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同一土地登记在两个土地证上如何确认权属的复函
【全文】 【法宝引证码】CLI.3.48949
*注:本篇法规已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2007年底以前发布的有关司法解释(第七批)的决定》(发布日期:2008年12月18日实施日期:2008年12月24日)废止(原因:情况已变化,不再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同一土地登记
在两个土地证上应如何确认权属的复函
(1992年7月9日)
(相关资料: 司法解释1篇)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90]民监字第570号《关于翟金海与翟光增宅基纠纷一案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双方讼争的宅基在土改时翟光增家填发的土地房产证记载系空宅基,以后也未使用。而该案在你院送达[89]民监字第251号民事判决书后,翟金海在邢台市民政局找到其土地房产证存根,证明他家对双方争议的宅基在土改时也进行了登记。1961年政府又给翟金海发了契证,进一步明确了其使用权,并长期使用。据此,以维护翟金海对争议宅基的使用权为宜。
以上意见,供参考。
附: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
翟金海与翟光增宅基纠纷一案的请示报告
(1991年10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
根据你院一九九0年十一月十六日[85]民监字第267号函示精神,我院对邢台市翟金海与翟光增宅基纠纷一案进行了审查,经研究,有两种意见,特此向你院请示,现将该案情况和处理意见报告如下:
申请再审人:翟金海,男,57岁,汉族,在邢台市薄板厂工作,住邢台市南马道街24号。
申请再审人:翟光增,男,51岁,汉族,在邢台市桥西区房管所工作,住刑台市南马道街20号。
案由:宅基。
一、案情与判处情况
双方当事人争执之宅基位于邢台市南马道街以北,翟金海宅院南侧。土改确权时,翟光增家填发了土地房产所有证,据该证记载系空宅基,四至为:东至公路(即伙道),西至郭景堂(已无法考查),北至翟小绥(翟金海之兄),南至街。翟金海称土地证已丢失。1970年左右翟金海通过街道干部于景芳借用该宅基。1981年10月,翟光增以收回该宅基自用为由,起诉至邢台市桥东区人民法庭,该庭经审理于1982年5月10日裁定如下:
“①双方争执的空宅基确系翟金海借翟光增的;
②如盖房应报城建局指示。”翟金海不服向邢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中院于1982年6月21日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裁定后,翟金海不服申诉,在此期间,翟光增以执行裁定为由,带人将翟金海家的东房、门洞拆除,将西房南头一间拆坏,并自定边界垒起界墙。邢台地区中级法院发现原裁定有遗漏问题,难以执行,于1984年4月16日作出补充裁定:
“①翟金海在前裁定归翟光增使用的宅基内修建的东西各一间土房及门洞,限接到裁定后一个月内腾清。
②翟金海控诉翟光增领人砸坏其梯子、纺花车、窗户,砸伤翟金海等问题,由翟金海向有管辖权的一审人民法院另行起诉。”翟金海仍不服,并向省法院申诉。省院经审查于1985年2月27日通知翟金海:驳回申诉维持原裁定。但翟金海仍继续申诉。经再次审查,并赴当地进行查证,其主要情况如下:
1.解放前后争执之宅基状况
翟光增在一、二审期间称:“此宅基系我家祖业产,听老人说这里有三间门市,后来倒塌了,我记事此地基就是空的了。”
翟金海称:“解放前翟光增家仗势欺人,在我家院中盖起了一个小屋放石板往外卖,房早就塌了。解放时他父被斗,政府把此地方给了我家。”在二审中还说:“我听父母说过,此地基是他家借我家的盖门市的。”
薛金湘(双方的邻居)1983年7月14日证:“我今年56岁了,争执的这地方原是两间门市,‘七、七’事变后门市倒塌了,那地方是光增家的。”
刘爱镜,刘海琴(土改老干部)证:“争执的宅基是翟光增家的。”
赵大刚、赵杰(土改老干部)证:“土改前光增家使用过此宅基,翟金海之父在西棚子(翟金海现旧西房)内放过轿车,但填在谁家土地证上不清楚。”
张彦申(土改老干部)证:“我认为争执的地方是翟小绥(翟金海二哥)的,他一直使着……,47年我就不在街道上了,以后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2.关于借用宅基问题
翟金海在二审中称:“我借了一间房的地方,是建北房(70年)时借的。”于景芳(街道干部)证:“大概71年左右,我在街道上当街长时,他们(翟金海和翟光增)俩个到我家,翟金海想借光增的地方,当时说,光增何时用,他何时腾,没有写字据,现他不承认不行。”
韩风瑞、梁淑芬(街道干部)证:“当时他们两家发生纠纷来街道解决时,翟金海承认占了光增家的地方,后来就不承认了。”
3.关于翟金海家旧西房问题
经查:翟金海院内现有旧西房一间,系1969年前所建,已使用多年。在此旧西房往北原系一排,后陆续拆除,仅剩南头一间。其房地产税证底册上有记载。翟光增之母也承认此房在借给翟金海使用宅基前就存在。
据以上情况,经研究认为:一、二审裁定确有不当,决定由本院提审。经审理认为:双方争执之宅基,土改时翟光增家填写了土地房产所有证,有四至及尺丈,并载明南至道。但经查,其道已拓宽,原道与宅基的边界无法确定,故已无法丈量。翟光增以现南马道街北侧为插尺点丈量而满足土地证上所填尺丈的要求,证据不足,不予支持。翟金海于1970年左右占用所争执的宅基,并称翟光增土地证有假,争执之宅基是自家的,经证据不足不能认定,翟金海院内现有旧西房一间是1969年以前所建,已使用多年,应维持其对宅基的使用权。故于1990年6月9日以[89]民监字第251号民事判决书判决:
①撤销邢台市桥东区人民法庭1982年5月10日[82]法民裁字第10号裁定、邢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82年6月21日[82]法民上字第236号裁定及1984年4月16日[83]法民上字第283号民事裁定书第一条;
