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些主体有权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邱戈龙尖端知识产权律师认为这个问题按照法律规定,专利权人及利害关系人均有权向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专利权人就是专利证书上载明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如果是自然人需要提供与之相对应的身份证,如果是法人需要提供与之相对应的营业执照。如果是经过受让而取得的专利权,不仅要准备转让协议及受让企业的营业执照,还得提供国家专利局的转让登记证明。因为专利权虽然是民事权利,可以由当事人之间自由处分,但专利权属于绝对权和排他权,权利产生和变更必须经过专利局登记或者变更登记方为有效。
利害关系人指专利许可使用人。专利许可分为独占许可、排他许可及普通许可三种形式,独占许可是指,被许可人在一定范围内独家使用,任何其他人包括权利人本人也不能使用;排他许可,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只有权利人本人和被许可人可以使用,其他任何人均不能使用;普通许可,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使用权,但是无任何排他权。因为独占和排他均具有排他性,所以该两种人均有权单独向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他们提起诉讼时,需要提供专利许可合同(如果有备案提供备案证更好)及被许可方的营业执照。因为普通许可不具有排他性,该范围内是否出现侵权是否予以制止,普通许可的许可使用人无权决定,所以该普通许可的被许可人无权单独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Ⅱ 原告提起的侵权之诉中,涉及到合同效力,可否就合同效力进行审查
法庭应当审查的。
Ⅲ 因侵权纠纷提起的诉讼应由哪个人民法院管
侵权纠纷由侵权行为地和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地包括行为实施地和结果发生地。
Ⅳ 谁有权提起商标侵权诉讼
关于可以提起商标侵权诉讼的情形。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版关系人在下列被侵权权的情形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未经权利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2、销售侵犯权利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3、伪造、擅自制造权利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权利人的注册商标标识;
4、未经权利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
5、给权利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失。
Ⅳ 确认不侵权之诉与侵权之诉分别由权利人和侵权人向不同法院提起的时候,如何确
确认不侵权之诉与侵权之诉分别由权利人和侵权人向不同法院提起的时候,如何确?确认不侵权之诉与侵权之诉分别由权利人和侵权人向不同法院提起的时候,如何确?
Ⅵ 承运人是否有权就承运标的提起侵权之诉
你如果是抄买方,卖方和你约定的是到岸价(到达后成交),卖方承担运费、那在中途发生损毁、灭失也和你无关,不算是交付;如果约定的是自提货物价格(包括自己联系安排第三方承运人),那卖方把货物装上运输工具后就算是交付了;如果同样是自提价格,但是你是委托卖方代为运输业务(买方承担运费),只要货物装上运输工具也算是交付。
Ⅶ 一个个案,既可以提起合同之诉,又可以提起侵权之诉,
“一事”之“事”,我认为应作为“事实”讲。
你前面的例子内容讲的好像不太清楚。因此举最简单的一个例子,说明你问的问题:
市民坐公交车,买票上车到站下车。这样某市民甲上车交钱买票,与公交公司是合同关系。途中,因为司机驾驶不当,致使甲严重摔伤,造成损失。
根据《合同法》规定,甲可以选择按照《合同法》规定,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其经济损失。违反什么约,就是安全运送之约,造成何种损失,即医疗费、误工费、伙食补助费、伤残赔偿金等等。
同样,甲可以选择按照《民法通则》规定,以公交公司侵害其人身权,造成损失为由起诉。要求其承担医疗费、误工费、伙食补助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等。因为其违约行为造成了甲的身体伤害,侵害其身体健康权。
“事”即是甲乘车被撞伤这一“事实”。因此,乘客甲不能就其乘车受伤造成损害的事实,既要求公交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又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提起两个诉讼。但是,两相比较,选择何种之诉,对于当事人来讲是有差异的。
比如:1、合同具有相对性,如果提起合同违约之诉,就不能再起诉他人,比如与公交车相撞的其他车主,而侵权之诉则可以,因为对方有过错;2、举证责任不同,因为合同之诉只要合同相对方违约,即便是因为第三方原因,只要举出对方违约情事,就可要求其承担责任;侵权不同,侵权之诉需要举证损害事实存在,对方过错,过错与侵权之间的因果关系(特殊侵权除外);3、可选择的责任不同,违约不可诉精神抚慰金,仅限于实际损失;侵权则可以要求对方承担精神损害的赔偿,即抚慰金;4、合同之诉,具有无因性,不考虑过错对于赔偿的折抵,而侵权之诉,对方过错,可以减轻另一方的责任,按照过错大小承担民事责任。
因此,可选择之诉的主动权,在于受损害方,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依据,使受侵害的权利获得最大的维护。
附参考:
《合同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Ⅷ 权以外的其他权利受到侵犯,当事人是否有权提起诉讼
诉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在其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民事争执时,请求国家司法机关作出正确裁判,以保证民事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权利。
诉讼权利,是为了保证诉讼程序的有效进行,法律赋予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诉权和诉讼权利,二者之间虽然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它们毕竟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权利。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法律依据和内容不同。诉权是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以及依据宪法制定的民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赋予的。我国宪法第11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第1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条规定,审判民事案件,解决民事纠纷,是人民法院的任务。民事主体在其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民事权益争执时,就可以依据上述规定,请求人民法院给予司法保护,即享有诉权。而民法、经济法则又具体规定了民事主体在其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执时,享有诉权的范围和行使。如我国婚姻法第25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经济合同法第45条规定,经济合同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商标法第39条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被侵权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著作权法第11条规定,著作权侵权纠纷,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专利法、继承法等也都有相应的规定。可见,诉权决不仅仅是民事诉讼法所赋予的,它首先是民事主体的一种宪法性权利、它的理论基础是国家和法律产生以后,禁止民事具体“自力救助”,由国家给予“公力救助”。而诉讼权利,仅仅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权利,宪法和民法、经济法没有规定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我国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内容主要有,第50条规定的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查阅有关材料;第52条规定的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第178条规定的当事人有申诉权。
(2)时间有先后之分。诉权产生在先,诉讼权利产生在后。从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民事权益争执时起,民事主体就享有诉权,即有权请 请求国家司法机关作出正确裁判,以保证民事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权利。而诉讼权利是提起诉讼后才产生的权利,比如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有:起诉,应诉,委托他人代理诉讼,申请回避,提供证据,进行辩论,查阅案卷材料,请求调解,自行和解,原告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被告承认或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提起反诉,提起上诉,申请执行,等等。
Ⅸ 看这个例子,我可不可以在提起侵权之诉的同时提起违约之诉
民法上一般分为侵权和违约两大类,还有侵权和违约混和.他们的情况是混和.(如果肇事责任不是公交公司的车而是另外一方的车,那么另外一方则是侵权人.如果都有责任则双方都是侵权人构成共同侵权)
在侵权和违约混和的情况下,原告可以选择提起其中一种诉讼,不能同时提起两个诉讼事由.
提起侵权之诉的赔偿一定大于提起违约之诉,但是,侵权之诉需要证明侵权人的行为与被侵权人的损失具有因果关系,举证责任是大于违约之诉的.违约之诉只需要有合法的合同(本案中的车票),就可以了.
我的法律意见:
提起侵权之诉,因为,交警部门的责任认定和车票都比较容易搜集,证据并不是很复杂.可以提起侵权之诉.这个案件事实清楚,一般都会胜诉,只是赔偿的金额的问题.
费用计算:包括医疗费、营养费、交通费、护理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赔偿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