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关于纠纷故事

关于纠纷故事

发布时间:2021-01-14 17:38:29

『壹』 古代邻居因地界纠纷的故事

六尺巷来传说
六尺巷传自说是安徽桐城的地方民间传说故事。这是一则发生在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的一桩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大学士张英的府邸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即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
? 是这个吗?

『贰』 求关于文化冲突的趣闻、小故事、愈多越好

建议 看个李安的电影《推手》讲的是移民美国的北京太极拳师朱师傅在儿子优裕的家庭生活,专却属有寂寞之感。原因是美国的儿媳妇玛莎接受不了这个异国的公公。加上语言的不通,两代人的鸿沟产生了。老人在寂寞中有一次出外散步时,迷失了。回到家的儿子,见父亲不在,出门寻找,几次失望而回,与妻子产生冲突。老父在餐馆里与流氓大打出手后由警察送回家。本来是幸福的家庭生活,由于老父的到来,面临崩溃的边缘。儿子在无可选择下,于是生出驱逐老父的念头……
朱老先生最后离开了儿子,自己去唐人街的餐馆洗碗打工,惟一能给他一点安慰的是一位从台湾来的陈老太。李安通过这两位老人对故土的怀恋,表达了所有海外移民一种无法遏止的乡愁。

『叁』 有关冲突的故事

1.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打得不可开交,美国趁机大发战争财,出卖军火,结果一战过后版,欧洲列强普遍衰弱,美国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园子里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蝉。蝉正振动着翅膀悲切地鸣叫,想要喝一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弯曲着脖子,想抓住蝉后把它吞掉。螳螂正要吃蝉,却不知黄雀在它背后。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过螳螂吞掉他。黄雀正想吃螳螂,却不知有一个孩子正在榆树下面,他拉开弹弓,就要射向黄雀。孩子要拉开弹弓射杀黄雀,却不知道脚下有个深坑后面还有树墩子。

『肆』 民事纠纷类的法律故事

2010年,笔者曾处理一起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仲裁案件,虽然在仲裁层面上已经圆满划上了句号,但是该纠纷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路上因其法律不健全而遇到困境,至今尚未妥善解决。
一、案情简述
何某于1988年从组上承包了8份土地共8.8亩。1991年,何某举家到外省打工,户籍仍保留在组上。离家时,何某与组订立了口头协议,将承包地交给村民小组代管,以8份田土三年的收益来冲抵通电筹集贷款、农业税和农民负担等款项共314.30元,三年期满后,将承包地收回,若三年期满后,何某仍未回家,承包地暂由村民小组继续代管,待何某回家后,归还给何某。2008年末,何某回到组要求组上退还承包地时,组上已把何某从1988年取得承包经营权的8.8亩土地收回,另行发包给了本组村民李某八户农户,每户发包1.1亩,并在1998年延长土地承包期时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何某因要求村民小组退还承包地未果向县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纠纷仲裁
2010年4月2日,县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依法受理了该村民何某与村民小组及第三人李某等8人退还承包土地纠纷一案,2010年5月19日经县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依法设立仲裁庭开庭进行了公开审理。仲裁庭认为,组上在1998年延长土地承包期期间,将何某的承包地收回,并重新发包给本村民小组八户农户的行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1、2款关于收回承包地的相关规定,何某要求返还其承包地的主张,仲裁庭予以支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6条第1款的规定,做出了裁决意见:依法确认申请人何某在第一轮土地承包过程中取得承包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资格;依法确认被申请人及第三人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中涉及申请人何某的承包地部分无效;依法核减本案第三人共八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中涉及申请人何某承包地部分,每户核减1.1亩,其中旱地1亩,田0.1亩,重新核发八户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三、民事诉讼
第三人李某等8人不服县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于2010年6月30日向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求内容:“1.请求维护原告的土地使用权证的合法有效;2.请求撤消县仲裁委的裁决书。”2010年9月29日县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决书:“驳回李某等八人的诉讼请求。”
四、法院执行过程无章可循
2011年1月4日,何某申请县人民法院执行,申请执行的依据是县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和县法院的判决书。县法院收到执行申请后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因第三人李某等八人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提起了民诉,裁决书失效,虽然法院驳回李某等八人的诉讼请求,但对驳回李某等八人的诉讼请求后仲裁裁决是否恢复法律效力的问题,查无法律依据。虽然《仲裁法》第64条有“人民法院裁定撤销裁决的,应当裁定终结执行。撤销裁决的申请被裁定驳回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执行。”的规定,但第77条 “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另行规定”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不适用经济纠纷仲裁法,所以,对撤销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诉讼请求被裁定驳回的,人民法院没有对应裁定恢复执行的法律依据,裁定不予执行。
五、民事诉讼过程中的疑点
一原告在民诉过程中混淆证件名称:原告李某等八户农户在诉讼请求事项中:“请求维护原告的土地使用权证的合法有效”,实际上原告李某等农户没有“土地使用权证”,实际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法院受理庭在受理此案时对此有疏漏,民庭在审理过程中也遗漏了此问题。
二原告诉求类似于行政诉讼:笔者认为,原告李某等八户农户“请求撤消县仲裁委的裁决书”的诉求内容超出了民事诉求范围,形似于行政诉求,反过来讲,作为民事诉讼案,法院不应受理针对仲裁机构的诉讼请求。
六、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效力问题之拙见
笔者认为,仲裁裁决是否恢复法律效力应根据诉讼案的判决情况而定。一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起诉后,进入了诉讼程序,此时的仲裁裁决暂时失去了法律效力,但是案件的处理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仲裁裁决的效力。关于“请求撤销仲裁裁决”之诉,结果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法院支持“撤销仲裁裁决”的诉求,即否定了仲裁裁决,仲裁裁决理所当然不发生法律效力。第二种是原告撤诉情形,原告撤诉后,纠纷案又回到仲裁裁决状态,仲裁裁决应恢复法律效力;第三种是法院驳回“撤销仲裁裁决的诉求”,即支持仲裁裁决,在审理过程中当事人的诉求被驳回的情况下,仲裁裁决应恢复法律效力。
上述问题,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特别向市中院报告,市中院的意见也同上述县法院的意见一致,在执行过程中遇到法律真空,此案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伍』 关于矛盾冲突的事例

