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法律糾紛心得體會

法律糾紛心得體會

發布時間:2020-12-24 14:13:06

1. 求一份勞動糾紛調解案例心得體會

【案例簡介】
遲某於2009年1月到一家設計公司工作擔任設計員,公司並沒有與遲某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僅口頭約定遲謀每月工資為5000元,提成按所繪圖紙數量計,每張200元。入職後的第一個月公司向遲某發放了工資7000,但從第二月起公司只向遲某發放了5000元工資。遲某曾多次向公司索要提成,但公司以資金緊張,年底統一發放為由予以推託。2010年1月,遲某認為公司拖欠的提成已達25000元,遂要求公司補發提成並簽訂勞動合同,但公司以負責人不在為由拒絕支付提成和簽署勞動合同。隨後遲某以個人原因向公司提出辭職並辦順利辦理了交接手續,公司支付了遲某2009年12月份的工資。遲某於2010 年1月5日向公司所在區的勞動爭議調解中心申請調解,要求公司支付因未簽署勞動合同應支付的2009年2月至12月的雙倍工資差額55000元和提成25000元及25%的經濟補償金6250元。
【調解結果】
在調解中心的主持調解下,公司一次性支付遲某2009年2月至12月的雙倍工資差額60000元。
法律適用:《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4條、《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6條
【案例評析】
本案是一起因主張提成工資所以引起的爭議,本案的爭議焦點是提成工資爭議應由誰進行舉證?是勞動者還是用人單位?
圍繞爭議焦點遲某訴稱,本人2009年1月1日進入公司,擔任設計工作,進入公司後一直要求公司與我簽署勞動合同,但公司以各種理由推脫,拒絕簽署勞動合同。在入職時公司與本人約定是每月工資5000元,提成按所繪圖紙數量計,每張200元入職之後第一個月公司按約定發放了工資與提成。但從第二個月起公司只發放工資不再發放提成。我數次找公司索要,公司以資金緊張為由予以推託,我認為公司拒絕支付提成的行為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行為」,其性質屬於無故拖欠工資,公司應按照法律規定支付提成,鑒於提成屬於計件工資的主要方式之一,公司無故拖欠我的提成,除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我的提成外,還需支付相當於提成25%的經濟補償金。同時單位未簽署勞動合同的行為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的相關的規定,侵犯了我的合法權益,遲某向調解中心提交的證據包括《醫療藍本》及遲某手繪的圖紙復印件。
公司辯稱,遲某所述與事實不符,公司是2009年1月與遲某建立勞動關系的,公司依法為遲某繳納了社會保險,公司沒有實行提成制度,更沒有與遲某約定其工資包含提成,遲某領取的是固定工資,至於遲某第一個月領取的工資比約定的工資多是因為公司認為遲某第一個月工作比較努力,為了獎勵遲某所以發放了一定獎金,此獎金與提成無關。遲某離職時公司已按照規定向遲某結清了工資等相關費用,所以公司無義務再向他支付任何費用。公司也不認可遲某提供的圖紙,因為這些圖紙不是公司的圖紙。同時公司從未拒絕與遲某簽署勞動合同,公司的《人事管理制度》規定,員工簽署勞動合同時應提供本人的身份證、畢業證書(復印件)及上個單位的離職證明,但遲某拒絕提供相應的材料,從而導致簽署勞動合同事宜一拖再拖,勞動合同未簽署完全系遲某本人造成的,與公司無關,所以公司不應支付所謂雙倍工資。為支付己方說法,公司提交的證據包括《人事管理制度》和遲某離職工資結算憑證。
以本案為例,我們應明確以下幾點:
1、什麼是提成
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4條規定: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1)計時工資;(2)計件工資;(3)獎金;(4)津貼和補貼;(5)加班加點工資;(6)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第六條規定:計件工資是指對已做工作按計件單價支付的勞動報酬。包括:(1)實行超額累進計件、直接無限計件、限額計件、超定額計件等工資制,按勞動部門或主管部門批準的定額和計件單價支付給個人的工資;(2)按工作任務包干方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3)按營業額提成或利潤提成辦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
由此可見,提成是計件工資制的主要方式之一,這種計件工資形式主要適用於勞動成果難以用事先制定勞動定額的方式計算、不易確定計件單價的工作。
2、提成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
對於提成的主張存在一個舉證責任問題。誰主張誰舉證,是民事訴訟的基本規則,誰提出請求,誰就要證明該請求的合理性,否則就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6條明確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所以追索提成報酬的案件也不例外,其是否存在提成的事實,應由主張這一事實存在的勞動者進行舉證,具體而言勞動者的舉證責任包括提供提成的約定的證據以及自身工作業績的證據。如果勞動者能夠證明雙方存在提成的約定和自身工作業績,則剩下的證據應由用人單位來承擔。如果用人單位否認存在提成約定且勞動者無法舉證雙方存在提成約定,則勞動者將承擔較大的法律風險。
本案中遲某固然舉出了在職期間所繪的所有的圖紙,但是這些圖紙與提成之間卻缺乏聯系,不能由這些圖紙得出公司負有支付提成的義務的結論,同時遲某提供的圖紙均為復印件,且這些復印件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否認,所以這些證據並不充分,這就是遲某提成請求未獲支付的症結所在。當然爭議雙方對遲某的入職時間,工作職務,離職時間,基本工資數額均沒有異議,用人單位沒有依法與遲某簽訂勞動合同,依法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提示】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後,一定要及時與用人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並且在約定的提成時,要在勞動合同中明確體現出來。比如提成的標準是什麼,提成是稅前的還是稅後的,是純業務提成還是純利潤提成。
2、在工作期間勞動者應主動保留證明己方工作業績的證據。
3、如果用人單位拖欠了提成,勞動者應要求用人單位出具欠條一份,以便於在爭議形成之前,取到有利的證據。

