并命刘永福扼守红河两岸。
1874年 8月,在兴化等地助剿黄崇英有功,获授正领兵官。越南王正式允许黑旗军在保胜设关收税,以补军用。同年10月,越南政府进剿黄崇英,命刘永福权充三宣副提督,督率四路大军。
1882年4月,法国又进攻越北,直窥我国云南。刘永福率黑旗军三千人。两军相遇于河内西面的纸桥,刘永福见敌人在武器上占优势,决定采用伏击战,取得纸桥大捷。越南国王晋升刘永福为三宣提督,一等男爵。
1883年农历三月初八,唐景嵩同志作为天朝派来的“联络员”进驻黑旗军,成了刘永福的军师,为其出谋划策——可以说:这是黑旗军从流寇成为正规军的第一步的开始——而且让刘永福欢欣鼓舞的是:唐景嵩给他带来了可以恢复他和他的部队大清国国籍的确定回答——“天朝宽大为怀,凡我华夏子孙,但能御外侮,卫国疆者,皆是大清的好子民。”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8月,清政府正式对法宣战以后,收编了黑旗军,授予刘永福记名提督。1883年法国国会任命李威利为总司令,率领法军2000人先后攻占河内和南定。接着又分兵进犯越南国都顺化及北宁、山西。刘永福满怀“为越南平寇,为祖国屏边”的宏愿,于5月6日率领黑旗军3000人挺进河内,发挥近战、夜战的优势,诱敌深入,使法兵腹背受敌,陷入重围。这一仗打死李威利及以下军官30多名,打死法兵200多名,夺得军械弹药无数。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纸桥之役。越王为了表彰刘永福纸桥大捷的军功,晋升他为三定提督,加赐一等义勇男的爵号。
1883年取得纸桥大捷。中法战争爆发后黑旗军在越南的山西等地抗法,翌年,刘永福接受清政府给的“记名提督”头衔,成为清朝的官员。
1885年,清政府为了逼刘永福率部回国,一个月内就连下九次上谕,采取胁迫利诱,恩威兼施的手法,赐予刘永福“依博德恩巴图鲁”和“三代一品封典”的荣誉。
1885年8月,刘永福被迫率领黑旗军三个人从越南保胜启程入云南省文山县南溪,于同年10月,刘永福率3000黑旗军入关回国,清政府下令将黑旗军裁减大半,只留1200人。
1885年正月,黑旗军在左育与法军援师血战,予敌重大杀伤后败溃。同年刘永福回广西博白祭祖,慈禧太后赐“福”字大匾挂于华尖岭刘家祠堂。
1886年4月,任刘永福为南澳镇总兵。此后,黑旗兵又被历年裁撤,最后只剩300余人。
1886年春清政府委任刘永福为闽粤南澳镇总兵。
1887年 5月,调署碣石镇总兵。8月任职。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命刘永福赴台帮巡抚邵友濂办理防务。8月,刘永福率黑旗军赴台北,后又奉命驻守台南,并先后在潮汕、台湾等地招募新兵,将黑旗军扩充至八营,决心为保卫台湾血战到底。
1895年4月,清政府战败求和,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割让日本。为了迫使台湾人民投降,日本派北白川能久亲王率领日军主力近卫师团,于5月27日从冲绳出发,分兵两路进攻台湾。其中一路日军从貂角强行登陆,攻占基隆。接着,又进犯台北。巡抚唐景崧等人畏日如虎,纷纷逃回大陆。6月7日台北被日军攻陷。这时刘永福在台南发出联合抗日的号召,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仓促,不命倭得”。6月28日,台南地方绅民推举刘永福为台湾民主国总统,领导抗日斗争。刘永福坚持不受,仍以帮办之职,统率防军与台湾义军抗敌保台。
1895年8月中旬,战争转入台中。为了保卫彰化,黑旗军和台湾义军在大甲溪一带同日军展开激战,取得全胜,缴获日军枪械甚多。后来,日军不甘失败收买奸细带路,偷袭黑旗军后路,大甲溪遂为日军占据。大甲溪失守后,日军步步进逼,攻占台中等地。刘永福被迫率军退守彰化。
