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借贷合同纠纷中,银行方面有过错,如何划分责任
需要承担连带清复偿责任。
农商行在向制借款人发放借款签订合同时,之所以要求有替代偿债能力的主体提供担保,其目的无非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债权利益,规避借款人到期不能清偿债务而为己方造成损失,如此来说,农商行是不存在过错的。
反而,你自己在提供担保时,到确实存在不够慎重的情形。
当然,你在承担保证责任向农商清偿后,有权对自己的损失向借款人进行追偿。
供参考。
② 商品买卖合同解除了,按揭银行是什么诉讼地位
银行的按来揭贷款该自怎样处理?对此问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处理:
1、银行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提出诉讼请求或就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纠纷另行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规定:“以担保贷款为付款方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当事人一方请求确认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或者撤销、解除合同的,如果担保人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提出诉讼请求,应当与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纠纷合并审理;未提出诉讼请求的,仅处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担保权人就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纠纷另行起诉的,可以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合并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后,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也被解除的,出卖人应当将收受的购房贷款和购房款的本金和利息分别返还担保权人和买受人。”
2、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除后,再另行起诉,请求解除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4条规定:“因商品房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撤销、解除,致使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的目的无法实现,当事人请求解除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的,应予支持”。
③ 我公司于A公司签订建筑合同,A公司因为经济纠纷,银行账户被查封,A公司开了一个证明,要求我公司将工程款
只要有A公司的有效收据,我方也没有接到法院的不准给付A公司工程款的如何通知,就可以付了。
④ 银行借款合同的内容及签订注意事项
一、严格按法律来确认借款人的主体资格
按《合同法》及《贷款通则》的规定,可以签订借款合同的借款人必须为具有签约主体资格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我国《合同法》第9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民法通则》第42条规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诉讼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被告。而借贷合同签订后,合同主体常常发生变化,是把签订合同的一方主体列为被告,还是把已经变化的主体列为被告,或是把其他主体列为被告,就成了诉讼方式解决借贷合同纠纷的首要问题。如果不能明确诉讼主体,错列或漏列被告,都有可能造成诉讼失败,如诉讼驳回、原判被撤销、发回重审、再审等。
二、由借款人填写借款合同,防止理解纠纷
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借款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真正意识的表示,双方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内容、条款达成合意的,借款合同即告成立。而银行合同一般都是格式合同。
《合同法》第39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立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所以,借款合同应由借款人填写,可以让借款人熟悉、了解、理解合同内容、条款,填写过程也是熟悉理解过程。对合同的填写应工整规范,不得错填、漏填、留有空白,合同主体应写全称,主从合同内容相互对应,不能矛盾。防止合同填写漏项,防止出现经济纠纷时,因合同理解分歧,对贷款人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明确借款用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9条规定:债务人有多个普通债权的,在清偿债务时,债务人与其中一个债权人恶意串通,将其全部或者部分财产抵押给该债权人,因此丧失了履行其他债务的能力,损害了其他债权人的权益,受损害的其他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抵押行为。
由于此规定对“恶意串通”未作进一步解释、“部分财产”到底占抵押人全部财产的多大比重也没有具体标准,客观上给法院处理纠纷留下很大空间,抵押合同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官的认识。而目前借新还旧中办理的补办抵押多属于事后抵押性质,抵押的效力容易出现上述争议,存在着法律风险。所以,应在合同上注明此贷款的用途为“借新还旧”字样,使第三人(担保人)知道借款的真实用途,防止第三人以“借贷双方恶意串通欺骗第三人”为由提出抗辩。
四、严格借款合同履约规定
1、在现在市场中,普遍存在借款人提前归还借款的情况,如果借款人提前还本,属于提前履行合同。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提前归还借款实质上是不按照合同履行的行为,将影响到银行资金的利息收入计划。借款人应经贷款方同意并附一定的补偿金才能提前还款。
2、银行借款合同中明确借款人违约的责任。贷款行在与借款人签定借款合同时应尽量争取按银行借款合同格式文本规定,不宜片面满足借款人的要求而随意更改。
3、其它约定事项
《合同法》第69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
在银行借款合同中,贷款方未有通知条款,应在其它约定事项中增加,“如发现借款人有违约行为要终止履行时,贷款方应在多少天内通知当事人。”的条款,以免借款方以贷款人未尽通知义务而提起抗诉、抗辩。
⑤ 合同纠纷案件已结我并不知情,现在我的银行卡被冻结了
按你描述,你当时应该积极应诉的。现在还可以申请再审试试。
⑥ 银行签了保密协议6个月,这和劳动法的30天冲突吗
劳动法只来是规定了双方可以约定保自守商业秘密事项,没有保密协议30天的规定,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由双方约定,但竞业限制期限,自劳动关系解除之后不超过两年。
《劳动法》
第二十二条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⑦ 银行分行筹备组签订的装修合同发生纠纷总行是诉讼主体还是分行
如果分行事后成立的,应直接起诉分行;如果分行没成立的,就起诉其发起人,也就是总行。
⑧ 银行借贷纠纷一案,剩余款项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是什么意思
和解协议中一般除了撤诉的要求外,还要写明付款后双方债权债务清结再无争议版的内容,否则权就存在漏洞,原告是否撤诉是他的权力,如果他拒绝撤诉,无法强迫,法院会依法判决,支付的部分只能作为还款冲减了。如果双方达成协议,在付款后甲方不得再起诉追讨,但实际上如甲方仍然起诉,法院依然会受理,但: 1、如果协议中有约定付款后双方债权债务清结再无争议的内容,那么法院判决会驳回他的诉讼请求。 2、如果没有以上内容,那么只能冲减。
⑨ 裁判文书网公布银行合同纠纷案时是否应该隐藏银行工作人员姓名
如果合同纠纷案是当事人是银行,裁判文书网公布,判决时可能就会把银行工作人员的姓名隐蔽起来,否则不会
⑩ 对于没有任何合同,仅凭银行转账凭证起诉法院借贷合同纠纷应有那方法
根据判决书法院认为有针对性的写上诉状。不知道你有没有找律师,当初一审可以不用明间借贷来起诉,可以换一种起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