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4人合夥糾紛不肯進行清算還說帳目算不出來不承認這個
協議不成,只有訴訟解決。
② 合夥經營飯店經濟糾紛可以請審計部門清算賬目嗎
審計局是行政單位,經營性單位內部的賬務不是他們的業務范圍,他們也不會受理。你倒是可以找當地的會計師事務所幫忙。
③ 三個人合夥創業,2年後一個人退出,如何和他清算賬目
合夥企業之間的合作,並不一定能夠永久,一些合夥人在合作的過程中,發現自內己的理念跟容其他的合夥人不同,或是被其他的合夥人傷害了權益等,於是就打算退股。有合夥人退股就必須要進行清算。合夥人退股的,其他合夥人應當與准備退股的合夥人即退夥人按照退夥時的合夥企業財產狀況按照退貨人的持股比例退還退夥人的財產份額。退夥人對給合夥企業造成的損失負有賠償責任的,相應扣減其應當賠償的數額,對於退股財產退還方式,可以經合夥協議或全體合夥決定,退還貨幣或實物。同時退夥人退夥了,並不代表與合夥企業自此沒有關聯,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普通合夥人退股的對於退夥前形成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退夥,基於退夥前的債務,以退夥時從有限合夥企業取回的財產承擔責任。
④ 合夥協議糾紛乙方不清算,後來甲方拿賬務去會計事務所清算後,法院讓該事務所出司法鑒定,但是乙方不同意
你可以試試,至少能起到一個輔助證據的作用
合夥糾紛最好還是通過協商解決,清官難斷家務事。
⑤ 與合夥人有經濟糾紛,已向法院進行訴訟,要求清算賬目,但其不配合,該怎麼辦
既然已經訴訟,等判決結果。
⑥ 合夥做生意法院能根據財務憑證判強自清算決嗎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法院管轄」,為人民法院立案的四大基本要件。依照該規定,無論是合夥未經清算或的合夥糾紛,只要具備上述要件,提供初步的起訴證據,就符合起訴條件,法院就應當受理。
(二)清算並非立案的前置條件
盡管,《公司法》與《合夥企業法》均設專章規定了公司以及合夥企業解散事由出現後的清算責任和具體的清算程序,但個人合夥不受上述兩法律調整。《民法通則》未就個人合夥終止後的清算義務作出規定,《民事訴訟法》亦未將合夥清算規定為訴訟的前置程序。因此,審判實踐長期以來存在的合夥糾紛案件未經清算,不予受理,即便受理也駁回起訴的做法並不具備法律依據。
(三)以此為由不予立案顯示公平
在大多數的個人合夥的合夥糾紛案件當中,合夥人之間或多或少的存在親屬、朋友關系,這就不可避免的導致財務管理相對混亂。普遍存在缺乏規范的明細賬本、合夥人各記各的帳,,一旦形成糾紛並訴至法院,各方均只能提供部分賬目,或者賬目、財產都由被訴一方合夥人控制,在其不主動配合的情況下,對於合夥經營的實際收入和支出等事實難以全面查清。甚至有個別掌握賬目或財產的合夥人私自處理合夥財產後,又設置障礙使得賬目無法查清,為的就是要逃避法律制裁。倘若法院不區分情形,一律以賬目不清或未經清算,合夥財產不能分割為由,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不但有違法理,勢必會導致一方合夥人利益受損,顯示公平公正。
⑦ 合夥協議,一方不提供賬目到帳無法清算。法院判決嗎
這類糾紛現實生活中很多。由於合夥的雙方或者多方都是關系不錯的親戚、朋友、同學專等,所以發生屬糾紛大多數也都能自己協商解決好;
如果協商解決不成,向法院提起訴訟。以前法院對這類案件很少受理的。現在因為實行登記立案,法院必須受理。但是,無法給雙方判決出一個結果,大多數都是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⑧ 合夥清算拒不交賬目可以再次起訴退還投資股金么
不可以!
但可以就對方不執行清算進行起訴,同時提出讓對方退還投資股金!
⑨ 合夥企業怎麼清算賬目
購一本《小企業會計准則》學習下(網上也有),裡面記賬原理和記賬規則。
⑩ 合夥協議,一方不提供賬目到帳無法清算.法院判決嗎
由於合夥賬目無法清算,法院會以證據不足為由,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專
因為法屬院無法為雙方核對清算,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民事訴訟裁判原則,法院只能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