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如何处理群众投诉

如何处理群众投诉

发布时间:2021-06-19 23:02:05

1. 如何应对来办事群众的投诉和质疑

一、热情诚恳,给人以亲切感
一般来说,来访群众都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来的。接待人员,一定要善于借助平易近人的神态、和蔼可亲的话语、谦逊温和的语调,来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以赢得来访者的肯定感情和积极配合。上访者各界、各级层人员无所不有。因此,面向上访者讲话,就要根据上访者的不同身份、素质、特点,说些各得其所,尽量得体的话,千万不要说那些千人一腔的“官样话”。如果来访者所反映的问题属于本单位管理范围,在政策范围内又可以解决的,一定要设法帮助解决。即使来访者所提出的要求稍有过高,也要耐心宣传解释有关政策,说明不能满足的理由,通过沟通思想,以求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倘若所反映的问题不属于本部门管理范围,也绝不能敷衍塞责,三言两语把人打发了事。
二、真情实意,给人以诚意
信访接待人员只有跟来访群众推心置腹,才能取得共同性语言,实现双向交流。你实实在在地同来访群众交流思想,群众才愿意把自已的真话、实话、心里话讲给你听,你要是虚情假意或拐弯抹角,人家心里有苦衷也不愿意对你讲,你也无法了解到群众的要求和呼声,所谓真情实意,一是要讲实在话。对于政策上有明确规定的问题,要态度明朗地作出肯定性或否定性的回答,绝不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对进在研究的倾向性意见或不宜公布的内部规定和涉及到检举人、调查人所反映的问题绝不能透露给来访人,更不能把对有关部门在工作配合上的意见在来访人面前流露,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二是表实在态。对未经调查核实的事情,千万不要随意表态。如果来访人急于要你作出实质性的回答,也只能运用“假如事情是这样的话,最好通过什么渠道,采取什么方法去解决”的“假设性”答复,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后果。三是敢于面对事实不回避问题。对群众来信来访提出的问题,凡是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又有条件解决的必须解决到位,让群众感到我们是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是负责任的。尤其要正确对待集体上访,集体上访人多势众,反映的问题多,而且涉及范围广,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意外行为。接待集体上访时头脑要清醒,态度要冷静,既不能牵就上访者而满足其不合理要求,更不能因群众有不合理要求而否定其反映问题的合理部分。 如果回避矛盾,只能引起群众反感,加剧对抗心理,形成新的上访。
三、言之有据,给人以信服感
熟悉政策、言之有据,是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接待工作的关键。接待人员不熟悉有关政策及其沿革,不把群众提出的具体问题放回到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去进行分析,势必会牵强附会或漏洞百出。要是你的答话不得要领或不足为据,群众又怎么能折服于你呢?如果你能对答如流地道出确切的政策依据来,即使来访者提出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别人也是会心悦诚服,满意而回的。
四、用语婉转,给人以宽松感
言不在直,达意则灵;语不在快,至理则明。接待人员不能不讲究对话策略和语言艺术。在接待中,问话要因人,因事而异。有的可以直截了当地问,有的可以委婉含蓄地问,有的则不应该问。如来访人报告事实真相,请求解决困难时,应循循善诱询问清楚,让其一吐为快;如来访涉及到揭发、控告的,除问明是传闻还是亲见外,还应迂回点拨问明某些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有关情节;对于个人的隐私密事,是绝不可穷追不舍,打破沙锅问到底,弄个水落石出的。在提出批评意见之前,你不妨给对方一个积极的评价,然后区别不同的情况,该直说的时候开门见山,该婉言的时候婉转含蓄。要是来访人心情不畅,你应特别注意自已的表情、手势和语调,或选择良机,用弦外之音使之领会言外之意;或转换话题,用巧言妙语缓和接待气氛,以免造成僵局。
五、讲究仪态,给人以责任感
接待交谈,接待者要仪表端庄、自然大方、语调和谐、情绪稳定、心胸坦荡。交谈时,要凝神注视对方的脸部表情,专心倾听和摘记来访者的陈述。接待人员不要随便岔开别人的话题或打断别人的陈述,一定要让人把话讲完;不要简单生硬地否定群众的批评意见,即便是不够确切的批评意见。无论批评者的情绪如何偏激,措词如何强烈,也不可感情用事,做出失态的举止来。
六、言而有信,给人以信任感
信口开河,应而不办,是社交生活的一大忌。接待中应允来访人的事情,一定要予以兑现。如果来者提出的问题需要请示领导,或需要商请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配合解决,事后一定要把领导的意见,或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的意向及时告诉来访人。接待者一定要心平气和,和蔼、豁达、宽宏、大度。针对上访者提出的具体问题,说些适度的话,不要信口开河,不能用任何过激的言词刺激上访者的情绪。
七、不偏不倚,给人以公正感
群众上访,无论是咨询政策还是签证盖章,也无论是揭发申诉还是反映情况,都希望接待人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坚持真理,扬善惩恶;坚持党性,扶正祛邪,不迎上压下。真正做到上述几条,有四个问题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在听取来访人员意见时,既要将心比心,相信群众,又不能偏听偏信,先入为主。二是在掌握现行政策时,既要实事求是,灵活变通,又不可无原则迁就,拿原则做交易。三是在执行上级指示时,既要尊重领导同志的意见,正确领会上级的意图,但又不可唯唯诺诺,唯上是从。四是会同有关单位处理问题时,既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份内工作,但又不能本位主义,不顾全大局。
八、正派清廉,给人以楷模感
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发扬一心为公,两袖清风的工作作风。作为人民公仆,在接待中一定要恪守避亲、廉洁、公正三条原则。避亲,就是凡涉及至爱亲朋的事情,一律回避,拒不插手;廉洁,就是要拒绝群众的馈赠,不借工作之便以权谋私,收受贿赂;公平,就是认理不认人,凡事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

