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返还原物纠纷法律依据
依据是《物权法》。
行使物权请求权中的返还原物请求权,其请求权基础是物权法第三十四条关于无权占有不动产或动产的规定。但由于返还原物请求权系依物权产生的权利,如果物权消灭,则返还原物请求权随之消灭;若原物灭失,则返还物权请求权随之丧失。
一、返还原物纠纷诉讼的法律适用
处理返还原物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物权法》第34条的规定。
二、确定该案由应当注意的问题
适用本案由时要注意,返还原物与返还财产并不完全相同。返还原物是指物的返还,返还财产是指财产的返还,财产的形态既包括物也包括权利。所以,返还财产的范围要大于返还原物的范围。返还原物是指对物质形态的物的返还。
三、返还原物纠纷诉讼的管辖
返还原物纠纷区分返还物属于不动产和动产而分别确定管辖。不动产返还纠纷,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4条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动产返还纠纷,则根据当事人之间产生返还请求权基础法律关系确定管辖,如因合同关系占有动产的,按照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规定处理,如因不当得利返还的,按照一般地域管辖的规定处理。
四、返还原物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这类诉讼是指原告诉请被告返还其占有的动产或不动产的诉讼。在多数国家,这类诉讼的举证责任由不占有财产的一方当事人,即原告负担。不少国家的民法规定,对物的占有具有权利推定的效力。
我国民法通则及民法理论均未承认占有具有权利推定的效力,但从审判实践看,物品的占有者在举证责任问题上也是处于有利地位的。这是由于未占有物品的原告是提起诉讼的一方当事人,他首先必须证明作为诉讼请求根据的事实,即证明对所争执的物品享有合法权利的事实。如证明对该物品享有所有权,享有占有权等。如果原告主张的引起权利发生的法律事实得不到证明,而被告也未能证明对该物享有合法的权利,人民法院通常也会依据被告外观上占有物品的事实,作出有利于被告的裁判。
『贰』 公司公章被侵占,公司该怎么办!
这是一起公司纠纷案件。这起案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一些公司的内部矛盾程度,也说明了不少股东、高管在公司法律意识上的缺失。案情是这样的:甲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他对某类产品有专门的供销渠道,但同时甲又有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不想辞职创业,出于时间和精力的考虑,于是甲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乙、丙二人来实际经营管理公司,三人共同成立了A有限责任公司,甲、乙、丙的股权比例分别为50%、25%、25%,甲为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乙为财务负责人,丙为业务经理。后公司经营一段时间以后,甲发觉自己被乙、丙二人架空,A公司的实际经营权全部落在乙、丙手中,甲去银行查账发现公司帐上没钱了,乙、丙各自拿着公司的财务账册、公章等不来公司上班了,但A公司尚有几家供货方的货款未付,现债权人起诉公司要求还债,甲这才知道自己的投资打了水漂,于是打算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甲要先把公司的公章、账册拿回来,然后再看乙、丙在财务上是否有问题,并打算追究责任人的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执行董事甲在公司印章缺失的情况下,可否以本人签名代表公司起诉乙、丙,要求其交付公司的证章、账簿?这种做法是可行的。既然A公司的公司章程已明确规定执行董事为公司法定代表人,依据《民法通则》:“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可见,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内处于公司管理核心的地位,对外代表公司,以公司的名义对外实施行为是公司的行为,该行为的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担。在公司公章被他人占有的情况下,甲代表公司起诉应当允许,毕竟公章、签名都只是一种形式,法定代表人签名代表的是公司法人的意志行为,而不是法定代表人的个人身份。 我国的《公司法》对公章只字未提,涉及到会计账册问题的是第三十四条关于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从该规定可以看出,以侵犯股东知情权为由起诉,原告是股东,而被告只能是公司,即便胜诉,承担提供账册责任的也是公司。本案甲股东兼法定代表人是要财务负责人乙归还账本,因此以知情权为由提起诉讼不能达到这一目的。 正是因为权利人难以从《公司法》找到直接的维权根据,因而只能另辟它径解决问题。实践中,出现此类纠纷的当事人多数是从公司的物权受到侵犯角度来主张权利的。这种诉讼思路的主要理由是:公司作为一个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印章是公司对外进行活动的有形代表和法律凭证。