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杨丽娟的事件怎么解决的
2009年8月30日,有记者致电杨丽娟,问她对“刘德华曾与喻可欣结婚”有什么看法时。杨丽娟的态度有点漠然。 2009年9月8日杨丽娟诉宋祖德名誉侵权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宣判。虽然在二审期间,杨丽娟律师提交了新证据:已作公证的某网站注明转载自宋祖德的三篇文章。但广州市中院认为,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杨丽娟律师提供的新证据无法证明网站注明转载自宋祖德的文章的确是宋祖德所发表,杨丽娟无法举证证明宋祖德发表了侮辱杨丽娟的三篇文章,终审判决杨丽娟败诉。
B. 我想知道一切关于杨丽娟的事情 从他出生到现在
杨丽娟,女,甘肃省兰州市人,从16岁开始痴迷刘德华,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筹资供女儿多次赴港及赴京。此次,杨丽娟一家三口借了1.1万元,于2007年3月19日来到香港。
25日,在香港观塘“华仔天地”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杨丽娟参加了刘德华参与的一场聚会,得以同偶像合影留念。当夜他们在一个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内落脚。26日凌晨,杨丽娟和母亲一觉醒来后发现父亲杨勤冀不见了,只留下一封遗书。随后香港警方在尖沙咀附近海域打捞到杨勤冀的尸体。
杨勤冀在遗书中称,女儿参加歌迷聚会见到了偶像,但刘德华对女儿“和许多人一样”,没有与她单独会面及给予签名,“这不公平”。杨勤冀的遗愿是:“你应该见杨丽娟,为她签个名,救救她,除了你,她已隔绝了这个世界,只有你,才是她心灵的呼唤。”
目前,有关死者的后事料理工作交给香港有关行政部门负责,杨家母女昨天下午仍身处香港。杨丽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不停地说:“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我现在脑袋都是空的。”对于事件引起外界广泛的关注,杨丽娟只是说:“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完成父亲的遗愿,要刘德华再见我一次,否则父亲的死就没有意义。”
杨丽娟事件回顾
1994年杨丽娟突然梦到刘德华,命运从此改变。
1995年迷恋刘德华已理智尽失,不上学、不工作、不交朋友。
1997年20岁的杨丽娟在父母的支持下,花了9900元参加了一个香港旅游团,却未能看见华仔。
2003年父母为满足女儿追星的心愿,连家里的房子都卖掉,一家人搬到了每月花400元租来的房子中。
2004年杨丽娟得知刘德华在甘肃拍《天下无贼》后,每天从早至晚都站在自家的8层楼顶,但仍未见偶像。
2005年得知华仔住所,与父亲再次赴港,失望而回。
2006年3月父亲卖肾筹措资金帮女儿赴港追星。
2007年3月25日第三次赴港的杨丽娟终于可以与偶像近距离接触,还被安排上台跟刘德华谈话及拍照。
2007年3月26日老父跳海自杀,留遗书大骂刘德华。
2007年3月27日杨丽娟埋怨刘德华 痛哭失声连呼后悔
2007年3月28日杨丽娟母女返回内地。
杨丽娟向南方周末及刘德华索赔30万
曾经因疯狂追星而家破人亡的刘德华粉丝杨丽娟,日前将《南方周末》告上法院,称该报于2007年4月12日所发表的《你不会懂得我伤悲》一文严重侵害了她及其家人的名誉权,要求《南方周末》恢复其名誉、消除影响并赔礼道歉,同时索赔30万元。昨日,该案在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进行了不公开审理。在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杨丽娟表示对胜诉充满信心。
杨母还向记者透露,接下来要起诉刘德华,因为刘德华对媒体所发表的对杨丽娟“不忠不孝”的评价侵犯了其名誉权,要求刘“在同等范围内赔偿名誉权”。
杨丽娟案二次开庭 准备向刘德华索赔100万
被称为“杨丽娟维权第一案”的杨丽娟诉南方某报名誉侵权一案,2008年5月9日在广州市越秀区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因涉及隐私,该案选择不公开审理。据了解,目前该案已经完成质证和辩论阶段,双方未调解成功,法院将择期做出公开宣判。
据了解,杨丽娟的代理律师李天天还在博客上写了一封给给刘德华的律师函,希望刘德华给杨丽娟道歉,并怀着诚意给她100万元的经济赔偿。
