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商标侵权拘留一般几天

商标侵权拘留一般几天

发布时间:2021-01-12 10:04:49

『壹』 商标侵权一般怎么处罚

(1)责令停止侵权

具体措施如下:

①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②没内收、销毁侵权商品;

③没收、销毁专门容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2)处以罚款

对处理不服的,当事人可以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工商管理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贰』 我朋友商标侵权被拘留三个多月了还没有结果,后果严重吗

商标侵权看似小事,其实是个深坑啊,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伪造、擅自制造他人专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属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是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真心顾虑他的话,火速请律师。

『叁』 关于商标侵权扣押期限是多少天

根据复法律规定,查封扣押的期限制一般不得超过30日,对于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最多再延长30日。

关于商标侵权扣押期限回答如下:《行政强制法》第二十五条 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延长查封、扣押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对物品需要进行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查封、扣押的期间不包括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应当明确,并书面告知当事人。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

『肆』 公司涉嫌侵犯别人的商标权 销售假冒产品 刑事拘留多久 法律处罚

对单位判处罚金,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你亲戚如果只是个小员工的话,没啥事,问完话就放了。

『伍』 我朋友因假冒注册商标被刑事拘留 请问期限是多长

假冒注册商标罪 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为: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构成要件为:
1)该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人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情节达到犯罪标准的即构成本罪。
2)该罪侵犯的客体为他人合法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以及国家商标管理秩序;
3)该罪主观方面为故意,且以营利为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罪。
4)该罪的客观方面为行为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假冒商标行为,且情节严重。
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区别:
前罪侵犯的是国家商标管理制度,实施假冒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后罪侵犯国家对商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实施在产品中掺杂使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
对于采用假冒注册商标的手段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且销售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既触犯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也触犯了假冒商标罪。对于此种情况,应按照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以刑罚较重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定罪量刑。
根据:
1.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司法解释: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附>“相同”商标的含义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将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客观行为限制在“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这一范围内。因此,在认定假冒注册商标罪时,判断行为人使用的商标是否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就显得非常重要,它涉及到能否认定行为人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基本定性问题。
这个问题在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的确比较棘手。突出的疑难争议焦点是:所谓“相同”的商标,是否要求与注册商标在所有特征上完全相同?对于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基本相同的商标行为,是否可以认定为假冒注册商标罪?另外,“基本相同”与“相似”或者说“近似”的区别在哪里?也是值得研究的。
合理界定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中所讲的“相同”商标的含义,应该从注册商标的功能作用,以及刑法设立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基本目的去解释。商标所有人在商品上标明注册商标,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帮助生产者、销售者宣传商品、维护商品的产品声誉,另一方面在于指示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不同品牌的商品。刑法设置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目的,在于有限度地惩治严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因此,对“相同”商标的理解,应当掌握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注意合理实现刑法保护商标专用权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刑法对假冒注册商标罪客观行为毕竟有所选择、有所限定,严格解释“相同”商标的含义。从保护商标专用权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刑法所讲的“相同”商标,显然是不能限于两个商标在读音、外形、含义等方面完全相同的商标。理论上有人认为,所谓相同的商标,只能是指与注册商标完全相同的商标。否则,认定使用与注册商标不完全相同的商标的行为为假冒注册商标罪,有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嫌疑。这种观点机械地理解了刑法用语,在司法实践中也是不切实际的。
