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举报案件的问题
案件举报是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但你也要实事求是的举报。公安机关收到举报信息后,也会进行核实的。一般会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在一定的时间内给举报人回复。如果举报不属实,对你也没有什么影响。
⑵ 客户投诉案件具体有什么处理办法
客户投诉案件具体处理办法
第一条为保证客户对本公司商品销售工作投诉案件有统一规范的处理程序和方法,并防范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客户投诉案件系指出现下文第三条所列事项时,客户提出减价、退货、换货、无偿修理加工、损害赔偿、批评建议等。
第三条客户的正当投诉范围。
①产品规格、等级、数量等与合同规定或与货物清单不符;②产品在质量上有缺陷;③产品在运输途中受到损害;④产品技术规格超过允许误差范围;⑤因包装不良造成损坏;⑥存在其他质量问题或违反合同问题。
第四条本公司各类人员对投诉案件的处理,应以谦恭礼貌、迅速周到为原则。各被投诉部门应尽力防范类似情况的再度发生。
第五条业务部所属机构职责①确定投诉案件是否受理;②迅速发出处理通知,督促有关部门尽快解决;③根据有关资料,裁决有关争议事项;④尽快答复客户;⑤决定投诉处理之外的有关事项。
第六条质量管理部职责①组织针对投诉的调查分析;②检查审核“投诉处理通知”,确定具体的处理部门;③提交调查报告,分发有关部门;④填制投诉统计报表。
第七条各营业部门接到投诉后,应确认其投诉理由是否成立,呈报上级主管裁定是否受理。如属于客户原因。应迅速答复客户,婉转说明理由,请客户谅解。
第八条各营业部门对受理的投诉,应进行详细记录,并按下列原则作出妥善处理:
①凡属质量缺陷,规格、数量与合同不符,现品与样品不符,超过技术误差时,填制投诉记录卡,送质量管理部;②如纯属合同纠纷,应填制投诉记录卡,并附加处理意见送公司有关领导裁定处理:
③如属发货手续问题,依照内销业务处理办法规定处理。
第九条质量管理部在接到上述第一种情况的投诉记录卡时,要确定具体受理部门,指示受理部门调查,记录卡留存备查。
第十条受理部门接到记录卡后,应迅速查明原因。以现品调查为原则,必要时进行记录资料调查或实地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①投诉内容(数量、金额等)是否属实;②投诉目的;③投诉理由是否合理;④投诉调查分析;⑤客户要求是否正当;⑥其他,必要事项。
第十一条受理部门将调查情况汇总,填制“投诉调查报告”,随同原投诉书一同报主管审核后,交质量管理部。
第十二条质量管理部收到调查报告后,经整理审核,呈报营业部主管,回复受理部门。
第十三条受理部门根据质量管理部意见,形成具体处理意见,报请上级主管审核。
第十四条受理部门根据上级意见,以书面形式答复客户。
第十五条客户投诉记录卡中应写明投诉客户名称、客户要求、受理时间和编号、受理部门处理蒽见。
第十六条客户投诉记录卡的投诉流程为:
①第一联为存根,由营业部留存备查;②第二联为通知,由营业部交送质量管理部;③第三联为通知副本,由营业部报上级主管部门;④第四联为调查报告,由受理部门调查后交质量管理部;⑤第五联作答复用,由质量管理部接到调查报告,经审核整理后,连同调查报告回复受理部门;⑥第六联作审核用,由质量管理部上报审核。
第十七条调查报告应包括发生原因、具体经过、具体责任者、结论、对策和防范措施等内容。
第十八条投诉处理中的折价、赔偿处理,依照有关销售业务处理规定处理。
第十九条质量管理部应于每月五日内填报投诉统计表,呈报上级审核。
⑶ 公安局不处理案件,该向什么部门投诉
在现实生活中,公民遭到不法行为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专公民对侵害自身权益的犯罪行为属可以向公安机关控告,要求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责任。但是公安机关认为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即不作刑事案件办理。控告人如认为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做法不当,可有三种救济方式:一是向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二是请求人民检察院予以立案监督;三是提起自诉。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决定不立案时,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这是法律赋予控告人对公安机关立案活动实行监督的权利,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接到申请复议后,应当认真及时地进行复议,并将复议结果通知控告人。 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⑷ 刑事案件怎样投诉
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任何人民或组织及受害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控告举报,专公安机关属经审查确定是否符合立案条件,并依法进行处理。具体规定如下 :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六条,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动投案人签名、捺指印。必要时,应当录音或者录像。
