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化解村级矛盾纠纷
现在的农村矛盾越来越多,主要是经济纠纷,土地纠纷,以及各种利益的分歧很大,也很难处理,这就需要好的村官,公正无私,具有奉献精神,而且还要有一定的管理和协调能力!
㈡ 如何推动农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
土地权属争议复调查处理制办法第四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以下简称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拟定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办理争议案件有关事宜。 第五条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前款规定的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乡级人民政府受理和处理。
㈢ 如何建好乡镇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
1、归集工作职能,实行“一体化”办公。为有效协调各个方面,增强权威性,中心大多数由县市区委专职副书记任主任,分管信访维稳工作的副县(市、区)长任副主任。将“三调联动”办、维稳办、信访局、联席办、涉法涉诉办、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的相关职能归集在一起,集中办公。中心每天有一名县级领导坐镇,有参与部门负责人坐班,有信访窗口接待,有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有调解人员进行调解。同时赋予中心指挥调度、督查督办、责任查究、一票否决建议等职权。
2、规范工作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各个工作流程有专人负责,环环相扣,以便群众不多跑路、不多费时。一是登记受理。到中心上访的群众先到信访窗口登记,详细登记身份情况、上访诉求、问题涉事单位及人数。二是法律咨询。来访群众需要法律咨询的,坐班律师及时提供咨询,指导解决问题的正当途径。三是分类处理。对事实清楚、责任明确的问题,当场解决。对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较复杂问题,由中心集体会诊,研究措施,形成意见,专人牵头督办。四是限期办结。中心实行限期办结制度,明确规定调处期限,对调解三次以上仍调解不成的,引导当事人进入诉讼程序。此外,为接受当事人和社会监督,中心做到“四公开”,即公开领导电话、公开接访安排、公开调处过程、公开工作流程,使调处工作更具公信力。
3、设立流动调处庭,开展巡回调处。大多数中心设立了流动调解庭,负责调处领导和上级部门交办的矛盾纠纷,各乡镇、街道和部门、单位申报调解的重大疑难纠纷,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多主体的重大矛盾纠纷以及突发性的矛盾纠纷。流动调解庭由中心指定人员牵头,各成员单位积极支持、参与和配合。流动调解庭在接到指派任务后,由流动调解庭庭长或首席调解员提出调解方案,根据纠纷的性质,涉及的乡镇、街道和部门、单位,组织力量现场调解,保证了工作及时、准确、高效。湘潭县中心去年3月成立以来,流动调解庭直接调处重大矛盾纠纷53起,调处成功4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