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德国商标侵权案例分析

德国商标侵权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6 07:42:05

1. 从ADIDAS商标被侵权案看国内企业如何维护商

文章来源:标博士商标网/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国外著名商标在中国被侵权的案件并不鲜见。但在本案中,涉及的阿迪达斯公司注册的"三道杠"标志除了有识别的功能,还具有实用性。国内被投诉的多家企业认为这一标志早已是鞋厂的习惯做法,不应视为侵权,但工商部门却认定了"三道杠"标志为ADIDAS公司的注册商标之一 工商部门对该案的裁定,足以提醒国内一些企业,应尽快通过法律手段,使自己的专有商标合法化,以维护企业权益。
日前,德国著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公司向中国工商部门投诉,反映浙江省温州市一些鞋类生产企业在运动鞋上使用与其注册的三道杠(或称三条线)图形商标近似的图案,另外,该公司在新疆也发现了温州一些鞋厂准备出口到国外的类似产品。该公司认为国内企业的行为侵犯了它的商标权,要求工商部门对此进行处理。
阿迪达斯公司是一家以生产与运动有关的系列产品闻名的跨国公司,德国人AdiDassler于1948年创立了ADIDAS品牌,以他多年来的制鞋经验,他发现利用鞋侧三条线可以使运动鞋更契合运动员脚型,他将这一发现融入新鞋的设计中,于是ADIDAS品牌第一双有三条线造型的运动鞋便在1949年诞生了。该公司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运动装和运动器材的制造商。1999年,该公司在运动鞋产品上向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一系列三道杠图形商标,并于2000年获准注册。
阿迪达斯公司在投诉材料中称,阿迪达斯公司将三道杠长期使用于鞋的侧面即鞋带与鞋底之间,并通过与其他部分的颜色差别而突出该图形。因此三道杠图形商标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该公司对该图形通过长期广泛的使用和宣传已经产生了良好的识别性,消费者看到带有三道杠图形的鞋类产品,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阿迪达斯公司的产品。阿迪达斯公司还指出,温州一些鞋类企业曾因假冒阿迪达斯公司其他商标而被执法部门查处,现在在鞋类产品的相同位置上使用与三道杠图形近似的标志,其主观状态是明显的故意,其客观结果是已经引起了消费者的误认和误购,损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要求工商部门对作假企业进行处罚。
被投诉的温州鞋厂则认为,首先,在鞋上缝制的三道杠是商品的通用图形。所谓通用图形,是指该图形在某区域内已为某一行业普遍使用。早在20年前上海就生产一种田径鞋,上面已使用三道杠图形做装饰,因此在鞋类产品上使用三道杠主要是起加固作用,增加鞋帮两侧的硬度和鞋面的流线,完善鞋的整体结构,其本身没有识别作用,是各鞋厂的习惯制作方法,并非复制或模仿阿迪达斯公司注册商标行为。其次,阿迪达斯公司注册的三道杠商标缺乏显著特征,不应予以核准注册。阿迪达斯公司注册该商标的目的在于限制制鞋行业早已普遍使用的图形,有恶意注册之嫌。另外,被投诉企业还认为,阿迪达斯公司在实际使用时已经改变了其注册的三道杠图形商标,扩大了商标的使用范围。
近日,工商部门对该案作出了裁定,认定被投诉的国内鞋厂在运动鞋产品上使用的三道杠,与阿迪达斯公司注册的三道杠图形商标构成近似,其行为属于商标侵权,并将对国内鞋厂的行为作出处理。
该案主要涉及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三道杠的使用是不是阿迪达斯公司注册商标的使用;二是被投诉企业使用的三道杠与阿迪达斯公司注册的三道杠图形商标是否构成近似。
首先,关于三道杠图形商标的使用问题。根据商标法的规定,该标志只要是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就可以作为商标注册。因此当其作为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注册后,其识别作用则跃居第一位,其客观上具有的加固和装饰作用,则已经是第二位的了。从阿迪达斯公司资料还可以看出,由于该公司在鞋的最容易吸引消费者视线的位置使用该注册商标,这一独特的创意,已经成为消费者识别产品来源的主要依据之一。既然三道杠的作用主要是识别作用即商标标识作用,那么,阿迪达斯公司在鞋类产品上使用三道杠是其注册商标的合理合法使用,他人在鞋上使用与阿迪达斯公司注册商标近似的三道杠则是对该公司注册商标的恶意模仿。
其次,被投诉企业使用的三道杠与阿迪达斯公司注册的三道杠图形商标是否构成近似的问题。判断两个图形是否近似,主要看二者的内部结构、排列组合、使用位置及颜色对比是否近似。从本案看,被投诉企业与阿迪达斯公司使用的图形均为三道杠,排列组合方式是三道杠平行排列,都使用于鞋的侧面即鞋带与鞋底之间,并且三道杠的颜色均为同一颜色,与鞋的主体色调反差强烈,因此可以判断二者构成近似。
从这个案件的处理上,我们发现几条值得国内的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借鉴的经验。
一是关于商标的概念,及商标注册和使用问题。2001年修改后的商标法规定,任何能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另外,经过使用产生显著特征的标志也可以作为商标注册。可以看出,修改后的商标法中"商标"概念的内涵有所扩大,因此对商标概念的理解不应囿于修改前的商标法。结合本案,三道杠图形作为一种标志,既使其对商品具有加固和美化等客观的作用,但经过长期使用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可视性和显著性,可以作为商标予以注册。反过来,也不排除具有显著特征的商标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二是企业如何处理商标与商号的问题。商标和商号是企业的两大无形资产,商标和商号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商标使用和注册得当、合理,既会使商标价值攀升,也会使企业的商号价值增加,反之亦然。本案中,作为享誉世界的阿迪达斯公司,其ADIDAS等注册商标更是驰名中外,该公司的商号与商标具有高度的和谐性和一致性,一些人是因为知道了阿迪达斯公司才知道ADIDAS等商标,更多人是因为知道了ADIDAS等商标才知道了阿迪达斯公司,然后又知道了该公司的其他商标。在权利保护方面,该公司不仅通过商标权保护维护了企业商号权利,也通过保护商号权捍卫了商标专用权。

