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民事訴訟法特殊地域管轄規定是什麼,有哪些原則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殊地域管轄,是指以被告住所地、訴訟標的所在地、法律事實所在地為標准確定的管轄。民事訴訟法第23—32條規定了十種屬於特殊地域管轄的訴訟。
合同履行地,是指合同規定的履行義務的地點,主要是指合同標的物的交付地。合同履行地應當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對履行地約定不明確的合同,應當根據合同法第62條第3項確定履行地: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合同履行地在實踐中是個相當復雜的問題,當事人之間、法院之間常常對如何確定合同履行地產生分歧,並由此引發管轄權爭議。民事訴訟法施行以來,最高人民法院曾多次對如何確定合同履行地作出司法解釋或批復。這些解釋和批復所規定的合同履行地包括:
1.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雙方當事人住所地又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不依履行地確定管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
2.購銷合同的履行地按下列情況確定:第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當事人在合同中未明確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交貨地為合同履行地。合同中約定的貨物到達地、到站地、驗收地、安裝調試地等,均不應視為合同履行地。第二,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履行地點或交貨地點,但實際履行中以書面方式或雙方一致認可的其他方式變更約定的,以變更後的約定確定合同履行地。第三,當事人在合同中對履行地點、交貨地點未做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或者雖有約定但未實際交付貨物,且雙方當事人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以及口頭購銷合同糾紛案件,均不依履行地確定管轄。
3.加工承攬合同。以加工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另有約定的除外。
4.財產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以租賃物使用地為合同履行地,但當事人在合同中對履行地另有約定的除外。
5.補償貿易合同。以接受投資一方主要義務履行地為合同履行地。
6.借款合同。以貸款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7.證券回購合同。凡在交易場所內進行的證券回購業務,以交易場所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在交易場所之外進行的證券回購業務,以最初付款一方(返售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8.名稱與內容不一致的合同。當事人簽訂的合同雖具有明確、規范的名稱,但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內容與名稱不一致的,應當以該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內容確定合同的性質,從而確定合同的履行地;合同的名稱與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內容不一致,而根據該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難以區分合同性質的,以及合同的名稱與該合同約定的部分權利義務內容相符的,則以合同的名稱確定合同的履行地。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還對聯營合同的地域管轄做了如下規定:第一,法人型聯營合同,由其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法院管轄;合夥型聯營合同,由其注冊地法院管轄;協作型聯營合同,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第二,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或注冊地法院管轄確有困難的,如法人型聯合體已經辦理了注銷手續,合夥型聯營體應經工商部門注冊登記而未辦理注冊登記,或者聯營期限屆滿已經解體的,可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合同法還專門對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的履行地點做了規定。根據該法第178、184條的規定,這類合同的履行地點,按當事人的約定確定;當事人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供用電、水、氣、熱力設施的產權分界處為履行地點。
債權人依據合同法第73、74條規定提起代位權、撤銷權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
保險合同訴訟,被告住所地和保險標的物所在地法院都有管轄權。保險標的物如為運輸工具或運輸中的貨物,則由被告住所地或者運輸工具登記注冊地、運輸目的地、保險事故發生地法院管轄。
票據支付地,是指票據上載明的付款地;如未載明付款地,票據付款人(包括代理付款人)的營業場地、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本票出票人的營業場所,支票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的營業場所所在地為票據付款地。代理付款人是指根據付款人的委託代為支付票據金額的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