2. 如何处置群众信访举报线索

如何及时、有效地搜集和掌握违纪案件线索,是查办违纪案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长期困扰各级纪委办案的一个难题。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主动出击,多渠道、多角度地培养发现搜集案件线索的能力。
一是举办培训班。请有关专家和办案能手,就如何充分发挥信访举报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拓宽案源渠道,提高成案率等内容,为基层纪检干部授课。培养主动收集纠风、执法监察以及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的违纪违法行为的案件线索;收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察员在检查、巡视工作中发现以及新闻媒体曝光的违纪问题。
二是以老带新培养新手。要把一些新进的同志和新上任的基层纪委书记,安排与有经验的同志一道办案,在实践中培养挖掘案中案线索,扩大查办案件成果的能力。
三是要拓宽案源渠道。1、从信访中筛选案源。对收到的举报信,都要从举报内容、署名形式、动机目的等方面深入分析所反映问题的真实性和调查的着眼点,从而获取有价值的线索。2、从办案中发现和搜集新的案件线索。在办案时我们不能死死抓住现成的线索不放,而要举一反三。3、从共享信息中捕获案件线索。一方面,要多留心现实生活中一些有用的价值线索。另一方面要加强同公安、检察院、法院、审计、财政等部门的横向联系。4、从执法监察中发现问题。根据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反映问题相对集中的领域和部门,主动出击,积极排查案件线索,分门别类进行处理。5、从下访座谈中了解案源。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深入到村、组和基层单位,有针对性地走访群众,走访结束后,从老百姓的言谈、抱怨中去分析、归纳,从而发现问题。

3. 如果你是一名派出所警察,遭到群众投诉时,怎么办

总的原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投诉是一种人民群众关注和监督公安工作的方式,我们在理性看待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如何去化解和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一、过硬的业务素质是前提

新时期经常面临一些新问题、新困惑,导致在工作中产生被动局面,甚至不敢执法、不会执法。过硬的业务素质,在日常执法中更多的是表现在语言功力,即“说得过、讲得清、解得开”,面对群众的疑惑和质疑,以过硬的素质和口才予以化解。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熟练掌握法律条文,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执行。同时,认真分析研究一些典型案例,多总结和借鉴他人的成功之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业务素养和强化执法技能。只有做到业务精通、执法严谨,在面对执法中遇到的新问题时才不至于束手无策或被群众误解。