2. 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心得體會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回守醫療服務職業道答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3. 訴訟糾紛課的心得體會範文

談,認為在各自網點內的人低頭不見抬頭見,思想教育無意義,久而久之,員工思想道德水準、法律法規觀念得不到凈化和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防腐拒變能力差,大多憑個人的良知做工作,談不上高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稽核檢查過於形式,監督不足。
一方面稽核檢查力量相對薄弱,對信用社點多、面廣、線長和客觀上難以全面實施有效的監督檢查;另一方面,稽核檢查人員有的責任心差,原則性不強,稽核檢查圖形式,走過場,該發現的問題沒有及時發現,發現的問題也沒有採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罰,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有些事情雖然發現了,也下達了整改通知,但對落實情況沒做進一步的督促檢查,使問題越積越大,最後導致發生重大經濟案件。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經過學習與思考,本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以提高案件防控的實效性。
一、樹立「以人為本」,提高思想教育水平。
信用社內部的各項規章制度林林總總,不可謂不全,處罰不可謂不嚴厲,但是好多制度在許多職工看來只是牆上的制度,並沒有很好的予以落實,規范自已的行為。究其原因,是大家的思想意識在作怪,是農村信用社長期的員工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崗位安排僵化,老好人意識嚴重的結果。
案件防控工作教育活動,首要解決的就是一個人的意識問題,應該使大家認識到,制度並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指導實際工作的。特別是案件專項治理的典型案例,對每一位員工應該是有很強的震憾,模範地遵守內控制度,不僅僅是對自身的愛護,也是對他人的負責。在這個方面,農村信用社應該將本項工作深入持久的開展下去,做好人的思想工作,真正使每一位員工從思想上重視,從行動上自覺。
二、嚴肅工作紀律,提高違章違紀的代價。
長期以來,信用社內有章不循現象嚴重,不能將制定各項內控制度的良好初衷落到實處,是導致各項案件發生的主要原因。有了良好的制度,更要有一批模範執行制度的人予以落實,才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要加強各項內控制度落實情況的後續跟蹤和監督工作,對於嚴重違反內控制度的要嚴厲予以處理,要讓每一位違章違紀的員工付出沉重的代價,讓其有切身之痛,嚴重的更應清理出信用社隊伍。
三、完善工作機制,防範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是各項案件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每一件有內部員工參與的案件背後,無不有作案人長期處心積慮的身影,他們正是利用了工作機制上存在的一些問題,精心准備,伺機作案。我們要通過工作機制的轉變,來防範道德風險轉化為實際風險。比如,在工作機制方面,可以以制度化的形式進行崗位輪換,以制度化的形式做好稽核監察工作,以制度化的形式作好員工的培訓工作等等。
四、建立健全好各種規章制度。
加強制度建設,重視員工道德風險防範,嚴格操作流程,把對員工思想排查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同時對員工「班前看神態、班中看情緒、吃飯看胃口、交流看心情、下班看快慢、班後看做啥?」通過這「六看」,基本上能夠及時發現員工心態是否失常,做到密切關注員工思想動態,將各種誘發案件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五、切實加強自身的素質學習
特別是加強規章制度的學習,熟悉和掌握規章制度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分析能力。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將各項制度落實到業務活動中去。強化責任意識,要求自己愛崗敬業,認真嚴肅對待自己的職業,忠於自己的事業,勤奮工作,深思慎行,將責任心融化於血液,體現於行動,伴隨於身邊。
同時,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斷加強自我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把風險防範貫穿於具體工作的始終,牢固樹立「違規無小事」、「安全就是效益」、「風險控制優先」的意識,自覺的把行業管理和自身的自律有機結合起來,明確崗位職責,增強自我執行制度的自覺性,增強自我思想道德和業務理論水平,構建牢固的思想防線,使遵紀守法意識在思想深處牢牢紮根,變成一種自覺,一種習慣。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8小時以內要管好自己,8小時以外也要管好,堅決抵制種種違規違法不良行為的發生,做一名優秀的實實在在的**農信人。
總結:案件防控學習心得體會範文到這里就全部結束了。