1895年8月28日,日军以强大兵力进攻彰化城北的八卦山,黑旗军和义军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击毙日本号称最精锐的近卫师团一千余人,打死少将山根信成。在这场悲壮的血战中,义军首领吴汤兴中炮牺牲,刘永福部将吴彭年英勇战死。刘永福黑旗军的精锐七星队三百余人也壮烈殉难,彰化失守。尔后,云林、苗栗亦相继沦陷,接着嘉义告急,刘永福命令黑旗军统领王德标迅速率领所部七星队北上增援,又派部将杨泗洪率黑旗军各营及各地义军密切配合,并亲赴嘉义前线坐镇指挥。由于黑旗军与义军的英勇善战,在刘永福的指挥下,各路义军协力作战,此役获大胜,杀敌近千人。并相继克复云林、苗粟、反攻彰化。但黑旗军和义军在连续苦战之后,断晌缺械,刘永福派人回大陆求援,清政府不但不予救济,反而将内地募捐援台款项强烈扣留,并下令严密封锁沿海,断绝对台增援。刘永福痛心疾首,发出“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民”的悲叹!
1895年9月11日,日本又派第二师团增援台湾。嘉义一战,日酋近卫师团长北白川能久中将重伤毙命。10月15日,日军进攻台南东南的打狗港。刘永福的养子刘成良率军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后来守卫炮台的兵士饥饿不能战,刘成良率部退守台南。这时,据守曾文溪的黑旗军和义军将士,与进攻的日军展开白刃格壮举,孤军不敌,台南最后一道防线失守。
1895年10月18日,刘永福召集部将会议,商讨战守之计,未得结果,次日,日军大举进攻安平炮台,刘永福亲手点燃大炮,轰击敌舰。当晚,日军攻城益急,城内弹尽粮绝,在艰苦的恶战中,士兵筋疲力尽,至不能举枪挥刀。当时城内大乱,刘永福欲冲回城内,部属极力劝阻。刘永福见大势已去,仰天捶胸,呼号哭说:“我何以报朝廷,何以对台民!”当天深夜,刘永福带领养子刘成良等十多人乘坐小艇,然后搭上英国商船“迪利斯”号内渡厦门。21日台南陷落,台湾全境被日军占据。 1897年春回钦州闲居。刘永福对腐败无能的清廷投降卖国行径早已心怀不满,遂萌发了革命念头。次年,粤督谭钟麟电催回穗任军械局职,委辞不干。
1899年回南宁招募营勇,重建黑旗福军四营。回穗后几次奉令出兵镇压农民械斗而不行,力陈“并无作乱之事”真情,采取说服教育调解,使百姓免遭祸殃,深得众人称颂。
1899年冬,义和团革命斗争席卷北京。刘永福奉调入京镇守而迟迟不行,后经多次催促方始起程。但队伍抵衡州时,又奉电调回广东惠州、潮州弹压农民革命军。刘永福率军转回韶关后静观形势,直至事态平息始返广州。广东巡抚德寿又命令刘永福前往办理善后,永福以不熟悉情况而拒绝接受任务。刘永福同情农民,支持革命之心绪已在实际行动中显现出来。
1902年,粤督陶璜调永福署琼州镇,永福以情况不熟,地僻山荒难以适应,请改调碣石镇,获准。陶璜对刘永福德高望重,兵多将强早就畏惧三分,千方百计削弱刘永福兵力。
1903年,下令将刘部张来营调回省城。刘永福手下仅剩两营,已无足轻重,于是禀请销差。经两广总总督岑春煊批准,遣散为农,自己变成空名镇守。
1904年,刘永福干脆以风湿病发作三请辞职,粤督李鸿章批曰:“声望素孚,威扬中外,纵有微恙,卧治也可,”不予批准。只好回广州沙河刘家祠休养治病。广州是孙中山革命党人宣传活动的中心之一,刘永福接受革命思想越来越多,认识越来越深,思想起了深刻变化,于是,从同情支持革命到积极参与革命,成为民主革命先躯者。
1905年9月,越南革命志士潘佩珠与王族阮述来至广州沙河刘家祠拜访刘永福,邀请刘大将军出任策划越南革命的军事行动,刘永福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且答应越南革命军组成后,派黑旗军原部将吴凤典组织钦廉和左江一带壮汉族子弟兵编为别动队,与越南人民并肩作战。阮述留在广州,经常与刘永福联系策划。潘佩珠与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是知交,孙中山对他影响很大。他在越南组织领导民主革命运动与中山先生互为呼应。越南革命党人经常来往于刘家祠堂,对刘永福的民主革命思想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刘永福对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也逐步有所认识和了解。时年虽已古稀,仍祈望能参加民主革命营伍,为创建民国“贡献余力”。