②维持邢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84年4月16日[83]法民上字第283号民事裁定书第二条;
③双方争执的宅基以翟金海旧西房南山墙外墙皮为界,以南归翟光增使用,以北归翟金海使用;在判归对方使用的宅基上的建筑物,堆放物等,限接到本判决之次日起一个月内清除。
判后,翟金海以找到土地房产所有证,争执宅基应归自己使用为由,申请再审。翟光增以判决未满足自己土地房产所有证所裁尺丈为由也申请再审。
二、复查情况
翟金海在一、二审及省院再审期间,均称土地房产所有证丢失,审判人员也多次到有关部门查找未果。省法院再审判决送达后,翟金海又称:“有两份土地证,一份在家放着,一份在邢台市民政局”。
翟金海提供的一份土地房产所有证存根,户主栏内是翟小绥,房产栏内未填争执之宅;另一份是从邢台市民政局找到的,也系土地房产证存根,该证房产栏内记载:南马道街6号,房屋11间,地基亩数0.361亩,四至为东至宋、张,南至路,北至公产(系翟光增58年被房屋改造),西至公所(已无法考证),长5丈8尺1寸(包括争执之宅基),横2丈6尺5寸(包括伙道)。在户主栏内写的翟×绥,中间一字模糊不清。为弄清其姓名,派员将此证送到公安部第二研究所进行技术鉴定。1991年6月14日鉴定结果为:“经检验,送检原件破旧,棕色纸底,粘贴在一块块白纸上。户主墨字周围纸色泽发黑色,纸张纤维已破坏,墨迹已发生位移,经白光放大镜2206蓝色光源滤片放大境和红外文检仪观察,以及红外照相,图象处理,确定土地房产证存根户主一栏的第一个字为翟;第三个字为绥;第二个字,因纸张纤维已破坏,墨迹发生位移,字迹变形严重,不能提供足够信息,难以判定,以上检验手段,没有发现涂改痕迹。”
三、处理意见
经研究认为,翟金海提供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存根上户主翟×绥三个字中第二个字模糊不表,经技术鉴定也无法认定,但该证地基四至与争执地基位置基本相符。翟光增所持土地房产所有证上,地基四至与争执之地基位置也基本相符。所以,两份土地房产证记载的地基相重叠,对此案的处理上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争执之地基填在两份土地房产所有证上,属于土改遗留问题,不属于人民法院管辖,应撤销一、二审及再审裁定与判决,交行政部门处理。
第二种意见:鉴于该案1981年10月起诉到法院,经一、二审和再审,已达二年之久,可不再交行政部门处理。省院提审后,依据翟光增家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和翟金海家的西房系1969年以前所建情况,以翟金海家西房南墙皮为界,划定双方对宅基使用的边界,并无不当,应维持本院[89]民监字第251号民事判决。
多数人倾向第二种意见。
当否,请审示。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诉讼权利如何行使的复函
一、本复函制作背景
2001年4月9日,遵化市小厂乡头道城村第三村民小组(以下简称第三村民小组)将其拥有采矿权的方宝贵铁矿承包给范连春开采,并签订合同书一份。2002年年初,第三村民小组村民因得知范连春将承包铁矿的采矿权变更到自己名下,双方发生纠纷。
2004年6月20日,当地乡政府和头道城村村民委员会发布公告:“小厂乡头道城村第三村民小组组长方保云因聚众毁财,被公安机关于2004年1月5日至18日处以刑事拘留。后取保候审。根据《河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有关规定,自受刑事拘留之日起暂行终止方保云的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职务。”2004年6月24日,第三村民小组中的25户推举方保云为诉讼代表人,代表第三村民小组对范连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范连春私自变更采矿权人的行为无效,并请求解除合同,赔偿损失。
该案一审宣判后,第三村民小组(共34户121人)中的25户不服该判决向河北高院提起上诉,并推举其中三人作为诉讼代表人,三位诉讼代表人又委托了两位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而其他9户表示不同意该25户提起诉讼。据此,对方当事人范连春提出,诉讼主体是村民小组,25户村民无权代表村民小组并推举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
二、本案请示的问题及河北高院审委会意见
关于第三村民小组中的诉讼主体地位问题,对方当事人范连春明确表示认可,审委会研究也一致认为,该村民小组不仅仅是村委会下面的一个小组,而且有自己独立的财产,对外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民事活动,并独立对外承担责任,因此,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独立的诉讼主体从事诉讼活动。
本案请示的问题是:
1、村民小组的诉讼是以小组长作为负责人即可单独提起?还是须经小组成员推举诉讼代表人的方式提起
河北高院审委会多数意见认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的规定,村民小组的诉讼以小组长作为负责人即可单独提起。同时,村民小组的诉讼可看作是小组成员的共同诉讼,小组成员推举诉讼代表人亦可代为提起。少数人意见认为,村民小组属于诉讼主体中的其他组织,村民小组的诉讼只能由小组长作为其主要负责人提起。
2、村民小组长方保云在被采取刑事措施期间能否代表村民小组行使权利