公司糾紛類型很多,大多數公司糾紛都可以歸結為合同糾紛或侵權糾紛,只有少量與公司組織行為有關的糾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2012年修改的《民事訴訟法》專門規定,此類涉及公司組織行為的糾紛,由公司住所地法院享有管轄權。公司住所地,是指公司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
運輸合同包括客運與貨運兩大類。運輸中的始發地,是指旅客或貨物的最初出發地,目的地則是指最終到達地。根據最高法院的規定,水上運輸或水陸聯合運輸合同糾紛發生在我國海事法院轄區的,由海事法院管轄。鐵路運輸合同,由鐵路運輸法院管轄。其他運輸合同糾紛,由始發地、目的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
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一般情況下,侵權行為實施地和結果發生地兩者相一致,在同一地點,但也存在兩地不一致的情況。在兩地不一致時,針對該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可能存在三處管轄法院,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和被告住所地的法院都有管轄權。
這是針對車輛、船舶、航空器在運行過程中發生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或人身損害引起訴訟所規定的管轄。航空器泛指一切在天空運行的人造物體,包括飛機、飛艇、熱氣球、衛星等。航空事故是指航空器在空中或地面碰撞、墜毀,在飛行中拋物、排油而引起的事故。事故通常發生在一定的行政區域內,事故發生在哪一行政區域內,該行政區域的法院就有管轄權。最先到達地是指車輛、船舶最先到達的車站、港口,最先降落地指第一次降落的機場或其他地點,或者墜毀的地點。對這類事故引起的侵權賠償訴訟,包括被告住所地在內的上述地點的法院都有管轄權。
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在航行過程中因接觸和碰撞而造成的損害事故,其他海損事故是指船舶在航行中因觸礁、觸岸、失火、爆炸、沉沒等造成的事故。不論哪國的船舶發生了碰撞或其他海損事故,只要發生在我國領海海域內,我國法院就可以對請求損害賠償的訴訟行使管轄權。將因海損事故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規定由上述四個地點的法院管轄,充分考慮了這類案件的特殊性,既有利於當事人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選擇其中一個法院提起訴訟,也有利於法院對案件的審理和判決的執行。
海難救助是指對遭遇海難的船舶及船舶上的人員、貨物給予的救助。救助行為實施後,救助人有權根據救助的事實和效果要求被救助方支付救助費用。雙方對此可能出現糾紛引起訴訟,這類訴訟由實施救助行為地點的法院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達地法院管轄是各國的通例。應當注意的是,這類訴訟的管轄法院,不包括被告所在地的法院。
共同海損,是指船舶在海運中遭受到海難等意外事故時,為了排除危險,挽救船舶、人員和貨物,而作出的物質犧牲或支付的費用。因共同海損作出的犧牲和支付的費用應當根據一定的規則進行理算,並由受益各方分攤。我國在北京設有共同海損理算處,發生共同海損後,如在我國理算,理算地即為北京。航程終止地,是指發生共同海損的船舶航程終止的地點。共同海損發生後,如船舶最先到達我國的某一港口,或者有關當事人同意在北京理算,或者船舶的航程終止地在我國的某一港口,上述地點的法院便對由此提起的訴訟有管轄權。應當注意的是,這類訴訟的管轄法院,不包括被告所在地的法院。
⑵ 網上買到假貨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網上購物已經成為很普及的購物方式,足不出戶就可以把商品買回家,但內如果買到了假貨,我容們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呢?處理方式如下:
1、保留有效證據。如果發現所購買的是假貨,第一步就是收集證據,用相機拍下商品各個角度的照片,還有與商家的聊天記錄,以備投訴時使用。
2、要求商家退貨或賠款。如果商家是7天無理由退款,但沒有假一賠三、第三方質檢的話,那就要求商家退款並由商家承擔運費;如果商家參加了假一賠三的話,那就要求商家除了退款外,還要按實際支付商品價款的二倍進行賠付,並承擔所涉及商品的物流費用;如果商家參加了第三方質檢的話,那就要求商家對商品所付款的一倍進行賠償,並承擔物流費用。
3、向購物平台投訴。如果以上退貨或者賠款和商家未達成一致,可對商家進行投訴,投訴時需提交各種證據,平台服務人員會根據雙方提供的證據進行裁定。
4、向消費者保護協會投訴。如果平台所作出的決定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建議向消費者保護協會進行投訴,可把商家和平台一起投訴,投訴商家是因為其賣假貨,投訴平台是因為其監管不力。
⑶ 如果我要起訴一個人該去那裡告他
如果是他對你侵權,則由侵權行為地法院管轄,如果是買賣合同糾紛由結果所在地管轄,如果單純的民事官司,則根據「原告就被告」原則,應該起訴被告的住所所在地法院。
⑷ 票據侵權和不當得利在同一個案件中怎麼判
這個是兩個案由。看你怎麼起訴。訴訟請求依據是不當得利還是票據侵權
⑸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出來後,下一步流程是什麼
接到《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後對責任有異議的,15日內向上一級交警部門申請復議。
無異議的,10日內向交警部門提出書面調解申請。不申請調解的,交通事故當事人雙方可以參照《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責任和相關賠償標准進行協商並達成協議,最後憑簽有交通事故當事人雙方名字的協議書由交警部門製作《交通事故結案書》進行結案。
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依照交通法規對交通事故的當事人有無違章行為,以及對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定性、定量評斷時所形成的文書材料。