三是国内企业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商标专用权问题。首先还是要坚持积极注册原则,注册是寻求法律保护的前提,企业诚然可以通过使用获得优先权和最终专有权,为避免无休止的商标争议和商标纠纷,最为可取的办法还是注册。其次是做到主动保护,一方面当发现自己的商标权被别人侵犯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另一方面,要根据时间变化和不同地域的要求,注册适合各种需求的商标。最后是要大力宣传企业的商标形象,利用有效方式宣传注册商标,不仅可以达到一般广告宣传的目的,还可以增强商标的显著度,提升商标价值的含金量。

2. 王致和商标案为什么能赢

因为德国公来司抢注自的商标是对王致和公司商标原封不动的抄袭,所以中国公司赢了。如果德国公司只注册了“王致和”三个普通字体,中国公司要想赢这个诉讼就很难了。
王致和集团诉德国欧凯公司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案在慕尼黑地方法院第21法庭正式开庭,双方焦点主要集中在:王致和集团主张对方是恶意抢注,但对方则强调其在德国是合法注册;中方主张对王致和商标有著作权,而对方则提出王致和集团的标识是通用的“中国古代士兵头像”;此外,王致和集团还提出,对方违反德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方则辩称其注册王致和的商标是对自己的保护。
德国公司注册的图形和文字完全是对王致和公司商标的抄袭,因为王致和公司在国内有在先完全相同的注册商标,虽然商标注册仅在中国有效,但这个商标对王致和主张自己的著作权能起到关键的作用,而王致和的著作权则不仅在中国获得保护,同样也能在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德国受到保护,由此可以看出,王致和抢注案中,北京的王致和公司胜算很大。

