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權法規定 私人住宅 外牆體 歸誰所有
對於商品房的外牆面,有的購房合同約定屬於所有權人,有的約定歸屬於物業公司,有的未作約定。
針對外牆面的使用權問題,只有全體區分所有權人基於所有權的身份可以使用、受益,而且這種權利的行使必須經過區分所有權人的集體同意。
按照《物權法》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理論,商品房外牆面屬於該幢房屋全體購房人所有,購房人(區分所有權人)基於其對所購房屋單元享有的專有權而對建築物共有部分及附屬部分享有區分所有權之共有權,而且所得收益應當主要用於補充專項維修資金、改善小區公共設施建設等共同利益。
首先,全體購房人享有對外牆的所有權。在房屋買賣法律關系中,外牆作為房屋結構部分,是合同標的物不可缺少的部分,應該隨房屋完整交付。
事實上,建設部《住宅共有部位共有設施設備維修基金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的共有部位包括了內外牆體和戶外牆面,而且,從對外牆使用管理上看,外牆仍屬於共有部分。這是因為,牆壁內預先設有維持建築物正常使用必需的各種管線,如果作為專有使用則不利於整體建築物的維護和管理。
建設部《城市異產毗連房屋管理規定》第七條規定:「異產毗連房屋所有人以外的人如需使用異產毗連房屋的共有部分時,應取得各所有人一致同意,並簽訂書面協議。」
《物業管理條例》第五十五條也規定了「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管理的,應當在徵得相關業主、業主大會、物業管理企業的同意後,按照規定辦理有關手續。所得收益應當主要用於補充專項維修資金,也可以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⑵ 業主擅自改變房屋外牆結構,是否允許,有沒有明文規定
有規定 不允許改動外牆。
⑶ 業主在外牆立面安裝雨蓬違反了國家的哪些法律法規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
最高法《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規定,建築物的基礎、承重結構、外牆、屋頂等基本結構部分應當認定為物權法第六章所稱的共有部分。房屋的外立面俗稱外牆面。
當某業主對獨棟別墅或者某小區一棟建築物獨自享有所有權時,該獨棟別墅或者該建築物的外立面應認定為專有部分;除此之外,應當將建築物的外立面認定為共有部分。外立面為共有部分的,從建築物區分所有之共有的權利產生基礎、權利義務對等、物盡其用、公平合理及實踐趨勢等角度,應當認定某幢樓的外立面歸該幢樓全體業主共有。使用時,應當經該幢樓全體業主同意。
⑷ 商品房外牆法律是怎樣規定,是屬於開發商還是屬於業主
外牆也是房屋的一部分,與房屋是一個整體。開發商把房屋賣給業主後,所有權就歸業主了。
⑸ 擅自拆除外牆侵佔公共空間違反什麼法律法規
這要看你的復具體情況了。比如制要是物業小區內部,這涉及到民法中的相鄰權,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等。
如果是是外部公共空間,這里有很多行政法規規范他。比如城市道路管理條例,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等。
你選擇什麼法要看他是否侵犯了你的什麼權利。
⑹ 外牆隨意打孔,物業要求整改,國家有什麼法律規定嗎
相關法律規定主要有兩條:
1、住建部110號文件《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專規定》
2、國務屬院第101號文件《城市市容市貌管理規定》第二章第十條
還有你的《物業管理服務合同》的約定內容或者是你裝修時簽訂的《裝修管理規定》
⑺ 業主把外牆敲了開窗開門違反了什麼法律法規
如果這堵外牆屬於公共牆,根據《物權法》相關規定,公共牆屬於公共部位,業主不得私自佔用或損壞,該業主將公共牆敲了開窗開門,侵犯了其他業主的公共權益,可以認定為物權法第八十三條第二款所稱的其他「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同時也違反了《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
第六條裝修人從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未經批准,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搭建建築物、構築物;
(二)改變住宅外立面,在非承重外牆上開門、窗;
(三)拆改供暖管道和設施;
(四)拆改燃氣管道和設施。
如果這堵牆完全是附屬於業主房屋的,這個只要沒有危及整棟房屋安全,並無不當。
(7)外牆變內牆侵權法律規定擴展閱讀:
《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對業主進行裝修的規定。
第五條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禁止下列行為:
(一)未經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變動建築主體和承重結構;
(二)將沒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或者陽台改為衛生間、廚房間;
(三)擴大承重牆上原有的門窗尺寸,拆除連接陽台的磚、混凝土牆體;
(四)損壞房屋原有節能設施,降低節能效果;
(五)其他影響建築結構和使用安全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建築主體,是指建築實體的結構構造,包括屋蓋、樓蓋、梁、柱、支撐、牆體、連接接點和基礎等。
⑻ 外牆隨意打孔,物業要求整改,國家有什麼法律規定嗎
不可以隨意打孔,有可能破壞樓梯承重結構。
根據《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中第五條規定:
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禁止下列行為:
1.未經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變動建築主體和承重結構;
2.將沒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或者陽台改為衛生間、廚房間;
3.擴大承重牆上原有的門窗尺寸,拆除連接陽台的磚、混凝土牆體;
4.損壞房屋原有節能設施,降低節能效果;
5.其他影響建築結構和使用安全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建築主體,是指建築實體的結構構造,包括屋蓋、樓蓋、梁、柱、支撐、牆體、連接接點和基礎等。
本辦法所稱承重結構,是指直接將本身自重與各種外加作用力系統地傳遞給基礎地基的主要結構構件和其連接接點,包括承重牆體、立桿、柱、框架柱、支墩、樓板、梁、屋架、懸索等。
(8)外牆變內牆侵權法律規定擴展閱讀:
北京建築設計院建築師王曉東告訴信報記者,作為「承重牆」體系的建築,凡是承擔受力的牆體,都不得隨意拆改、開洞。他強調,無論是砌體承重牆,還是鋼筋混凝土承重牆,任何拆改、開洞都不是家裝公司能夠把控的。
因為有條件的拆改必須滿足以下條件:經原結構工程師重新校驗設計或授權,同意其他結構工程師重新校驗設計,在一定條件下,根據改造加固施工圖紙,在有專業加固施工資質的施工部門和人員指導下,通過對相關部位的加固等補救措施,才可以在承重牆某些許可的部位適當開洞。
「承重牆擔負著承重、抗剪力等多種功能,目前多個事件證實,任何不科學的拆改都會給建築造成難以恢復的災難。」
據中國地質研究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力學博士彭華介紹,汶川地震時發現,有的抗震性很好的樓房,中間某個單元卻全部倒塌,而其他單元則完好無損,原因就是某個住戶在裝修時破壞了承重牆,降低了抗震性能。而上海三層樓房半邊坍塌事件更加直觀地展現了裝修破壞承重牆的嚴重危害。
他同時提醒,非承重牆雖然不起主要的承重作用,而有些非承重牆是次要的承重構件,又是承重牆極其重要的支撐。以6層住宅為例,底層住宅內的非承重牆要承受上面5層牆體的重量。這種非承重牆通常是設計上的抗震牆。如果發生地震,這些非承重牆將和承重牆一起承受地震力。
⑼ 法律規定外牆翻新多少年
你好。可以參照《侵權責任法》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建築物、專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屬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只是在出現侵權後,會有規定責任承擔。
http://www.gov.cn/flfg/2009-12/26/content_1497435.htm
⑽ 房屋外牆歸屬及維權問題,搭建廣告相關法律法規
1、屬本建築來物相關自業主共同所有,對因共有物發生的義務,是由業主共同承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以下簡稱「《物權法》」)第39條規定:「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享有權利的同時應當承擔義務,即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負有相應的義務。引申到本文,房屋外立面的所有權人對該外立面有使用、改建的權利,同時也有修繕的義務。
《物權法》第70條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這里的共有應當理解為共同擁有所有權。
建築物的外牆屬於建築物專有部分之外的共有部分,應該由本建築物相關業主共同所有,對因共有物發生的義務,是由業主共同承擔。因共有部分是為專有部分而存在,所以業主的共有權從屬於專有權。
2、樓下的業主現在要把廣告牌掛在外牆上,除了須經城市規劃部門批准外,還須徵得其他所有人的書面同意,否則就是侵權。對於已經形成的掛在外牆的廣告牌,須以不影響到其他共有權人的權利為前提,平等協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