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怎样处理税务纠纷

怎样处理税务纠纷

发布时间:2021-06-16 16:34:42

A. 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存在争议应该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正)第八十八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B. 简述税务争议处理的法律规定

税务争议多数为征纳双方,就涉税事宜产生的依法征收及依法缴纳等事宜,征收机关及纳税义务人,都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纳税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异议,可在在界定期内,有权向其主管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或6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 如何处理企业税务纠纷

在处理税务稽查纠纷过程中,对于纳税人而言,每一个问题都必须认真研究,即对所涉及的税务稽查纠纷问题性质的界定,是属于逃避缴纳税款还是过失(核算错误);是属于违法还是犯罪。因为纳税人偷税与由于核算错误而造成的过失,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不一样的,一旦被确认为犯罪,情况将更糟。所以,纳税人必须认真辨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是何种性质。

充分利用法定权利解决税务稽查纠纷

(一)利用知情权了解有关情况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税务案件调查取证与处罚决定分开制度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税务机关的调查机构对税务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后,对依法应当给予税务行政处罚的,应及时提出处罚建议,制作《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并送达当事人。即当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检查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违法认定及处罚决定之前,纳税人对作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有事先知悉的权利。

纳税人在掌握有关违法行为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之后,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纳税人了解税务案件的查处情况以后,如果发现事实不符,证据不足,依据不充分以及理由不得当等损害自身合法权益的现象存在,可以向税务稽查人员及时提出,建议其纠正或调整。在一定的条件下,自己出面或是请代理人与税务机关进行交涉,如要求听证等。

(二)利用听证权维护自身权益

如果纳税人与税务稽查人员的具体交涉失败,双方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纳税人可以进一步运用自己的听证权和申辩权,把问题搞个水落石出。纳税人参与有关违章问题处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利用听证权与税务机关面对面的交换意见,尽可能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较大数额罚款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听证的权利。也就是在税务行政处罚决定未正式作出之前,给当事人一个申辩的机会。即在听证会上,纳税人有申辩的权利、质证的权利,最后陈述的权利,以及申请对有关证据重新核实的权利。如果纳税人申辩的事实、理由和证据,税务机关复核后认为成立的,将对原拟定的税务行政处罚意见进行变更。

正确使用听证权利,有利于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也利于税务机关作出正确的行政处罚。但是在实践中纳税人申请要求听证的寥寥无几,几乎放弃了听证权。《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是不能成立的。第四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费用。第三十二条又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D. 纳税人与税务机关有纠纷怎么办

询问通知书我的理解是一种开始调查的方式,纳税人不来可能产生两个法律后果:一是税务机关不能以既定的方式询问,二是纳税人对原定的询问事项丧失表述的权利。对于税务机关怎么办,我觉得关键是你要询问的是什么?如果是要求其说明某个可能是违法的行为,如对方拒绝配合,只要其它证据充分,并不影响后续的处理处罚行为。因为询问通知书并不等同于处罚、处理告知书。希望对你有帮助。

E. 处理纳税争议时,税务机关的两项措施是

处理纳税争议时,税务机关的两项措施是:

1、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

2、依法向税务机关提供相应的担保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正)第八十八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本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根据《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国税发〔2009〕第157号)第六十二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照《税务处理决定书》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稽查局经所属税务局局长批准,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或者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十三条规定:“经稽查局确认的纳税担保人未按照确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滞纳金的,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所属税务局局长批准,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第六十四条规定:“被执行人对《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确定的行政处罚事项,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稽查局经所属税务局局长批准,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或者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F. 税收争议的解决方法

