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博士成果多

博士成果多

發布時間:2021-10-18 06:18:43

A. 博士一定有研究成果

博士一定是要有的,否則無法畢業,而且在未來的就業中若沒有研究成果也很困難,博士後是指拿到博士學位以後,在高等院校或者科研機構從事科學研究的工作職務,並不是學位。

B. 為什麼有的人研究生期間表現一般,但是博士的時候成果很多

跟對了導師,導師名氣大,隨便一個小成果就能吹成大成果,沒准還是國外的成果他改一下數據就自己用

C. 是不是什麼專業讀到博士拿錢都多

讀一個博士需要做兩件事:一是完全掌握一個科研領域,二是在這個領域開創新理論。
1、掌握一個科研領域
要通讀所有這個領域的文獻。一般開始時是看書,然後要找學術期刊雜志,會議論文和研究報告。
一般在讀博之前,學校會有一些方法來考核你對某一個領域地掌握情況,比如要有相關專業本科或者碩士學位。然後,為了證明對本專業的了解,你需要修研究生專業課程,通過考試並確獲得較高的平均分。最後還要通過一個評委會的考核(博士中期考核),評委都是博士。
2、開創新理論
博士和其它學位的本質區別就是一個字:科研(Research)。要開創一個理論,學生必須探索,調查,思考,總結。學術界用「科研」來表示這種行為。
「科研」經常暗示著要「實驗」,但是科研絕不僅僅實驗,還要解釋和深層理解。
以計算機科學專業為例,科研意味著要探索並發現數字計算和通信領域的新法則,必須要發現幫助建立和使用計算機制的新技術,要尋找新抽象、新演算法、新規則、新機制。
要獲得博士學位,必須要寫博士論文,並且通過博士論文口頭答辯。
3、成果的關系
科研的成果可以開發新產品或者改善現有的。但是,博士論文的價值不是用商業效益來評價的,必須要引導將來的研究和知識體系。博士成果的效益常常不會在短期創造,而是在長期才慢慢體現。

至少5年之內你的收入是負的,除非你愛科研,否則這不是最好的賺錢方法。

D. 博士期間毫無或幾乎無科研結果是一番怎樣的體會

作為一個你說的這類人,我只能說,每天被暴擊,臉皮變厚了,活下去的慾望更強烈了

E. 為什麼越來越多博士逃離科研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博士逃離科研了?

人們對於學歷的要求真的是一年比一年高,很多人為了要達到一個高學歷,確實付出了很多努力。現在有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越來越多的博士不願意走科研路線,之前這種現象是沒有發生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咱們來一起討論一下。

總的來說,現在讀博士的人確實走科研的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人直接走向工作崗位,以此來獲得自己應得的經濟利益。如果自己有能力讀到博士的話,那還是要努力去讀,畢竟有一個高學歷,將來找工作也不發愁。雖然說在這個期間確實付出了很多東西,但是畢竟結果是好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努力奮斗積極向上,讀書雖然不容易,但是走到社會上恐怕更難。

F. 渠志燦博士都有些什麼創新成果呀

據介紹渠志燦博士聯合創業,創新納米抗體生物醫葯和植物葯,開發出癌症康復植物產品,美國上市銷售。

G. 博士期間毫無或幾乎無科研成果是一番怎樣的體驗

大概就是一開組會就肯定被罵得狗血淋頭,任何時候在導師都膽戰心驚大氣不敢出,任何時候討論到誰誰誰又發表了什麼什麼文章的時候就不自主地把頭埋低點……

H. 為什麼那麼多博士生都急著畢業

改革開放之初,社會建設急需人才,博士生的學習年限為2-3年。隨著博士生規模的擴大,質量要求提高,1986年底博士學制放寬至3年。

如今高層次人才對博士生的培養要求更高,3年讓博士生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頗有些吃力。

廈門大學《關於將我校博士生學制由三年延長為四年的說明》指出:我校博士生准時畢業率偏低,按時畢業率不到40%,學制改革勢在必行。

前不久,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對研究生的改革作出頂層設計。

隨後,中國傳媒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全面拉開改革大幕。自2021級起,中國傳媒大學將博士生基本學制由3年改為4年。

