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健康權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普通訴訟時效】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版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權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 【特別訴訟時效】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
『貳』 健康權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健康權的訴訟時效是一年。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專:
(一)屬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叄』 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1、生命權、身體權的訴訟時效為一般訴訟時效,即2年;
2、健康權的訴訟時效為1年;
3、精神損害的訴訟時效為一般訴訟時效,即2年;
『肆』 健康權糾紛法院保留訴權受到訴訟時效限制嗎
兩年。只有人身侵害一類的訴訟時效有特別規定。像這種一般的財產糾紛就是兩年。不過不管有沒有超過時效,都是有權像法院起訴的,只要對方不提出時效抗辯,法院是要受理的。不過建議最好咨詢一下律師,估計一下勝訴的幾率。看你的描述,既然是已經了過戶登記的,是很強大的……
『伍』 民法總則對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的規定有哪些新的變化
民法總則第十條至第二十五條對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有詳細規定:
第十七條: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二十二條: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三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條: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本條規定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第二十五條: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
『陸』 2017年7月打架輕微傷,2020年以「生命健康權糾紛」訴至法院,請問訴訟時效過了嗎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專事權利的訴訟屬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民法總則》的這一條規定將一般訴訟時效期間從兩年改為三年,並且刪除了原《民法通則》關於短期訴訟時效的規定。原《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將基於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延付或者拒付租金以及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而產生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規定為一年,現統一適用三年的訴訟時效期間。本案中,當事人2017年7月身體受到傷害,訴訟時效自當事人身體受到傷害之日起計算三年,即2020年7月訴訟時效方經過。所以,建議當事人盡快行使訴訟權利,避免承擔敗訴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