方保云是在取保候审期间,被第三村民小组的25户推举为诉讼代表人提起本案诉讼的,在一审期间,又被采取刑事羁押措施至今。审委会多数人意见认为,方保云可以代表村民小组行使权利。理由是:参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条:“村民委员会可以根据情况分设若干村民小组,小组长由村民小组推选”,第十一条:“村名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委会成员”等相关规定,本案中,方保云未经村民小组会议罢免,乡政府和村委会的联合公告不具有罢免其组长职务的效力,故方保云仍是村民小组长。少数意见认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村委会成员任免的规定是否适用村民小组?《河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村委会成员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自人民法院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其村委会成员职务相应终止。”方保云已被乡政府中止其村民小组长职务,无权代表村民小组行使权利。
3、村民小组行使诉讼权利是否必须遵循小组全体村民一致原则?小组组长缺位或不能直接参与诉讼时,村民小组的权利义务由谁来行使、如何行使
审委会多数人意见认为,村民小组三分之二以上的户或年满18周岁成员可以代表村民小组提起诉讼并行使诉讼权利。理由是:参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需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会议应当由本村十八岁以上村民过半数参加,或者由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本案中,第三村民小组三分之二以上的户作出的决定即可代表村民小组的利益,25户村民推举的诉讼代表人可以参加本案诉讼。少数人意见认为,村民小组成员对村民小组的财产享有共同共有的权利,25户村民推举的诉讼代表人不能代表全体小组村民,至少不能代表其他9户村民行使权利。
三、对本复函的解读
(一)第三村民小组法律地位的分析
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村民小组的法律地位,但就村民小组的产生、财产权等作了以下规定: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可以按照村民居住状况分设若干村民小组,小组长由村民小组会议推选。”第十三条规定:“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或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第二十一条规定:“人数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推选产生村民代表,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五户至十五户推选一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
《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的,不得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由使用该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发包。”
《物权法(草案)》第六十二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依照下列规定行使所有权:(一)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二)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三)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民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司发〔2003〕2号)中规定:“(二)认真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组织。要健全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正确处理相互关系。”
3. 最高两院的司法解释,关于XX问题的建议,关于XX的复函等能否作为法院判案的依据
司法实践中肯定是。
4. 关于土地确权的法律
《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2019年开始,有四类人将享受不到土地确权这些福利:
第一类:户口迁出农村的人。现在农民都有钱了,不少农民在城里买了房子,举家迁移,户口也从农村迁到了城市,一跃成为城里人。
但是想要享受农村土地带来的权益,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农村户口。没有农村户口,就没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也就享受不到土地红利了。
第二类:土地尚未确权的人。农村土地确权结束了,如果这次错过确权时间,想要再确权的话,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而且,未确权的土地还将会被国家强制收回,到时候农民可就亏大了。
第三类:没拿到确权证书的人。土地完成确权后,国家会给农民颁发土地确权证书。可不要小看了这个证书,国家每年都会下发很多农业补贴,大部分都需要凭借土地确权证书才能领取。
未来土地价值上升,土地确权证书也将变得更加重要。所以,农民完成确权后,不要忘记领取确权证书。
第四类:没有分到土地的人。很多新生代农民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分到土地,且农村土地二轮承包期将延长三十年,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这些人还是分不到土地。
农村土地确权就要结束了,到时候,土地的价值将会慢慢得到释放,相应的土地红利也将越来越多,但是都跟这些人都享受不到。所以说,这类人的损失是巨大的。
