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侵权法第三十四第第一款和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九条有没有冲突啊,侵权不进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解释是连带
没有冲突来,如果雇员源是因执行职务行为(而本人无过错或重大过失)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由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如果雇员虽是执行职务行为但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是由于其有过错或者重大过失行为导致的。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即单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后有权向该雇员追偿。
② 急需一位律师朋友给我解释一下侵权责任法的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
先申明,我不是律师,是一名法学大学生,以下为您解答:
先明确一个概念,民法上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10岁以上18岁以下的人。但是其中16到18岁且能够有自己的收入养活自己的不算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0岁以下的。
第三十九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本条的意思是10-18岁(不包括上面提到的除外情况)的未成年人,在学校或者其他补习班、兴趣班之类的地方,只要受到人身损害,那么先要确定责任是谁的,然后再来确定该赔多少之类的问题。如果学校方面能证明自己做到了相关的注意和保护义务,是由于小孩自己不小心或者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学校是不负责的。
第四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本条的意思是指在存在校方以外的第三人侵权的情况下,能找到这个第三人的就先找第三人赔偿,即使学校管理存在不足。第三人不够赔的时候再找学校。找不到第三人的话,学校如果尽到义务了,那就不赔,最多出于人道主义,补偿一点(但实务中还是会让学校赔的,因为还是为了孩子受伤的考虑)。如果学校也有一点责任,那么也就是承担与学校的过错在小孩受伤结果中与第三人行为的比例的责任。理论上还有很大的争议,在如何确定学校的比例方面,具体还是要看个案的情况而定。
其实光看39、40条,就是以上解释,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第38和39条的比较下来,区别就是10岁以上,就要先分析谁该负责,学校有错才负责。而10岁以下,直接就推定学校要负责,只有学校自己证明自己没错,学校才不负责。也就是对10岁以下的小孩有特别的照顾。
③ 狗扑人后,人踢开了狗。现在狗主人索赔,该怎么办呢
索赔?狗主人真的好意思?不说只是踢了一脚将狗赶跑,就是将狗踢死也不用赔偿。
不用管他,让他起诉去,看他能不能要上钱?不起诉直接找你闹事,该报警报警。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简单来说说。
最后,家子要说,现在好多养狗的没有基本的素质,养狗不栓绳,狗屎随便扔,分不清人是狗的主人,还是狗是人的主人,造成人狗矛盾越来越严重,引发了不少狗咬人的案件。
法律已经注意到了这点,在《民法典》中对养狗不采取安全措施进行了更明确的规定,明确规定:“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也就是说,以后没有对狗采取安全措施,狗咬了人,即便是对方故意把手伸进狗嘴里导致的,狗主人也要承担赔偿责任,只是可以适当减轻责任而已。
希望养狗的人注意到这一点,以后加强对狗的管理。
④ 急!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中,该机动车还买了第三者险,机动车使用人或受害者还能要求保险公司赔第三者险吗
可以,但前提要看使用人是否有过错,有的才赔,可看道路交通法76条。如果使用人有过错当专然可以进三属责险。你所引用的法规是说,交强险不足的部分,使用人要赔,所以人有过错的,也要摸钱赔。如果机动车无责,三责险不会赔给你,这钱就要机动车方自己摸。这里的机动车方指使用人,使用人逃跑,无法查找的,所有人赔,然后所有人可以向使用人追偿
⑤ 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解释第九条和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专 雇员在从事属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
《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五条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侵权责任法性质是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属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在法律上的位阶上法律高于司法解释。关于雇主责任的部分依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在侵权责任关系中雇主无法追偿,雇主只能根据双方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务合同另行主张,但是在实务中很难得到支持。
⑥ 机动车不过户,私下写份转让协议。请问有效吗
这个买卖协议是具法律效力的,受法律保护。但是二手车不办过户,只签协议存在着法律风险。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条规定,当事人之间已经以买卖方式转让并交付机动车但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交警部门做出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而定,由新车主承担,但须举证。所以协议是有效的,但是车不过户可能会对以后的所有权归属产生纠纷,建议还是及早办理过户。
(6)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九条理解扩展阅读:
一、机动车过户所需要的相关手续为:
1、车辆行驶证
2、机动车登记证书
3、机动车登记副表(车辆所辖区车管所抽取,带身份证、行驶证、养路费证去抽取)
4、车辆购置附加税证
5、买卖双方身份证、户口簿,如果是外地户口,需要携带暂住证,买方的暂住证需要满一年。
二、机动车过户的简要流程为:
1、旧机动车市场在车辆过户时实行经营公司代理制,过户窗口不直接对消费者办理。将车开旧车市场由旧机动车经营公司为其代理完成过户程序:评估、验车、打票。
2、买卖双方需签订由工商部门监制的《旧机动车买卖合同》,合同一式三份,买卖双方各持一份,工商部门保留一份。经工商部门备案后才能办理车辆的过户或转籍手续。
3、等评估报告出来后,开始办理过户手续。办理好的过户凭证由买方保留,卖方最好也保留一份复印件,以备日后不时之需。
⑦ 未成年人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受伤,该怎样定性质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
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⑧ 关于老师打学生是怎么处罚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版行有缺点、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小析数学成绩不好,老师就对他罚站,用木板或教鞭打手心,老师的错误做法严重侵害了小析的人格尊严和其他合法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48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因此,对老师的违法行为,小析可以同父母一起向校领导或者向学校上级机关反映,要求责令老师纠正其错误做法,也可以要求对其给予行政处分。当然,对老师这种侵犯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学校的主管部门处理,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主管部门不进行处理,则可以以主管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判令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