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民法院如何处理与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有关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有没有效,如果无效应该怎么赔偿?
关键词:农村房屋买卖 合同无效 无效赔偿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郊区正逐步纳入城市化的进程。在这种城市快速扩张的大背景下,土地、房屋的增值成为客观现实。在巨大的拆迁利益刺激下,多年前私下流行的农村房屋买卖突起波澜,买卖双方纠葛不断。出卖人看到房屋增值及房屋拆迁后带来的巨大利益,于是反悔,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确认合同无效,归还房屋。那么,对于该类纠纷该如何处理。王富利律师根据多年以来处理的农村房屋买卖案件
,现总结如下。
一、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
1、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有效的情形
(1)出卖人和买受人均是同一村的村民。如果出卖人和买受人均是同一个村的村民,那么该合同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买卖合同当然有效。
(2)买受人在买卖房屋时与出卖人不是同一个村的村民,但是,之后将户口迁入到该村。那么,由于买受人具备了同一个村村民的资格,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买卖合同有效。
(3)房屋买卖合同经过多次流转,最后流转到同一个村村民手里,那么该房屋买卖合同也有效。
(4)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的买受人在购买房屋时是村民,后又转为居民的,不影响合同的效力。
2、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情形
(1)农村村民将农村房屋卖给城镇居民。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的买受人无论是将农村房屋出卖给本市的居民还是外省市的居民,合同都是无效的。
(2)农村村民将农村房屋出卖给其他村的村民。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的购买人无论是本市的村民还是外省市的村民,都是无效的。
二、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后的处理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后,为平衡双方的利益在合同无效后果的处理上,要全面考虑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对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影响,尤其是出卖人因土地增值、拆迁、补偿所获利益,以及买受人因房屋现值和原买卖价格的差异造成的损失两方面因素,平衡买卖双方的利益。对于购房人已经翻建,装修、扩建房屋,使房屋增值部分,应对购房人的投入进行补偿。此外,让购房人返还、腾退房屋的同时,应当注意为购房人留出合理的腾退时间,购房人无房居住的,应当予以妥善安置。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后,出卖人应当赔偿买受人的损失包括:
1、返还原购房价款及房屋原购买价款和现房屋价款之间的差价
2、买受人因扩建、改建、装修使房屋增值的部分
3、该房屋因拆迁而使出卖人获得的拆迁利益及土地的增值部分
以上损失,需要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然后确定损失数额。对于土地增值和拆迁部分补偿,合同无效后,根据出卖人负有主要责任,买受人负有次要责任的过错分配原则予以处理。
律师建议:
由于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目前国家对不符合条件的农村房屋的买卖一般原则是按无效处理。所以,在购买农村房屋时,一定要谨慎。要考虑到如果无效后,怎样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确实要买,需要指定一份详细的协议,将房屋今后如果拆迁或者出卖人反悔,具体的赔偿计算标准约定具体明确。同时,如果购买后,房子翻建、装修,一定要保留证据。
Ⅱ 关于农民房合同纠纷
看当年他妹夫是否出具了授权委托书,是否有房东对他授权对房屋进行买卖,如果有,那你们完全不用担心,这个房子你们取得是合法的。如果没有这些,还要看这18年,房东什么时间知道他妹夫将房子卖给你们的,如果他很早就知道房子卖给你了(你们必须有证明),那么他已超过民事2年的追诉期,即他应自从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二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将过追诉期,法院不会立案。
Ⅲ 农村房屋买卖纠纷有几类,怎么处理农村房屋买卖纠纷
一、农村房屋买卖纠纷有几类
根据农村房屋买卖合同主体的差异,可以将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分为三类:
一是农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的纠纷;
二是农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的纠纷;
三是农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城镇居民之间的纠纷。因为合同主体的不同,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也大有不同。
二、怎么处理农村房屋买卖纠纷
1、对农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农村房屋买卖合同应认定有效。
因购买者具有房屋所在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这便排除了宅基地不能进行流转的障碍。因此,对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农村房屋买卖,只要买卖双方所订立的买卖合同符合合同法关于有效合同要件,就应当认定买卖合同有效。
