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专利法关于不知道侵权

专利法关于不知道侵权

发布时间:2021-03-06 09:10:57

㈠ 关于专利侵权的问题

先查一下对方申请的专利是发明还是实用新型.这事你一五一十的告诉法院.因为你只是从别人那进货,就算侵权也是厂家侵权.

㈡ 怎样判定是否专利侵权

判定是否侵犯来了知识产权源可以看是否主观意识,是否以经营为目的,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是指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侵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秩序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侵犯知识产权罪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商品罪、非法制造或者销售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假冒专利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知识产权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智力成果,包括专利权 、商标权、著作权等。

㈢ 专利侵权问题。我想问一下,并不知道侵犯了别人的专利权,要负什么样的责任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 ,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3、消除影响。在侵权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承担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以达到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刑事责任
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㈣ 《专利法》规定不属于专利侵权的情形有哪些

专利权是一种垄复断权,具有制排他性,通常未经专利权人同意的专利实施行为,均构成侵权行为,但为平衡专利权人与专利技术使用者、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专利法》列举了若干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具体包括如下情形: (1)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即所谓的“专利权穷竭原则”; (2)先用权人的实施行为,即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3)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此所谓“临时过境”; (4)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 (5)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

㈤ 请帮我介绍一下专利法中不视为侵权的善意取得的几种情形

专利侵权没有善意取得制度。

不视为侵权的行为

主要是《专利法》第63条的规定,有四种行为:

(一) 权利用尽

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这样规定的原因在于,专利权人在经自己同意合法投入市场的专利产品售出后,其专利权已经实现,权利人不应该再就同一产品重复获利,同时,这也有利于专利产品的流通与利用。

(二) 先用权

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这是因为,我国实行“先申请原则”,可能在专利权人提出专利申请以前,已经有人研究开发出相同的发明创造,并且已经开始实施或准备实施,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授予专利权后禁止先用者继续实施其发明创造,显然有失公平。

(三) 临时过境

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依互惠条约,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这种临时过境由于时间上的短暂性,可以认为不妨碍专利权人垄断利益的行使。

(四) 专为科学研究与实验而使用

这里的使用是指专门针对专利产品或专利方法本身进行的科学研究或实验,而不是指在科学研究实验其他课题时使用专利产品或方法。这一例外规定是为了鼓励科学研究与实验,促进科技进步。

你说的那个是指买入人从正规合法渠道获得产品,然后出售,如果该产品侵权,买入人只要披露其上家,即可免除赔偿,但是仍旧构成侵权。例子可以是超市从厂家进货,譬如从春兰集团买入100台空调出售,后有人起诉春兰空调侵权,将该超市作为共同被告,超市只要出具当时与春兰签署的买卖合同,购货发票等凭证,就可以免除赔偿责任,但是法院还是判超市侵权。呵呵

不知理解了没有,没有的话,到我的网络空间里跟我联系!

㈥ 悬赏:简述专利法规定的不视为专利权侵权的情况

构成专利侵权的实质要件,也就是技术条件,实质实施行为是否属于专利的保护范围。如果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属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那么该行为人就构成了专利侵权。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全部相同,则构成侵权;2)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多于专利的技术特征,也构成侵权;3)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有相同的,有相异的,但是,相异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是等效的,仍构成侵权;否则,不构成侵权。这里技术特征等效,是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你那能够推断出某两种技术特征彼此替换后,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专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一)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
(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三)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四)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㈦ 我国专利法中有哪些不被视为侵权行为的例

您好,我国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1)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2)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3)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4) 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上述第一项的规定体现了权利一次用尽原则,这也是国际上的通行作法。只要专利权人或被许可人制造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他人对该产品的销售、使用等行为就不会再构成侵权,原因是专利权人或被许可人已从第一次的销售产品中获得了利益,如果允许专利权人或被许可人对售出的产品再行使权利,就会影响他人对该产品的合法处置,同时也不利于经济秩序的稳定。上述第二项是对先用权的规定,即如果行为人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那么行为人具有先用权,他在原有范围内实施该专利的行为就不为侵权行为。但须注意的是行为人不能超出原有范围实施该专利,否则他仍然会构成侵权。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在2000年8月25日修改专利法之前,第二款规定的行为也可叫作“善意侵权”,但按当时的规定,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是不视为专利侵权的,这种对“善意侵权”者网开一面的作法虽然较符合专利法实施初期的我国国情,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现越来越多的恶意侵权人利用该规定逃避侵权责任,严重地损害了专利权人的权利,因此在本次专利法修改时遂作了上述修改。这样修改对合法善意的使用或销售人仍然会网开一面,即如果他提供了产品的合法来源,他就不会承担赔偿责任。但应当注意的是,其只是不承担赔偿责任,而仍应承担立即停止侵权的法律责任。但如果对于拒不提供产品来源的恶意侵权人来说,他不但要承担侵权责任,而且要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这种修改加强了对专利权人的保护。15221213

㈧ 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不视为专利权侵权的情形有哪些

《专利法》第六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一)版专利权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
(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三)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四)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五)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

阅读全文

与专利法关于不知道侵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