小学一年级的教室里。我正在教同学们如何做减法算术题。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我举了一个自以为很实用的例子:“如果你们有10个苹果,现在吃掉一个,还剩几个?”[将自己设置成一名教师有新意]
“9个!”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以提问方式开头让人耳目一新,生活小事,自然和谐]
“对!”我赞许地点点头,“那就是说10-1=9。大家明白了吗?”
教室里一片寂静,小朋友们都默不作声。[学生不作声,为什么呢?设置了悬念,让人思考]
我感到有点诧异。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故意捣乱,还是真的不懂,还是我讲错了?我很迷惑。[困惑]
“小红,你来说说,哪里还不明白?”我叫起角落里一个文静的小女孩。[欲解此困惑,提问]
“我,我——”小女孩低着头,小手不停地拽着衣角,小声地说,“我妈妈说,家里养的小金鱼死了一条,可我数了数,鱼缸里还是10条小鱼呀。10-1=10嘛……”[小红不回答是因为她认为10-1=10而可不等于9,小红产生了矛盾,所以默不作声,不回答问题]
“这是因为——”我正要解释,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打断了我的话。[小男孩可能又有新想法了]
“不对,10-1=0。星期天我到山里玩,正好看见一个坏蛋用枪打树上的鸟。树上本来有10只小鸟,可他只打下来一只,而树上一只鸟也没有了。”[不出所料,小男孩提出了另一个矛盾]
……[类似的事情肯定还有很多]
那堂课,我没有能够再讲下去了。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五花八门的,叫我不知如何回答。望着那一双双疑惑不解的,充满了求知欲望的眼睛,我的心猛地一颤,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世上到处都充满了矛盾,没有一件绝对的事情;人类在探索真理的同时,也在随时随地地制造矛盾。[感悟“矛盾”]
这就好像10-1=9,也可以等于0,还可以等于10一样,我们一方面对自己说对人要有爱心,爱人如爱己,另外一方面又怕跟陌生人说话,不愿交往;我们一边感叹人际关系逐渐冷漠,一边又不愿伸手帮助路旁车子抛锚的人。[联系生活现实来谈矛盾,有生活基础,耐人寻味]
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只不过我们不愿,也不敢去直面那些矛盾,怕自己被击倒,怕……正如我们坚信10-1=9一样,却忘记了自己童年时是否也提出过上述类似的问题。正如我们为自己对陌生人的无动于衷寻找借口:怕自己被坏人欺骗,怕惹上麻烦……[进一步体味生活中的“矛盾”,找出一些本质性的东西]
正是我们的怕,封杀了内心深处的良知;正是我们的怕,快要将我们的爱吃掉了……[此种矛盾,此种原因,我们应该如何办呢?我们又该如何来面对生活中的矛盾?一个省略号,欲言又止,难以言尽啊]
生活,或许本就这样,处处充满着矛盾。[实话实说,给人警钟,让人铭记,时刻准备着]

