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城市电网规划环评中如何回应公众的诉求
环评法规定在实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时要实行公众参与。城市电网规划项目属于对环境敏感区和保护目标产生生态影响、污染影响、社会影响的项目,主要表现为:
1.工程永久性占地和临时性占地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人员产生的噪声、扬尘、尾气等对大气环境、地表植被破坏的影响
3.电网架设运行后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以及电晕放电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4.居民拆迁、安置带来的社会影响
针对以上影响要采取相应措施,如线路摆动避让、抬高架线高度、拆迁安置等,公众对于城市电网项目的关注和诉求无非是担心项目对居住区环境和人身健康的影响以及工程占地、拆迁补偿等问题,属于规划的编制机关和审批部门要再规划中采用积极措施予以应对,可以开展论证会、听证会、会议座谈、问卷调查、公众信箱、网络公示、等公众参与方式,广泛听取有关各方群众和单位的意见,优选出推荐方案,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统一和协调。
同时,在施工期、运行期要进行跟踪评价,及时发现和处理项目的环境问题,使环评文件及其批复,设计报告中的各项环保措施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并取得良好效果。
B. 你好,可以聊聊电网规划吗
网络上是这么说的,电网规划又称输电系统规划,以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为基础。电网规划确定在何时、何地投建何种类型的输电线路及其回路数,以达到规划周期内所需要的输电能力,在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前提下使输电系统的费用最小。如果用更简单点儿的话总结,就是电力主管部门或者电网公司对未来几年(一般按五年)电网内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建设计划。
C. 如何处理与电业局的纠纷
1、确实是高压线吗?如果是普通电线,想向电业局要赔偿,你就应当举证证明电业局架设的电线不符合规定高度或是有其他过错,然后才能要求赔偿,如果你无法证明电业局对导致你损害有过错(还说是你自己“甩鱼线不小心碰触高压线)的话,导致伤害的过错在你,你只能自己承担损失、不能向电业局索赔。
2、如果确实是高压线:你可以援引高压线属于高度危险行为要求电业局赔偿,电业局想免责,除非能证明是你自己【故意】绕到高压线上,证明不了就得赔偿你。
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二项:“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3、“我们想向威海电业局反映情况,不知道有多大作用?”:估计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人家是一家人,老子能不护着儿子?如果你想调解解决、不想那么麻烦去打官司,也可以试试。
D. 电网规划有哪些相关法律法规
主要有:
1、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
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
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
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
5、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
6、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599)
7、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
8、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
9、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
10、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Q/GDW370)
11、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156)
12、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Q/GDW382)
13、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12325)
14、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Q/GDW212)
等
关于变电站布点及线路走廊规划在相关规定中有具体要求,涉及的较多,可以自己按需要查。
E. 高压电网规划与现状电网分析有什么关系
有参考依据(关系)。为决策人在对该地区电网负荷中、长期设计规划提供真实的负荷曲线依据。
F. 国家电网变电站工程款纠纷那个机构管
直接去几个人到当地的国家电网公司里面有管这个拖欠工程款的
G. 浅谈如何协调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
在城市规划之中融入电网规划,这样既可以满足电网供电的需要,又可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发展的要求。因此从协调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关系的角度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可以使电网规划真正成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规划。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各地方城市规划中的电网专项规划与电网行业发展规划分别由城市规划部门和供电部门编制。这两个部门由于职责和工作侧重点各不相同,因此,两者的规划很难达到真正的协调统一。本文对如何协调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进行了分析。
1 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在城市规划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部分就是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城市电网规划的好坏极大的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好坏,也会对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这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含的关系,以下将进行深入的分析。
(1)电网规划和城市规划,由于两者的侧重点和工作范围不同。因此,两者的性质特点、涉及的范围与深度都是各不相同的。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它所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广泛。而城市电网它为人民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它依附于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1]。