4. 幫忙找一篇關於參加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法庭後的心得體會

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審理和預防

【摘要】
近年來,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出有因在刑事發案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並呈逐年上升勢頭,不僅直接危及公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嚴重地影響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增加了司法成本。因此,研究其特點,分析其成因,尋找其對策,預訪該類案件的發生,已為司法界所廣泛關注。筆者擬對刑事附帶民事案件進行分析探討,以期拋磚引玉之功效。

【關鍵字】 刑事附帶民事 審理 預防

在刑事審判實踐中,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大體有如下幾種:即故意傷害人身、交通肇事、非法持有槍支、尋釁滋事、故意毀壞財物等案件。這些案件主要由財產所有權、債權和人身權利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得不到及時解決而轉化為刑事案件。比喻,由山林土地糾紛或相鄰關系糾紛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如糾紛能及時化解,即訟爭平息。反之,則矛盾激化。導致出現故意傷害他人人身或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等其他刑事案件的發生。2008年,浦北縣人民法院審結各種刑事案件155件,其中故意傷害21件、交通肇事7件、故意殺人3件、失火2件、故意毀壞財物1件、合同詐騙1件、搶劫1件、尋釁滋事1件,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合計37件,占總刑事案件的23.9%。

一、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發生的主要原因。這類案件以故意傷害和交通肇事居多。(一)、故意傷害案件發生的主要原因,自改革開放以來,分配製度的多樣化,產生了各方利益的矛盾,導致鄰里、兄弟、土地等糾紛增多,矛盾加深,經濟落後、思想道德滑坡、法制意識淡薄等諸方面的原因,兄弟妯娌間因家務瑣事搬弄是非、爭吵毆斗的增多。農閑季節常因宅基、通行、排水等引起斗毆;有時因生活往來間的磕磕碰碰的小事;互不服氣,逞好漢引起的傷害案件也佔一定比例;由於文化水平低、法制觀念淡薄、社會防範機制不健全是產生故意傷害案件增加的原因。(二)、交通肇事案件發生的主要原因。隨著交通網路發達,交通工具增多,部分駕駛人員安全意識淡薄,職業道德素質不高、導致部分事故的發生,都是由於駕駛員安全意識淡薄、違章操作、職業道德素質低下及企業安全管理不力造成的。有的駕駛員缺乏應有的駕駛技能,處理緊急情況能力差、反應遲鈍、方法不當,有的駕駛員在行駛中違章、違規,搶道佔先、超速行駛、疲勞駕駛、酒後駕車、甚至無照駕駛等,群眾交通意識不強,未能適應現代交通工具所產生的環境變化,也是發生交通肇事案件增多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特點。

