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输血医疗纠纷

输血医疗纠纷

发布时间:2021-01-12 14:12:47

① 如何处理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输血案件一般还涉及到血站,一般需要追加血站作为第三人或者被告。

② 输血造成的医疗纠纷怎么保存证据

依法保存。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7 条,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回后果的,医患双答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之后再由双方共同指定或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③ 遇到医疗纠纷,该怎么办

1、与医方签订协议协商解决。

2、申请卫生行政管理机关解决。回

3、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 输血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有多久

您好!
输血医来疗纠纷案件作为自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种类之一,其诉讼时效应适用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即为一年。但在输血医疗纠纷中,由于错综复杂的病发现象和当事人主张权利的实际能力所受的影响,当事人往往在许多年后才提起诉讼。如某人因输血感染艾滋病,数年后才得知患病,但并未提起诉讼。家属在其死亡后才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从原告确认感染艾滋病时计算诉讼时效,则患者家属已丧失了胜诉权;如果从患者死亡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则其家属尚有权获得民事赔偿。
从充分保护受害人权益的角度出发,对原告的诉讼时效期间标准不宜掌握过死。因为原告虽知患病,但其可能无法得知致病原因和侵权人是谁,这可能妨碍其正常行使诉讼权利,而且患者患病时,侵权人损害的是其健康权,患者死亡后,侵害的是其生命权,二种权利并不完全一致。故患者家属在其死亡后才提出赔偿请求,应从生命权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⑤ 关于输血错误的医疗事故

这属于医院严重的医疗过错,如果因此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则可能构成医疗事故。院方违反回了医答疗护理诊疗规范。对于发生的民事纠纷,是可以通过协商途径进行解决的,不仅仅是只有诉讼。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也规定有协商解决的条款。至于章法,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且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都 是允许的。对于发生事故后的处理,当然是本着积极抢救生命及患者健康为原则,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比如积极配合患者或所转的医院提供一些检查报告情况及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便于医院治疗。。如果私了,作为医院来说,当然是不想把这么大的过错揽在自己身上,即使私了,他也不会承认医院有过错,因为如此以来,会大大有损于医院的名声。医院会积极主动赔偿并尽力满足患者的要求,但它可能要求患者一方在取得赔款后对该事故予以保密。也有可能在患者的病历上作一些手脚,来推卸责任。所以复印原始病历显得尤其重要。

⑥ 输血事故

这个问题很简单,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尽快找一个医疗方面的专门律师起诉至法院

具体的内专业容律师会告知你,我只能说,输血引起肝炎这样的事例在实践中比较常见,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在医院,医院在本案这种情形之下最常采用的抗辩举证是说采血样本肝指标呈阴性,这时候你们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说该证据有否进行质证,该证据的鉴定机构的资质等等

还是那句话医疗纠纷比较专业,所以希望尽快找个律师早些介入

⑦ 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如何处理输血医疗纠纷

你好,无论什么原因引发了医疗纠纷,也无论是否有违约或侵权的法律事实,只要有纠纷产生,就要有处理机制加以应对。那么如何处理输血医疗纠纷呢?下面为你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一、如何处理输血医疗纠纷

近几年,因输血感染丙肝、乙肝、艾滋等病毒的医疗纠纷日渐增多。这类案件类型新、处理难度大、影响面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1998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医疗献血、用血,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的重要法律。

关于过错责任的承担。根据《献血法》,血站和医疗机构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应当看其是否履行了法定义务,如果履行了法定义务,就可以认定其没有过错,如果没有履行或者没有严格履行法定义务,就可认定其有过错,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如第22条中规定,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违反本法规定,将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血液用于患者,给患者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献血法》对血站和医疗机构规定了明确的法定义务。对医疗机构而言,主要是对临床用血必须进行核查,不得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血液用于临床。对血站而言,法定义务相对较多,如采集血液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对采集的血液必须进行检测;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医疗机构提供等等。需要指出的是,血站和医疗机构是否履行了法定义务,也即是否有过错应当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不是要求患者而是由血站和医疗机构举证证明,如果不能举证,就应承担赔偿责任。

关于公平原则的适用。在输血感染案件里,难度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当血站和医疗机构均严格履行了法定义务时,仍然不能避免感染病毒的后果,如何处理?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因受科学技术水平和检测手段的限制,部分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尚未被全面认识,只能对献血者和血液进行病毒抗体检测,并不能完全排除丙肝、艾滋病的早期感染。经输血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和危险性是不能完全避免的。这也就是平常人们所称的“漏检率”问题。对此,《民法通则》第132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当血站和医疗机构对于患者健康受损的后果均没有过错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按照公平原则加以处理,由血站、医疗机构和患者分担民事责任。但是,这里的分担并不是三方平均分担,而根据实际情况,如损害后果,患者的经济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三方应承担的数额。

二、如何确定输血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

输血医疗纠纷案件作为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种类之一,其诉讼时效应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即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但在输血医疗纠纷中,由于错综复杂的病发现象和当事人主张权利的实际能力所受的影响,当事人往往在许多年后才提起诉讼。如某人因输血感染艾滋病,数年后才得知患病,但并未提起诉讼。家属在其死亡后才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从原告确认感染艾滋病时计算诉讼时效,则患者家属已丧失了胜诉权;如果从患者死亡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则其家属尚有权获得民事赔偿。

从充分保护受害人权益的角度出发,对原告的诉讼时效期间标准不宜掌握过死。因为原告虽知患病,但其可能无法得知致病原因和侵权人是谁,这可能妨碍其正常行使诉讼权利,而且患者患病时,侵权人损害的是其健康权,患者死亡后,侵害的是其生命权,二种权利并不完全一致。故患者家属在其死亡后才提出赔偿请求,应从生命权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网页链接

⑧ 什么是输血医疗纠纷

数学的时候因为医务人员财物导致血型财物和不良反应的纠纷就是数学医疗纠纷其定性有当地卫生局医政处医疗事故 认定

⑨ 输血医疗纠纷中被告主体怎样确定

输血医疗纠纷中,实施输血的医疗机构应承担直接责任是没有异议的,但医疗机构以外的其他民事主体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血液提供人的民事责任。血液提供者是血液传播病症的源
头。从维护健康有序的社会秩序来说,阻断血液提供者向非法采集人非法卖血的行为,也极有必要。笔者认为,可以让非法卖血者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即赋予受害
者诉权,使其索赔权不仅可以指向医疗机构、血液采集者,也可以向卖血人索赔,但只能限于非法卖血者。对于向血站无偿献血的人,因其本人不负有检验血液的义
务,即使其血液存在致病病毒,受害人也无权要求献血者赔偿经济损失。

疏忽真的是害人一大根本。

阅读全文

与输血医疗纠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