二、文明的执法方式是关键

基层民警被投诉往往不是业务素质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源于群众对民警的执法方式和态度有看法。我们在执法时,更应当言行规范、形象良好、语言平和、礼貌为先,则可以较好地化解双方对立的情绪。在执法时既要做到公平正义,也要耐心听取和尊重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避免激化矛盾。在坚持文明执法的同时,还要注重以道德教化和人性感化为主要手段,多设身处地替当事人着想,帮助他们深刻反省、改过自新。要把依法惩戒与道德教化、人性感化有机结合的执法理念和执法方法体现在执法过程中,把刚性的惩戒处罚同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感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法律的公正平等,同时又能够切断犯罪链条,使公民自觉守法,促进社会的和谐平安。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基础

心理素质培养应当是素质强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注重对一线民警综合技能、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应强化忍耐、克制、应变和承受等心理能力的培养。当正常的执法执勤工作遭遇群众不理解、不配合时,少数群众采取谩骂、诘难、污辱、诬蔑、推搡等极端行为时,往往给民警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和伤害,在这种情况下,民警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各级公安机关要注意通过思想教育,培养民警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不断拓宽民警知识面、提升执法策略和技能,同时又要为民警减压创造客观条件,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避免带着不良情绪上岗。而民警个人则应注意时时处处保持冷静、理智,做到“遇诘而不失言、遇难而不失容、遇刁而不失措、遇辱而不失态”。

四、必要的取证设备是保障

近年来,个别不法分子利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漏洞和不足,肆意侵害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导致一线执勤民警受辱、受侵害、受投诉的事件时有发生。面对民警正当执法活动中受侵害取证难,尤其是侮辱、谩骂、威胁等案件取证难、处理难、维权难的状况,应该充分发挥科技装备的作用,如在城市街(路)面、固定执法岗亭和执勤场所设置监控系统、为每位一线民警配置数码相机、现场执法音像记录议、录音笔等,充分发挥这些装备“实时监控、保存证据”等功能,为后续的查处和维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佐证。

4. 工作繁忙时有群众来投诉,大吵大闹,如何处理

首先,要有包容心。群众投诉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工作内范围。容理解群众的难处。群众投诉肯定有他的原因(当然也有很多刁民),多考虑百姓的利益;二、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如果不是,简单了解下他的诉求后告知他向有权机关去处理。三、如果是牵扯到自己的部分职责的,自己权限范围内又不能解决的,及时好有关的兄弟岗位或者领导沟通、报告,商讨处理的最好方案。四、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态,不要回避,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多倾听,多沟通,多换位思考。

5. 群众打电话投诉,讲不清没法沟通,导致事情无法解决,该怎么办

首先,任何投诉或意见反映必须据实,所要求的主张必需依法依规。
其次,打电话目的不是发泄情绪,是解决问题,因此态度沉稳,尊重接线人员,陈述事实、举证、诉求条理清晰。
最后,可以申请面见反映情况。

6. 作为基层领导,面对下属被群众投诉,你如何处置

先考虑怎么平息众怒,压下来之后调查原因,挖根揭底……公事公办

7. 社区工作人员如何面对群众投诉

首先社区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学会与居民交流的技巧。对于居民合理的投版诉应先从自身找问题,积权极解决问题;对于居民不合理的投诉,应该跟上级部门做好沟通,该坚持的原则必须坚持,上级部门一定会支持我们的工作。