(2)城市规划和城市电网规划是彼此支持的关系。城市电网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和重要内容,它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反过来城市电网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城市的发展,它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能源和动力,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服务[2]。
(3)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会给城市电网产生巨大电力需求压力。城市的发展需要电网不断的发展,同时城市电网的发展也需要具有理性和经济性特征,因此,对于城市电网规划来说需要具备相对独立性、灵活性以及可操作性。
2 我国城市电网规划建设现状
2.1 电力负荷高速增长,城市电网规划用地日益减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的电力负荷的压力不断加大,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如此,近年来,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电力负荷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某些地区某些年份竟达到20%以上。按照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和形势,预计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国电力负荷仍然会保持高速的发展。
另外,虽然我国幅员辽阔,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对于某些城市其电网已经形成规模,如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再进行新的规划,势必会占有大量的土地,因此,在我国往往出现城市电网建设无地可用的局面。
2.2 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基础建设时有冲突
城市基础建设与城市电网建设最突出的矛盾就是,电网建设与城市道路改扩建之间的矛盾。目前,就我国的情况来看,城市道路建设(包括改扩建)与电力企业线路走廊建设往往不能同步进行,常常是城市进行新建或者改扩建道路往往会在己有的线路走廊上进行,因此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要电力部门负责所有的线路迁改费用,而电力企业往往无力承担这部分费用。因此,两者常常出现矛盾。
2.3 城市电网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
由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与城市电网规划没有相结合,因此在城市电网建设过程之中往往对环境有着突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在市区内架空线频繁穿越,架空线在居民楼前屡现,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2)在电网建设过程之中,输电线路往往会有电磁辐射,会对环境和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3)电网建设设备和营运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之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噪音,这常常会对城市造成噪音污染。
3 协调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的措施分析
3.1 收集材料,综合分析,做好规划基础的工作
若想做好整个城市电网规划,就必须做好电网的规划的基础工作,坚实的前期工作往往是一个优秀的电网规划的基础和基石。电网规划的前期工作主要是对所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输电线路方面和电源点等原始资料进行前期资料的分析和收集工作,需要收集的资料还包括:最大负荷、规划基础年的电量、经济发展指标、分区负荷、电网及设备现状、产业电量发展指标等基础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迸行分析和预测,为城市电网规划提供准确有力的依据。
3.2 做好负荷预测的工作
由于电力的需求量受到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技术构成的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各地区建设个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而由于电力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不畅,使得这些工业园区内的用电负荷往往和预测负荷差距很大。因此,在进行城市电网规划时,要做好和各个部门的沟通工作,对于各地区的电力负荷数据进行收集,引入不同的方法对于电力负荷进行准确的预测,这样才能使城市电网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3.3 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同步进行、协调发展
在进行城市电网规划时,应该将规划角度设定在统筹整个城市整体规划之中,对于城市电网规划来说,它主要侧重:在城市空间内部,使得城市电网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对于经济和技术层面的合理性进行更多地强调,专业性更强。而城市规划的综合性更强,因此两者之间应该注重相互协调和衔接。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原则下进行电网规划的编制,以往的电网规划仅仅是将自身的一部分,即规划项目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之中,在现有负荷基础之上城网规划应从市政规划入手,在规划过程中服务于市政规划。在操作过程中,具体应对负荷预测做到分业、分区与分时预测相合。应研究不同行业在城市的具体年份、具体位置的负荷,使线路、变电站等供电设备的规划及建设满足负荷增长的需要。变电所布点也要充分考虑配电规划,因为合理的变电所布点可减少供电企业配电网的投资,从而从整体上降低电网建设投资[3]。
H. 电网规划的重点是对电网进行什么规划
在城市规划之中融入电网规划,这样既可以满足电网供电的需要,又可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发展的要求。因此从协调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关系的角度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可以使电网规划真正成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规划。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各地方城市规划中的电网专项规划与电网行业发展规划分别由城市规划部门和供电部门编制。这两个部门由于职责和工作侧重点各不相同,因此,两者的规划很难达到真正的协调统一。本文对如何协调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进行了分析。
