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因为民事纠纷打架斗殴事件派出所会怎样处理
这样情况公安机关会按《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125号令)的规定进行调解的。
第一百五十三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非法侵入住宅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调解处理:
(一)亲友、邻里、同事、在校学生之间因琐事发生纠纷引起的;
(二)行为人的侵害行为系由被侵害人事前的过错行为引起的;
(三)其他适用调解处理更易化解矛盾的。
对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申请处理。
对情节轻微、事实清楚、因果关系明确,不涉及医疗费用、物品损失或者双方当事人对医疗费用和物品损失的赔付无争议,符合治安调解条件,双方当事人同意当场调解并当场履行的治安案件,可以当场调解,并制作调解协议书。
第一百五十四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调解处理:
(一)雇凶伤害他人的;
(二)结伙斗殴或者其他寻衅滋事的;
(三)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四)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处理的;
(五)当事人在治安调解过程中又针对对方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六)调解过程中,违法嫌疑人逃跑的;
(七)其他不宜调解处理的。
第一百五十五条调解处理案件,应当查明事实,收集证据,并遵循合法、公正、自愿、及时的原则,注重教育和疏导,化解矛盾。
第一百五十六条当事人中有未成年人的,调解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但是,当事人为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本人同意不通知的,可以不通知。
被侵害人委托其他人参加调解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提交委托书,并写明委托权限。违法嫌疑人不得委托他人参加调解。
第一百五十七条对因邻里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进行调解时,可以邀请当事人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员会的人员或者双方当事人熟悉的人员参加帮助调解。
第一百五十八条调解一般为一次。对一次调解不成,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或者当事人申请的,可以再次调解,并应当在第一次调解后的七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应当制作笔录。
第一百五十九条调解达成协议的,在公安机关主持下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名,并履行调解协议。
调解协议书应当包括调解机关名称、主持人、双方当事人和其他在场人员的基本情况,案件发生时间、地点、人员、起因、经过、情节、结果等情况、协议内容、履行期限和方式等内容。
对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保存案件证据材料,与其他文书材料和调解协议书一并归入案卷。
第一百六十条 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的,公安机关不再处罚。对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予以处罚;对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纠纷,公安机关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调解案件的办案期限从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达成协议不履行之日起开始计算。
第一百六十一条对符合本规定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的治安案件,当事人自行和解并履行和解协议,双方当事人书面申请并经公安机关认可的,公安机关不予治安管理处罚,但公安机关已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除外。
⑵ 民事纠纷打架斗殴事件,派出所会怎样处理
财产类民事纠纷公安一般不予受理,如出现因民事纠纷产生斗殴等情节,公安局应专对纠纷中的肇事属方或过错方视情节给予相应的治安处罚:凡持械伤人或故意损坏财物者,应视情必须给予治安拘留或治安罚款的处罚;纠纷双方均有错且又均符合治安处罚条件的,必须视情分别给予处罚。治安处罚不影响对民事赔偿的调解。民事纠纷案件的调解处理,应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交由当事人双方签字生效。“调解协议书”应存档备查。对不服公安派出所调解意见的,应劝导双方到人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民事纠纷的处理方式:1、协商。2、调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3、仲裁。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一裁终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4、诉讼。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诉讼是最终、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事人保护权利的最后屏障。
⑶ 民事纠纷打架案例法院多长时间不受理
民事纠纷打架,法院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版;原告对裁定权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下面是起诉和受理条件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⑷ 打架民事纠纷案例
如果甲在丙家与乙方发生口角,乙方将甲方打伤,现昏迷不醒,乙方的行为就内触犯了《刑法》第容234条之规定,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应承担刑事和民事赔偿责任。
如果乙方未成年另过,乙方的家长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现在,甲方家长可以通过公安机关,要求甲方家长先承担医疗费用,如果甲方家长不承担,乙方家长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先给予执行医疗费。
甲方可以得到医疗、误工、护理、营养、伤残补助等赔偿。
⑸ 打架纠纷调解案例
就看您这个说法。首先认定两点,第一伤者属于轻伤,(可去医院做伤回残鉴定估计都不够10级,答1级为最严重的伤残。)第二打人方属于无意识伤人行为,就是非蓄意伤人行为。
所以根据上面两点可作出结论。公安机关是不会将案情交付检察院做公诉处理的。只有你们自己做自诉。自诉就是民事附带刑事,估计楼主也不傻。不会只是做刑事自诉把呵呵。解释一下,民事附带刑事,就是民事伤害赔偿,附带要求法院判处打人方刑事处罚。按照你的叙述就算是真的刑事处罚了也就是3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不要以为3年一下也不轻了。按照以往经验,法院大部分都会做当庭调解,一般只要被告(也就是打人方)承担了民事赔偿责任,法院一般就不会在追究刑事责任了。
但如果你非得说,“我就要让他坐牢”,那好那你就直接自诉刑事起诉吧。不过那你的等了,而且就算顺利开庭了,按照你的叙述最多也就是拘役或者管制,也就是30天以下的拘留。
所以楼主考虑清楚。是要民事赔偿还是要对方去蹲几天班房。
⑹ 民事纠纷 打架 如何处理
这要鉴定,构成轻伤可能会判3年以下刑罚,不构成轻伤如果报警的话顶多罚点款,拘留几天,情节轻微的口头警告下就没事了
⑺ 因为民事纠纷引起打架轻伤如何判刑
因民事纠纷引起抓扯,导致受害人轻伤的,行为人就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规定,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要追究刑事责任,如有自首情节和积极赔偿的,可从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7)民事纠纷打架案例扩展阅读:
案例:因漏水问题引发矛盾男子将邻居打成轻伤二级赔30万
楼上楼下因为漏水问题发生矛盾,男子张某在电梯内将邻居呼某打成轻伤二级,事后赔偿30万元。记者昨天获悉,丰台法院认定张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对其免予刑事处罚。
法院查明,2012年9月22日上午,张某在丰台区某小区与呼某同乘电梯时,因琐事与呼某发生纠纷,并将呼某打伤,致呼某右尺骨骨折,经法医鉴定为轻伤二级,伤残等级为十级。两人事后分别报警。
呼某说,他进电梯后,楼上的张某从后面推了他一把,两家因为房屋漏水的问题一直有矛盾。他说,张某用拳头将他鼻子打流血,他抱着头护着,对方一直用拳头打他。
案发后,张某赔偿呼某经济损失共计30万元,呼某对张某表示谅解。法院认为,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鉴于张某有自首情节,积极赔偿取得谅解,且本案系邻里纠纷引发,故对其免予刑事处罚。
⑻ 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案件怎么处理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 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 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 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鉴定构成轻伤以上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涉嫌故意伤害罪,《刑事诉讼法》(2012修正)引进 了刑事和解程序,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积极赔 偿被害人取得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可以从宽处理。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相关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 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 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第二百七十八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 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第二百七十九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 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 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