3. 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案例

案例14:海信、东林商标被抢注之乱

2004年6月,厦门东林电子公司与海信公司先后向外界透露,“Hisense”和“firefly”商标被西门子旗下公司博士西门子公司和欧司朗公司在德国抢注,尽管中国商务部和欧盟介入此事,但西门子对海信开出4000万欧元的转让高价,对东林集团的谈判要求不予理睬。

海信表示,1999年1月5日,海信商标“Hisense”被国家商标局正式认定为驰名商标,而在这之后第6天,西门子旗下的子公司博世-西门子却在德国注册了商标“HiSense”,该商标与海信的“Hisense”商标只在中间的字母“S”处有大小写区别。从2001年起,海信与西门子开始了长达5年的商标纠纷。今年2月,海信与东林联合赴德靠法律手段解决这一纠纷。3月,西门子突然与海信和解,将“Hisense”商标转让给海信。在中国商务部与欧盟的斡旋下,东林与西门子就“firefly”商标纠纷也出现转机,达成和解:在全球范围内,就照明类和电子元器件类商标权,双方各得一类。这起沸沸扬扬的商标抢注案终于划上了句号。

东林公司2003年出口的节能灯中,有一半产品贴有“萤火虫”商标,如果欧司朗把持欧洲18个国家的“萤火虫”商标权,就意味着东林公司的节能灯不能进入这些市场。如果商标被抢注,东林遭受的打击是灾难性的。同样,对于大型跨国企业海信而言,欧洲的商标权同样重要。虽然最终海信和东林抢回了在欧洲的商标权,但从中不难看出,中国企业的立体商标意识还不够。企业立足长远发展,商标战略应该先行,提前“跑马圈地”,才能在进军海外市场时占据主动。

并且,像海信这样有实力的公司早就应该通过国际注册取得在全球一定范围内的保护,在WIPO国际局通过领土延伸得到一国的商标保护不过50美元,认识不到位,意识的缺乏才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殊不知,你在虎视眈眈窥视别人的市场时,别人早已经盯住了你的扩张根本——商标。

(二)对自身著名商标的价值认识不够,贱卖或轻易处置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一个国家,没有几个国际驰名商标和国际名牌,就难以成为经济强国。正是万宝路、可口可乐、IBM、松下、日立、奔驰、宝马、雀巢、皮尔.卡丹、人头马等这些国际名牌商品,把美、日、法、德等国家推向了经济强国的宝座。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令人十分遗憾的是,我们不但没有走近国际品牌,连我们自己的驰、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都大量丧失和消失了。

中国企业在和外方企业合作时,企业对自有的著名商标重视不够,保护意识不强,从而使得企业原有的著名商标在涉外经济活动中被外方恶意收购或有意淡化,退出市场。企业几十年辛辛苦苦创造的名牌,在外方的刻意安排下被洋品牌完全取代,为此丧失了市场利益。更为迫切的问题是,一旦相应的外方品牌的商标许可协议到期,中方将面临极为尴尬的境地——继续使用则面临高额的许可使用费且永远受制于人,不使用则要重新投入巨额资金打造品牌且不一定成功,从而在与洋品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实际操作中,外方可能采取的方法,一是双方商标都在使用,但主产品、新产品用外方的商标,老产品才用中方原有的牌子,外方通过商品的升级换代逐步将原来中方的名牌挤出市场,达到在商标权上完全控制中国的国内市场的目的。如在饮料行业,原来所谓的“八大名牌”,除“健力宝”未合资,“正广和”合资不成外,其他6家都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合资了。合资的方式是外方控股,牌子使用两家的。在洗衣粉行业,上海的“白猫”,广东的“高富力”、“中意”,合资后,均被外方控制。他们利用中国名牌厂家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推销他们高价的“碧浪”、“汰渍”,把我们的名牌打入“冷宫”。广州肥皂厂的“洁花”牌香皂与美方合资后,又很快被“海飞丝”、“潘婷”取而代之。二是索性出资租赁、折资入股或购买,束之高阁,几年之后,人们已将这些传统名牌忘得一干二净。等中方大梦方醒高价赎回,为时已晚。“美加净”牙膏、“京华”茶叶等等都走过这条不归之路。