杨丽娟,女,甘肃省兰州市人,从16岁开始痴迷刘德华,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筹资供女儿多次赴港及赴京。此次,杨丽娟一家三口借了1.1万元,于2007年3月19日来到香港。
25日,在香港观塘“华仔天地”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杨丽娟参加了刘德华参与的一场聚会,得以同偶像合影留念。当夜他们在一个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内落脚。26日凌晨,杨丽娟和母亲一觉醒来后发现父亲杨勤冀不见了,只留下一封遗书。随后香港警方在尖沙咀附近海域打捞到杨勤冀的尸体。
杨勤冀在遗书中称,女儿参加歌迷聚会见到了偶像,但刘德华对女儿“和许多人一样”,没有与她单独会面及给予签名,“这不公平”。杨勤冀的遗愿是:“你应该见杨丽娟,为她签个名,救救她,除了你,她已隔绝了这个世界,只有你,才是她心灵的呼唤。”
目前,有关死者的后事料理工作交给香港有关行政部门负责,杨家母女昨天下午仍身处香港。杨丽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不停地说:“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我现在脑袋都是空的。”对于事件引起外界广泛的关注,杨丽娟只是说:“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完成父亲的遗愿,要刘德华再见我一次,否则父亲的死就没有意义。”
杨丽娟事件回顾
1994年杨丽娟突然梦到刘德华,命运从此改变。
1995年迷恋刘德华已理智尽失,不上学、不工作、不交朋友。
1997年20岁的杨丽娟在父母的支持下,花了9900元参加了一个香港旅游团,却未能看见华仔。
2003年父母为满足女儿追星的心愿,连家里的房子都卖掉,一家人搬到了每月花400元租来的房子中。
2004年杨丽娟得知刘德华在甘肃拍《天下无贼》后,每天从早至晚都站在自家的8层楼顶,但仍未见偶像。
2005年得知华仔住所,与父亲再次赴港,失望而回。
2006年3月父亲卖肾筹措资金帮女儿赴港追星。
2007年3月25日第三次赴港的杨丽娟终于可以与偶像近距离接触,还被安排上台跟刘德华谈话及拍照。
2007年3月26日老父跳海自杀,留遗书大骂刘德华。
2007年3月27日杨丽娟埋怨刘德华 痛哭失声连呼后悔
2007年3月28日杨丽娟母女返回内地。
目录
• 刘德华FAN
• 杨丽娟事件回顾
• 杨丽娟向南方周末及刘德华索赔30万
• 杨丽娟案二次开庭 准备向刘德华索赔100万
C. 杨丽娟事件的杨丽娟向南方周末及刘德华索赔30万
曾经因疯狂追星而家破人亡的刘德华粉丝杨丽娟,日前将《南方周末》告上法院,称该报于2007年4月12日所发表的《你不会懂得我伤悲》一文严重侵害了她及其家人的名誉权,要求《南方周末》恢复其名誉、消除影响并赔礼道歉,同时索赔30万元。该案在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进行了不公开审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丽娟表示对申诉充满信心。
杨母还向记者透露,接下来要起诉刘德华,因为刘德华对媒体所发表的对杨丽娟“不孝”的评价侵犯了其名誉权,要求刘“在同等范围内赔偿名誉权”。
D. 杨丽娟最近有什么新消息
她貌似说想过一段清净的日子,不接受记者采访了。
E. 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能不能直接运用外国法
不能。保持法制独立是主权独立的体现。但涉及国际贸易的,可能适用国际法。
F. 杨丽娟事件写一篇400字短评
2014年,杨丽娟做客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节目,以亲身经历说法,劝节目当事人不要疯狂迷恋刘德华,直言刘德华不值得你浪费青春。自2007年的事件以后,杨丽娟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回到兰州开始了在慈善机构做义工的生活。她说,七年里反思了很久,造成当时的悲剧自己的固执任性有很大的责任,但是媒体的推波助澜让事情更加恶化。她回忆道:“曾经是想借助媒体的力量帮助自己实现心愿,也的确有媒体答应要带我见刘德华,但是后来却安排了一个模仿刘德华的人来到我家,让我的家人很生气,太不尊重人了。”
杨丽娟回应称:“当时这只是自己一个小小的心愿而已,并不是像大家炒作的,最后是媒体将整个事情推进到一个不可挽回的地步。”