第一百六十八条,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
第一百七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第一百八十七条,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及时进行侦查,全面、客观地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
⑸ 怎样投诉法院民事案件负责人的乱作为
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回法权益而向法院提答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是诉讼的一种有效方法。
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和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规定人民法院、诉讼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及其在诉讼活动中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行政诉讼是一种诉讼程序法,主要是确定诉讼参加人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
从学理上说,行政诉讼法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上的行政诉讼法也称形式意义上的行政诉讼法,特指由国家立法机关依据立法程序所制定的具有专门、完整法律形式的行政诉讼法典,通常被称为“民告官”。广义的行政诉讼法也称实质意义的行政诉讼法,是指凡是在内容上属于规定行政诉讼问题的法律规范,无论其形式如何均属于行政诉讼法的范围。
⑹ 举报和报案,控告的区别
第一,提出的主体不同。控告只能由被害人提出;举报只能由与案件无关的第三人提出;而报案可以是被害人,也可以是第三人提出。
第二,是否知晓具体的犯罪嫌疑人不同。控告和举报已经知晓具体的犯罪嫌疑人,而报案只知晓犯罪事实存在,但是却不知晓犯罪嫌疑人是谁。所以大家从这两点来把握,基本上可以准确的区分控告、举报和报案。
报案,是指有关单位或个人发现犯罪事实发生而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揭露和报告的行为。
举报,是指有关单位或个人将其发现的犯罪及犯罪嫌疑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揭发、报告的行为。
控告,是指被害人(包括被害单位)将其发现的犯罪事实及犯罪嫌疑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揭发、报告的行为。
(6)投诉案件扩展阅读:
意义:
1.便于与举报人(举报单位)取得联系,详细了解被举报人(被举报单位)的情况;
2.便于检察机关及时调查取证,尽快掌握和查清被举报人犯罪事实和证据;
3.节省人力、物力;
4.表明举报人敢于承担举报责任,对所举报的内容敢于承担法律后果;
5.便于答复查处结果、反馈信息;
6.便于表彰、奖励举报人,弘扬社会正气。
参考资料:网络-报案
参考资料:网络-控告
⑺ 如何在网上举报刑事案件
1、打开网络,在网络搜索框输入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9、填写完成后 ,下拉至页面底部,点击提交按钮,网上举报刑事案件就完成了。
⑻ 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后,一般怎么处理投诉案件
消费者抄协会受理投诉后,进行袭调查了解情况,有必要约谈经销商或者生产商,而后进行调解,调解的目的是使双方都能得到满意。
调解前有必要双方提出调解底线,再经消协作双方工作,最后签订调解协议书。
⑼ 食品投诉案件怎么处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作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药监机关来说,和谐监管显得尤为重要。而日常饮食用药用械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引起的投诉举报问题,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药监机关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正确而及时地处理食品药品监管中的投诉举报问题,这是构建和
谐监管的重要一环,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不断化解监管矛盾的持续过程。因此,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食品药品监管中投诉举报产生的根本原因,积极主动正视矛盾,化解矛盾,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促进监管的和谐。
