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起诉
2. 陈述一下投诉纠纷的基本处理流程
1、受理投诉(现场投诉、电话投诉、转来投诉);
2、对投诉进行分析,包括了解消费版者的反权馈意见、销售现场调查等,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判断投诉的类别;如服务类、质量类的等;
3、初步确定处理的思路和应用法律法规的依据;
4、进行投诉当事人之间的协调和调解,如果是商场的话,要履行商场的管理职能,注意商场的形象;
5、调解不成,如明显是销售商之事,可以实行先行赔付等措施,缓解矛盾,然后再处理;如果是消费者无理要求,可以明确告知,同时推荐他到消费者协会咨询、维护自己的权益;
6、对于突发的纠纷,首先要带离现场,避免围观,造成品牌形象的损坏;;对于恶性事件引发的纠纷引起媒体曝光等,要立即上报直接领导,要利用危机公关的处理程序,努力解决。解决不了的,请求上级领导给予处理。
3. 如何应对与当事人之间的投诉,诉讼纠纷
《劳动法》第77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同时,第79条又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综上所述,劳动者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处理:1、协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平等、公平、自愿、合法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协商处理。2、申请调解。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3、仲裁。如果没有达成调解协议或者拒绝调解而要求仲裁的,可以申请仲裁。如果劳动者不愿意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本单位没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4、起诉。如果劳动者对劳动者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不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必经程序,当事人一方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但申请仲裁是必须程序,人民法院只是在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时,才受理诉讼。
4. 遇到客户投诉产生纠纷,要认真争辩是对还是错
遇到客户投诉产生纠纷应该准备真诚的道歉和热情的接待。然后出具相关的证据。明确是对还是错,最后征询客户的意见如何处理供参考。
5. 服务投诉和医疗纠纷投诉的区别
1、申诉与投诉所诉之于的主体不同:申诉是向行政执法或行政管理部门回;投诉是向社会团体(如消答协)或平等民事主体。
2、申诉与投诉的诉诸方的目的倾向性不同:投诉只是就双方争议寻求解决;而申诉除了寻求争议的解决外,还附带或保留有要求行政管理部门制裁或处罚侵权者的权利,即俗称的“告”的成分。
3、申诉与投诉所产生的效力不同:投诉仅具有民事调解效力,双方当事人有一方方反悔调解就无效,调解的约束效力低;申诉则具有行政调解效力,双方当事人如达成调解协议或做出处理决定一般来说即具有行政执行力。
4、申诉与投诉的诉诸方的主管意愿不同:投诉必须是双方都自愿调解的条件情形下;申诉则只要一方当事人向行政执法或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即可
6. 装修与到纠纷应该找什么部门投诉
房地产主管部门投诉或者是装饰协会协调,一般的装饰公司都是协会的会员受到协会 约束。
3.15消费协会也可以,协调不成只好找媒体暴光。
实在不行只能法院见了。
7. 请问如何避免投诉变成纠纷
“投诉电话”是个沉重的话题,也是客服中心经营者无法逃避的事情。 有位男子因不满意某家大型综合电器制造商对其录像机的修理结果。他认为在向该公司提出抗议时受到了座席代表的谩骂。他在网上公开了通话录音。该公司的副总经理只好对此次“电话业务上的不适当发言”表示歉意,并请求网站撤消该抗议网页。但这件事情还是在“客服中心”业内广泛流传。在欧美,消费者为抵制制造商,把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在网站上公布是很平常的。在日本,访问这个带有抵制制造商信息页面的人已超过数百万,并逐渐被普通人所知道——这给消费者窗口的设立和运营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小事做起 在日本,公交车上接电话是缺乏公共道德的表现。因此,人们在公交车上一般不接电话,都要到下车后再回电。不过如果直接拨打留在手机上的号码,接电话的人很可能不是刚才打电话过来的销售人员,而是总务的人。他会告诉你:打电话的人现在离开了座位,并且不能转接。慎重起见重新打本人的直拨电话时,那个人马上就接了电话。(1)为了克服打电话人的直拨电话号码和实际显示电话号码出现不同的情况,NTT(日本电信电话公司)已经提供了固定通知企业指定的电话号码的服务。但是,是不是上述销售人员根本就没有利用这个功能呢?(2)如果那个固定号码是总务部的号码,那就更加说明了企业的电话号码管理没有深入到企业内部,没有解决好电话业务“三大恶习”之一的“轮流转接”。谁都会成为投诉者 如果上述事件采用实名制,消费者就能写出漂亮的投诉信。在网络上,谁都可以成为像拉尔夫纳德那样的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活动家。 我在这里没有指名道姓,是因为这不仅仅是某个特定人的事情,而是相当普遍的问题。讨论的中心成为特定企业和个人的固有问题,但是我想揭示事情的本质。 例如:在公司内部,从“关于A先生承担的业务……”等等开始提出某个问题。这个问题即使是具有普通意义的问题,然而,除了A先生之外的人,往往都会把这些当作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来看待。