它是一種具有法律效力的技術文書,其目的是分清事故責任,為依照交通法規和其它規定對肇事者作出正確恰當的處分,同時也為以後事故損害賠償處理打下基礎,提供依據;對教育廣大交通參與者從中吸取有益的教訓,為研究交通事故發生的規律,制訂有效的安全防範措施也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完全由當事人中一方違章造成的事故,由違章者負全部責任,而與事故無直接因果關系的另一方無責任。如某司機由於醉酒開車突然把車開入左側,把正常騎自行車行駛的某學生撞倒。
被撞人員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這起事故就是完全由於駕駛員一方的違章行為造成的,因此該司機應負全部責任,而被撞人由於無違章行為而無責任。
(5)票據侵權糾紛擴展閱讀: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基本程序
1、報警和受理
向交通管理部門進行報案。除了適用交通事故簡易程序處理的少數交通事故案件外,大多數交通事故案件的處理都依賴於公安交管部門。當一起交通事故發生以後,當事人應當盡可能及時向事故發生地的縣級交管部門報案。如果交通事故的當事人都造成重傷或者昏迷的,經過的路人也有義務向交通管理部門報案。
2、調查
交通管理部門趕赴交通事故現場進行處理。一般情況下,適用簡易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案件只需要有一名交警人員到現場處理,而適用交通事故一般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案件,則至少要有兩名交警進行處理。
3、認定與復核
交通管理部門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交通管理部門在充分了解事故情況時,並結合收集到的各種證據,客觀、公正的製作出交通事故認定書,分清事故當事人各方的事故責任。如有異議的可以向上級機關申請復核。
4、處罰執行
交通管理部門對事故當事人進行行政處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依據有關規定,對肇事責任人予以警告、罰款、弔扣、吊銷駕駛證或拘留的處罰。
5、損害賠償調解
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公安交管部門可以在雙方當事人申請的情況下,就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進行為期10天的調解。
6、起訴
受害方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於當事人不同意調解,或者在法定的調解期限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受害方可向法院起訴,以此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⑹ 公證處的怎麼收費
遺囑公證費用各地不盡相同,遺囑公證和遺贈公證費用大約在100元-400元之間。遺囑屬於一種版個人聲明,不權發生財產轉移的效力。遺囑在立遺囑人去世後生效,繼承人需憑遺囑辦理繼承權公證,憑繼承權公證書到房管局轉名。繼承權公證費按辦理繼承時房屋價值的2%收取。公證服務收費標准 :(一)辦理遺囑公證,每件收費150—200元。(二)保管遺產,由雙方協商收費。(三)確認遺囑效力,每件收費200—300元。(四 ) 證明財產繼承,贈與和遺贈,接受益額的2%收取,最低收取200元。以上就是我為你整理的有關遺囑公證需要多少費用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遺囑公證的其他內,例如遺囑公證需要哪些材料,遺囑公證的程序等,這樣才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相關權益。
⑺ 如果進200件侵權商標白酒,只有20件票據能打贏嗎,串貨白酒被廠家認定侵權商標產品,
如果沒有銷售,東西還在的話,也不能判定侵權。因為沒有形成證據鏈,沒有因為這個白酒而專產生牟利。被廠屬家認定侵權了,顯現是吃虧的,打官司也無法百分百勝訴。國內的訴訟成本都很高,我想訴訟成本和時間成本已經大於白酒本身了吧。
⑻ 具備什麼條件可構成商業詐騙,商業詐騙應當去什麼部門維權
以下情形屬於商業詐騙。商業詐騙應當向司法機關報案。
具體表現形式有:
1.用假冒偽劣商品銷售興奮劑和摻假品;
2.虛假或其他不正當手段使用的貨物數量不足;
3,銷售「加工產品」,「瑕疵產品」,「瑕疵產品」等產品,虛假宣稱為正品;
4.以虛擬「清倉價」,「售價」,「最低價格」,「特價」或其他欺詐性價格銷售商品;
5.不要出售帶有真實姓名和標簽的商品;
6.通過僱傭他人來欺騙銷售誘因;
7.進行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解釋;
8.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紙,期刊等大眾媒體對商品進行虛假宣傳;
9.欺騙消費者預付款;
10.使用郵購銷售來欺騙價格,根據約定的條件提供或不提供貨物;
11.以虛假「贏得銷售」和「退貨銷售」的形式銷售商品;
12.欺詐性消費者行為的其他虛假或不正當手段。
商業欺詐的量刑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24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金額較大的,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上或者刑事拘留,並處以一次處罰;在其他嚴重情況下,囚犯應處以不少於三年不超過十年的有期徒刑,並處以罰款;
如果金額特別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的情況,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不少於十年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
(1)以虛構單位的名義簽訂合同或以欺詐手段使用他人;
(2)偽造,變造或者使票據或者其他虛假財產權證書無效;
(3)未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欺騙另一方繼續簽訂合同的;
(4)收到對方支付的貨款,款項,預付款或擔保財產後逃逸;
(5)以其他方式欺騙對方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