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案例 關於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賠償 在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中如何計算
並未取消,最復高人民法院關於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人民法院適用侵權責任法審理民事糾紛案件,如受害人有被撫養人的,應當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將被撫養人生活費計入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根據這一司法解釋,只是將被扶養人生活費歸入死亡或傷殘賠償金項目中,但並未取消該賠償項目。
如有幫助請採納。
⑵ 求一篇法律的案例加分析!
案情:
原告就讀於崇明縣東門中學初三。1997年8月4日,經法院判決,原告父親俞某與 母親夏某離婚,原告隨其母共同生活,俞某每月給付撫養費100元。1999年8月,原告母親夏某被確診為重症精神殘疾人、無業。原告由外祖父母撫養長大。 2005年,原告讀初中預備班後,被告每月給付原告的撫養費增加至150元並履行至2008年12月。
現隨著物價上漲及上學費用的增加,被告原每月給付的150元撫養費已不能滿足原告日常生活所需,故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令:一、被告俞某自 2008年12月起每月給付原告生活費800元,並全額承擔原告日後的教育費、醫療費;二、被告俞某補付原告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間的每月 800生活費,共計18400元;三、被告俞某承擔原告1997年至2008年11月間的教育費、醫療費18517元、購自行車費400元,共計 18917元。
被告則辯稱,被告患有肺結核等多種疾病,且在家庭式小工場工作,收入不高。2005年,其給付原告的撫養費已增加至150元,並已履行2008年12月,故不同意原告訴請。
另查明,原告外祖父張某的每月享有退休金1265元,外祖母每月享有小城鎮社保金607元。被告俞某已再婚,又生育一子,在其丈母娘開辦的電腦綉花工場工作。
【裁判】
經法院審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七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俞某自2008年11月起每月給付原告俞某生活費人民幣400元至18周歲止,並憑票據(除報銷外)全部承擔原告俞某的教育費、醫療費。
二、原告俞某的其他訴請,不予支持。
【爭議焦點】
被告俞某是否需要支付原告俞某每月800元的費用至原告18歲?
對原告提出的補付其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間的每月800生活費,法院是否應當予以支持?
【法理分析】
被告俞某是否需要支付原告俞某每月800元的費用至原告18歲?
本案中,1997年8月4日,經法院判決,原告父親俞某(即被告俞某)與母親夏某離婚,原告隨其母共同生活,俞某每月給付撫養費100元。此時 我們依據(1997)崇民初字第38號民事判決書1份可以知道,被告俞某與夏某離婚,法院已經對各自應支付的撫養費進行了判決。
被告夏某按照法院判決的每月100元撫養費進行支付直到2005年,也就是原告讀初中預備班後,被告每月給付原告的撫養費增加至150元並履行 至2008年12月。此時我們可以視為被告與原告的外祖父母之間達成了協議(1999年8月,原告母親夏某被確診為重症精神殘疾人、無業),即雙方之間認 同了被告每月支付原告150元撫養費。
此時原告以物價上漲的理由要求被告支付其每月800元的撫養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 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 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出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可知婚姻法認為在某些情況下父母應超出協議的規定支付合理的撫養費。但注 意,當我們考查父母應超出協議的規定支付撫養費時,還涉及到超出多少的問題。超出多少顯然與支付撫養費用雙方的經濟條件有關。
考查雙方的經濟情況,我們知道原告母親夏某自1999年起被確診為重度精神殘疾人,根本無能力撫養原告。原告的外祖父母在這十年間承擔著雙重的 撫養照顧義務,現原告的外祖父母年事已高且收入不多,被告理應對原告盡更多地一份責任和愛心。但同時考慮到被告患有肺結核等多種疾病,且在家庭式小工場工 作,收入不高。每月支付800元的撫養費對其未免過於苛責,法院判處被告俞某自2008年11月起每月給付原告俞某生活費人民幣400元至18周歲止,並 憑票據(除報銷外)全部承擔原告俞某的教育費、醫療費,筆者認為是適當的。
相關法律知識
哪些民事糾紛和經濟糾紛可以到法院打官司? 哪些案件屬於知識產權民事糾紛案件? 民事糾紛 民事糾紛為什麼關進看守所? 民事糾紛
2、對原告提出的補付其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間的每月800生活費,法院是否應當予以支持?
