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投诉人有权知道投诉结果吗
这个问题你是问对人了,让网络知道之星来回答你!
1、明确告诉你,你有权知道投诉结果!
2、你向保监局投诉保险公司,根据《信访条例》第2条,你是信访人。
3、根据第17条的规定,建议你书面向当地信访办投诉,信访办会把投诉件转到保监局,按照第22条规定,保监局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
4、如果保监局没有尽到监督义务,根据第34条,你可以向上级保监会申请复查,对复查结果不满意,向复查机关的上级再申请复核,一定要搞到明白为止!
法律依据:
《信访条例》
http://www.gov.cn/zwgk/2005-05/23/content_271.htm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
第十七条 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信访人提出投诉请求的,还应当载明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有关机关对采用口头形式提出的投诉请求,应当记录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第二十二条 信访人按照本条例规定直接向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以外的行政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予以登记;对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并属于本机关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受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对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的机关提出。
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但是,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
有关行政机关应当相互通报信访事项的受理情况。
第二十三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及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
第三十四条 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收到复查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
第三十五条 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收到复核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
复核机关可以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举行听证,经过听证的复核意见可以依法向社会公示。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
Ⅱ 我可以去消协投诉吗有个明白人告诉我,先谢了!
是太贵了,我两年前买的机就是这种配置,价格欺诈。
1、可到消协投诉,获取第一手证据。
2、同时可以到物价部门要求查处。
3、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双倍返还。
Ⅲ 淘宝投诉问题,明白的进
先把那个快递单的复拍个照片制
如果单上没写里面是什么东西,就把当初你问他的快点单号时的记录给淘宝客服看
如果确实是假的,你可以联系下此卡的其他卖家看看是否都有上当,如果还有的话最好就一起投诉
卡的外部和包装上的规格要拍下来,然后软件检测的数据如果能清晰的拍下来最好就拍,不能拍再考虑截图。
Ⅳ 投诉,您明白客人倒底在说些什么吗
投诉,你明白客人说的是什么吗?我觉得主要看一下客人的需要你那些事情。
Ⅳ 举报和投诉有什么区别
1、概念不同:
投诉是指消费者购物或接受服务,与企业发生争议后,通过电话、书面等形式,向工商等行政部门反映自己权益遭受侵害的事实,请求协助解决争议的行为。
举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工商等行政部门反映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举报既可以实名举报,也可以匿名举报。
2、提出者不同:
投诉人是认为自身权益遭受侵害的消费者;而举报人是发现违法行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这种违法行为未必对其自身权益造成了直接侵害。
3、处理依据不同:
投诉的处理依据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等;举报的处理依据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
广大劳动者举报投诉应注意以下事项:
1、明确区分举报和投诉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了劳动保障监察的举报制度和投诉制度。劳动者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如果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了自身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2、通过快速有效方式进行举报
劳动者举报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时,可以通过快速有效的方式,如可以拨打本市劳动保障政策咨询和举报电话“12333”或者登录上海劳动保障服务网http://s.yingle.com等便捷的方式进行举报。
3、举报时应尽量提供详实信息
劳动者在举报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时,应明确提供被举报单位的名称、地址及违法具体行为。为更有效地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劳动者在举报时可以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同时也可以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与举报人联系。
4、劳动者应及时维权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因此,为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劳动者应及时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以防超过维权时效。
5、劳动者应注意收集证据材料
劳动者在工作时应注意保存好用人单位的招工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相关工作凭证,以便举报投诉时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提供,或在申请仲裁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
Ⅵ 客户投诉的内容可能涉及哪些方面
一、倾听客户的抱怨
作为一个销售人员,应该明白客户在投诉时,情绪是很激动的,心里是愤怒的,有时可能会说难听的话或破口大骂。我们要知道这是客户的一种情绪发泄,是把自己的不满发泄出来,情绪激动是正常的,此时的客户是希望得到我们的同情、尊重和对问题的重视,所以要向客户先道歉,并认真的倾听或记录他的抱怨。最后要问客户你所理解的意思是不是他要表达的问题,这是你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和对他的尊重的表现。
二、认同客户的感受,平息客户的情绪
客户在发泄抱怨的时间,不要顶撞他,更不要说“这不是我的责任,向我发什么火。”这个时间你的一切解释,都被客户认为是在推卸责任。你只有及时的道歉和用真诚的语言、态度,和他沟通,使他的心情平息下来,让他明白你十分理解他的心情,关心他的问题,尽快的汇报并处理,让他平息下来,为成功处理投诉打下基础。
三、了解信息,帮助客户
你要了解清楚客户希望的结果,以及他能接受的处理意见,作为销售人员要用专业的知识给客户分析问题,及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如果你不知道,要尽快的与相关部门联系,帮助他查明原因。你对问题处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让客户感到放心、有保障,从而消除对立的思想。
四、提供处理方案
你已经知道客户想要什么,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了,设定处理方案就是告诉客户目前你能够为他做什么,根据实际情况为客户提供不同的处理方案,这是处理投诉的关键点。
五、跟踪服务,留住客户的心
在处理意见与客户达成一致后,要检查客户的满意度,并再次表示道歉。这样会让客户感觉到你的企业是真的以客户中心。
Ⅶ 申诉和投诉有什么区别
1、申诉,是抄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2、投诉是指:权益被侵害者本人对涉案组织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事实,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主张自身权利。投诉人,即为权益被侵害者本人。通俗的说:申诉是已经进行了投诉/举报,但是结果对于自己并不正确,再次寻求重新处理;投诉是发现了某个问题,向某些部门告知情况,维护自己的权益。
Ⅷ 中国邮政投诉!!明白人进!!