1、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一般有附帶民事訴訟,這種案件侵犯的客體為人身權或財產權。因為一方當事人的人身或財產權利受到侵害後,在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訴過程中,受害一方當事人會隨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因此,被告人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2、附帶民事訴訟要與刑事訴訟合並審理。只有為了防止刑事案件審判的過分遲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審判後,由同一審判組織繼續審理附帶民事訴訟。

3、附帶民事訴訟與刑事案件合並審理後,不受民訴法及法釋的有關條款的限制,體現刑事優先於民事的原則。比喻,在決定普通民事案件的開庭時間必須超過答辯期限或舉證期限後才能確定,但附帶民事訴訟則不受這方面的限制。而是以刑事為主,隨著刑事的審判而一並審判。這是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主要特點。

三、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審理。

要抓好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審理,必須抓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在閱卷過程中,必須認真審查如下幾個問題。

(1)、審查證據的合法性。即主要證據來源必須合法。如公安機關按照法定程序收集的各種有關證據,即可作為合法有效的證據。反之,則視為無效證據。

(2)、審查主要證據是否反映案件的事實。在審理這類案件中,我們認為被害人的陳述、被告人的供述、證人證言及鑒定結論都屬主要證據,這些證據如能互相吻合,並能反映案件事實的因果關系,說明這些證據客觀真實,可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使用。反之,則事實不清、證據不足。

(3)、審查案件的主要證據是否有疑點。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過程中,對公安機關偵查的證據確有疑點、不調查不足以認定案件的事實,審判人員可在庭前或庭後依職權收集核對證據。特別是民事訴訟當事人舉證確有困難的,審判人員應主動調取,為案件的正確裁判打下可靠基礎。

(4)、審查民事訴訟主體是否合格。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民事訴訟主體的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一般為被害人或財產被害一方的當事人,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即為刑事被告人及其他民事被告人,這些當事人的主體資格是否合格,直接關繫到案件的質量,因此,必須具體案件具體分析。在審判實踐中,我們必須堅持以刑事為主,民事為輔及不告不理的原則。但如果屬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主體不合格,可在開庭前告知其進行調整;如果共犯在逃,可先由在押被告人對被害人的經濟損失負連帶清償責任,再由在押被告人刑滿釋放後向在逃被告人另案追償;如果被害人的被害結果與其它未被起訴的同案人有關,我們一般不主動追加,以免導致刑事部份審理的過分遲延,損害刑事優先原則;如果其他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與案件事實不符,經告知後,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仍不肯變更,繼續堅持要訴的,即可依法作出判決。

(5)、審查定性是否准確。為了正確適用法律,必須做到定性准確。如果定性錯了,整個案件都將成為錯案。在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中,故意傷害人身一般比較容易掌握,但在故意破壞生產經營與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等案件中,有時不好區別。因此,在閱卷時,必須根據兩者的情況及其四個犯罪構成要件進行分析對比,從中確定案件的屬性。這樣,才能做到穩、准、狠打擊犯罪。在審判實踐中,對於檢察機關定性錯誤案件的操作有兩種情況。一是及時與檢察機關協商,由檢察機關撤回並改變定性後重新起訴;二是由法院開庭審理後直接改變定性。很明顯,第二種做法比較直接簡便,但實為剝奪了被告人的辯護權。因此,我們認為第一種做法比較妥當,有利於保護控、辯雙方的抗辯權。

2、在開庭審理時,必須按先刑事後民事的順序進行。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審理,不是單純刑事案件的審理,而是刑事和民事兩個不同類型案件的審理。因此該類案件的特點決定了在開庭審理的順序必須先審理刑事後審理民事。比喻法官宣布開庭後,在查明當事人身份、宣布案由、宣讀起訴書、法庭訊問、舉證質證、控辯雙方的發言、辯論等都應按先刑事後民事的次序開展,把刑事優先原則作為主線,貫穿於庭審活動的始終。