G. 杨丽娟事件 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还正在积极准备的告华仔 说华仔伤害了她作为一个忠实粉丝的心 而且不过她的死活 这个女人显然有严重的精神分裂
H. 追星女杨丽娟先告媒体,后告华仔!!
杨丽娟状告媒体自认不输 继而要告刘德华2008年03月11日 10:16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稿] 曾经因疯狂追星而家破人亡的刘德华粉丝杨丽娟,日前将《南方周末》告上法院,称该报于2007年4月12日所发表的《你不会懂得我伤悲》一文严重侵害了她及其家人的名誉权,要求《南方周末》恢复其名誉、消除影响并赔礼道歉,同时索赔30万元。昨日,该案在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进行了不公开审理。在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杨丽娟表示对胜诉充满信心。
杨母还向记者透露,接下来要起诉刘德华,因为刘德华对媒体所发表的对杨丽娟“不忠不孝”的评价侵犯了其名誉权,要求刘“在同等范围内赔偿名誉权”。
三份诉状索赔30万
据了解,杨丽娟起诉状一共有三份,其中一份原告为母亲陶菊英,另外两份的原告则是杨丽娟本人。起因是在2007年4月12日《南方周末》第10版以《你不会懂得我伤悲》为标题发表了一篇关于杨丽娟事件的文章。陶菊英和杨丽娟称,文章完全置原告的隐私与名誉而不顾,严重侵害了她的隐私权、名誉权,要求《南方周末》恢复其名誉、消除影响并赔礼道歉并赔偿杨丽娟、杨丽娟的母亲陶菊英、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每人各10万元,共30万元。
杨丽娟的代理律师李天天是上海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女律师。在该案起诉之初,李天天曾在某媒体解释了她代理该案的缘由:“杨丽娟是个弱女子,在道德的立场上,她受到过度指责,被众人唾骂,这对她是不公的。现在是法制社会,杨丽娟和其家人的名誉受到了损害。从专业的角度,这个案子胜诉的可能性比较大。”此外,李天天还表示考虑到杨丽娟母女经济困难,暂时不准备收取律师费。
杨丽娟称有胜诉信心
昨天上午8点半,记者赶到越秀区法院,恰在法院门口看到了杨丽娟,此时她正焦急地拿着手机走来走去,嘴里念叨着“人找不着了”,显得非常不安。而在不远处,记者看见一位拄着拐杖的妇女,她就是杨丽娟的母亲陶菊英。杨丽娟走了一圈发现陶菊英后,显得很生气,责怪她跟陌生人说话以及没有紧跟着她。
然而正当记者准备进入法庭旁听时,忽然被法院工作人员告知此案因涉及个人隐私不公开审理。上午的庭审一直进行到12点多,在律师陪伴下杨丽娟手捧厚厚的资料走出法院大门,她看起来面色苍白,眼睛还红红的。一看到记者,杨立刻神情慌张,左右张望,试图躲避。面对记者的追问,杨丽娟一边匆匆前行,一边低着头焦急地胡乱整理着手里的资料。她表示“这案子我们肯定能赢,相信法院会公正判决”,随后匆匆离去。而杨丽娟的律师李天天则表示,由于该案仍在审理之中,不方便接受采访。
下一个要告刘德华
昨天在采访中,杨丽娟的母亲陶菊英还向记者透露他们接下来会起诉刘德华。“我们全家人的不幸都是由他引起的。”陶菊英愤怒地说。陶菊英表示刘德华曾在媒体上说杨丽娟“不忠不孝”给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造成很大心理压力,才会导致杨勤冀跳海身亡。他们认为刘此举是侵犯了杨丽娟的名誉权,要求刘德华在“同等范围内赔偿名誉损失”。据悉,该案现在还没有在法院正式立案,陶表示可能还会选择在广州起诉。
有记者问,“杨丽娟之前称一直爱刘德华,现在又要起诉他,是不是现在已经不爱他了,开始恨他了?”陶菊英想了很久,说:“她(杨丽娟)肯定是恨刘德华,但是十几年一直对着这张熟悉的脸,还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据陶菊英介绍:“我们现在拿低保,我每月230元/月,杨丽娟180元/月,每月租房子100元。我们就算再艰苦也要把这个官司打下去,我还要上诉,要还我们清白。”