之前已經提到,被告夏某按照法院判決的每月100元撫養費進行支付直到2005年,也就是原告讀初中預備班後,被告每月給付原告的撫養費增加至 150元並履行至2008年12月。此時我們可以視為被告與原告的外祖父母之間達成了協議(1999年8月,原告母親夏某被確診為重症精神殘疾人、無 業),即雙方之間認同了被告每月支付原告150元撫養費。
此時,原告提出需要被告補齊2008年12月之前每月800的撫養費,顯然是對雙方自願簽訂的協議進行了反悔,在協議是自願、不顯失公平情況下 簽訂的,我們就認為原告與被告就撫養費達成了一致,此時原告提出的請求,法院不應當予以支持,我們也看到,本案法官作出的判決是非常正確的。
【法理風險提示及防範】
對孩子撫養費的支付,首先看是否有協議,再看法院的判決是如何規定的。父母雙方應按此規定支付孩子撫養費至其成年,在物價水平變化的情況下,雙方應按照自己的經濟情況協議撫養費的支付,履行自己作為父母的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三十七條 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出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調解委員會和有關單位、有關行政部門的調解不是解決民事糾紛的必經程序,民事糾紛的當事人可以不經調解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仲裁是雙方當事人將其爭議交付給第三者居中評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申請仲裁。根據法律規定,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民事訴訟,是在人民法院主持下,由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審理和解決民事案件的活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保護自己的民事權益,可以依法將他們之間的民事糾紛交由人民法院審理和判決.
兄弟,參考下,任何東西要自己抓到焦點,寫文章尤其如此,祝你學業有成呀!
⑶ 遺產繼承糾紛案例
(1)公安機關、醫院關於被繼承人死亡的證明;被繼承人的死亡日期的戶籍資料或宣告死亡的判決書;親屬關系證明;(2)被繼承人主要遺產所在地的證明及遺產種類、數量及折價清單;(3)被繼承人生前債權、債務情況的證明;(4)被繼承人遺囑原件,公證遺囑的公證書,代書、錄音或危急情況下口頭遺囑,及所附的兩份以上證人材料;(5)養子女、非婚生子女、形成撫育關系的繼子女應提供收養、出生證明、形成撫育關系的證明材料;(6)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親筆書寫的棄權書及有關證據;(7)喪偶兒媳、女婿繼承公婆、岳父母遺產的,關於自己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證明;(8)關於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撫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撫養較多的人要求分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有關證明;(9)醫院關於繼承人已懷孕的證明;(10)其他證據。
⑷ 如何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糾紛,離婚協議談判,離婚案例
既然是協議離婚,只要雙方同意即可,不需要什麼談判技巧,如果是對方不同意,也就只能訴訟離婚。
⑸ 求一份法律案例分析
案情:
原告就讀於崇明縣東門中學初三。1997年8月4日,經法院判決,原告父親俞某與 母親夏某離婚,原告隨其母共同生活,俞某每月給付撫養費100元。1999年8月,原告母親夏某被確診為重症精神殘疾人、無業。原告由外祖父母撫養長大。 2005年,原告讀初中預備班後,被告每月給付原告的撫養費增加至150元並履行至2008年12月。
現隨著物價上漲及上學費用的增加,被告原每月給付的150元撫養費已不能滿足原告日常生活所需,故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令:一、被告俞某自 2008年12月起每月給付原告生活費800元,並全額承擔原告日後的教育費、醫療費;二、被告俞某補付原告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間的每月 800生活費,共計18400元;三、被告俞某承擔原告1997年至2008年11月間的教育費、醫療費18517元、購自行車費400元,共計 18917元。
被告則辯稱,被告患有肺結核等多種疾病,且在家庭式小工場工作,收入不高。2005年,其給付原告的撫養費已增加至150元,並已履行2008年12月,故不同意原告訴請。
另查明,原告外祖父張某的每月享有退休金1265元,外祖母每月享有小城鎮社保金607元。被告俞某已再婚,又生育一子,在其丈母娘開辦的電腦綉花工場工作。
【裁判】
經法院審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七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俞某自2008年11月起每月給付原告俞某生活費人民幣400元至18周歲止,並憑票據(除報銷外)全部承擔原告俞某的教育費、醫療費。
二、原告俞某的其他訴請,不予支持。
【爭議焦點】
被告俞某是否需要支付原告俞某每月800元的費用至原告18歲?