反过来,当进行普遍性问题的讨论时,甚至连当事人也察觉不到那是自己做的事情。虽然我很想说“说你呢!”,但往往连责任人本人也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参加评论。肯定是我们公司 自己公司被指责时(很多时候是被指名道姓的)也无动于衷的态度,会更加恶化事态的发展,特别是设有专门的“顾客咨询室”等部门的企业,更容易疏忽顾客的问题。只要谈话稍有不合,就以“不是通常的顾客”为由,将投诉搁置在一边。 尽快理解顾客诉求的正当性和普遍性,并把其他公司的不良事例当作“教训”来考虑。我们是否已经做到这一点了?从前面的事例来看,这些问题不只是那个销售人员的问题,事实上,营业部门总是说“好多顾客对总务部门接电话表示愤怒”,那么,同一个公司的不同部门之间,为什么如此协调不畅呢? 不是投诉,而是售后服务 在海外使用信用卡时,因顾客不熟悉使用方法,再加上海外加盟店的管理不到位,很多顾客投诉使用方法指示不清和金额不符等问题,比例远远超过国内投诉数量。某公司把这种业务称为“海外投诉”。因为处理此类投诉的难度和压力较大,导致很多职员不愿意承担处理,而且女职员的离职率也相当高。 在进行业务提升和系统化改造时,首先要更改业务名称。这种随着在海外使用信用卡而产生的各种询问和更正手续并不属于投诉范畴,是使用信用卡的必然结果。这对信用卡公司来说,是一项必然的售后服务业务,应该称之为“海外售后服务”。 庆幸的是,那家信用卡公司通过聘请更加敬业的优秀职员,他们在这个业务上的提供的服务得到了广泛好评。偶尔访问该公司的网页,还能看到赞扬专业化服务的顾客留言。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网页不是投诉者的专有场所,也可以成为支持者的集会场地。顾客咨询窗口的功与过 从大型综合电器商的例子来看,即使不知道实际情况,只要进入抗议网站就能指出问题。笔者在此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叙述。要强调的是:这不是对本案例的讨论,而是由此想到的评论。 第一点是语音数据的力量。只通过抗议文章是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的。很多人知道生动活泼的声音有很大的魅力。但是,这里也有陷阱。既然“语音”也属于数据,它是可以进行编辑的。即使是相同的言词,编辑之后也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曾经有位职业棒球选手说过,除非是无法“编辑”的现场直播,否则就不愿意出场。当然,这也有些过于担忧。不过,从现在开始我们确实应该多思考这方面的对策。 第二点是针对一些社会流氓不适合用“消费者咨询窗口”对应。 大部分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相关企业一般都雇用警察或保安人员,我仍然清晰记着十多年前发生在信用卡公司督促部门的情景。虽然有正义感的警察或保安人员的很多前辈们会说“应该整整那些拖延时间的坏家伙们”,在我们看来,那位顾客的确是在故意拖延时间,但那么对待顾客是不应该的。 虽然有必要考虑人员之间的诸多文化背景差异,但也应该注意那些“不区分业务内容,只设置‘综合咨询’窗口统一处理”的倾向。投诉不需要技巧吗? 刚开始自己亲自规划、构建、运营客服中心时,我和下属下了一个决心——“从现在开始,我们俩人每月轮流几次拿点心盒到客人处道歉。”因为,从当时企业开展电话相关业务的部门状况来看,发生顾客纠纷是家常便饭、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不到3年,我们就没必要给顾客送点心盒了。好多人问我秘诀在哪里。 有一次,一位客服中心的经理向一位资深的电子销售顾问咨询处理投诉电话的技巧,那时我正好在场。 “技巧是客服人员逐渐降低声音,那么顾客就会越来越提高声音,没过多久他就疲倦了。” 可能也有人接受这个观点。但只依靠技巧是无法取消点心盒的。在日本,“投诉”这个单词的语感并不好。英语中“投诉”是指“要求正当的权利”。所以把随身行李的交换牌称为“Claim Tag”。寻找避免投诉电话的对策时,不应该只从技巧方面来考虑,否则往往是优先考虑了处理方法,却又为相关业务部门制造了另一个投诉电话。 就像“投诉”的字面意义一样,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接受和满足顾客的正当要求上。把“投诉”转变成“纠纷”的是什么呢?就是大部分人把简单的“咨询”也改变成“纠纷”的过程。 如果注意到了这一点,在业务上对投诉负起责任,用一贯的做法处理业务。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拿点心盒向顾客道歉”了。 作者为日本电话销售协会常任理事,中国信息产业部呼叫中心职业标准指导委员会海外顾问;译者慕红云为太公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8. 和银行发生纠纷,去那投诉呢
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遇到任何纠纷,直接向银监会投诉也是没用的。正常情况下专,应先行与属该银行联络,这样做可使银行有机会及早解决投诉事项。实际上,现在各家银行的投诉渠道都做得很好了,电话、微信、柜台都能够进行处理,而且自有一套纠错的流程。只有对银行处理投诉的方法感到不满意,或银行并未在收到投诉后约定时间内给予最后回复,你的投诉银监会才会受理,而且只能是书面形式,口述形式或匿名投诉也都是无效的。
总之,遇到问题向银监会投诉,可能不是一种便捷的方法,但只要是在正规渠道购买的正规产品,还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方法。
9. 什么是纠纷什么是投诉
纠纷,即权利、权益争议,指争执不下的事情,没有解决的矛盾或争端,通内过相应的途径与方式解决了即容止息、平息了纠纷。常见有劳动纠纷、合同纠纷、相邻纠纷、家庭纠纷等。
投诉,是指权益被侵害者本人,对行为人或组织所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事实,向相应的权力机关(具有具制支配权的机关)控告或提出权利主张的行为。常见有消费者投诉、侵权投诉、违法行为投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