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商标侵权采取哪些救济措施
1、行政救济方式
㈡ 商标权被侵犯后的行政救济方式都有什么
发生商标侵权纠纷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商标注册人一旦发现自己的商标受到侵害,即可向侵权人所在的或侵权行为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投诉,请求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核实、依法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经审核后,认为符合下列条件的,则予以立案:
(1)有商标侵权的事实存在;
(2)需要给予行政处罚;
(3)属于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管辖范围;
(4)人民法院对此案件尚未受理。
立案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经过调查、核审、告知、听证等一系列程序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出如下决定:
(1)确有应受行政处罚侵权行为的给予行政处罚;
(2)侵权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3)侵权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4)侵权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商标注册人可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就侵权赔偿数额进行调解,但该调解没有强制效力,调解不成时,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通过行政渠道解决纠纷的好处在于程序相对比较简短、查处迅速、打击有力。对商业活动而言,效率就是财富,因而程序的经济性对于商标的保护至关重要。但行政查处的不足是民事赔偿不能总令当事人满意,其根本原因在于行政机关所负的主要职责是维护正常的经济市场秩序,在查处侵权案件中其着眼点在于给予侵权人行政处罚、使市场恢复正常秩序,民事赔偿不是其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基于此,如果对行政处罚决定中的民事赔偿部分不满意,当事人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㈢ 大陆法系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救济一般采取有哪些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条有明确规定:
第五十三条 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十四条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十五条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询问有关当事人,调查与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有关的情况;
(二)查阅、复制当事人与侵权活动有关的合同、发票、帐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三)对当事人涉嫌从事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四)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㈣ 对于商标侵权行为可以在起诉前有哪些救济措施
你好,可以举报到工商局或者自己找侵权人协商,主要是保留固定侵权证据,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㈤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的保护途径
1、工商局查处、专利局查处、版权局(文化执法大队)查处
通过向工商局、专利局、版权局(文化执法大队)举报,要求侵权企业停止侵权,同时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1)举报信;
(2)举报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商标注册证复印件、专利证复印件、版权登记证复印件;
(4)授权委托书;
(5)商品为仿冒品或侵权产品的鉴定书;
(6)侵权企业详细名称、地点、产品名称、外包装,及证明侵权的初步材料、线索。
2、公安局查处
向公安机关举报检举,请求对侵权方责任人予以刑事处罚,从而从根本上制止侵权行为再次发生。
(1)商标案件:超过3万,驰名商标不受限制;
(2)专利案件、商业秘密案件:超过50万;
(3)版权案件。
3、海关查处
涉及海关备案、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简单来说,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就是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即在货物进出境时,对与货物有关的知识产权实施保护,或者更简单的讲,就是海关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进出口货物进行查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商标、专利、版权、商业 秘密、技术秘密等等知识产权都可以受到海关保护呢?不是,只有商标权、专利权、版权,以及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才受到海关保护。
4、人民法院起诉
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令侵权方停止侵权,赔偿损失。一般是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北京海淀、朝阳、丰台等。难点是赔偿额的举证,一般要求50万的法定赔偿额。
5、其他行政部门查处
农药—农业局,无法进行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当地质检局举报产品质量
在具体造作中,一般是把某几个途径联合使用。一般来讲工商人员无权强行搜查某些区域,比如民宅等,也无权扣留、取走某些贵重财物证据,那么这样的现实,就必须由工商联合公安共同执法。
㈥ 专利侵权救济制度和著作权,商标权侵权救济制度有何差异
申请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责令停止侵犯专利、商标、著作权的行为时,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1)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当事人及其基本情况、申请的具体内容、范围和理由等事项。申请的理由包括有关行为如不及时制止会使申请人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具体说明。
(2)申请人的权利证明。申请人应当提交能证明其权利真实有效的文件,包括权利证书等凭证,如专利证书、专利权利要求书、专利说明书、专利年费交纳凭证、商标注册证、作品底稿、作品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等等。涉及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交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出具的检索报告。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的,还应当提供独占使用许可合同、排他使用许可合同及其相关材料。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单独提出申请的,应当提交权利人放弃申请的证明材料。专利、商标、著作权财产权利的继承人提出申请的,应当提交已经继承或者正在继承的证据材料。
(3)被申请人实施侵权行为的证据。申请人应当提交能证明被申请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权利的行为的证据,包括被控侵权产品等等。
(4)申请人应提供有效的担保。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将驳回申请。在执行停止有关侵权行为的裁定的过程中,被申请人可能因采取该项措施造成更大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追加相应的担保。申请人不追加担保的,可以解除该项措施。人民法院采取的上述措施,不因被申请人提供担保而解除,但申请人同意的除外。
专利侵权纠纷中,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前责令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的申请。利害关系人包括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专利财产权利的合法继承人等。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中,独占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在专利权人不申请的情况下,可以提出申请。