1907年,刘永福的晚年,仍关心国事,体恤民瘼。钦州三那(那思、那丽、那彭)群众在刘思裕的领导下,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捐运动,刘永福对此予以同情和支持。
1908年,孙中山派遣黄兴、王和顺领导钦州三那(那思、那彭、那丽)农民抗捐斗争失利,刘永福把王和顺藏于堂内,清军统领郭仁璋带领清军前来搜捕,刘永福亲自出面坐在堂中,怒斥郭仁璋为“小人”,不许轻举妄动。郭仁璋无可奈何,只好领兵退走,王和顺免于遭难。当晚深夜,令兵丁带上二千光洋,护送王和顺经十万大山转往越南河内,并秘信通知其妻黄美兰在云南河口的内弟黄茂兰送两挑光洋至河内支援孙中山先生革命,积极筹划河口起义。孙中山任命黄明堂为总指挥,王和顺、关仁甫为副总指挥,指挥部就设在黄茂兰家。黄茂兰是刘永福内弟、黑旗军部下,清政府缩编黑旗军时回云南河口老家任清军管带,革命党人通过刘永福的关系取得了他的信任,同意在他家设立起义总指挥部。刘永福对河口起义作出了应的努力。
1911年7月,在王和顺等介绍下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刘永福不顾年迈体弱,与留粤的革命党人联络活动,积极响应革命,10月30日赴港。11月9日广东宣告独立,11月14日返穗,应广东都督胡汉民之请,出任广东省民团总长,节制广州十数万民军。刘永福就任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整理营伍,发布通告,分兵巡守,维护社会秩序,为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作出了重大贡献。越两月,全省革命秩序大体安定后,永福即请辞去民团总长职务,告老返乡,住在钦州三宣堂。
1915年,窃国大盗袁世凯为了巩固自己“大总统”的地位,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不惜牺牲国家民族的利益,来换取日本侵略者的支持,企图复辟帝制,刘永福闻讯后,义愤填膺,即拍电上京,请缨抗日,反对复辟,获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
1917年元月9日,刘永福走完了一生的历史途程,在钦州老家溘然长逝,终年80岁 ,葬于惠州城内西湖畔。 予起迹田间,出治军旅,一生惟以忠君爱国为本。无论事越事清,皆本此赤心,以图报称。故临阵不畏死,居官不要钱,虽幸战绩颇著,上邀国恩,中越均授以提督之职,居武臣极地,亦可谓荣矣。然予心惕惕,终不以官爵为荣,只知捍卫社稷,不使外洋欺我中国为责任。此身虽老,热血常存。现今国事日危,外强虎视,若中政府不早定大计,任选贤将,练兵筹饷,振起纲维,各省督军不知和衷共济,竭力为国,以救危亡,因循坐误,内乱交作,蛮夷野性,必乘机入寇,割据瓜分,亡国奴隶,知所不免。吾今已矣,行将就木,恨不能起而再统师干,削平丑类,以强祖国。儿曹均已成立,各宜发奋为雄,抱定强种主义,投军报效,以竟予未了之志。倘为国用,自宜竭力驰躯,不惜以铁血铸山河,强大种族,以期臻于五大洲最强美之国。若不能见用于时,亦宜将于之遗嘱,遍告当轴名公,求其人告大总统,务以尊贤任能为急务。远小人,贱货色,严边防,慎取舍,旁求山林逸才,延揽智谋健将;惜民力以裕财源,养民气以威夷狄;集群策群力,以鞭笞天下,则天下之尚力者,自然入我范围而不敢抗。如是,则国基巩固,国势富强,吾虽死,九泉之下,亦将额首而颂太和。

