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因此产生的纠纷由受赠人自负

因此产生的纠纷由受赠人自负

发布时间:2021-02-16 13:07:22

『壹』 110在解决民事纠纷给当事人造成伤害怎么办

110在解决民事纠纷给当事人造成伤害,首先要看是什么原因什么性质的伤害,如果内是对当事人的正当执法而容造成的伤害,一般情况下应该是不承担什么责任的,即当事人后果自负的那种。如果是执法过当等情况导致的对当事人的误伤,一般会给你相应补偿的,你也可以固定相关证据,申请国家补偿。

『贰』 急求!如何让赠与行为受法律保护 请懂相关法律的朋友给予帮助!

你的情况很难,有两个问题难以解决:

1、当初的赠与行为是口头的,没有书面记录,现在赠与人之一已经过世,另一方已经神志不清,缺少证据。

2、交付房产证给你的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房子没有实际过户,房产证在你手上也不代表房子给你了。

最后分析一下如何补救:

因为房子是赠与人的夫妻共同财产,一方已经过世,那么过世一方拥有房子的一半所有权,继承就应该开始了,李铭已经过世,并没有书面遗嘱,赢按照法定继承,因此其子女(包括合法的养子)和丈夫对这一半房子都有继承权,所以,即使你和赠与人的丈夫再签订赠与合同,也不可能拿到全部的房子了,只能拿到部分了。

因此,你要补救有以下几步路要求:

1、赠与人的其他子女(养子除外)和丈夫是否愿意将房子给你,如果愿意,签订赠与合同需要他们所有然签字参与,但是没有养子签字,房子你只能得到大部分,养子还是有权继承的。

2、养子是否具有合法的养子地位,这一点你可以提出质疑,如果仅是养子有异议,但是其又不具有合法养子地位的,那么房子你还有希望得到。

3、赠与协议可以签,但是最好要进行公证。

4、还有一个难点要注意,如果丈夫方已经神志不清,你的受赠可能最后还是一场空,要订合同趁早。

最后情况,案件比较复杂,获得赠与的希望不是太大,如果房子价值较大,建议聘请一个律师操作。

『叁』 由于房产赠与方有债务纠纷,对受赠方有没有影响

有的。很可能被认定为无效行为。在存在负债的情况下,拒绝到期债务的偿还而赠与财产,可能被认为转移财产、规避债务的执行,而无法得到法院的认可。

赠与合同,不属于善意取得的情形之一。

『肆』 赠与房产没办理过户,但受赠人已接受,一直在居住,其他人要法定继承,请问此赠与有法律效力吗

接受赠与要明示
各地房管部门貌似都有时间限制
自接受赠与之日起1~3个月内到房管部门办理过户手续

之前有新闻报道有个小伙接受奶奶赠与的房产,但两年都没办理过户手续。最终房管拒绝变更登记

『伍』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接受赠与吗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接受赠与,有接受赠予的权利。

山东省沾化县法院审结一起特殊继承纠纷案件。2001年,8岁的张小龙和父亲张龙一起回老家看爷爷张成吉(老伴已故)。张成吉得知孙子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且在班上担任班长后,十分高兴。他告诉小龙:你好好学习,将来上重点大学。爷爷明天给你存5000元钱,让你以后用。

第二天,张成吉果然带张小龙去银行,以小龙的名义存了5000元钱,并给孙子看了存折。2002年12月,张成吉因病去世,留下存款30000元。张家三兄弟在对30000元财产进行分配时产生了矛盾。张龙认为写有小龙名字的存折不应算遗产。

这笔钱属于小龙所有,剩余的25000元才是遗产,由三兄弟继承。对此,张家的其他两个儿子坚决不同意,他们称:张小龙年纪尚幼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接受赠予。他是张家的孙子,其他孩子也是张家的孙子,或者给每个孩子5000元,然后遗产平分。

或者哪个孩子都不给,三兄弟平分遗产。为此,他们起诉到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其民事活动。”

本案中,张成吉以张小龙名义存的5000元钱应视为对张小龙的赠予,归小龙所有。张成吉生前为张小龙存款,是其处理自己财产的行为,他愿意给哪个孙子或不给哪个孙子是他的自由和权利,不一定对每个孙子都要平等。

张成吉死后,其没有处分的财产可视为遗产处理,对于遗产,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由合法继承法人继承,而不能任意处分。在调解无效情况下,遂作出判决:写有张小龙名字的存折归张小龙所有,剩余的25000元存款作为遗产在张龙三兄弟间分配。



(5)因此产生的纠纷由受赠人自负扩展阅读:

由于中国《合同法》把赠与合同的性质规定为诺成合同,即赠与人与受赠人一旦达成合议合同即告成立,对双方具有约束力,赠与人对受赠人有要求其履行的权利。一般情况下,诺成合同是不允许当事人享有任意撤销权的。

但由于赠与合同为无偿单务合同,受赠人为纯获利益者,赠与人并不能从受赠人处取得任何财产代价,在赠与合同成立后,若不许赠与人撤销赠与,则即使赠与人因一时冲动、思虑不周而为赠与的的意思表示,也须负担履行赠与合同的义务,这对赠与人要求未免过于苛刻,有失公允。

