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当遭遇外国企业在外国提起的知识产权诉讼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细节方面的问题:
一、判断能否就案件本身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能否打赢管辖权诉讼。
只要我们自己通过评估确认,自身商业行为的后果并没有直接影响原告在法院所在地的商业利益(以具体的州为界),即使企业在该地有房产或者其他设施,或者与该地存在其他商务联系,仍然可以打管辖权诉讼。当然还需要说明的是,打赢国外的管辖权诉讼也并不等于万事大吉,因为权利人在中国起诉同样可能胜诉。
二、不论提出何种抗辩,必须做到实话实说,不能说谎,也不能隐瞒事实。
西方文化中有两句话是必须牢记的:一句是“讲实话的成本最低”;另一句是“说出事实的一半无异于撒谎”。而不论是直接撒谎,还是隐瞒部分事实,一旦被认定,都会给自己带来直接的不利后果。这一点与中国的争议解决机制完全不同。在中国,即使一方当事人直接撒谎,裁决机构也不能直接据此作出对其不利的裁决结果,而只能是基于现有证据进行裁决。
三、诉讼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实、做细。
更重要的是,各项证据准备工作一定要在开庭前完成,而不能像挤牙膏一样根据所谓的需要临时拼凑或分时提交证据。在美国法院审理的案件中,相当一部分案件的事实部分是需要陪审团作出裁决的。不但撒谎会被裁决败诉,提供的证据或者阐明的事实不充分、不及时,也可能给陪审团留下不诚实、不负责任的印象,从而在事实裁决部分作出不利的结论。
四、不要盲目进入海外市场,尤其是自己没有足够的知识产权储备。
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海外设立办事机构或开展商业活动。基本上基于模仿甚至抄袭生产产品时,更不要急于走向所谓的国际市场。虽然知识产权保护具有严格的地域性,我国企业可以理直气壮地在国内使用那些不受我国专利法保护的外国专利,但如果相关产品被输出到专利保护国,生产者的行为同样会被指控为侵权。而涉及到著作权与商标权时,在自动保护及制止不正当竞争已经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法律制度的情况下,所谓的地域性已经变成只是学理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保护边界。加之许多国家的法院都已经开始实施长臂管辖制度,在任何国家完成的侵权行为都有可能成为权利人所在地法院审理的理由。
⑵ 美国法律的侵权法
沿袭自英国法来,即民事侵权行为的受害自人得提起损害赔偿之诉。美国关于侵权的成文规定主要见诸州法,联邦并无统一立法。故意侵权行为除保留英国法原有的伤害、侵占财产、非法拘禁等外,增加了一些新项目,如干预隐私(窃听、擅自使用他人照片等)以及生产危险商品等。过失侵权必须过失与损害有因果关系才负赔偿责任,过失又必须是有违照管义务,其大小视行为人专业资格而定。例如工程建筑师的义务高于建筑工人。如受害人也有过失,即比较其大小,双方分担责任,相应减少赔偿额。在违反契约造成损害时,受害人可提起违约之诉或侵权之诉,一般多选择后者,因为侵权赔偿包括无形的损害在内。美国目前的侵权诉讼求偿程序复杂,诉讼往往旷日持久,耗费巨大,不利于收入微薄者。有的州为简化诉讼,已开始实行所谓无过失责任,即不必证明行为人有过失,亦能获得损害赔偿。
⑶ 如果回复网站侵权的律师函 谢谢
加几个律师或者法律的qq群问问,这样的事不用找律师啦,中国对网回络的法律不完善,答出现抄袭的更是数不胜数,不用在意,你回信时要向他们提出质疑,并要求向你发送具体的证据材料
一般他是交不出来的,因为他的东西还不知是在哪里来的呢,还有,你尽快在别的类似网站上找到与他们所说的抄袭的东西,就是说你要证明自己的东西来自网络,并不是来自于他的网站,要从多个网站找出他们所说的"专利”
这样他们就无法再告你了
希望对你有用啊
⑷ 如何应对知识产权海外诉讼
2、主动研发并积极在美国申请专利
对于无法规避设计而又是产品核心技术的,则应积极并尽早在美国申请专利,以便获得主动而稳定的权利,避免受制于人,又缴纳高昂的专利使用费,同时也是今后与他人进行专利对抗和谈判的筹码。
3、全面深入了解337调查和美国专利诉讼规则及程序,做到知己知彼,掌握主动。
4、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与权利,以便全面了解市场动态、竞争对手状况和知识产权布局,做到及早了解,及早防备,应对从容。
5、内部知识产权人才储备,有效保持与外界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合作。
知识产权人才对专业性要求极高,企业拥有懂外语、法律、管理兼备的专门人才是必须的,同时与外部包括有丰富从事经历的专业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及专利代理事务所的稳定合作将保证企业一旦涉及337调查或美国专利诉讼时临阵不乱,应对有序。
(1)碰到337调查企业不可不予理睬,也不应盲目应诉,应结合应诉成本、当事人启动调查的目的等多项因素综合考虑并决定是否参加应诉。如果企业是直接的产品生产商且依赖出口严重则应考虑应诉。