5. 最高人民法院的《复函》是否属于司法解释
复函不属于司法解释,但是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不过不及司法解释广泛。
因为司法解释相当于最高法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及规范性文件在司法实务领域中具体含义的阐述和下级法院在对法律理解性问题及具体操作中请示的批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遍适用性,各级法院必须执行。
复函分二种。实体案件复函和纯程序性复函。
实体性复函又称具体案件复函一般指仅对下级法院(省高院)就某个个案中定性或存疑点进行答疑,一般下级法院报请时会附上审委会倾向性意见,以便最高院审核。就其效力只涉及本案。当然,最高法院会将其一系列函复汇编,供法律人士在同案或相似案中参考执行。
至于纯程序性复函是指对下级法院就司法实践中某个程序问题的复函。因为司法程序具有共性化,也较稳定,故下级法院一般就该问题均会作为依据。
6. 国家土地管理局对最高人民法院法经18号复函 还有效吗
您好,现行有效。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人民法院裁定转移土地使用权问题对最高人民法院经(1997)18号函的复函
(年8月18日〔1997〕国土函字第96号
最高人民法院:你院法经(1997)18号函收悉。经研究,现复函如下:
一、以出让、转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属当事人自有财产,人民法院对土地使用权(包括以土地为载体的各种权利、义务)转移的裁定,应作为土地权属转移的合法依据,土地管理部门应根据法院的裁定,及时进行变更土地登记。但人民法院在裁定中应明确告知当事人三十日内到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变更土地登记。并将裁定或判决内容以有效法律文书形式及时通知土地管理部门。
二、土地管理部门在对裁定的土地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时,其权利取得的时间,应以人民法院裁定的权利取得时间为依据。对不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或逾期申请的,其土地权利不受法律保护,涉及的土地按违法用地处理。
三、为维护人民法院裁定和土地登记的严肃性,凡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的,土地管理部门应以法院裁定或判决时间先后为序确认土地权利。
四、对通过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由于不属于当事人的自有财产,不能作为当事人财产进行裁定。但在裁定转移地上建筑物、附着物涉及有关土地使用权时,在与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取得一致意见后,可裁定随地上物同时转移。
凡属于裁定中改变土地用途及使用条件的,需征得土地管理部门同意;补交出让金的,应在裁定中明确,经办理出让手续。方可取得土地使用权。
五、对尚未确定上地权属的土地,应先由人民政府确权;对土地权属尚有争议的土地,应先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处理后,人民法院再行裁定。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7. 关于土地登记发证后提出的争议能否按权属争议处理问题的复函
经研究,函复如下: 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土地登记前,土地权利利害关系人因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而发生的争议。土地登记发证后已经明确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土地登记发证后提出的争议不属于土地权属争议。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依法登记后第三人对其结果提出异议的,利害关系人可根据《土地登记规则》的规定向原登记机关申请更正登记,也可向原登记机关的上级主管机关提出行政复议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7号)第二十条中的“人民政府颁发的确定土地权属的凭证”,是指初始土地登记完成前,争议土地原有的人民政府颁发的确定土地权属的凭证。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二OO七年二月八日 主题词:国土资源 土地 权属争议 请示 函
8. 最高法的回复函,有什么用只有参考吗还是相当于司法解释
复函法律效力不及司法解释广泛
因为司法解释相当于高法对法律在司法实务领域中具体含义的阐述和下级法院在对法律理解性问题及具体操作中请示的批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遍适用性,各级法院必须执行。
复函分二种。实体案件复函和纯程序性复函。
实体性复函一般指仅对下级法院就某个个案中定性或存疑点进行答疑,一般下级法院报请时会附上审委会倾向性意见,以便最高院审核。就其效力只涉及本案。当然,高院会将其一系列函复汇编,供法律人士在同案或相似案中参考执行。
纯程序性复函是指对下级法院就司法实践中某个程序问题的复函。因为司法程序具有共性化,也较稳定,故下级法院一般就该问题均会作为依据。
9. 咨询,如果法院发函给国土局,有无法定天数约束法院要回函的
应该有!任何人或单位(企业单位、事业单位)都应在法律的约束下行事,法院是国家法律的执行机构,对违法的事件具有执行的权力,无论人或单位都要按法院要求在其要求的期限内给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