目前,我國已有29所「雙一流」高校實行4年博士學制,7所高校實行3-4年彈性學制,博士四年學制漸成主流。

我國高校博士的培養周期,其實不算長。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博士修業年限中位數為5.8年。

博士生延畢普遍,論文發表未達到畢業要求是重要原因。不少高校對博士生在校期間發表的SCI論文的數量和級別都有要求,且作為進入學位答辯程序前的必要條件。

實際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的研究生,通過博士學位的課程考試和論文答辯,成績合格,達到相應學術水平者,即應授予博士學位。

2019年,清華大學修訂《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提出不再將博士生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

I. 為什麼現在中國的研究生博士生全世界第一,而研究成果數量卻很尷尬

如果用市場經濟的眼光看這個問題,就會發現很好理解。

第二:博士數量上去了,質量沒跟上。

從前文教育擴張論述可以看出,質量和數量不矛盾,數量足夠大,還能為質量提供更大的成長基數。按照市場規律,供不應求,自然貨次價高,供過於求,就變成質高價低。所以現在的問題不是數量多造成的,而是應該重點關注博士質量標準的設立和執行,科研激勵政策的制定和落實,這兩方面做好了,才能培養出更高質量的博士,生產出更多科研成果。我國是博士生產大國,但培養單位不一而足,培養標准層次不齊,又缺乏專門的質量監管,導致博士群體良莠不齊。

相信隨著科研投入的持續開展,和博士培養制度的嚴格,我們的博士會做出更多更好成果。

J. 感覺中國的研究機構挺多的,為什麼不出成果

中國近30年為什麼做不出文革10年那麼多的科研成果?

蔣高明

最近30年來,我們能夠取得下列清單上的成績嗎?30年不如10年,花的錢多出無數倍,投入的科研力量無數倍,中國科研進步了還是倒退了?中國科學超英趕美這些年來,言必稱美國,做夢都在計算得諾獎的日子,SCI全球第二了,CNS數量也年年增多,可這些年來,我們能夠拿出門的成果除了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屠呦呦的青蒿素獲得國際認可以外,似乎那些SCI和CNS都不好意思出來說,而袁隆平和屠呦呦的科研成果恰好又是文革期間奠定的基礎。

有時我在想,近30年來,美國人貢獻了計算機及其操作系統,日本人貢獻了數碼技術,中國人好像只有Made in China最流行,而這些核心技術中國人並不擁有。倫敦市長曾經氣急敗壞地指責中國,說除了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外,我們中國近50年對於人類沒有貢獻。洋人的指責當然是片面的,近年來中國當然也有重大的科研產出。最近幾十年來,中國軍隊由於不迷信洋人,在軍工與航天技術(西方對我技術封鎖)領域取得的成就還是很過硬的。軍方為排除西方干擾,核心部門一般不要留洋博士就是一種戰略意義上的自我保護。盡管如此,最近30年,中國人取得的原始創新的成果不如文革中的10年。不知道各位網友以為然否?

究其原因,是中國人自廢武功,高度崇洋媚外,全民學英語,全民留洋,在人家後面亦步亦趨,邯鄲學步,以西方標准打壓中國人的原始創造力。很多留洋回來的人,以夾雜著的半英文半中文為榮,迷信SCI, 迷信CNS,重復乃至無限放大在國外當學生時學來的成果,思路被禁錮,缺乏創新力。

筆者大膽預測一下,中國人將在健康(中醫)和吃飯問題(生態農業)上將獲得全球認可的成果,再就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環境科學)尋找出路,中國人如果走生態文明為主的可持續道路,可挽救人類於滅亡;另外,就是軍工與航天比較看好。這些貢獻也是異常大的。可惜,很多人意識不到這些,依然以貶低中國人優良文化與傳統智慧為樂趣,崇洋媚外,很多高級知識分子重新變成了過去被人民所不齒的洋奴。

要知道,文革10年知識分子是沒有今天那麼高的待遇的,那時候中級職稱的工資與七八級工人的工資差不多,只有區區七八十元,今天的千人動輒年薪100萬了!高薪能出高成果嗎?中國科研正如男足一樣,沒有遠大的理想和敢於世界先的氣概,花再多的錢也走不向世界,沖出亞洲也有困難!

