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打架伤害赔偿责任划分
你姐先动来手,存在过错,如果起自诉对方,法官必定考虑这个因素。
你姐动手,如何动手?拿刀?拿锄头?还是拳头而已?这些必须考虑。同时考虑对方对你姐致害的手段,推倒?殴打?还是什么?
考虑以上因素后,结合事情的后果而言,个人意见,虽然你姐是先动手,但之后你姐被对方造成轻微伤,且对方无伤。如果你姐动手的情节恶劣,对方可被认定为正当防卫,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如果你姐只是先推搡,对方使用过分暴力还击,即可认定为防卫过当,需承担责任。
只有考量相关因素,作过错的分担,才能最后确定赔偿额是否由对方完全承担。
诉讼费一般由败诉方承担,你可在诉状上列明由对方承担诉讼费的请求。但要注意,诉讼费不等于律师费。前者是法院受理案件的费用,后者是律师代理的代理费。
B. 因打架而引起的赔偿纠纷及刑事诉讼
你好,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等;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根据上述规定,在双方发生冲突厮打的情形下,医药费的承担应根据双方过错的大小来确定,并非简单地相互承担对方的医药费。你方是否应当承担对方的医药费以及承担的数额,应视对方的过错程度确定。所以,你也不要简单赔偿给他们,你最好还是当地咨询律师,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进一步确保你自己的权益。
C. 打架纠纷赔偿责任
应先报警侦察取证定性事实,防止对方事后歪曲事实。打架异致的人身损害,伤情达法医鉴定的轻伤及以上伤情的才会追究刑事责任,轻伤标准如(轻微脑震荡、牙齿掉1~2颗、视力听力等治愈后受影响等人身损害);正当防卫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不负刑责任、也不承担民事赔偿。伤情达不到追究刑责的,那就只适用民事赔偿,按各自过错责任比例分担赔偿总额,可双方协商赔偿,达不成赔偿协议的,由一方向管辖权法院起诉裁定或是判决认定。
注意事项:(1)对方可能会找一些不在场的人证实全部是您的过错,您不能这些证言中找出漏洞和瑕疵推翻的,那只得被迫接受;(2)开庭审理中防止对方小伤大养虚开治疗项目及药品,让其出示治疗记录及病历查对,尽可能予以剔除;(3)伤情达轻伤,但可以证据(含人证和视听资料等证据、事发地点周边有电子眼更好)证实是对方严重过错引起的,也可不追究刑责;(4)伤情鉴定只是轻微伤的,那受案公安机关只有调解权,调解可以成功也可不成功,您方可不予认可赔偿,由其向管辖法院起诉追偿,这样子赔偿会正规点;当然,对方向您索要医疗时,您可说明是他方过错引起,应不予赔偿才合理,对方说词与您对话内容录音可作证,别忘用手机等设备录下备用。
参考可能涉及法律:
(1)最新“刑法”相关规定:
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
第十六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二十六条 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第三十条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3)现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九条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第二十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第二十一条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第二十二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第二十三条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第二十四条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D. 邻里纠纷因为打架双方受伤 我想问一下能索要赔偿吗
你好。
1、先通过警方,申请伤情鉴定。
2、如果构成轻微伤,对方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3、如果构成轻伤或重伤,对方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4、至于你们的经济损失,包括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可以通过去法院起诉解决。
5、可以聘请律师代理,比较专业。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E. 民事纠纷 打架受伤要求他人赔偿有道理吗
你问得比较混乱,其实,同样的法律规定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解读,这是和求医问药不一样的地方!从本案不同当事者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最佳方案。下面从李家老二、张家兄弟这两个不同的当事人角度来谈谈两套方案:
1、李家老二角度。从他的角度看,只要别人给他钱治病、赔偿即可,不问谁出钱。因此方案如下:从所给信息来看,张家兄弟和李家兄弟之间形成雇佣关系或帮工关系(前者是有偿,后者系无偿,提问者未注明有偿还是无偿,只说是帮忙)。李家老二宜主张其是在雇佣(帮工)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的,因此应由打人者(第三人)或张家兄弟(雇佣人或被帮工人)承担赔偿责任,(如张家兄弟属被帮工人,则仅在打人者无法确定或无赔偿能力的情况下,给予李老二一定的补偿)其法律依据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第十四条。具体的操作方法为:李家老二先去作个伤害鉴定;如鉴定属轻伤以上,则宜坚持要求公安机关以刑事案件立案侦查或声称要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其用意在于给打人者以压力,有助于民事赔偿的解决,此一做法即俗称的“以刑事压民事”,一般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属轻微伤,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对打人者予以治安拘留、调解民事部分,用意同上;当然也可不管刑事部分,直接向法院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要求打人者或张家兄弟赔偿。
2、张家兄弟角度。可极力主张李家老二与雇佣(帮工)活动无关,因为李家老二是主动殴打张家奶奶娘家人,不属于雇佣(帮工)活动内容,因此不应适用前述司法解释的规定承担雇主(被帮工人)应负的赔偿(补偿)责任的规定,也不应承担医治费用.一句话,李家老二自已斗殴负伤,和张家兄弟无关,不承担赔偿或补偿责任.;如果张家兄弟想息事宁事,不和李家兄弟闹翻,可以在报案后积极协助李家兄弟,要求派出所或以刑案立案或以治安案件立案,来便于民事赔偿部分的解决;向人民法院提起人身损害赔偿之诉,起诉打人者,要求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只要证据充分,胜诉把握大,最终诉讼费还是要由被告承担的;如果最终结果是张家兄弟负赔偿责任,则可在履行了赔偿责任后再向打人者,即张家奶奶娘家人追偿。
F. 打架人身伤害赔偿责任纠纷
(1)打架斗殴后如何承担责任,首先要通过司法鉴定来确定。
(2)轻伤以下的,不构成犯罪可以协商解决,但是行为人依法要承担治安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3)轻伤以上的,涉嫌故意伤害罪,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4)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5)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6)除承担刑事责任,受害人还可以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及精神损害赔偿等。
G. 打架斗殴民事赔偿法律
(1)打架斗殴后如何承担责任,首先要通过司法鉴定来确定。
(2)轻伤以下的,不构内成犯罪可以协商解容决,但是行为人依法要承担治安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3)轻伤以上的,涉嫌故意伤害罪,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4)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5)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6)除承担刑事责任,受害人还可以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及精神损害赔偿等。
H. 打架双方都有受伤,一方报案,如何赔偿才合理
最好是协商解决,大概是误工费、交通费、营养费等。钱数不好说,看协商结果。不过如果A手骨折的话,应该构成轻伤了,如果协商不好的话,B有可能被判刑的。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可见,对于轻微伤,国家做为民事纠纷或者治安案件处理,对于轻伤或重伤案件,才会追究刑事责任。
轻伤案件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撤销案件的。对于轻伤案件,被害人可以自行直接向法院起诉。
I. 打架先动手的受伤,赔偿和责任是怎样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规定:
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十三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第十四条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第十五条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赔偿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9)打架受伤赔偿纠纷扩展阅读:
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分别对打架斗殴的后果、情节不同分别使用的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2、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1)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2)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3)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法律法规信息库: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