在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侵权纠纷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利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前责令停止侵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行为的申请。
在商标侵权纠纷中,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前责令停止侵犯商标权行为的申请。利害关系人包括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注册商标财产权利的合法继承人。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中,独占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排他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在商标注册人不申请的情况下,可以提出申请。
在著作权侵权纠纷(包括计算机软件)中,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前责令停止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行为。
㈦ 商标被侵犯后怎样救济
您好,1、行政救济方式
行政救济是指工商、海关等部门依据有关商标的法律法规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理,保护商标注册人的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海关是我了两个主要的行政执法机关。
(1)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商标权的保护
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对于认定构成侵权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根据该规定,当事人在不愿协商或协商后达不成协议,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调查是否存在商标侵权行为。
(2)海关对商标权的保护
我国《海关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海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与进出境货物有关的知识产权实施保护。”《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与进出境货物有关并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和专利权。”在实践中,为得到海关更好的保护,商标权利人应向海关总署进行海关备案。备案可以预先进行,也可以在申请保护的时同时进行。
2、司法救济
司法救济,是指人民法院对商标侵权案件利用司法手段保护商标注册人的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禁止令
禁止令,是指法院在判决前为了制止事态的扩大、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或防止有关证据灭失而临时采取的行动,包括扣押、封存、冻结等措施。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证据保全
第五十八条规定:“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㈧ 知识产权判断题 制止商标侵权必须由商标权人进行 我国国民进行商标注册人必须有自己的经济 理由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商标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根据侵权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可通过自助行为或寻求公力救济的方式达到制止侵权行为的目的。
(8)商标侵权的救济途径人民法院起诉扩展阅读:
自助行为。一般指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在不借助任何公力的情况下自行获得救济。一般为向侵权行为人发律师函,或直接与侵权行为人接洽,协商,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在任何情况下,当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其商标专用权和相关权益受到侵害,都可采此种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
公力救济。指通过行政管理机关或司法机关获得救济。公力救济又分为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
行政救济。指请求行政管理机关对商标侵权行为予以制止并予以行政处罚,追究侵权人的行政责任。通过行政救济途径制止商标侵权行为是实践中经常被采用的,且被证明是较有效的一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只要有一定的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商标注册人就可以请求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措施制止侵权行为。
司法救济。指通过司法机关制止并处罚商标侵权行为从而获得救济,追究侵权人的民事和刑事责任。根据商标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严重与否,司法救济方式又可以分为提起民事诉讼和提起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即以商标侵权为由,要求法院判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对于前述所列任何一种商标侵权行为,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都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相比较行政救济而言,民事诉讼对证据的要求相对要严格得多,多数证据需要经过公证。同时,审判程序相对复杂,审判周期相对较长,且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所需要支付的费用也较高。
刑事诉讼,又分为公诉和自诉两种情况。公诉,即向公安机关举报(或采取行政措施后,在决定予以行政处罚前,如果相关行政机关认为侵权行为已经触犯刑法,而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待公安机关侦察并掌握足够证据后移交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自诉,即由商标注册人自行搜集足够的侵权证据,而后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㈨ 注册商标专用权被侵犯后,被侵权人的救济方式有哪些
1、行政救济方式
行政救济是指工商、海关等部门依据有关商标的法律专法规对侵犯注册商属标专用权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理,保护商标注册人的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海关是我了两个主要的行政执法机关。
2、司法救济
司法救济,是指人民法院对商标侵权案件利用司法手段保护商标注册人的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禁止令
禁止令,是指法院在判决前为了制止事态的扩大、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或防止有关证据灭失而临时采取的行动,包括扣押、封存、冻结等措施。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证据保全
第五十八条规定:“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㈩ 为什么销售并非本人制造的专利侵权产品同样属于侵权行为对于商标侵权行为的可以在起诉前有哪些救济措施
你好!
知识产权是绝对权,对世权,除非你能够证明你是通过合法专渠道或者合法途径属获得的该产品,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仍然属于侵权行为,只是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不能证明,那么还要承担赔偿责任。
诉前救济措施:起诉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前行为保全,让对方停止侵权行为。
国际知识产权公约不能直接适用,在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公约不能直接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