《南方周末》:不作回应
面对被起诉,《南方周末》法律顾问郭光东曾在今年2月份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只不过是媒体碰到的一个很平常的小案子,既然诉状来了我们就按正常程序应诉……就是在炒作,挺无聊。”不过昨日,记者在开完庭后没有采访到南方报社方面的代理人。《信息时报》
杨丽娟手机彩铃是华仔歌曲
庭审结束后,当有记者拨通杨丽娟的电话之后,发现她的手机彩铃居然是刘德华的歌曲,但是是什么歌曲却一时听不出来。对于媒体的致电,杨丽娟的态度并不怎么热情,表现得很匆忙。对于这次庭审的结果,她说,不需要什么结果了,就是单纯想维护自己的权利。对于下次的开庭时间,她自己也不知道。对于未来,她没有什么打算。当记者追问,为什么还保留刘德华的歌曲做彩铃时,她不愿意回答,并立即挂断了电话。
来源:http://www.ce.cn/xwzx/xwrwzhk/peoplemore/200803/11/t20080311_14792238.shtml
I. 求追星女杨丽娟的近况.
杨丽娟,女,甘肃省兰州市人,从16岁开始痴迷刘德华,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筹资供女儿多次赴港及赴京。此次,杨丽娟一家三口借了1.1万元,于2007年3月19日来到香港。
25日,在香港观塘“华仔天地”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杨丽娟参加了刘德华参与的一场聚会,得以同偶像合影留念。当夜他们在一个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内落脚。26日凌晨,杨丽娟和母亲一觉醒来后发现父亲杨勤冀不见了,只留下一封遗书。随后香港警方在尖沙咀附近海域打捞到杨勤冀的尸体。
杨勤冀在遗书中称,女儿参加歌迷聚会见到了偶像,但刘德华对女儿“和许多人一样”,没有与她单独会面及给予签名,“这不公平”。杨勤冀的遗愿是:“你应该见杨丽娟,为她签个名,救救她,除了你,她已隔绝了这个世界,只有你,才是她心灵的呼唤。”
目前,有关死者的后事料理工作交给香港有关行政部门负责,杨家母女昨天下午仍身处香港。杨丽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不停地说:“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我现在脑袋都是空的。”对于事件引起外界广泛的关注,杨丽娟只是说:“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完成父亲的遗愿,要刘德华再见我一次,否则父亲的死就没有意义。”
杨丽娟事件回顾
1994年杨丽娟突然梦到刘德华,命运从此改变。
1995年迷恋刘德华已理智尽失,不上学、不工作、不交朋友。
1997年20岁的杨丽娟在父母的支持下,花了9900元参加了一个香港旅游团,却未能看见华仔。
2003年父母为满足女儿追星的心愿,连家里的房子都卖掉,一家人搬到了每月花400元租来的房子中。
2004年杨丽娟得知刘德华在甘肃拍《天下无贼》后,每天从早至晚都站在自家的8层楼顶,但仍未见偶像。
2005年得知华仔住所,与父亲再次赴港,失望而回。
2006年3月父亲卖肾筹措资金帮女儿赴港追星。
2007年3月25日第三次赴港的杨丽娟终于可以与偶像近距离接触,还被安排上台跟刘德华谈话及拍照。
2007年3月26日老父跳海自杀,留遗书大骂刘德华。
2007年3月27日杨丽娟埋怨刘德华 痛哭失声连呼后悔
2007年3月28日杨丽娟母女返回内地。
杨丽娟向南方周末及刘德华索赔30万
曾经因疯狂追星而家破人亡的刘德华粉丝杨丽娟,日前将《南方周末》告上法院,称该报于2007年4月12日所发表的《你不会懂得我伤悲》一文严重侵害了她及其家人的名誉权,要求《南方周末》恢复其名誉、消除影响并赔礼道歉,同时索赔30万元。昨日,该案在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进行了不公开审理。在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杨丽娟表示对胜诉充满信心。
