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侵权法释义

侵权法释义

发布时间:2021-01-26 14:28:09

侵权责任法86条其他责任人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的其他责任人,是指建筑物、构筑物或者版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权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而承担了侵权责任后,发现了新的责任人,有权向新的责任人追偿。
这个新的责任人(包括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主要责任人、次要责任人等)就是法律上说的其他责任人。

㈡ 侵权责任法解释有哪些

您好,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为了正确适用侵权责任法,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侵权责任法施行后发生的侵权行为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权责任法施行前发生的侵权行为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
二、侵权行为发生在侵权责任法施行前,但损害后果出现在侵权责任法施行后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三、人民法院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民事纠纷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决定进行医疗损害鉴定的,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及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组织鉴定。
四、人民法院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民事纠纷案件,如受害人有被抚养人的,应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将被抚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
各级人民法院在适用侵权责任法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重大问题,请及时层报我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二0一0年六月三十日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㈢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释义的图书目录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一条 【立法宗旨】
第二条 【适用范围】
第三条 【被侵权人的请求权】
第四条 【侵权责任优先】
第五条 【侵权责任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第二章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
第六条 【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
第七条 【无过错责任原则】
第八条 【共同侵权行为】
第九条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
第十条 【共同危险行为】
第十一条 【无意思联络但承担连带责任的分别侵权行为】
第十二条 【无意思联络承担按份责任的分别侵权行为】
第十三条 【连带责任】:
第十四条 【连带责任人内部的责任分担】
第十五条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
第十六条 【人身损害赔偿】
第十七条 【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
第十八条 【被侵权人死亡或者合并、分立时请求权人的确定】
第十九条 【侵害财产损失的计算】
第二十条 【侵害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赔偿】
第二十一条 【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
第二十二条 【精神损害赔偿】
第二十三条 【为保护他人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责任承担】
第二十四条 【公平分担损失】
第二十五条 【赔偿费用的支付方式】
第三章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
第二十六条 【过失相抵】
第二十七条 【受害人的故意】
第二十八条 【第三人的原因】
第二十九条 【不可抗力】
第三十条 【正当防卫】
第三十一条 【紧急避险】
第四章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
第三十二条 【监护人的责任】
第三十三条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暂时无意识或者失去控制后的责任】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责任】
第三十五条 【个人劳务关系中的责任】
第三十六条 【网络侵权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第三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损害】
第三十九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损害】
第四十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
第五章产品责任
第六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
第八章环境污染责任
第九章高度危险责任
第十章动物致人损害责任
第十一章物件损害责任
第十二章附件
后记

㈣ 《侵权责任法》的意义

我国抄的侵权责任法于2009年12月袭26日审议通过,将于2010年7月1日开始施行。侵权责任法作为民事法律体系(即通说的未来的民法典)的基础法之一,在民事纠纷中占居非常重要的位置 。

在人们的日常法律关系或者说可能产生的法律关系中,因为侵权是仅次于合同的民事行为,所以对于公民来说并不陌生;又因为侵权的形成或者形式不可能预先设定,处理结果往往因为人的不同或认识或思维的基点的不同而迥异,所以较之合同行为和处理结果更复杂,更有尽快制定并认真执行的必要。

“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什么权利”通常被理解为是“有权利必有救济”的另外一种说法,但两者绝不是语义反复或者涵盖。侵权责任法的立法者的初衷和雄心旨在实现侵权行为和责任在法律上实践上述两句话的含义,所以侵权责任法获得通过,是中国法治进步的又一个亮点一点也不为过。

㈤ 侵权责任法的意义

《侵权责任法》主要解决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时所引发的责任承担问题。所谓民事版权益,是指生命权、健权康权、用益物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该法是民事基本法,是人们维权的普遍适用的法律依据和“行动指南”。对网络侵权、产品质量、医疗纠纷、动物伤人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侵权行为做出明确规定,形成诸多亮点。对保障人权,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㈥ 你如何理解侵权责任法的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回的行为。
一般来说侵权答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但是我认为侵权责任法中的侵权行为,不一定存在过错、违法、损害事实, 也就是说在一定情况下,这些不一定是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举例来说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饲养人主观上并没有侵害他人的故意,但他依然要对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

㈦ 侵权法的定义、特点及功能是什么

侵权法是保障私权的法律,但侵权法并不是确认和创造权利的法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版不是权利法权。侵权法是什么呢?首先,它是在权利和法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提供救济的法,它是通过对私权提供救济的方法而保障私权的。因为侵权法与其他法律不同,就在于它是一种救济法,它调整在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是否救济以及如何救济,从这个意义上说,侵权法调整因权益受到侵害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它的核心就是解决对哪些权利和利益进行保护。侵权法必须在引发侵害后果之后,才能发挥调整社会关系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很多学者认为,侵权法是一种事后的法律,是对社会关系的第二次调整。侵权法本身作为救济法不能主动介入到某种社会关系里面去,换句话说,侵权行为法是权益遭受到侵害之后所形成社会关系,它的核心是解决在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应该怎么救济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侵权法释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