3、要積極推行普通程序簡化審和簡易程序審。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絕大多數都是發生在農村,且占刑事發案總數的比例大,為了多審快結,提高辦案效率,及時懲治農村的違法犯罪,打擊鄉霸村霸,必須推行普通程序簡化審和簡易程序審,同時,也是庭審方式改革發展的方向。

4、必須抓好民事賠償方面的調解。針對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特點,這類案件多數是由民事糾紛得不到及時調整而上升為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不但要承擔刑事責任,而且也要承擔民事方面的法律責任。如果被告人的違法犯罪造成被害人的經濟損失得不到及時補償,將使本來已經存在矛盾的雙方當事人雪上加霜。因此,只有抓好民事方面的調解,才能進一步改善民事當事人的對立情緒。才能有利於民事糾紛的進一步解決。要抓好民事賠償方面的調解,必須注意把握如下幾個問題:

(1)、要分清民事責任。這類案件的當事人多數文化水平比較低,法律知識少,法制觀念淡薄,這些人發生民事糾紛後,不能用「一分為二」的觀念看待自己,總是認為自己如何正確,看不到自己有過錯方面,總是把責任全部推到對方身上,狠不得把對方置於死地。一旦矛盾激化直至上升為刑事案件後,雙方的敵對情緒都比較大。針對這種情況,在調解前,先對雙方發生糾紛的事實進行簡要概括,在總結歸納的基礎上對雙方各自的問題進行分析,從中確定誰是負民事過錯的主要責任,誰負次要責任。通過審判人員以理說法,使雙方當事人明確自己的責任大小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利於被告人認罪服法和自動履行調解協議的義務。

(2)、要堅持合法、自願的原則。自願、合法原則是調解民事糾紛的基本原則,這個原則必須貫穿調解過程的始終。根據這個原則調解所達成的協議,則具有法律的效力,受法律保護,背離這個原則調解達成的協議,是無效的、不受法律保護的協議。在民事調解中,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出的主張必須進行考察。對符合法律規定的予以認定。沒有法律根據的不予支持。對被害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人身或財產損失,依照相關法律、法規所規定的賠償范圍和標准,確定具體賠償數額,然後,根據雙方當事人的責任大小,劃定大概的賠償比例,由雙方當事人本著互諒互讓的精神進行協商解決。在審判實踐中,我們經常遇到民事訴訟主張大多超出法律規定的范圍,且請求賠償數額都較大。審判人員如果不分清民事責任的大小,劃定賠償數額的比例,任憑雙方自動協商則調解難予成立。但如能按上述方式進行調解,其成功率都比較大。比喻,去年我院審理的被告人李某某因一棵楠子樹與其胞兄爭執,李某某持刀致李某重傷,故此,被害人李某除提出醫葯費、護理費等各項損失外,還提出精神損失費10萬元,這項請求在刑事審判中本來就沒有法律根據,但被告人又不懂法,當聽到這個「天文」數字後當然感到心裡壓力很大,但如果法官在調解中能對被害人的請求依法進行取捨,被告人對其它合法請求當然就比較容易接受。因此,合法、自願原則是附帶民事訴訟進行民事調解最基本的原則。

(3)、審判人員在做好民事調解工作的基礎上,還要注意抓好經濟賠償的當庭兌現率。因為被告人及其家屬能在當庭或庭後的短期內,兌現經濟損失給被害人,一方面取得了被害人對被告人的諒解,同時,也減輕日益繁重的民事執行壓力,不斷解決「執行難」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大大減少法官辦理該類案件的工作量,加快了辦案速度。要抓好當庭兌現率,首先要掌握被告人及其家屬是否有經濟賠償能力,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在庭前注意了解情況,做到在調解時心中有數;其次要抓住被告人的家屬、親戚或朋友中的關鍵性人物加以突破,使其當庭兌現;第三,對於有能力賠償,但即時不能兌現的,刑事部份最好不要急於裁決,要給被告人及其家屬留有短期籌款期限,以利於提高賠償兌現率。如確實無法兌現,即應及時製作民事調解書,盡量減少附帶民事方面的判決。