8. 处理群众投诉的经验做法

一、热情诚恳,给人以亲切感
一般来说,来访群众都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来的。接待人员,一定要善于借助平易近人的神态、和蔼可亲的话语、谦逊温和的语调,来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以赢得来访者的肯定感情和积极配合。上访者各界、各级层人员无所不有。因此,面向上访者讲话,就要根据上访者的不同身份、素质、特点,说些各得其所,尽量得体的话,千万不要说那些千人一腔的“官样话”。如果来访者所反映的问题属于本单位管理范围,在政策范围内又可以解决的,一定要设法帮助解决。即使来访者所提出的要求稍有过高,也要耐心宣传解释有关政策,说明不能满足的理由,通过沟通思想,以求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倘若所反映的问题不属于本部门管理范围,也绝不能敷衍塞责,三言两语把人打发了事。
二、真情实意,给人以诚意
信访接待人员只有跟来访群众推心置腹,才能取得共同性语言,实现双向交流。你实实在在地同来访群众交流思想,群众才愿意把自已的真话、实话、心里话讲给你听,你要是虚情假意或拐弯抹角,人家心里有苦衷也不愿意对你讲,你也无法了解到群众的要求和呼声,所谓真情实意,一是要讲实在话。对于政策上有明确规定的问题,要态度明朗地作出肯定性或否定性的回答,绝不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对进在研究的倾向性意见或不宜公布的内部规定和涉及到检举人、调查人所反映的问题绝不能透露给来访人,更不能把对有关部门在工作配合上的意见在来访人面前流露,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二是表实在态。对未经调查核实的事情,千万不要随意表态。如果来访人急于要你作出实质性的回答,也只能运用“假如事情是这样的话,最好通过什么渠道,采取什么方法去解决”的“假设性”答复,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后果。三是敢于面对事实不回避问题。对群众来信来访提出的问题,凡是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又有条件解决的必须解决到位,让群众感到我们是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是负责任的。尤其要正确对待集体上访,集体上访人多势众,反映的问题多,而且涉及范围广,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意外行为。接待集体上访时头脑要清醒,态度要冷静,既不能牵就上访者而满足其不合理要求,更不能因群众有不合理要求而否定其反映问题的合理部分。 如果回避矛盾,只能引起群众反感,加剧对抗心理,形成新的上访。
三、言之有据,给人以信服感
熟悉政策、言之有据,是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接待工作的关键。接待人员不熟悉有关政策及其沿革,不把群众提出的具体问题放回到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去进行分析,势必会牵强附会或漏洞百出。要是你的答话不得要领或不足为据,群众又怎么能折服于你呢?如果你能对答如流地道出确切的政策依据来,即使来访者提出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别人也是会心悦诚服,满意而回的。
四、用语婉转,给人以宽松感
言不在直,达意则灵;语不在快,至理则明。接待人员不能不讲究对话策略和语言艺术。在接待中,问话要因人,因事而异。有的可以直截了当地问,有的可以委婉含蓄地问,有的则不应该问。如来访人报告事实真相,请求解决困难时,应循循善诱询问清楚,让其一吐为快;如来访涉及到揭发、控告的,除问明是传闻还是亲见外,还应迂回点拨问明某些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有关情节;对于个人的隐私密事,是绝不可穷追不舍,打破沙锅问到底,弄个水落石出的。在提出批评意见之前,你不妨给对方一个积极的评价,然后区别不同的情况,该直说的时候开门见山,该婉言的时候婉转含蓄。要是来访人心情不畅,你应特别注意自已的表情、手势和语调,或选择良机,用弦外之音使之领会言外之意;或转换话题,用巧言妙语缓和接待气氛,以免造成僵局。
五、讲究仪态,给人以责任感
接待交谈,接待者要仪表端庄、自然大方、语调和谐、情绪稳定、心胸坦荡。交谈时,要凝神注视对方的脸部表情,专心倾听和摘记来访者的陈述。接待人员不要随便岔开别人的话题或打断别人的陈述,一定要让人把话讲完;不要简单生硬地否定群众的批评意见,即便是不够确切的批评意见。无论批评者的情绪如何偏激,措词如何强烈,也不可感情用事,做出失态的举止来。

9. 摆摊经营怎么解决群众投诉和经营者遇到的困难呢

您好,另外为及时解决抄群众投诉和经营者遇到的困难,成都将建立群众投诉现场快速处置机制和城管巡查服务机制,对商家摊主经营产生的各类扰民问题,及时开展现场处置;及时协调解决经营者出现的困难;提供安全、规范经营指引和服务。感谢您的关注!

10. 如何处理群众的投诉

属实的话安抚群众,上报领导

阅读全文

与如何处理群众投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谁发明了明天 浏览:864
购买版权开发票一般开票内容写什么 浏览:817
九台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429
网培研修成果 浏览:127
股东认缴出资额期限 浏览:236
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浏览:877
银川工商局上班时间 浏览:666
西瓜谁发明的 浏览: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490
职工安全生产保证书 浏览:951
顾亮马鞍山 浏览:961
工商局胡小勇 浏览:996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