但是,刑法条文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客观行为进行限制,表明刑法对假冒注册商标行为是采取谨慎态度的。如果说对“相同”商标可以进行广义的解释,是不是就很难避免刑法的打击面扩大化的趋势?因为如果只要行为人使用的商标与他人的注册商标“基本相同”就可以认定为假冒注册商标罪,而“基本相同”又缺乏法定的标准,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构成把握实际上就有可能完全脱离刑法对该罪客观行为的限制。
可是,将“相同”理解为“完全相同”,在事实上就可能只限于将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捡来、窃来,或者商标标识制造者非法提供的情况,因为假冒的商标与注册商标多少会在某些方面存在微小的差别。对“相同”商标作狭义理解,显然不符合刑法设立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目的。当然,什么是“基本相同”而不是“近似”,在不同的假冒注册商标案件中,需要结合注册商标和假冒商标的具体特征进行比较辨别。“基本相同”没有法定标准,并不是说区分“基本相同”和“近似”就不可行。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品商标由文字、图形或者文字与图形的结合组成。所以,从辨别对象来说,行为人使用的商标与他人注册的商标是否基本相同、是基本相同还是近似,完全可以从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以及文字与图形的整体结构等各方面入手进行判断。
按照法律规定,注册商标的使用应当严格按照注册时商标标识文字、图形或者文字与图形的组合形式、颜色使用。我注意到,在司法实践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和做法,认为,对组合型的注册商标,只要与之在读音、外形、含义三方面之任何一方面相同的,就可认定为“基本相同”。这是否合理呢?
这是不正确的。注册商标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以及文字与图形的整体结构,每一个方面都是注册商标的重要特征,即使假冒的商标在大多数特征上与注册商标没有差别,而其中有一个特征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也不能认定为与注册商标“基本相同”。比如行为人在电器上使用与注册商标“飞利浦”读音相同的“菲利浦”,虽然读音相同,但“菲”的字形显然与“飞”不同,只能说行为人使用的是与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不能认定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假如某一个图形注册商标被核准为红色,而行为人假冒的商标却使用的是绿色,而假冒商标与注册商标除颜色不同外,在其他方面没有差别的,可否判断为刑法所讲的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呢?
这也只能判断为相近似,因为尽管假冒商标在图形的构图和整体结构上与注册商标相同,但颜色完全不同,因此综合判断的结果只能是近似,只不过这种近似性程度比较高,极容易使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生混淆,但不能因此而将假冒商标认定为与注册商标“基本相同”的商标,并进而认定行为人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在判断假冒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基本相同”方面,可否在理论上提出一个具体的标准呢?
由于注册商标的形式多种多样,假冒商标的形式也五花八门,所以理论中不好提出一个准确的标准。但是,存在一个基本的准则,那就是:以普通消费者的一般注意力作为评判的主观标准,采取整体比较与商标显著部分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判断,如果普通消费者(不是专业人士或者该商品领域的行业人员)认为两个商标相比较,文字、图形或者文字与图形的结合没有区别或者视觉上没有差别,这两个商标就是“相同”商标;如果普通消费者认为两个商标相比较,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文字与图形的整体结构是相似的,则属于近似商标。比如凤凰牌自行车商标中凤凰图案的尾巴上的羽毛是12根,如果行为人只是把羽毛的根数作成13根或11根,构图的颜色和尺寸结构等其他方面与注册商标又完全相同,则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种羽毛根数的差别是难以区别的,假冒商标便是与注册商标“基本相同”的。
在判断假冒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时,司法实践中还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注册商标所有人自己在商品上使用的商标,与其核准注册的商标并不一致,那么,判断行为人假冒的商标是否与注册商标相同时,是将假冒的商标与核准注册的商标相比较,还是与注册商标所有人实际使用的商标相比较呢?比如,美国微软公司将MICROSOFT(大写)申请注册为其计算机软件商标,但微软公司在计算机软件上实际使用的商标Microsoft只有第一个字母是大写。如果被告人在假冒微软公司的计算机软件上也使用商标Microsoft,是否可以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司法实践中有这种现象,只不过有时没有被认为是一个问题。假冒注册商标罪惩治的是侵犯注册商标的专用权的行为,因此,从客体的角度理解,如果行为并没有侵犯到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是不能对其进行刑法评价的。注册商标所有人没有正确使用其注册商标,而被告人假冒其实际使用的、与注册商标不同的商标,情节再严重,也不能追究刑事责任,因为被告人并没有侵犯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陆』 朋友因商标侵权已经拘留36天。案子已经移交检察院。请问检察院到法院判决大概需要多久

一个月之内

『柒』 朋友商标侵权被拘留了几天,他的家人想取保候审,有关机构提出要二三

取保候审属于来刑事诉讼期间对犯自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但必须缴纳保证金。保证金数额是根据所犯的罪行轻重确定的,而且将来只要不违反取保的有关规定,期满后必须如数退还本人的。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第七十一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捌』 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刑事拘留要多少天

刑事拘留是对嫌疑人采取的强制措施,最长不超过37天。此期间,提请逮捕。逮捕后羁押期限根据案件的情况为2-7个月。

阅读全文

与商标侵权拘留一般几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