2、慎重对待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效力的认定。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虽然禁止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的人转让,但如前文所述,法律、法规对农村居民转让房屋所有权并无禁止性规定,而国家相关政策也无禁止向本集体经济组织外的农村居民出售房屋的规定。因此,法官就不应、也无权在法律未禁止房屋转让的情况下,凭主观认识去用禁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规定来否定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和妨害农村村民对自己房屋所有权的行使。因此,笔者主张对这类农村房屋买卖合同,只要其符合合同法关于有效合同其他要件,应依法认定为有效合同。
3、对农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应认定无效。
对于农村居民是否能向城镇居民出售房屋,我国虽无法律、法规的相关禁止性规定,但国务院办公厅在1999年《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通知》中明确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违法为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2004年11月,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又进一步规定“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这些虽然都是国家规定的有关政策,但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六条“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的规定,法院在司法中应当严格适用。因此,笔者认为,对这类合同,因违反国家政策而应认定为合同无效。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处理原则农村私有房屋交易是在城乡流动加大、居住区域界限打破和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对此缺少监管是造成这种现状的制度诱因,而土地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扬、房屋拆迁补偿等是引起此类案件的主要原因。如果遇到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最好咨询一下专业律师,尤其是邻里之间发生的纠纷,专业的法律意见有助于更好地解决纠纷,更利于以后邻里之间相处。
Ⅳ 农民房买卖合同纠纷应不应受理
我个人觉得这个有待商榷,农民房的买卖是否有效并不影响法院对本案的受理,另外,是否需要向向房管局进行先行处理并不是提起诉讼的前置条件。我个人认为法院以未经房管局处理过而做出驳回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
Ⅳ 农房卖给外村人产生合同经济纠纷法院可以立案吗
现有法律及政策是农村房屋只能卖给本村村民,卖给本村以外的人合同无效
Ⅵ 两个人非村民,签定的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合同纠分法院会受理吗
如果两个人是非本村村民签订的农村房屋宅基地的买卖合同纠纷,法院是不予受理的。
Ⅶ 农村房屋买卖纠纷有哪些如何解决
有一阵子,买卖农村房屋十分的火热,但随之也产生了各种与之相关的纠纷。那么,在实践中,农村房屋买卖纠纷一般有哪些呢?有时候遇到纠纷是难免的,但您需知道该如何处理。那么,究竟应该怎么解决农村房屋买卖纠纷呢?
一、农村房屋买卖纠纷有哪些?
1、卖方起诉的纠纷
卖方起诉的纠纷多表现为:卖方没有房屋权属证明,以较低的价格将其农房卖给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如城镇居民,但随着房价的飞速上涨,利益的驱动使卖方不甘于当时的价格而试图收回房屋再次获利。
因此,卖方常以买卖合同违反《合同法》第52条之规定为由,即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为无效合同,请求法院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2、买方起诉的纠纷
买方起诉的纠纷具体来说为:由于农村房屋不具有产权证,或仅有乡镇产权,因此,在买卖合同签订后,买方是无法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或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取得房屋产权的。
另外,目前一些政策性文件禁止向城镇居民出售农村房屋,于是买方便起诉至法院,要求确认买卖合同无效,由卖方返还购房款,或请求卖方支付相应的违约金等。
3、其他与农房买卖有关的纠纷
此类纠纷并不直接表现为买卖合同纠纷。例如,农房联建一般是农民出地,他人出资来共同修建房屋,修好的房屋由双方协商进行适当分配。
二、怎么解决农村房屋买卖纠纷?
1、争议双方直接协商是目前解决房地产争议的最常见途径
针对房产交易过程中自身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购房者可以以口头、书面等多种形式与房屋销售方直接沟通,指出问题并商议解决办法。
2、求助于消费者协会
解决过程中单个购房者与开发商相比处于弱势,购房者可将商品房购销纠纷投诉于当地消费者协会,求助消费者协会对相关房屋纠纷的买卖双方进行调解、处理问题。
3、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法律规定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之外的纠纷,如购房合同的履行等问题,购房者可依据购房合同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另行签订的仲裁协议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4、通过法院司法途径
购房者通过协商、调解无法解决的房地产争议问题,可通过司法途径,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相关问题。
购房者在选择解决房地产争议的途径时,应立足于解决问题,分清不同的法律、利害关系,而不能盲目的、随意的处理。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11-22,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Ⅷ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要看你和房东的合同是怎么签的。
如果能转,就加点钱转了吧,你可以和下一个租房平分这笔钱,或者干脆让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