『陆』 【任何基于本授权而产生的一切法律纠纷和责任均由我司与被授权人承担连带责任,与贵司无关】

不是一个人。“贵司”指的是对方公司,“被授权人”是拿着授权委托书的那个人。如果产生法律后果,由出具授权书和拿授权书的人承担连带责任,与对方公司无关。

『柒』 请法律高手解答。

一、你父亲把房子赠与给你,房产局收费相对于房屋买卖,收费低不少。具内体收费额需要到你当地容房产局咨询;
二、房产继承;就是等你父亲百年以后,你凭你父亲事先做好的遗嘱公证书,直接到房产局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有个费用是最低的。
基本就这两种办法。

『捌』 代人购房出现纠纷,谁应承担举证责任

2003年2月,贺某所在的单位要修建职工集资房。2月8日,贺某受在外地工作的妻弟李某的委托,在单位以李某的名义购买了房屋一套。房款由贺某交付给了单位。此后,贺某又代李某对房屋进行了装修。2003年11月24日,李某因公死亡。待李某丧事处理完毕,贺某以自己在代李某购房过程中,房款系自己垫支为由,要求李某的妻子陈某给付其垫支的房款,但遭陈某拒绝。贺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决陈某支付其垫支的所有购房款。法院审理过程中发现,此款究竟是谁所出,双方均没有充分的书面证据,那么本案的举证责任该由谁承担呢?

依法分析

首先,要搞清本案中的法律关系。本案中,原告贺某在代被告一方购房的过程中涉及两个合同关系:一是从对外关系上看,贺某代理李某买房,与单位之间系房屋买卖合同关系;二是从对内关系上看,贺某与李某之间是民事代理关系。就房屋买卖合同而言,当事人能够举证,证明单位收到了房款,对外的买卖合同不存在任何争议,故本案不是买卖纠纷;之所以会发生本案纠纷,是因为贺、李在对内的代理合同履行上出现了问题。

其次,要理清代理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在本案的对内代理合同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原告贺某而言,其权利是收取李某交来的房款,如果在代理过程中代李某垫支过款项,有权向李某索取。贺某的主要义务是代理李某与单位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代李某向单位缴纳房款及办理与购房相关的其他事宜;对李某而言,其主要义务是将购房款交与贺某,然后由贺某代其将此款交与单位,如贺某在代理过程中垫支过款项,李某一方应向贺某积极支付。那么此房款究竟是贺、李二人谁出的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因为,否认权利存在的一方当事人应当就权利消灭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合同义务因一方当事人履行而消灭,因此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应当对合同是否履行的事实或合同不能履行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1)合同已经履行完毕的,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应当就合同履行完毕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2)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而没有通知债务人,致使履行发生困难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对合同履行困难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3)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因法定事由的出现而中止履行时,应当对对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其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其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其三,丧失商业信誉;其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4)负有合同履行义务的当事人要求提前或部分履行债务且不损害债权人利益而遭到债权人拒绝的,应当就提前履行、部分履行及遭到债权人拒绝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在本案原、被告双方之间的代理合同中,根据上述法律关系的分析,李某一方负有证明其已将购房款交付给贺某的举证责任,由于李某已死亡,支付房款是对李某、陈某夫妻共同财产的处分,所以责任应由李某之配偶陈某承担。现陈某不能证明上述事实,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应由其承担举证不利的法律后果。

技巧提示

本案还涉及代理权发生争议的举证责任。主张权利存在的人应当对权利产生的案件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凡因代理权发生的争议,由主张有代理权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1)证明代理权的发生依据。法定代理、委托代理和指定代理等代理权的发生依据。(2)证明代理权的范围。从时间上看代理权是否已经终止;从授权范围上看是否超越了代理权限。(3)对表见代理的证明责任。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虽无代理权,但因被代理人的行为造成了足以使善意相对人客观上有充分理由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的表征,从而应由被代理人承担其后果和责任的一种代理。在由表见代理引起的纠纷中,主张有代理权的人应当证明表见代理中的以下事实:其一,行为人实施了无权代理行为。即虽无代理权却以被代理人名义签订合同。其二,相对人依据一定事实,相信或认为行为人具有代理权,在此认识基础上与行为人签订了合同。如被代理人明知行为人以本人名义订立合同而不作否认表示;行为人持有某单位的介绍信、空白合同书等。其三,相对人主观上须为善意、无过失。其四,无权代理人与相对人签订的合同,应具备合同有效的一般条件。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法律高手》

『玖』 把“由此产生的任何经济纠纷”写成了“由此产生的任何经济费用”,这关系大吗

当然大了,表达的意思都不一样。
原本要写的那句话是为了免除银行的责任的,你这么写银行那里都通不过

『拾』 第一继承人与受赠人赔款纠纷

如果确认赠与协议有效,可以得到房产,赔偿款因为没有处理所以会按法定程序处理,兄弟无法得到。

阅读全文

与因此产生的纠纷由受赠人自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