5、在量刑時,要與被告人經濟賠償情況和被害人的過錯責任大小成正比。《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一條規定,對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全國法院維護農村穩定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中明確規定,民事賠償情況可作為量刑的酌定情節。因此,被告人的賠償情況和被害人的過錯責任的情節決定被告人的刑罰是有法律依據的。對於那些積極賠償的被告人,說明其確有悔罪表現,應兌現政策法律,從輕判處;對於那些有明顯過錯的被害人,在決定被告人的刑罰時也應得到從輕處罰。如果賠償與不賠償一個樣,被害人有無過錯責任一個樣,不但違背了立法精神,而且也損害了司法公正的原則。例如,去年我院審理的被告人黃秀錦故意傷害一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2005年11月5日晚上20時許,被告人黃秀錦在其家裡聽到鄰居黃秀旺及其妻子鄭婷議論被告人以前販運木材被浦北縣林業局處罰的事情,被告人黃秀錦曾經懷疑是鄭婷通風報信,因此,被告人黃秀錦便出到門口找鄭婷理論,繼而發生口角。被害人鄧朝德正好在黃秀旺家飲酒,飲完酒,被害人鄧朝德便從黃秀旺家出來行至被告人黃秀錦家門前,參與被告人與鄭婷的口角之爭,被告人黃秀錦當即指責被害人鄧朝德也有份參與通風報信,雙方在口角過程中,被害人解下衣服,裝出要與被告人打架的樣子,被告人黃秀錦當即走進廚房拿出殺豬刀,在黑暗中朝被害人鄧朝德站的方向揮舞,被害人鄧朝德被砍中七、八刀,致被害人鄧朝德的左上肢在腕關節以上缺失,右食指指骨骨折,右中指、無名指、小指背伸肌腱斷裂,右尺骨骨折。經法醫師鑒定,被害人鄧朝德的傷已構成重傷,損傷程度達五級傷殘。法院就民事賠償部分主持調解,被告人及其家屬與被害人雙方進行協商,雙方在自願、合法的基礎上達成了和解協議,即由被告人黃秀錦家屬分三期賠償被害人鄧朝德的醫葯費等經濟損失人民幣35000元。

6、判決說理要充分。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多數是由人身、財產權受到侵害而引發為刑事案件,刑、民雙方的積怨都比較大。如果我們在判決時,能運用案件的主要證據,對案件的起因、經過及結果在簡單、扼要歸納的基礎上,指出由於被告人的違法犯罪,從而導致必須承擔一定的法律後果,並根據刑、民雙方當事人的過錯責任進行說理,使雙方當事人知道自己的行為究竟錯在那裡,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究竟有多大?使案件當事人看完判決書後,從中得到相應的法制教育,有助於被告人認罪服法和改過自新。實踐中,如果我們在判決說理方面下足了功夫,案件上訴率都比較低,如果我們只求數量不求質量,不對案件加予分析說理,即使實體處理很恰當,但多數案件當事人都不能服判息訴。如在被告人吳某故意傷害一案中,發現被告人無論在公安偵查還是在檢察審查起訴階段過程中都避重就輕,只供述到過案發現場,其辯護人也作無罪辯護,但其他的證人證言中都同時證實被告人對被害人實施暴力行為。當庭審結束後,其辯護人揚言如不公正裁決即在「二審見」。但在判決理由部分充分運用幾份證人證據進行說理,並分清了雙方民事過錯責任,最後被告人吳某未有提出上訴,辯護律師也未為被告人「打抱不平」。

7、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判決書製作。在刑事審判實踐中,對於有民事判決內容的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的製作,是沒有異議的,但對於經濟賠償即時結清或已另行製作民事調解書,而單獨留下刑事判決書的首部稱謂的寫法,有兩種不同的分歧。一種意見認為,因刑事和民事案件已合並審理,刑事當事人和民事當事人已參加了訴訟,即使民事賠償已即時結清或另行製作民事調解書,但首部稱謂也應寫「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而另一種意見認為,既然民事部分不復存在,那麼只寫「刑事判決書」就可以。在實踐中,我們認為後一種意見比較恰當。因為民事部份不復存在,如果寫「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的話,民事判決只為零的判決,等於畫蛇添足,顯然失去民事判決的意義,因此,寫「刑事判決書」既客觀,也恰當。但必須在刑事判決書的事實和理由部份,簡單講明民事調解成立的經濟賠償情況,使刑事判決與民事調解或賠償情況有機地連接起來。

