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債權和債務的區別
債權抄是一種民法上的權利,而債務則是一種民法上的義務。和物權不同的是,債權是一種典型的相對權,只在債權人和債務人間發生效力,原則上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債之關系不能對抗第三人。從會計意義看,債權是指單位未來收取款項的權利,包括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和應收補貼款告等。從會計意義看,債務是指由過去交易、事項形成的,由單位或個人承擔並預期會計導致經濟利益流出單位或個人的現時義務,包括各種借款、應付及預收款項等。有時也指所欠的債。兩者的區別如下:1、債權債務是不可以單獨存在的。錢是債權人的,他借給債務人。2 、債權是一種典型的相對權,只在債權人和債務人間發生效力,且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債之關系不能對抗第三人。3、 債發生的原因在民法通則中主要可分為契約、無因管理、不當得利和侵權行為;債的滅失則有清償、提存、抵銷、免除等。4、 債權債務中的物權行為客觀存在,它是法律行為的一種,只要承認債權與物權的劃分,就必然要承認債權行為之外還有物權行為。
❷ 別人欠我錢,我強行把別人車開走了,會有什麼後果
債權人強行將債務人的車開走或強行處置債務人的財產,屬於違法侵權行為。欠錢屬於借代合同關系的違約行為,債權人可以通過正常方式清償實現債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規定:
第三十二條 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第三十三條 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第三十四條 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第三十五條 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第三十六條 修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第三十七條 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2)侵權之債主體客體內容擴展閱讀:
因欠債將他人車輛開走 法院判返還車輛並賠償
魏女士因與李先生夫婦有經濟糾紛,後魏女士將李先生車輛強行開走,後李先生為方便辦事又租賃車輛一輛。李先生夫婦將魏女士起訴至法院要求返還車輛並賠償租賃車輛所產生的費用。3月18日,河南省鞏義市人民法院審理了該起案件。
45歲的李先生和馮女士是夫妻,夫妻兩人曾購買一輛起亞牌轎車,登記所有人為馮女士。李先生因經濟緊張曾向魏女士借款。後魏女士與李先生之間因該借款產生糾紛。魏女士多次向李先生索要欠款,李先生稱現在無力償還。
2013年9月21日上午,李先生開車到鞏義市人民醫院看病時,魏女士趁機將車強行開走。李先生隨即向鞏義市特巡警大隊報案,後該大隊以雙方之間存在經濟糾紛為由未予立案處理。
李先生與馮女士要求魏女士返還被扣車輛,被告不予返還,引起糾紛。自魏女士將車開走後,李先生租賃一輛帕薩特轎車,每日租金700元;稱汽租賃帕薩特轎車是為了代替被扣車輛辦事所用,並據此訴請魏女士賠償租車損失。
魏女士稱是因為李先生夫婦欠債不還,自己才會出此下策將其車輛強行開走。庭審中法官稱欠債不還也是可通過訴訟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不應以扣不是債務人的車來解決問題。
鞏義市法院審理後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四條之規定,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本案中魏女士以李先生、馮女士欠其錢為由,強行將李先生的轎車開走並佔有不還,其行為侵害了李先生、馮女士的合法財產權利,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李先生、馮女士作為被扣車輛所有權人要求返還起亞牌轎車的訴訟請求,於法有據,法院予以支持。
關於李先生、馮女士訴請的被扣車輛的損失,法院經調查鄭州市四家汽車租賃公司,帕薩特轎車的平均日租金為412.5元。法院酌定為魏女士按每日租金400元的標准賠償李先生、馮女士的租車損失。
因此,鞏義法院判處魏女士返還李先生、馮女士所有的起亞牌轎車;賠償李先生、馮女士從二零一三年九月二十二日其至返還被扣車輛之日按每日四百元計算的租車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