会计账簿及有关凭证是记录公司以往全部资金往来、财务经营信息的物权凭证,上述物品理所当然归公司所有。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或其他经营管理人员,经过公司的授权以后,只是上述物权凭证暂时的持有者和保管者,而不是所有权人。现公司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义要求返还公章账册,若持有人拒不返还是对公司财产权益的侵犯,属于民事侵权行为。《物权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侵占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依据上述法理,公司以民事侵权为由要求返还公章账册是完全合法有据的。但是,全国各地法院受理此类纠纷时争议较大、处理办法不一,有的直接支持了原告的诉请,有的则认为这属于公司的内部管理事项,由公司内部解决,不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笔者认为:法院若将此类纠纷拒之门外,会使当事人丧失一道最有力的法律救济途径。 《公司法》作为调整公司的设立、运营、管理以及分立、合并及终止过程中发生的对内对外关系的基本法,自然应当包括公司自身的内部管理问题。而公司的印章、财务账册、营业执照等公司法律凭证的管理问题是公司内部管理的一部分,因此从《公司法》角度也能找到支持公司诉讼请求的法律依据。所以,原告除了主张物权返还这一诉讼策略以外,还可以公司纠纷为由提起诉讼。 本案中,乙、丙既是公司的股东,又是《公司法》所规定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作为公司股东,乙、丙无权占有公司公章账册,因为上述物品属公司所有。《公司法》第二十条要求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作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乙、丙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见《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百五十条。《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还具体列举了违反公司忠实义务的具体表现,侵占公司公章、账册虽没有直接列在其中,依照对忠实义务的正确理解和公司法立法本意,无疑这是属于此条的兜底条款,即“违反对公司忠实义务的其他行为”。据此,公司以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起诉也应当得到法院支持。在这方面,有些地方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尚未出台具体司法解释的情况下,依据旧《公司法》第五十九条、新《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不但作出了判决支持,而且还出台了明确的审理规定,这是在真正把握《公司法》法理精神的基础上,作出的大胆而又正确的举措。(参见《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适用公司法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二)损害公司权益纠纷 15、股东、董事、经理及其他人侵占公司印鉴、财务账册的,公司可以侵占者为被告要求其返还,并赔偿因此给公司经营造成的损失。公司公章被侵占,公司以董事长签名的诉状起诉的,应当受理,但董事长已被股东大会罢免的除外。
『叁』 法律那些事儿股东恶意占有公司营业执照印章怎么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本案属于该规定第252个民事案件案由:公司证照返还纠纷,在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中,公司的营业执照、公章等相关证照,类似于公民个人的身份证一样,对外代表着公司,与公司经营息息相关,其重要性则不言而喻。对于公司的相关证照,其所有权当然属于公司所有,但公司作为一个虚拟的组织,也是由公司授权的个人代表公司进行运营的。而公司的营业执照、印章等应当由公司专人保管并对使用情况进行明细登记,只有这样才能控制证照的使用法律风险。而公司相关人员发生变更后,对公司证照的权利转移过程中,就容易产生此类法律风险,更有甚者,会有人恶意占有公司证照,损害公司利益。
根据《物权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第六十八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其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所以,如果发生此类纠纷,就可以依据上述规定,按照公司证照返还纠纷进行诉讼解决。
『肆』 拒不返还公司证照,印章,公司如何维权
公司可以通过诉抄讼要袭求相关人员返还证照、印章,也可以通过报纸等媒体公告证照、印章遗失,然后到相应的办证机构注销登记并重新办理证照、刻章。报纸的选择根据公司注册机构的行政级别确定,如市级机关登记注册的在市级报纸上刊登公告即可。