『陆』 康熙调解纠纷讲的是什么故事

康熙有些武艺,且喜爱打猎,这一天,在侍卫的前呼后拥下,又来到一座森林。康熙一眼看见一只花翎野鸡,正要开弓,突然从树林中扑棱棱跑出两只小梅花鹿。康熙放下雕弓,观看那两只梅花鹿,只见惊恐的小鹿怪叫着掉头向山冈上跑去。康熙挺好奇,就率随从们催马追赶上去。
他们跑下一道冈,又上一座冈,在一片杂木林里,小鹿不见了。康熙见林中有人正争抢一只大梅花鹿,便命侍从前去探视。侍从回报:“陛下,两个乌喇贝勒各领一帮壮勇,正在争抢一只梅花母鹿,互不服气,已经厮打起来了。”
康熙率众飞马到了近前。两伙人见旌旗伞盖遮天而来,都放下兵器,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康熙问道:“因何争斗?”一个贝勒说:“禀皇上,这里是奴才的围场。”另一个贝勒说:“禀圣上,奴才围场的鹿逃到这里来了,因此前来追讨。”两个贝勒各执己见,还要争辩。康熙皇帝道:“因一只野鹿,竟伤了和气吗?退下!回宫再议。”侍卫们过去摘下了两个贝勒的顶戴,将他们押回行宫。
康熙回到大乌喇布塔噶山行宫,马上派人冒着小雨到周围暗中查访。他得知这一带的大小山林都叫贝勒、将军、宗室瓜分了,非常痛心。当他听说族人内部连年争斗,闹得连驿道都不通畅时,拍案道:“长此下去,岂不无法无天了吗?我定要杀他几个!灭灭他们的锐气!”
晚上,康熙翻来覆去睡不着,思来想去。初来乌喇,功臣遗老甚多,自己临政不久,怎能以此图治呢?北方罗刹又时有进犯。励精图治,贵在人和,种族内部岂能自相残杀?
第二天,康熙把将军、诸贝勒和亲随大臣们传进行宫。人们都以为皇上要发怒,怪罪下官。两个争斗的贝勒,有惊驾之罪,必死无疑了。
众人正在猜测之时,康熙笑道:“朕身穿的袍子织得好看吗?”众臣异口同声地说:“天下无双,天下无双!”康熙又说:“朕初访乌喇,没有所赐,就将这锦袍分赐众位勋臣吧!”大家一听,都惊呆了,皇上的龙袍,哪个敢分割呀!
康熙笑了笑:“乌喇锦绣山川,良田沃土,都是先王留下的,可供万民衣食之用。民富可使民安,民安才能国强。它就像朕身上这身袍子,能工巧匠,用经丝纬线织成,如果众手都来抽丝拔线,难道它还是袍子吗?乌喇土地怎能私占豪夺呢!”
那些贝勒们听后又羞又怕,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互相争斗了。

『柒』 家庭纠纷故事..

看你的问题好费力啊。怎么是“甲03年来了”?“反而和女儿好上了”又内是怎么回事?难道不该和容女儿好吗?
你与甲乙的关系没看出来,是其中一个兄弟?
你没具体写有什么家庭矛盾,分析起来有点吃力,评论“女儿”也无从下手,仅假设着说下罢。

如果女儿确实无中生有,离间手足,无疑她应该受到谴责。
不过我的一点疑问是:几个兄弟都被母亲否定,这恐怕不是单凭女儿一张嘴就忽悠的 了吧?兄弟们做事是不是也有欠缺呢?

无论何因,女儿的做法我鄙视。那么大年级的老人还要受家庭矛盾的折磨,没人性啊。。。

『捌』 法律故事,1000字左右的,最好涉及法律纠纷,急求。

建议你看法律讲堂,里面有故事和讲解

『玖』 关于冲突矛盾的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了靠在墙根的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呀,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矛戳穿!”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楚人说话绝对化,前后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难免陷入尴尬境地。要知道,戳不破的盾与戳无不破的矛是不可能并存于世的。因此,我们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要做满说绝走极端。

阅读全文

与关于纠纷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东灵通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浏览:6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