⑦ 求刘永福的一些问题(爱国名将)(+50分)

1915年,面对袁世凯与日本人签订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刘永福拍案而起,上书袁世凯表示强烈反对,要求以79岁的高龄北上与宿敌决一死战。但在袁世凯的卖国政策下,刘永福的抗敌愿望只能化为泡影。为此,刘永福终日郁郁不乐。

晚年的刘永福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道,并受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加入了同盟会,还在“三宣堂”设立了书堂,让小孩读书识字,并经常给孩子们讲抗法抗倭的故事,培养孩子们的爱国志气。

1917年,经历了国家与民族忧患的刘永福在极度悲愤中磕然长逝,享年80岁。!

⑧ 请解释刘永福故居大门的对联

说的是,刘永福一支虽然活动在古越之地(大抵在东南一带,或包括江南),但这博白刘氏却又是源于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

⑨ 杨泗洪的人物生平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杨泗洪和台湾帮办刘永福驻守台南,任黑旗军协统。1895年4月,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澎湖列岛的各海口让与日本,并令“台湾大小官员陆续内渡”。因此,日寇变本加厉又强占了基隆、台北并向台湾南部长驱直入,大肆奸淫烧杀。台湾人民对清政府的卖国行为痛心疾首,对日寇烧杀抢掠义愤填膺。此时,杨泗洪看到祖国宝岛毁于一纸契约怒不可遏。他甘当所谓“叛臣逆将”,放弃荣华富贵,拒不内渡,不要官。不要家,不要命,坚决同台湾人民站在一起誓守疆土。在台湾省巡抚唐景嵩内渡的特定情况下,台湾爱国绅士派代表请台湾帮办刘永福做台湾民主国总统,杨泗洪做副总统,刘、杨二人坚持不受,表示愿以中国守将的身份抗击日寇。杨说,我乃大清国的总兵.要以旧职保护台湾,必尽职尽责。于是,各路义军、民军和爱国绅士公推刘永福为军统、杨泗洪为分统。从此,身为副帅的杨泗洪,全力协助刘永福一面加强海防,督战各炮台,指挥陆路部队挥戈北上,一面团结不同派系,不同地方的武装,共同抗日,同时千方百计筹集粮饷、军械,确保战事需用。在战争中,杨泗洪作战勇敢,每战必身先士卒,冲杀在前,因他率领的作战队伍以黑旗为帜,故有“黑虎将军”之称。
1895年8月,日寇强占了台北、彰化,又接连攻占云林、大莆林、进逼嘉义。杨泗洪面对险峻的形势,挺身而出,担当前线指挥,他劝慰刘永福说:“大将军传谕各营,晓以大义,将士无不奋勇”。“泗洪不才,受此重任,但有忠义二字而已”,“不败倭奴,誓不生还”。他统帅黑旗军、淮军,会同民军、义军北上抗日,在前敌各线推行“联庄法”,发动各地绅民组织武装,联合抗击日寇,由于当时正值炎夏,加之粮饷、军械不足,抗战十分不利。他激励将士说:“谁无父母,谁无妻女,谁无家园?我虽不是台湾人,但是同一中华民族,书同文,行同伦,国已破,家安在?诛台父犹如我父,戮台母犹如我母,辱台女犹如我女,我怎能贪荣贵弃台内渡归乡里,坐视民族被铁蹄蹂躏呢!”这些话大大激发将士们的斗志,他们个个以一当十,威勇莫挡。杨泗洪率军相继夺云林,克北斗,挥师北上,节节胜利,用大刀、梭标和少量土炮土枪给入侵日寇以重创,先后擒斩日寇军官戈藤文录,武式却等多人。
日寇安溪大败后困守新竹。杨泗洪率兵夺之,屡攻不下,便在军中遍布地雷,弃营而去。待诱敌深入后,再返兵与敌肉搏,部队三人为伍,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此仗使日寇死伤惨重。
杨泗洪所率军队缺饷少械,抗战面临严峻困难,而此时,驻守新竹的日寇则调来大批援军,乘势全力向南进攻。
杨泗洪和将士们在饷械奇缺的恶劣环境中,不屈不挠地与敌奋战。日本侵略军探知杨泗洪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后,便由后路抄了杨泗洪的左翼马廷卿部,左翼遂溃。杨泗洪自知敌众我寡,饷械枯竭,遂整饬军队,避其锋芒,并策划夜袭嘉义北面的大莆林,不料日军有备,杨泗洪奋不顾身,冲杀在前,令敌大惊,仓皇奔出,被我军迎头痛击。杨泗洪收复了大莆林,又乘胜追击,途中腿部中弹,他仍率兵进出数十里,苦战两昼夜,一直把日寇追击到落虹桥(又称大马岭)。此时,日寇溃败过桥逃窜,纷纷落水。杨泗洪见一日军官尾随败兵之后,便纵马上桥欲擒之,不料,追至桥中,腹部中弹,遂止彰化。在生命垂危之际,杨泗洪对部下嘱咐道:“此次北上抗日,我中华以数万饥疲之兵,挡日寇数倍虎狼之敌,今陷重围而得出,历苦战而终奋,我今虽死,军中切勿发丧,仍标姓旗如故,棺柩先行,诸军继退,务必退而成军,退而能战,再报刘帅图谋恢复。”当夜子时,即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农历七月二十,杨泗洪壮烈殉国,时年49岁。 台南人民得知杨泗洪殉国噩耗后,悲痛万分,执万民伞,擎万民旗,迎送棺柩,哭声震天。后杨公之婿陈金华扶柩返里,所经之处,百姓无不拥途祭吊,挥泪致哀。灵柩运回家乡后停放在宿迁马陵山顶真武殿内,祭吊三日,后安葬在宿迁城南东关口的运河西堤下。

阅读全文

与泗洪刘永经济纠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东认缴出资额期限 浏览:236
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浏览:877
银川工商局上班时间 浏览:666
西瓜谁发明的 浏览: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490
职工安全生产保证书 浏览:951
顾亮马鞍山 浏览:961
工商局胡小勇 浏览:996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