『伍』 公司能否起诉股东返还公司印章
我与王某、马某共同设立某有限责任公司,由马某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并负责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由于马某在经营过程中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亏损,我与王某共同提议后召开股东会,依法免除了马某的法定代表人职务,并重新选举王某为公司法定代表人。但马某在免除职务后却以自己也是股东为由拒不交出公司印章,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请问我们能否起诉马某要求其返还印章?杨律师认为:首先,公司合法刻制的印章作为公司民事主体人格的象征之一,是代表公司意志,对外进行民事活动和对内进行管理的法律凭证,具有确定和证明公司主体资格和行为能力的法律效果,对公司而言具有无形的财产价值。公司对公司印章享有专用权。其次,公司印章具有一定的物体形态,刻制印章须花费一定费用,故对公司而言具有有形的财产价值。公司对公司印章享有所有权。第三,在公司现实管理活动中,虽然公司印章由具体的自然人掌握和保管,但这种掌握和保管是基于公司的授权而为之。任何未经公司授权而非法占有、持有、使用公司印章的行为对公司而言都是侵权行为。第四,根据公司法律规范的规定,股东对公司享有股东权,包括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及分红权。但股东权必须依法行使,且不得利用股东权损害公司、公司其他股东及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公司对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公司财产享有合法财产权,任何人(包括公司股东)均不得侵犯。因此,马某在已被股东会免除法定代表人职务后,应当返还因履行职务需要而占有的公司的一切财产,包括公司印章。
『陆』 以妨障公司正常经营为由要求公司股东返还印章能起诉吗
可以起诉要求公司股东返还公司印章。
因为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一定会立案受理的。
这类案件叫公司印章返还纠纷,司法实践中还是很多的。
『柒』 员工擅自拿走了公司的公章、营业执照等,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员工拿走公章后你可以去报警,并在报纸上公告你的公章、营业执照正本、内合同专用章等容作废,重新去有关机关补办手续,防止在此期间他利用你的公章、营业执照正本、合同员工拿走公章后你可以去报警,并在报纸上公告你的公章、营业执照正本、合同专用章等作废,重新去有关机关补办手续,防止在此期间他利用你的公章、营业执照正本、合同专用章等与他人签订合同,那样你就要依约履行合同(员工构成表见代理),如果他是采用盗窃的手段取得公章、营业执照正本、合同专用章等,你可以直接去报警,他有可能构成盗窃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用章等与他人签订合同,那样你就要依约履行合同(员工构成表见代理),如果他是采用盗窃的手段取得公章、营业执照正本、合同专用章等,你可以直接去报警,他有可能构成盗窃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
『捌』 公司公章,证照被侵占,怎么通过法律途径要
您好!
《民事诉讼案由规定》252条“公司证照返还纠纷”,该纠纷实质是公司控制权纠纷,往往表现为公司公章、证照被他人占有,公司现有股东无法控制公司,从而产生纠纷。从物权法的角度,公司的公章、证照应该视为是公司的财产,是公司法人身份的象征。
1、诉讼主体:从财产所有者权利来看,公司理应作为原告;法定代表人作为代表公司意志的自然人,享有保管公司公章证照的权利,也符合法理,但是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明确公司公章、执照应由谁保管。所以,公司作为原告更符合法律本意。
2、如果公章被侵占,可以公司为原告:依据我国《民法通则》、《公司法》规定,法定代表人可以代表公司行使公司权利,所以如果公章不在,法定代表人可以代表公司签字。依据本律师亲身经历,公章不在,法院一般认同法定代表人签字代表公司。
3、诉讼费用:此类案件,通常会案件收取诉讼费,一般为50至80元。
4、证据:此类案件除了准备证明公司公章底档证明现有股东及法定代表人身份外,最重要的需要准备被告侵占公司证照的事实,如果在起诉前没有准备此类证据,庭审过程如果被告否认占有公章及证照,原告会很被动。同时此类案件往往是新老股东之间的纠纷,作为新股东还需要准备好购买股权时支付对价的事实证据,以备开庭只需。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玖』 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私自拿走印章,股东可以集体联名登报印章做废吗
可以登报声明公章作废,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这个人返还公章。
这类案件叫证照返还纠纷,只要证明公章在对方手里,法院一定会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