在涉外经济活动中,新开发的技术、发展了的技术、新使用的商标、新产生的作品肯定都是不断发生的。如何对此用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加以明确,对涉外经济活动中的中方厂商来说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容不得半点忽视。作为中方厂商,应积极努力地争取将新产生的知识产权的归属确定为己方所有,并采取各种手段加以有效的保护。能采用专利方法保护应及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对于不适合专利保护的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等就采用商业秘密保护的方式加以处理;新创的品牌应及时以自己的名义申请商标等等。

4. 有德国授权可注册商标为中国可以说德国品牌吗

没明白你要问的问题,仔细描述一下

5. 知识产权案例分析!

额 问题好多啊
根据我过现行的商标法第十三条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由此可以,我国现行法律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是很广的,45个类别都是保护的。这样就解决第一个案件的大部分问题,如果包头市雪鹿啤酒确实已经是中国驰名商标的话,那么海南人自醉酒业有限公司与上海雪中飞滑雪用品有限公司分别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雪鹿”商标是通不过实质审查的,因为目前商标的审查是人为的,商评委的工作人员有可能会因为工作疏忽导致这2家公司申请的商标通过了实质审查,当然这样的几率不亚于飞机失事,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的话,包头雪鹿啤酒可以在其商标的公告期提起异议,这样商评委重新审定的话这2家公司的商标就会被判定无效。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包头雪鹿啤酒错过了公告期,导致以上2家公司的商标注册成功,那之后的商标争议上只要包头雪鹿啤酒出具其中国驰名商标证明是有很大把握胜诉的。退一步说,如果包头的雪鹿不是驰名商标,那么包头雪鹿啤酒也可以通过与上述2家公司的商标争议向国家工商总局提起申请中国驰名商标的认定。
第一个案子我就模模糊糊的解释到这里,总之如果是驰名商标那就没什么问题,不是驰名商标也可以通过争议诉讼发起驰名认定,如果认定成功则上述2家公司的商标会判定无效。接下来说第二个案子,这个案子很有意思,而目前我国解决的方法也很有意思。
理论上来说,同标同类的商标注册,申请材料提前收到材料的商标能注册下来,后收到的就会下不来。但是如果是同一天内收到的材料,商标局就不在分时间的先后了,这种情况下,商标局会让双方提出使用最早证明,谁使用的时间长谁的就能下来,如果双方都没有用过的话,那商标局就采用很有意思的方式来决定谁能获准注册-----抓阄。再有就是如果这个商标在国外已经驰名了那可能就无法注册下来了,如果国外企业无法出具其驰名证明那就要看法院判决了。这里面就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不过只要这个商标在国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那么胜诉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6. 注册德国商标前为什么要进行商标检索

通过商标检索可以发现欲注册商标与已注册商标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判回断欲注册的商标答是否正在被其它机构使用。在申请注册之前,通过商标检索,一般可以降低 非恶意商标侵权的可能性。德国商标不能做免费的检索,如果您觉得自己的商标在海外肯定没有人注册或很相似的,您也可以不检索 。

7. 存在品牌侵权吗

如果您是用您自己的处于公告期的商标不会存在侵权。如果是别人的那就侵权了。

8. 一家德国的公司和国内公司的名字相同,但商标不同,都在国内经营,侵权吗

公司名称是来字号,具有区域性,自比如山东省的济南市与青岛市的两家服装企业都可以叫同样的公司名称,就像你代理的德国公司名称与国内某公司名称一样,也有可能在国内不止这一家公司呵呵,商标是全国性的,同样的产品只要商标不一样就可以使用,不属于侵权。不知道你们的商标注册了没有,建议你抢先注册。我们中国的出口企业因为在国外没有注册自己的商标,被代理商抢先注册了,或者是与人家国内在先申请的商标一样或者近似,而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如果早先做好准备就会避免了。
另外还要看看你代理的公司产品在德国是不是驰名商标啊,你都要搞清楚呵呵

