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合同上争议解决方式所在地是在甲方还是乙方所在地
一是按合同约定地或方式来确定合同纠纷的诉讼或仲裁的管辖地;
二是没有约定的,一般是被告就原告原则,也可以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标的物所在为诉讼地。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四条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合同约定的签订地与实际签字或者盖章地点不符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约定的签订地为合同签订地;合同没有约定签订地,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不在同一地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最后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签订地。
(1)合同纠纷被告所在地扩展阅读:
合同的含义
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自然人或法人)关于建立、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此类合同是产生债的一种最为普遍和重要的根据,故又称债权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所规定的经济合同,属于债权合同的范围。合同有时也泛指发生一定权利、义务的协议。又称契约。如买卖合同、师徒合同、劳动合同以及工厂与车间订立的承包合同等。
合同的法律特征
①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即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互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将能够发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现于外部的行为)。
②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须达成协议,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③合同系以发生、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
④合同是当事人在符合法律规范要求条件下而达成的协议,故应为合法行为。
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就发生了权利、义务关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未按合同履行义务,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担违约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Ⅱ 经济纠纷案件中的被告所在地应该在哪里
如果A和你公司都是被告,A公司所在地法院和你公司所在地法院都有管内辖权,谁先立案谁取得管容辖权。如果一个是被告,另一个是第三人,被告所在地法院有管辖权。
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五条 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Ⅲ 什么情况下合同纠纷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对方
合同纠纷中,原告法抄院管辖的情况有以下两种:
第一,双方明确约定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第二,合同履行地在原告所在地。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Ⅳ 合同纠纷是在原告还是被告所在地法院
这个需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合同有约定管辖的,可以到约定管辖地法院起回诉(可能是原答告所在地,也可能是在被告所在地)。如果没有约定管辖的,但有约定合同履行地的,一般可以到合同履行地(可能约定是原告所在地,也可能约定是在被告所在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没有任何约定的,按照适用一般管辖原则的,到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希望可以帮到你。
Ⅳ 对于合同纠纷,除了原告住所地和被告住所地外,还有哪些法院可能有管辖权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3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回住所地或者合同答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同时,该法第34条又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由此可见,对于合同纠纷,一方当事人除了可以向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提起诉讼外,还可以向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不过,要向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必须要有双方当事人的书面协议为前提,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协议约定可以由这三个法院管辖,那么这三个法院同样没有管辖权,而只能由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Ⅵ 《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回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答法院管辖。 (注:新民事诉讼法是第二十三条)
【释义】 特殊地域管辖(又称特别管辖),是指以诉讼标的所在地、法律事实所在地为标准确定案件管辖。
合同纠纷的管辖确定标准有两个,分别是合同履行地和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的确定是相对复杂的问题,对此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专门的规定,此处不赘述。
Ⅶ 关于合同诉讼管辖地的问题
第二十四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五条 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七条 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八条 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九条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条 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一条 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二条 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由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达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三条 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由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或者航程终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四条 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原则如此,但是不同种类合同有区别
Ⅷ 合同纠纷法院归属地
合同纠纷诉讼归属地的确定方式有以下几种:
1、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内定:“因容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关于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当事人应向这两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合同当事人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合同纠纷,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管辖法院。
3、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亊人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中的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确定管辖。”
Ⅸ 被告住所地 如何确定
首先,依据有效协议管辖优先于法定管辖适用的原则,先看协议管辖。该案中双方曾协议约定如果发生争议由合同履行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
《民诉意见》第17条:当事人协议不明或协议选择了两个以上可协议选择的法院管辖的,协议无效,所涉及的纠纷依合同纠纷管辖的规定来确定管辖法院。可见,双方关于管辖的协议是无效的。
其次,我们来看法定管辖。合同纠纷案件的法定管辖包括:(1)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2)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第一,住所地就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也就是乙市。住所地与公民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以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地。貌似有可能是丙市。但《民诉意见》第5条规定: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而李某的妻子说他外出半年,也就是说半年前李某还在乙市的家中,所以丙市够不成经常居住地。第二,关于合同履行地。法规中规定,借款合同纠纷中,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当事人没有特殊约定何地为合同履行地,那么合同履行地为贷款方所在地,本案中为甲市。由材料无法得出双方另外约定了合同履行地,所以丙市仍然没有管辖权。
综上,丙市的人民法院对该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没有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