你打11185吧或95580银行的客服。和客服说,一生成投诉工单他们会自己找你道歉的。做错了要承认才对啊。让他们认错就OK了,最后要处理好给你。
Ⅸ 急急!!投诉和得到的回答,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你的回答挺好的,不可能违规。
没有及时显示,应该是因为你的回专答中带有“试听”链接属,网络对带有网址链接的回答审核较严。
你去投诉后,得到的回复是请耐心等待审核,就说明该回答还在审核中。
如果是没有通过审核,管理员就会回复你,你的回答违规已被删除了。
所以,你还是再耐心等待一下,如果等了很久还是没有显示,可以继续投诉。
其实,网络知道没有通过审核的回答不一定都是违规的,也有不少是被系统误判误删的。
我也经常有很正常的回答不显示,以前我还会去投诉,可是有很多时候投诉也没用,所以现在就懒得去投诉了,遇到这种情况,自认倒霉。
避免回答不显示的方法:
1 尽量不大段复制答案,哪怕是自己以前的答案复制了也可能不显示。
2 在回答时,先把答案内容提交上去,在修改答案时,再把网址链接添加上去,如果修改答案显示不出来,干脆直接把修改后的答案,连同提问链接一起发消息给提问者,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Ⅹ 投诉和举报有什么区别
投诉和举报的区别
1、概念不同
投诉是指消费者购物或接受服务,与企业发生争议后,通过电话、书面等形式,向工商等行政部门反映自己权益遭受侵害的事实,请求协助解决争议的行为。
举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工商等行政部门反映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举报既可以实名举报,也可以匿名举报。
2、提出者不同
投诉人是认为自身权益遭受侵害的消费者;而举报人是发现违法行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这种违法行为未必对其自身权益造成了直接侵害。
3、处理依据不同
投诉的处理依据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等;举报的处理依据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
4、处理方式不同
投诉的处理方式是“调解”。工商部门在收到投诉后,审核该投诉是否符合受理规定。对于受理的消费争议投诉,工商部门采用调解方式来处理。在工商部门指导下,企业与顾客平等协商,就修理、更换、退货、赔偿等事项进行充分沟通,并就达成共识内容制作调解书;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工商部门将终止调解,并建议顾客与企业通过请求消协等社会组织调解、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法院起诉等方式解决争议。
举报的处理方式是“查处”。工商机关在收到举报材料后,根据核查结果决定是否立案。通过法定调查程序,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最终作出给予行政处罚、不予处罚、移送、销案等处理结果。
5、投诉“和解”可以撤回
举报“私了”不能撤回
投诉可以撤回。如消费者与企业“和解”后不想投诉了,或对企业就修理、更换、退货、赔偿等事项提出的解决方案表示满意了,都可以撤回投诉。
举报不能撤回。举报人举报后,以来信、来电或其他形式要求“撤回”举报的,并不具有法律效力。行政部门仍然会对举报人所反映的案件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如果查实企业存在违法行为,即使企业与消费者自行和解,甚至给予高于法律规定额度的补偿,也不能免除企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仍然会依法依规对企业做出相应处罚。
6、强制执行力不同
投诉处理中,最终是否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取决于企业与顾客的自身意愿,且调解结果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举报处理中,查处工作则具有强制力,是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者,履行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法定职责,查处结果具有强制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