下列的素材來自多名網友的整理,非常感謝他們辛苦的勞動。

如果沒有毛時代工業革命所建立的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後來甚至連改革的對象都找不到! 中國幾乎所有的「高、精、尖」都是在文化大革命10年產生的,包括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海里壘的(戰略核潛艇)。舉例如下:

1966年01月28日中國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
1966年05月09日第一次含有熱核材料的核試驗成功;
1966年10月27日第一枚核導彈發射試驗成功;
1966年12月23日中國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結晶胰島素;
1967年01月05日中國石油產品自給自足,勘、采、煉技術登上世界高峰;
1967年0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1967年07月26日中國第一台100噸礦山鐵路自翻車研製成功;
1967年10月05日中國第一台晶體管大型數字計算機研製成功;
1967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台自動化立體攝影機研製成功;
1967年11月29日中國最大的無線電望遠鏡安裝調試成功;
1968年02月23日中國特大型軸承製成;
1968年12月29日中國人自己設計製造的南京長江大橋竣工,鐵血上將許世友司令員命令第*裝甲師的100多輛坦克同時開過,以檢驗大橋的質量;
1969年04月02日第一艘萬噸油輪"大慶27號"下水;
1969年05月05日中國研製成具有獨特療效的抗菌素--"慶大黴素";
1969年09月23日第一次地下核試驗成功;
1969年09月30日中國第一台十二萬五千千瓦雙水內冷氣輪發電機組建成,標志中國電機製造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1969年10月03日中國第一台5000馬力液力傳動內燃機車誕生;
1969年10月04日中國第一座旋轉氧氣轉爐投入生產;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 東方紅1號衛星由長征1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開始了中國進軍太空的萬里長征;
1970年08月 中國大飛機項目正式啟動;
1970年10月16日 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新疆哈密礦務局露天煤礦投產;
1970年12月25日葛洲壩一期工程開工;
1970年12月26日第一艘核潛艇研製成功;
1970年03月03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科學實驗人造地球衛星;
1971年 誕生了中國第一台集成電路數控機床;
1971年06月27日第一艘兩萬噸貨輪"長風"號下水;
1971年08月22日中國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首次以核動力駛向試驗海區,進行航行試驗,從此中國海軍作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海軍跨入了世界核海軍的行列;
1972年10月13日連接中南和西南地區的重要干線湘黔鐵路通車;
1972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輛載重300噸的大平板車問世;
1973年08月27日中國第一台百萬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3年09月03日中國第一台天文測時、測緯光電等高儀研製成功;
1973年11月08日西藏軍區在海拔3800米高寒地區大規模種植冬小麥豐收,這是西藏歷史上農業發展的重要變革;
1973年12月20日中國航空線已開辟到80多條,連接全國70多個城市,與100多個外國航空公司建立業務往來;
1974年02月17日新華社報道,勝利油田去年創年鑽井進尺150105米的全國石油鑽井最高紀錄;
1974年03月30日地熱發電站在河北懷淶建成;
1974年04月31日中國第一台醫用電子感應加速器研製成功;
1974年07月17日中國冬小麥產區推廣優良品種,佔全國小麥播種面積的80%以上;
1974年08月09日傘式太陽爐研製成功;
1974年09月12日中國第一個5萬噸級碼頭建成;
1975年01月14日四川省開發天然氣取得新成就;