四、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預防。

1、加強對鄉鎮、村委、居委調解組織的建設,健全調解機構,配備足夠調解人員,把大量的、發生在農村的山林土地糾紛、債權債務糾紛、相鄰關系糾紛、婚姻家庭糾紛等化解在鄉鎮的各級調解機構。

2、各級調解組織在鄉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切實負起職責,立黨為公,司法為民,積極為民排難解紛,把民間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

3、中心人民法庭,必須加強對村委會、居委會調解組織的指導,選擇一至兩個調解組織作為常年的聯系點,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訓,提高調解人員的業務素質,以點帶面,逐步推廣。人民法院應把中心法庭的這項工作納入年終考評。

4、人民法院的民、商事審判庭和中心人民法庭,要深入基層,積極開發案源,爭取多辦案、快辦案、辦好案,使各種民事糾紛案件及時地,正常有序地消化,不斷減少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發生。

加強全民普法教育,提高全民守法意識。使全體人民真正懂得什麼行為屬法律允許,什麼行為屬法律不允許,什麼行為屬違法犯罪,什麼行為不屬違法犯罪,使自己的行為符合法律的規范,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正確化解糾紛,使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從源頭上得到有效的控制。

參 考 文 獻

1、全國人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全國人大 1989年1月1日

2、全國人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全國人大 1997年10月1日

3、全國人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全國人大 1997年7月1日

4、劉家琛 《刑法(分則)及配套規定新釋新解1》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年8月

5、劉家琛 《刑法(分則)及配套規定新釋新解2》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年8月

5. 如何面對沖突與情緒心得體會

優秀銷售人員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銷售業務員,通過在與人相處和交往的過程中,學習到了不少東西。今天有幸列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共同進步。

首先推銷前的准備、計劃工作,決不可疏忽輕視,有備而來才能勝券在握。准備好推銷工具、開場白、該問的問題、該說的話、以及可能的回答。對與公司產品有關的資料、說明書、廣告等,均必須努力研討、熟記,同時要收集競爭對手的廣告、宣傳資料、說明書等,加以研究、分析,以便做到知己知彼,如此才能真正知己知彼.採取相應對策。推銷完全是常識的運用,但只有將這些為實踐所證實的觀念運用在積極者身上,才能產生效果。

強烈的第一印象的重要規則是幫助人們感到自己的重要。熱情面對工作--讓每一次推銷的感覺都是:這是最棒的一次。跟經銷商打交道,「利益是永恆的主題」,你能為他創造持久的利潤,你的價值才會被他肯定,他才會心存感激。當你所做的工作對他有意義的時候,你的權力也才會顯示出來。這種權力的大小,取決於他對你的依賴程度,對你的依賴越大,你的權力即控制力就越強。

在一線工作時,總有不少人抱怨:公司的產品有問題、市場競爭太激烈、競爭對手又有了好的政策和推廣活動、自己公司的人不配合工作、促銷品沒有到、公司宣傳車安排不過來等等。面對工作中的這些客觀情況,我們是等、靠、要,還是在既有條件下主動出擊把工作做到最好呢? 托辭有千萬個,但我們要永遠堅持「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找方法」的信條。

一個人到了年老的時候,又窮又苦,那並不是那個人以前做錯了什麼,而是他什麼都沒有做。

在取得一鳴驚人的成績之前,必先做好枯燥乏味的准備工作。

銷售代表必須多讀些有關經濟、銷售方面的書籍、雜志,尤其必須每天閱讀報紙,了解國家、社會消息、新聞大事,拜訪客戶日才,這往往是最好的話題,且不致孤陋寡聞、見識淺薄。

在成為一個優秀的銷售代表之前,你要成為一個優秀的調查員。你必須去發現、去追蹤、去調查,直到摸准客戶的一切,使他們成為你的好明友為止。

「有經歷沒閱歷」是對很多做業務時間長卻進步緩慢的業務員的評價。個人對事物的認識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他對事物本質和規律把握的速度和程度。

