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证责任倒置,是指法律直接规定的侵权诉讼案件中,由侵权人负责举证,证明与版损害结果之权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1,是指在侵权诉讼案件中。
2,不是所有侵权案件都采取举证责任倒置,法律直接规定了8种情形。
3,由侵权人负责举证。
4,侵权人举证的目的,证明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
5,不举证、举证的结果,证明不了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或受害人无过错或者第三人无过错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更多有关专业知识产权知识或者更多服务,请登录 www.shewentm.com 或者致电 010-82685045
❷ 生产工艺方法的侵权如何取证
我来仔细分析吧
1.我们有个发明专利,是化工生产工艺方法的,可以节约大量生产成本
所谓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依据是专利法第2条第2款
2.我们的生产工艺方法不是新产品的生产工艺,而是传统产品的
所谓新不是指对新产品或者传统产品,而是指生产方法的新颖性,如果没有方法上的新颖性是不可能申请通过专利的。换句话说既然能拿到专利,那么肯定就存在新颖性
3.请问我们应该用哪些方法取证才能起诉这些厂家呢
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依据是专利法61条
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依据是专利法62条
从专利法的规定来看,举证责任采取的是责任倒置,具体说你们只要凭借的专利保护起诉,对方就必须举证证明自己的产品没有没有使用你们的新方法才能依法免除责任,否则就是举证不能而依法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具体在起诉上,你们可以申请法院诉前证据保存,然后及时起诉,依据就是你们的专利保护文件。如果事情重大或者实在不熟悉法律可以在当地请专利律师代理
希望对你有帮助吧,祝一切顺利!
❸ 专利侵权诉讼中原告应如何进行举证和证明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原告应首先根据我国民事侵权法律规范规定的侵权责任的四要件来收集整理证据,同时,结合专利侵权的特殊性,总体上应提供以下证据:
一、权利证据
(一)原告主体资格证明
自然人的为身份证,企事业单位的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登记证。
(二)专利权证书
证明专利权授权时的权属状况。
(三)专利登记薄副本
一定意义上来说,专利登记薄副本是比专利证书更为重要的证据。因为,专利登记薄副本记载了专利授权之后,专利权属状况发生的改变。
(四)专利授权公告文本
包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为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及摘要附图;外观设计的为公告授权的图片或照片及简要说明
(五)专利年费收据
证明专利持续有效。如果提供了专利登记薄副本,则可以不提供年费收据。
(六)实用新型专利检索报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规定》第八条规定,提起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诉讼的原告,应当在起诉时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检索报告。
二、侵权证据
(一)书证
通常是公证书。专利权人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了侵权行为后,可以向公证机关提出申请,对购买侵权产品的过程及购得的侵权产品进行公证或对侵权现场(如许诺销售)或对侵权产品的安装地进行勘查公证,取得公证书,从而证明被告存在侵权行为。
在公证取证的过程中,专利权人最好主动向销售者索取产品宣传册、销售侵权产品人员的名片、购货发票或收据,以进一步的明确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同时专利权人可要求公证机关对前述资料的来源和真实性作出说明,一并记载在公证书中。
(二)物证
专利权人从市场上购得的侵权产品。购得的侵权产品应由公证人员封存,并拍照。在提交给法院之前,原告应确保封条完好无损,否则被告将可能在质证时提出异议,对侵权产品不予认可。
三、损失证据
(一)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由于专利侵权损失举证难度较大,举证成本较高。因此很多专利权人通过与他人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以合同约定的许可使用费作为请求赔偿的依据。此时,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就成为经济损失的证据。
(二)财务审计报告
根据专利法的相关规定,侵权赔偿的数额可以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计算。在原告主张以自己所受到的损失作为赔偿数额的依据时,应提供自己单位产品获利情况的财务审计报告,以及原告因被告侵权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或者被告制造的侵权产品的数量,两者相乘之积就是原告的损失数额的依据;在原告主张以被告的获利作为赔偿的依据时,原告通常要申请法院保全被告的财务会计账册,经独立的第三方审计后,以审计结论确定被告的侵权获利情况,从而明确被告赔偿的依据。
❹ 发明专利侵权的举证责任怎样
发明专利侵权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举证:
一、原告享有的专利专权合法有效的证据属
根据原告(即起诉人)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专利权人起诉、专利权人的合法继承人起诉、独占许可的被许可人起诉、排他许可的被许可人起诉、普通许可的被许可人起诉5种类型以及1种特殊的涉及新产品的制造方法专利诉讼。
二、被告实施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原告应当尽可能的提供证据,证明被告已经实施或即将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三、侵权行为导致了损害后果的发生
《专利法》(2008)第65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