對原告提出的補付其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間的每月800生活費,法院是否應當予以支持?
【法理分析】
被告俞某是否需要支付原告俞某每月800元的費用至原告18歲?
本案中,1997年8月4日,經法院判決,原告父親俞某(即被告俞某)與母親夏某離婚,原告隨其母共同生活,俞某每月給付撫養費100元。此時 我們依據(1997)崇民初字第38號民事判決書1份可以知道,被告俞某與夏某離婚,法院已經對各自應支付的撫養費進行了判決。
被告夏某按照法院判決的每月100元撫養費進行支付直到2005年,也就是原告讀初中預備班後,被告每月給付原告的撫養費增加至150元並履行 至2008年12月。此時我們可以視為被告與原告的外祖父母之間達成了協議(1999年8月,原告母親夏某被確診為重症精神殘疾人、無業),即雙方之間認 同了被告每月支付原告150元撫養費。
此時原告以物價上漲的理由要求被告支付其每月800元的撫養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 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 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出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可知婚姻法認為在某些情況下父母應超出協議的規定支付合理的撫養費。但注 意,當我們考查父母應超出協議的規定支付撫養費時,還涉及到超出多少的問題。超出多少顯然與支付撫養費用雙方的經濟條件有關。
考查雙方的經濟情況,我們知道原告母親夏某自1999年起被確診為重度精神殘疾人,根本無能力撫養原告。原告的外祖父母在這十年間承擔著雙重的 撫養照顧義務,現原告的外祖父母年事已高且收入不多,被告理應對原告盡更多地一份責任和愛心。但同時考慮到被告患有肺結核等多種疾病,且在家庭式小工場工 作,收入不高。每月支付800元的撫養費對其未免過於苛責,法院判處被告俞某自2008年11月起每月給付原告俞某生活費人民幣400元至18周歲止,並 憑票據(除報銷外)全部承擔原告俞某的教育費、醫療費,筆者認為是適當的。
相關法律知識
哪些民事糾紛和經濟糾紛可以到法院打官司? 哪些案件屬於知識產權民事糾紛案件? 民事糾紛 民事糾紛為什麼關進看守所? 民事糾紛
2、對原告提出的補付其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間的每月800生活費,法院是否應當予以支持?
之前已經提到,被告夏某按照法院判決的每月100元撫養費進行支付直到2005年,也就是原告讀初中預備班後,被告每月給付原告的撫養費增加至 150元並履行至2008年12月。此時我們可以視為被告與原告的外祖父母之間達成了協議(1999年8月,原告母親夏某被確診為重症精神殘疾人、無 業),即雙方之間認同了被告每月支付原告150元撫養費。
此時,原告提出需要被告補齊2008年12月之前每月800的撫養費,顯然是對雙方自願簽訂的協議進行了反悔,在協議是自願、不顯失公平情況下 簽訂的,我們就認為原告與被告就撫養費達成了一致,此時原告提出的請求,法院不應當予以支持,我們也看到,本案法官作出的判決是非常正確的。
【法理風險提示及防範】
對孩子撫養費的支付,首先看是否有協議,再看法院的判決是如何規定的。父母雙方應按此規定支付孩子撫養費至其成年,在物價水平變化的情況下,雙方應按照自己的經濟情況協議撫養費的支付,履行自己作為父母的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三十七條 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出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調解委員會和有關單位、有關行政部門的調解不是解決民事糾紛的必經程序,民事糾紛的當事人可以不經調解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仲裁是雙方當事人將其爭議交付給第三者居中評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申請仲裁。根據法律規定,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民事訴訟,是在人民法院主持下,由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審理和解決民事案件的活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保護自己的民事權益,可以依法將他們之間的民事糾紛交由人民法院審理和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