1 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在城市规划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部分就是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城市电网规划的好坏极大的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好坏,也会对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这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含的关系,以下将进行深入的分析。
(1)电网规划和城市规划,由于两者的侧重点和工作范围不同。因此,两者的性质特点、涉及的范围与深度都是各不相同的。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它所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广泛。而城市电网它为人民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它依附于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1]。
(2)城市规划和城市电网规划是彼此支持的关系。城市电网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和重要内容,它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反过来城市电网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城市的发展,它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能源和动力,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服务[2]。
(3)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会给城市电网产生巨大电力需求压力。城市的发展需要电网不断的发展,同时城市电网的发展也需要具有理性和经济性特征,因此,对于城市电网规划来说需要具备相对独立性、灵活性以及可操作性。
2 我国城市电网规划建设现状
2.1 电力负荷高速增长,城市电网规划用地日益减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的电力负荷的压力不断加大,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如此,近年来,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电力负荷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某些地区某些年份竟达到20%以上。按照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和形势,预计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国电力负荷仍然会保持高速的发展。
另外,虽然我国幅员辽阔,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对于某些城市其电网已经形成规模,如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再进行新的规划,势必会占有大量的土地,因此,在我国往往出现城市电网建设无地可用的局面。
2.2 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基础建设时有冲突
城市基础建设与城市电网建设最突出的矛盾就是,电网建设与城市道路改扩建之间的矛盾。目前,就我国的情况来看,城市道路建设(包括改扩建)与电力企业线路走廊建设往往不能同步进行,常常是城市进行新建或者改扩建道路往往会在己有的线路走廊上进行,因此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要电力部门负责所有的线路迁改费用,而电力企业往往无力承担这部分费用。因此,两者常常出现矛盾。
2.3 城市电网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
由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与城市电网规划没有相结合,因此在城市电网建设过程之中往往对环境有着突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在市区内架空线频繁穿越,架空线在居民楼前屡现,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2)在电网建设过程之中,输电线路往往会有电磁辐射,会对环境和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3)电网建设设备和营运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之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噪音,这常常会对城市造成噪音污染。
3 协调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的措施分析
3.1 收集材料,综合分析,做好规划基础的工作
若想做好整个城市电网规划,就必须做好电网的规划的基础工作,坚实的前期工作往往是一个优秀的电网规划的基础和基石。电网规划的前期工作主要是对所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输电线路方面和电源点等原始资料进行前期资料的分析和收集工作,需要收集的资料还包括:最大负荷、规划基础年的电量、经济发展指标、分区负荷、电网及设备现状、产业电量发展指标等基础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迸行分析和预测,为城市电网规划提供准确有力的依据。
3.2 做好负荷预测的工作
由于电力的需求量受到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技术构成的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各地区建设个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而由于电力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不畅,使得这些工业园区内的用电负荷往往和预测负荷差距很大。因此,在进行城市电网规划时,要做好和各个部门的沟通工作,对于各地区的电力负荷数据进行收集,引入不同的方法对于电力负荷进行准确的预测,这样才能使城市电网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3.3 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同步进行、协调发展
在进行城市电网规划时,应该将规划角度设定在统筹整个城市整体规划之中,对于城市电网规划来说,它主要侧重:在城市空间内部,使得城市电网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对于经济和技术层面的合理性进行更多地强调,专业性更强。而城市规划的综合性更强,因此两者之间应该注重相互协调和衔接。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原则下进行电网规划的编制,以往的电网规划仅仅是将自身的一部分,即规划项目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之中,在现有负荷基础之上城网规划应从市政规划入手,在规划过程中服务于市政规划。在操作过程中,具体应对负荷预测做到分业、分区与分时预测相合。应研究不同行业在城市的具体年份、具体位置的负荷,使线路、变电站等供电设备的规划及建设满足负荷增长的需要。变电所布点也要充分考虑配电规划,因为合理的变电所布点可减少供电企业配电网的投资,从而从整体上降低电网建设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