首先,我们要分清投诉和举报的区别。所谓举报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对单位或个人违反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检举、揭发或者提供线索,有关国家机关依法予以受理、查处的活动。而投诉中的投诉人是权益被侵害者本人。如果非权益被侵害者本人,而是其他个人或者组织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接受投诉的主体提起投诉,则不能作为投诉处理,只能作为举报处理。由于投诉人是权益被侵害人,投诉的违法事实涉及投诉者本人,因此在案件查处过程中无法隐藏投诉人的信息,不能适用举报制度为举报人保密的原则。投诉人认为有管辖权的药品监管部门拒绝履行其法定职责,或者作出的具体的行政行为不妥当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在处理过程中,投诉案件和举报案件适用的程序是不同的。
其次,制定相关制度。为了及时而准确地解决群众反映的有关食品药械经营、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和药械质量等问题,根据《药品监督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举报投诉处理制度,确定受理投诉举报的受理部门、受理范围、处理程序和答复告知制度。
一、确定投诉举报受理部门。
为确保投诉举报受理的准确及时,特指定办公部门或信访部门为专门的受理机关,具体负责受理、汇总群众以来电、来信、来访或电子邮件等形式的举报和投诉。其它部门受理的群众举报、投诉应在当天交办公部门或信访部门及时办理相关的受理手续,投诉受理单位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和推诿投诉人的投诉,受理不及时或拒绝、推诿投诉人的投诉,产生不良影响的,将追究受理人的相关责任。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举报经调查属实的,受理举报的部门应当给予举报人奖励。明确工作责任,实行“首问责任制”,受理举报部门应当公布本单位的电子邮件地址和举报电话,对来局举报投诉人员要热情接待,态度和蔼,接听电话要耐心细致、认真询问并及时、完整地作好记录并妥善保存。
二、确定受理范围。
举报的事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受理,并依法进行核实、处理、答复;不属于本部门的,应当转交有权举报的部门,并告知举报人。对药品或者以食品冒充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监督管理、检验中发现和上级交办、下级报请查处的、有关部门移送的案件以及新闻媒体披露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举报、投诉,应当及时处理。强化快速反应和及时做好反馈,要求接到举报投诉电话后,在第一时间掌握药品的质量情报和案件性质,对举报、投诉的违反药械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已超过两年的,不再查处;对举报、投诉的违反药械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需立案调查的,及时按案件审批程序办理,迅速采取行动,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证据,并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作出处理。药品监管部门对举报、投诉立案后,对立案调查的或投诉人要求答复的,受理单位应将办理的结果,以书面形式及时告知投诉人,并按照相关的规定予以奖励;不需立案调查的或投诉人不要求答复的,也应以电话形式告知处理结果或实际情况,并且鼓励投诉人积极举报。做到了举报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三、确定处理程序。
1、受理人员应及时登记举报、投诉的内容,如实记载关键性信息,填写《举报登记表》;对举报内容,严格执行有关的保密规定。
2、《举报登记表》由办公部门或信访部门按类别及时编号,一般举报应在2个工作日内交局领导批示,紧急重大案件随时向领导汇报;根据领导批示及时交执法部门办理。
3、执法部门负责人接到《举报登记表》后,应及时落实稽查人员,拟定初步调查方案,对涉案举报线索及交办、报送的案件进行初步调查。
4、案件办理结束,稽查人员应将查处结果认真填写在《举报登记表》上或以专门的案件调查书面回复,并及时反馈办公部门或信访部门;由办公部门或信访部门告知举报投诉人。
再其次,分清举报、投诉案件的类型,作出相应的处理。
受理举报投诉案件,是我们监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必须慎之又慎,切不可一刀切。在日常生活中,投诉举报人由于各自目的不同,所进行的投诉、举报情况性质也会呈现千差万别,大部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或维护人民群众的用药用械安全,而进行的投诉举报,这样的投诉、举报,必须按照正常的程序办理,并认真回复;而
有的出自某些投诉人个人意向,这类投诉多是投诉人存有私心,由于对价格、服务态度等不满,而随意说出子虚乌有的问题,目的仅是想让执法机关对其进行处罚或由于赔偿的原因,未得到相应、满意的索赔而向执法机关投诉,借此给被投诉方施加压力达到索赔金额目的;还有一些投诉举报人由于以前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个人心中存有怨恨或以政风评议为契机,甚至直接越级投诉,以莫须有的事由进行投诉,寻求监管机关忙于事件核查,以达到不可告人的心理满足。因此,在处理举报、投诉问题时,一定要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弄清案件性质,做到有条不紊,有理有据,认真核查,件件有回复,不可让人抓有口实,处于被动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