1.税务机关与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这种解决方式是目前最被提倡的一种解决方式,也是成本耗费最低的一种解决方式。争议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不需要通过上级税务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如果问题能够得到协商解决可以减少争议双方的矛盾,缩短争议解决的时间,减少争议解决的环节。但如果问题如果不能够协商解决或是当事人在达成协议后又反悔的又不得不诉诸于其他途径来解决争议。因此协商解决争议是解决方式中法律效力最低,不确定因素最多的一个。
2.行政复议解决,这种争议解决方式的法律效率略高于协商解决方式。此种方式由行政机关行使内部监督权的一种表现,但也容易引起行政相对人的质疑公信力、公正性相对于协商解决和诉讼较低,而且它不能涵盖所有的税收争议管辖范围有限。
3.诉讼解决,这种解决方式是最具法律效力、最公平的一种,也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深入,人们的法制观念日益成熟在产生争端时越来越多的人都倾向于通过诉讼方式来解决争端,这也是近几年税务行政诉讼案件增多的原因。但是由于当前行政诉讼法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诉讼范围之外使行政诉讼的效率大打折扣,而且行政机关对于行政诉讼有着不正确的认识致使税务行政机关在诉讼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涉税的民事案件中,由于缺乏此类案件的经验和保障体制也经常败诉或是放弃对税款的追缴。
4.其他方式,对于体制上或是立法层面的问题通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本身行使其立法权、监督权来以及作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和可以行使其检举、监督、建议权来解决。
解决税收争端的建议
税收争端作为一种税收管理的一种衍生物,它的发生是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税收争议来发现我们税收征管的中存在的问题,减少税务争议的发生。针对当前我国税收争议产生的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减少法律法规的漏洞。在税收立法前应当进行范围较广的调查,了解当前税收征管的实际,倾听作为税收管理者和纳税义务人双方的意见,增加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真正落实有法可依。
2. 清理法律中相互矛盾的规定使纳税人能够跟更好的执行税收政策,避免使纳税人处于双向违法现象的出现,维护法律尊严。
3.继续加大税收宣传的力度,使纳税义务人能够了解完成纳税义务的光荣性,以及争取其对税收管理的支持。
4.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征管体制使之与我国的税收发展的形势相适应。
5.大胆创新、勇于开拓不断革新征管手段使之更好的服务与纳税人。
6.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完善税务干部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税收形势的变化。
7.税务机关应当树立正确的争议解决观,面对税务争端作为税务机关要积极应对,不应消极回避,建立良好的争议解决机制。对于纳税人和其他当事人原因引起的争议的应当据理以争,维护税务机关的尊严;对于税务机关的过错应当寻找原因进行改进。
8.建立专门的咨询机构加强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税务干部之间的沟通,将典型性普遍性的问题予以归纳分析,了解税收情况的动态变化,定期反映给决策机构,并及时将结果或意见反馈给相关人员。
需求专业税务律师的帮助
税务律师具有财务和法律的双重背景,善于从法律角度解决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难以解决的问题。税务律师在中国还处于发展时期,目前专业的税务律师事务所还不多,华税律师事务所是第一家专业化从事税法服务的律师事务所。

G. 如何选择税收争议的处理方式

根据税收争议内容的不同及当事人的作为和不作为,税收下管法规定了不同的处理程序:(1)必须复议的程序。即对于纳税的争议,当事人必须先经过征税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的行政复议,然后才能进入诉讼程序。 何为纳税争议,《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100条作出了明确界定:税收征管法第88条规定的纳税争议,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对税务机关确定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及退税、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以及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有异议而发生的异议。 在这里,申请复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以当事人的名义提出:二是要依法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其实,本条规定里隐含着另一个条件,即必须要按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符合这些条件的复议申请,在复议管辖权的税务机关必须受理并应在法定期间作出复议决定。申请人如果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间向人民法院起诉。(2)选择复议的程序。艰险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的争议,既可以在法定期间向有复议管辖权的税务机关申请复议,不服复议决定再诉诸法院,也可以在法定期间直接诉诸法院。但是,当事人不能在同一时间内既申请复议又提起诉讼,而只能选择一个途径。以上两项程序适用于处理税务争议当事人的作为。(3)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一不作为的处理程序。艰险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申请复议,不诉诸法院,也不予履行。这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其后果致使税务机关既不能行使权力,也无法承担责任。由于原来法律没有规定强制执行措施可以适用于处罚决定,税务机关面对当事人的不作为,便无计可施,也正因为当事人的不作为,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究竟有无过错?是否应承担责任?也无法判明。对此,税收征管法赋予税务机关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以确保国家税务行政管理的有效实施,也可以由税务机关强制执行,从而可以对当事人的不作为行为及时作出处理。

H. 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税务争议时怎么办

只能先按税局的要求缴税,然后找上级税务机关做申诉,或找第三方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鉴定。供参考。

I. 解决税务纠纷有什么法定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六条第 一项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 应先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 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也规定: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对夏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最高人民 法院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当事人未申请复议就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 不予受理。

J. 如果企业出现了税务纠纷,应该如何处理

分几种情况处理:第一种税务机关执法有明确的错误,申请行政复议;第二种情况,税务机关跟你协商时尽量配合税务机关,以免以后麻烦;第三种情况企业存在严重的错误参照第二条。
尽量不要用第一条,除非是对企业有很严重的影响情况下再用。

阅读全文

与怎样处理税务纠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暴走漫画有版权么 浏览:512
农业信用卡积分有效期 浏览:172
马鞍山上门服务 浏览: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浏览:332
谁发明了明天 浏览:864
购买版权开发票一般开票内容写什么 浏览:817
九台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429
网培研修成果 浏览:127
股东认缴出资额期限 浏览:236
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浏览:877
银川工商局上班时间 浏览:666
西瓜谁发明的 浏览: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490
职工安全生产保证书 浏览:951
顾亮马鞍山 浏览:961
工商局胡小勇 浏览:996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