杨母还向记者透露,接下来要起诉刘德华,因为刘德华对媒体所发表的对杨丽娟“不忠不孝”的评价侵犯了其名誉权,要求刘“在同等范围内赔偿名誉权”。
杨丽娟案二次开庭 准备向刘德华索赔100万
被称为“杨丽娟维权第一案”的杨丽娟诉南方某报名誉侵权一案,2008年5月9日在广州市越秀区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因涉及隐私,该案选择不公开审理。据了解,目前该案已经完成质证和辩论阶段,双方未调解成功,法院将择期做出公开宣判。
据了解,杨丽娟的代理律师李天天还在博客上写了一封给给刘德华的律师函,希望刘德华给杨丽娟道歉,并怀着诚意给她100万元的经济赔偿。
杨丽娟,女,甘肃省兰州市人,从16岁开始痴迷刘德华,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筹资供女儿多次赴港及赴京。此次,杨丽娟一家三口借了1.1万元,于2007年3月19日来到香港。
25日,在香港观塘“华仔天地”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杨丽娟参加了刘德华参与的一场聚会,得以同偶像合影留念。当夜他们在一个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内落脚。26日凌晨,杨丽娟和母亲一觉醒来后发现父亲杨勤冀不见了,只留下一封遗书。随后香港警方在尖沙咀附近海域打捞到杨勤冀的尸体。
杨勤冀在遗书中称,女儿参加歌迷聚会见到了偶像,但刘德华对女儿“和许多人一样”,没有与她单独会面及给予签名,“这不公平”。杨勤冀的遗愿是:“你应该见杨丽娟,为她签个名,救救她,除了你,她已隔绝了这个世界,只有你,才是她心灵的呼唤。”
目前,有关死者的后事料理工作交给香港有关行政部门负责,杨家母女昨天下午仍身处香港。杨丽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不停地说:“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我现在脑袋都是空的。”对于事件引起外界广泛的关注,杨丽娟只是说:“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完成父亲的遗愿,要刘德华再见我一次,否则父亲的死就没有意义。”
杨丽娟事件回顾
1994年杨丽娟突然梦到刘德华,命运从此改变。
1995年迷恋刘德华已理智尽失,不上学、不工作、不交朋友。
1997年20岁的杨丽娟在父母的支持下,花了9900元参加了一个香港旅游团,却未能看见华仔。
2003年父母为满足女儿追星的心愿,连家里的房子都卖掉,一家人搬到了每月花400元租来的房子中。
2004年杨丽娟得知刘德华在甘肃拍《天下无贼》后,每天从早至晚都站在自家的8层楼顶,但仍未见偶像。
2005年得知华仔住所,与父亲再次赴港,失望而回。
2006年3月父亲卖肾筹措资金帮女儿赴港追星。
2007年3月25日第三次赴港的杨丽娟终于可以与偶像近距离接触,还被安排上台跟刘德华谈话及拍照。
2007年3月26日老父跳海自杀,留遗书大骂刘德华。
2007年3月27日杨丽娟埋怨刘德华 痛哭失声连呼后悔
2007年3月28日杨丽娟母女返回内地。
目录
• 刘德华FAN
• 杨丽娟事件回顾
• 杨丽娟向南方周末及刘德华索赔30万
• 杨丽娟案二次开庭 准备向刘德华索赔100万
现在么 不清楚 还是住在马路上吧 反正她这人是没有未来的
J. 杨丽娟事件的杨丽娟案二次开庭 准备向刘德华索赔100万
被称为“杨丽娟维权第一案”的杨丽娟诉南方某报名誉侵权一案,2008年5月9日在广州市越秀区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因涉及隐私,该案选择不公开审理。据了解,该案已经完成质证和辩论阶段,双方未调解成功,法院将择期做出公开宣判。
据了解,杨丽娟的代理律师李天天还在博客上写了一封给给刘德华的律师函,希望刘德华给杨丽娟道歉,并怀着诚意给她100万元的经济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