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商事法律制度是什么
民商事法律制度,指以民商事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为内容的案件或纠纷形成的版法律制度。
民商事案件权由民商事法律调整,涉及民事案件由《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等调整,涉及商事案件由《公司法》、《合同法》、《合伙企业法》等调整。
㈡ 商事仲裁受理范围是包括哪些
仲裁的范围,即仲裁可以解决争议的范围,也就是争议的可仲裁性问题。我国《仲裁法》第2条、第3条与第77条对仲裁范围从不同角度作出相应的规定。
(一)可以依照仲裁法仲裁的范围
《仲裁法》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这里的其他财产权益纠纷,通常是指因侵权而产生的财产权益纠纷。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仲裁法仲裁的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1.当事人之间具有平等性,如果当事人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非平等性关系,则该争议不能申请仲裁。
2.仲裁事项具有可处分性,也就是说,当事人只有对具有可处分性的事项,才能通过签订仲裁协议的形式将所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
3.争议内容具有财产性,即当事人可以提请仲裁的事项一定是基于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产生的争议。
(二)不可以依照仲裁法仲裁的范围
根据《仲裁法》第3条的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1.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这类纠纷是基于特定身份关系而产生的,这种以人的特定身份为基础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一旦产生,往往就是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的,对其争议也需要通过相应的法定程序才能解决,因此,这类纠纷不得仲裁。
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这里主要涉及国家各类不同机关之间权力的划分,其中,行政机关是国家专门设立的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的机构,对于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当事人不得协议交由仲裁机构仲裁解决。
3.可以仲裁,但是不适用仲裁法的范围。根据《仲裁法》第77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与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不适用仲裁法。此外,从我国关于劳动争议以及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处理的其他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来看,这两类纠纷案件应当仲裁,而且,仲裁是提起相应民事诉讼的前置性程序,即只有经过仲裁解决,当事人对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在法定期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㈢ 民商事案件的涉外案件管辖权与国内案件管辖权的区别
民商事案件的涉来外案件管辖权与国自内案件管辖权的区别是互惠原则,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时应当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条
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请求外国法院承认和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应当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第二百八十一条
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也可以由外国法院依照该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请求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
㈣ 亚洲商事(中国服务处),地址是上海浦东新区福山路458号同盛大厦6楼,是骗子公司吗
我也在查这个公司是不是黑平台,有个网友介绍用这个,我之前没做过,谁用过的来说一下嘛
㈤ 侵权纠纷可否突破仲裁协议的约束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简单谈一下个人观点。仲裁协议只能是约定商事合同之债的一种争议解决渠道而已。侵权之债是不允许双方约定的。请看仲裁法调整范围。另外,如果侵权案件写到商事仲裁条款之中,那只是因为没有按照协议约定,也就是违约而引发的侵权,但那不叫侵权纠纷,你去立案,立案的案由一定是合同纠分。也就是说凡事在仲裁合同约定或仲裁条款约定的商事仲裁事项均依附于商事合同的主合同本身,违反约定在成合同项下内容侵权的都是合同之债。如合同和仲裁条款之外发生的侵权仲裁委员会自然不会受理。比如说甲乙签订货物买卖合同,约定合同发生纠纷到某某市某仲裁委员会.仲裁。但合同履行期间或过程中甲把乙给打伤,是不是侵权,那么这个侵权你去申请仲裁人家会不会受理。答案很明晰,合同之债与侵权纠纷两种法律关系自然要分别处理。当然还是要看具体案情,不了具体案情回答显得草率,因为毕竟法律存在很多边缘问题,都是需要具体分析的。不过,就问题本身来讲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即使侵权和仲裁事项不是同一法律关系分别处理,那也仅仅是不同的法律规范调整不同的法律行为,他们不存在互相矛盾和所谓突破的情况。如果对仲裁条款本身有争议试图改变,那也是仲裁条款本身的问题,谈不到谁突破谁。如有具体问题愿意拿出来一同探讨商榷。
㈥ 民商事裁判规则是民族事诉讼法吗
民商事裁判规则的依据是民商事的实体法律。例如婚姻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公司法等法律。民事诉讼法是处理民事诉讼活动的程序法,不是民商事裁判的规则。
㈦ 公平责任原则在商事侵权中能否适用
公平责任原则只能作为基于民法基本原则中的公平原则而成为平衡当事人双方利益的一种机制,而不能成为商事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㈧ 国际民商事案件中外国判决的承认和执行公约的介绍
《国际民商事案件中外国判决的承认和执行公约》,1971年2月在海牙国际私法会议通过。
㈨ 最高法院关于民商事指定管辖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释〔2002〕5号
(2001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3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01年12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二○○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为正确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依法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现将有关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的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第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由下列人民法院管辖:(一)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二)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三)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四)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中级人民法院;(五)高级人民法院。
上述中级人民法院的区域管辖范围由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确定。
第二条 对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所作的第一审判决、裁定不服的,其第二审由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下列案件:(一)涉外合同和侵权纠纷案件;(二)信用证纠纷案件;(三)申请撤销、承认与强制执行国际仲裁裁决的案件;(四)审查有关涉外民商事仲裁条款效力的案件;(五)申请承认和强制执行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裁定的案件。
第四条 发生在与外国接壤的边境省份的边境贸易纠纷案件,涉外房地产案件和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不适用本规定。
第五条 涉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当事人的民商事纠纷案件的管辖,参照本规定处理。
第六条 高级人民法院应当对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辖实施监督,凡越权受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应当通知或者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
第七条 本规定于2002年3月1日起施行。本规定施行前已经受理的案件由原受理人民法院继续审理。
本规定发布前的有关司法解释、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