9. 德国公司授权商标给中国公司在国内使用要办理哪些文件

违法!国外企业侵犯了你的商标权。商标在哪个国家申请的就受哪国保护,国专外企业注属册的商标在国内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而你在国内已取得商标使用权,国外企业在没经过你的同意下,用了你的商标就属于违法,侵犯了你的知识产权!

10. 关于知识产权商标权的问题

首先,企业字号和企业商标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企业字号显著部分不能单独、突出使用,企业字号保护范围受到最前面行政区域范围的限制。
其次,商标权利受到全国地域范围的保护,商标也是保护注册在先原则的,不过商标权利也不能侵犯其他在先存在的权利。
最后,作为商标代理人,我认为就本案而言:
一,北京宝马把“宝马”一词作为企业字号的显著部分早于92年就进行了工商登记,那么在北京的区域范围内,北京宝马全称的企业字号受到保护。但是根据我的查询,北京宝马公司并没有就其“宝马”一词作为商标进行注册。那么,北京宝马公司如果想用“宝马”两字,只能是结合他公司的全称,享受字号权。字号权确实是在先权利的一种。
二,德国宝马将“宝马”一词作为商标分别在《商品与服务区分表》(全球通用,简称“尼斯分类”)中的12类(车辆运载器)和37类(修理 安装服务)中注册了。以下连接是商标档案:
http://sbcx.saic.gov.cn/trade/servlet?Search=SX_TIReg&RegNO=784348&IntCls=12&iYeCode=3

http://sbcx.saic.gov.cn/trade/servlet?Search=SX_TIReg&RegNO=G921605&IntCls=12&iYeCode=58

http://sbcx.saic.gov.cn/trade/servlet?Search=SX_TIReg&RegNO=768962&IntCls=37&iYeCode=0

既然商标局已经核准德国宝马注册“宝马”成功,那么德国宝马在中国范围之内确实享有把“宝马”在12类及37类指定服务选项上唯一使用的垄断权利。但是北京宝马已于德国宝马存在在先的“宝马”字号在先权利,故,我认为:
虽然德国宝马取得“宝马”在中国的商标权利,但是并不能因此对抗北京宝马的在先字号权,所以德国宝马在未许可北京宝马使用其商标的期间内,只是北京宝马不得擅自将“宝马”两字作为商标单独、突出进行使用。但是,德国宝马不得因为“宝马”的商标权利对抗北京宝马的在先字号权,意思就是,北京宝马如若将“宝马”一词放在自己的企业全称中,作为企业字号使用,是合法有效的。
不过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一个问题,“宝马”是不是世界知名品牌。我认为不一定,“BMW”作为全球相关公众能够认可的品牌这无可非议,但是“宝马”两个中文字,其是否能够和“BMW”在全球享有相同的知名度,这是不能确定的,所以,我也认为德国宝马不能因为自己的商标权而要求撤销北京宝马的字号权。如若有一天德国宝马用自己实力将“宝马”商标打造成为全球相关公众认可的世界知名品牌,那要求撤销北京宝马的字号权还有可能。

从本案例中不难看出,为什么我国在全球的知识产权界中是红线国家,我国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意识确实非常不强,假设北京宝马在一开始就将“宝马”注册,先保护后开发,那么也就不存在德国宝马要求撤销权利一说了。从“长虹”、“郫县豆瓣”在国外被抢注到“娃达之争”,中国企业确实应该重视了!

阅读全文

与德国商标侵权案例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