1975年02月03日景山發電廠首次應用電子計算機控制10萬千瓦燃煤氣輪發電機組成功;
1975年03月29日高能加速器研製列入國家重點科研項目;
1975年07月05日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鐵路建成;
1975年10月07日由科學家袁隆平等培育的秈型雜交水稻通過鑒定,經過推廣後一般提高產量20%,為世界糧食增產作出了重大貢獻;
1975年11月26日中國成功發射返回式地球衛星;
1975年下半年,連續發射成功了3顆人造衛星,被人們稱之為"三星高照";
1976年03月22日郵電部門發展傳真通訊技術;
1976年05月12日郵電職工建成全國微波通信干線;
1976年06月06日第一座現代化10萬噸深水油港大連新港建成;
1976年08月23日第一艘五萬噸級遠洋油輪"西湖號"在大連下水;
1976年12月11日高速大型通用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
一個消除了軍閥割據,實現了大陸真正統一的中國!
一個沒有民族沖突、族群矛盾、省籍矛盾的中國!
一個不再挨打的中國!
一個沒有一兵一卒外國駐軍的中國!
一個實現了農民「耕者有其田」的中國!
一個讓美國歷史上唯一沒有取得戰爭勝利的中國;
一個讓美國總統主動要求訪問的中國!
一個使人均壽命只有35歲的「東亞病夫」,恢復健康到人均壽命65歲以上的中國!
一個把「一盤散沙」改變為東方巨龍的中國!
一個在「一窮二白」基礎上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的中國!
一個實現了「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飯吃」,沒有下崗、失業的中國!
一個在發達國家長期經濟封鎖下,經濟不僅沒有崩潰,而且比世界所有國情相似,經濟起點相近的國家經濟發展速度更快,國民得到的實惠最多的中國!
一個被國際組織評為廉潔指數在6以上,只有輕微腐敗的中國!
一個被國際經濟學家計算基尼系數在3以下,分配公平的中國!
一個不許一夫多妻、包辦婚姻的中國!
一個消除了惡霸、地主、買辦、資本家的中國!
一個沒有再發生大規模蝗蟲害的中國!
一個使三年二決口的世界第一害河--黃河從來沒有再決口的中國!
一個從小學到大學都實行免費教育,沒有因缺錢上不起學、大量拖欠教師工資的中國!
一個歷朝歷代都不能消除的匪患,在短短幾年就使匪患絕跡的中國!
一個基本消除了黃、賭、毒、拐賣婦女兒童犯罪,低犯罪率的中國!
一個基本消除了性病、鼠疫、天花、霍亂、傷寒等疾病的中國!
一個識字率從20%上升到70%左右的中國!
一個人口死亡率從1950年的1.8%降低到0.73%的中國!
一個人口出生率從3.7%降低到2%的中國!
一個在城市實行公費醫療,農村實行合作醫療,少有沒錢看不起病的中國!
一個完全靠自己製造原子彈、導彈、人造衛星的中國!
一個計程車不裝防護欄,住戶不裝防盜門的中國!
一個不擔心貨幣貶值的中國!
一個不擔心食品安全的中國!
一個不擔心買到假冒偽劣商品的中國!
一個沒有多少假文憑、假學歷、假幹部、假警察、假軍人、假外商、假成果、假廣告的中國!
一個不再是每次參加國際比賽都只能拿回一個大鴨蛋的中國!
一個不再是世界記錄上沒有中國人名字的中國!
一個水澆地佔耕地面積從1952年的18.5%提高到1976年的45.3%的中國!
一個每畝使用化肥從1952年的0.2公斤增加到1976年的19.4公斤的中國!
一個每畝耕地用電量從1957年的0.1千瓦小時提高到1976年的13.7千瓦小時的中國!
一個原來不能大批量工業生產鋁、磷肥、塑料、合成橡膠、電影膠片、汽車、拖拉機、飛機、機車、大型輪船、電視機、計算機、半導體收音機、照相機、洗衣機、電冰箱、手錶、化學纖維、合成洗滌劑,大型、精密機床,大型發電機……以後全部能夠自行大批量工業生產的中國!
一個1949-1976年產量增長:鋼129倍、煤15倍、發電量47倍、石油726倍、化肥874倍、水泥71倍、糧食2.5倍、棉花4.6倍、油料1.5倍、肉類2.3倍(與1952年比較)的中國!
一個1949-1976年通車、通航里程增長:鐵路2.2倍、公路10.2倍、水運1.9倍、航空8.6倍(與1950年比)的中國!
一個1952-1976年消費品購買力增長4倍,居民零售額7.7倍的中國!
一個1950-1976年平均每年零售物價增長只有1.1%,因此不擔心物價上漲的中國!
一個1949-1976年增長:在校學生8.4倍、高等學校5.3倍的中國!
一個1949-1976年增長:衛生機構床位21倍、衛生技術人員數4倍(與1950年比)的中國!
一個1949-1976年增長:攝制故事片7.7倍,翻譯片8.7倍、電影觀眾492倍的中國!

閱讀全文

與博士成果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