你看 可還好

6. 如何防範醫療糾紛心得體會

醫療糾紛是由患者及醫務人員多方面願意產生的,作為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也應該持有正常的心態,多做批評和自我批評。在醫療活動中要積極創造良好文化環境,為患者提供優美的就醫環境,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從社會客觀因素上盡量減少糾紛的發生;更應該從既往發生的醫療糾紛中汲取經驗教訓,積極改善自己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水平;還應提高醫療質量避免醫療糾紛的產生,因此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⑴醫院管理者和醫務人員應熟悉掌握常用的衛生管理法律、法規。

⑵加強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服務意識。

醫務人員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是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起碼標准,所以醫院應該教育醫務人員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服務活動,文明行醫,養成良好的服務態度,與病人建立親人般的醫患關系,擺脫「醫家至上,病家求治」的傳統觀念,在診療活動中尊重患者的意願,向患者履行告知義務,使患者及時了解有關診斷、治療、預後等方面的信息,以行使患者本人對疾病診治的相應權利,減少由於病人對醫療行為不理解而引發的糾紛。

⑶醫務人員應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

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操作規范、常規是醫學實踐長期經驗的科學總結;是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保證;是評判醫療護理工作是否存在過失的准則。因此,醫院應該把建立健全醫院規章制度、各級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和加強對醫務人員診療技術操作規范的培訓,作為院、科兩級管理工作的重點,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糾,使醫院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標准化的軌道,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2 醫療機構應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

醫療質量事關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醫療糾紛的發生與醫療質量的高低成正相關關系。要提高醫療質量、對醫療安全有保障、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就要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對影響醫療質量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地監控。醫院應該健全醫療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防範和處理醫療糾紛的預案,狠抓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的三級管理,堵塞漏洞,做到防患於未然,很抓「三基、三嚴」的培訓,才能確保醫療糾紛不發生或少發生。

3 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病歷是疾病的診治經過及療效的原始記錄,是進行醫學研究的原是資料,也是判斷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是否得當的法定證據。它不僅涉及到醫學技術問題,還涉及日後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賠償問題。發生糾紛後,病歷將成為認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民事法律責任的一種重要依據。鑒於病歷在醫療及法律諸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醫院應成立病歷質量管理委員會,提高醫務人員應對病歷在醫療糾紛處理中的法律地位的認識,加強對醫護人員書寫病歷基本功的訓練,提高病歷書寫質量,確保病歷的客觀、真實、完整。其次,要對病歷質量實行層層負責,嚴格執行三級查房制,主治醫師把關修改,科主任、醫務處、病歷管理委員會定期檢查,杜絕有缺陷的病歷歸檔。這些措施將無疑對防範醫療糾紛的發生起到初步把關的作用,也對日後可那能發生的醫療糾紛提供抗辯證據。應當引起高度注意的是,切忌自作聰明,為掩蓋有過失或有缺陷的醫療行為而違背客觀事實塗抹、篡改病歷資料,否則,很可能會要承擔更加嚴重的法律責任。法院僅憑這一點(提供虛假證據——舉證不能)就可判定醫方敗訴。

4 重視醫療以外的其他安全問題,減少非醫療因素引發的醫療糾紛。

醫療以外的安全問題在近幾年醫療糾紛的投訴案中佔有一定的比例。例如:請假或自行外出的患者在院外出現意外;患者在醫院內的摔傷、燙傷、自殺;精神病人在院內傷人、或外逃傷人等,依據國家的法律,醫院雖對患者沒有監護責任,但應負有監管責任,一旦出現問題,很難證明醫院完全沒有過錯。所以,重視和防止醫療以外的其他因素引發的意外情況的發生,是新時期給醫院管理者提出的新的要求。醫院各部門應協調一致,通力合作,制定和建全各項醫療以外的安全防範措施,嚴格對在院病人的管理,堅持各種「告知、協議」制度,做好入院須知教育,並應取得患者及家屬的支持,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不僅要滿足病人必須的醫療服務,還要最大限度地滿足病人的其他合理要求,把非醫療因素。

7. 婚姻糾紛案例活動心得體會

參加過的人才會知道吧 不好意思 我沒參加過

8. 寫一個以「於同學產生矛盾糾紛怎麼辦的一篇心得體會」

閱讀全文

與法律糾紛心得體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