如果企业是销售商,若调查对其品牌冲击严重则应考虑应诉。
如果企业是销售商,因为对产品的销售有选择权,故可慎重考虑是否应诉。
2、选定有经验的律师应对调查
337调查涉及美国知识产权的实体与程序法律,专业性要求极高,加上在美国本土展开,聘请专业的美国律师十分必要,但基于涉诉讼成本,语言沟通,及取证方便等因素,配备中国本土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对企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律师的收费相对美国律师有较大差距,更为重要的是,民族认同感、客户忠诚度高,语言沟通顺畅及节省大量取证时间和费用,都是二地律师合作所需要的基础。
3、在综合分析把控涉案证据,案情优劣分析、诉讼程序运用的基础上寻求主动出击,力争启动专利无效。
如果企业经全面收集、分析涉案证据并仔细研究比对涉案专利权利保护范围,认为可以启动专利无效程序的,应首先考虑从源头上消灭对手专利,以彻底扫清出口障碍。
若无法实现无效,则应考虑不侵权抗辩,公知技术抗辩,禁止反言抗辩及合同抗辩等诉讼策略,以寻求反击。4、运用各种诉讼策略应对调查
被申诉人若对手中掌握的证据有信心还可采用反诉方式来牵制对手并变被动为主动。
同时在调查外结合采用与对手判断或在国内外再启动相应的以申请人为被告的专利诉讼或相应救济措施以期迫使对方求和或让步。
总之337调查并无想象中可怕,因为不了解所以畏惧,因为未设防所以被动,我国企业只要做到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未雨绸缪的行为。337调查,我们可以应对!
⑸ 您好,想请问,美国法庭中,主询问过程中对方律师有权提出反对吗还是只有交叉审问可以提出反对
1.对方或法官提问与本案无关的问题可以反对;
2、对方用诱导性的发问可以反对;
3、对方要求出示过了举证期限的证据可以反对,虽然未必有效;
4、对方要求撤回自认,可以反对。
⑹ 如何防范美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
你意思是在国内,防范美国企业告你侵权对吧?所谓知识产权一般指版商标、专利。两者都有地域性权,哪国注册申请,就哪国保护。如果对方是国外知名商标,你在国内很可能注册不下来,就算注册了,也会被无效掉。如果是专利,1,那就看对方有没在国内申请了,需要专业机构详细的检索 2,如果对方没在国内申请,也要看对方专利是否公开了。总之,非专业机构保证不了自身企业品牌技术安全。。
⑺ 关于美国法律商标侵权的问题
您好!美国律师回答您:
商标侵权是非常复杂的法律问题。商标注册具有地域性,仅在中内国注册的商容标并不代表全球有效。然而,虽然在中国的注册并不直接在美国有效,但根据个案情形的不同,具资质的美国律师仍然有可能根据在中国的注册为当事人辩护,争取最为有利的效果。另外,在有些情况下,律师还可能依据中国的注册为当事人争取在美国或其他国家使用该商标的优先权。
被美国海关扣押的商标侵权案件中,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形,具有资质的美国律师可能从不同法律角度挑战美国海关的扣押罚款决定,帮助当事人争取退还货物,并免除罚款或者至少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罚款。美国海关的案件通常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并且如果不尽快作处理的话,一些情形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因此被扣押货物的所有者最好尽快找到具有资质并具有处理美国海关扣押案件的美国律师在规定时限内对案件进行处理,以求在最大程度上减免损失。
Disclaimer: 以上讨论不代表对个案的法律意见,并不形成律师客户关系,亦无法代替咨询和委托具有资质的美国律师以获得针对个案的有效帮助。
⑻ 收到美国律师信 说侵权 怎么处理
首先,请你放心,这个不存在刑事处分的。
具体理由如下:
一、刑法条文
第二百一十七条 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 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12.17 法释[1998] 30号)
第二条 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严重情节”:
(一)因侵犯著作权曾经两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两年内又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的;
(二)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L,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
(二)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