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拆遷糾紛不予受理

拆遷糾紛不予受理

發布時間:2020-12-23 17:24:04

A. 土地被徵收後引起賠償糾紛為什麼法院不予'受理

看具體不予受理事由,在補充資料,實在不行直接找專業的拆遷律師代理案件

B. 拆遷訴訟法院卻不給立案我應該怎麼辦

2010年強制拆遷是需要法院判決的,根據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五條「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阻撓國家建設徵收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如果當初強拆沒經過法院,那強拆人違法,你找當地律師給你打官司吧,和他商量好賠償取得後怎麼分成,你就在家等著拿錢吧。中國的事情,光說法律沒用,光說關系也沒用,而當地律師,恰好擁有兩方面的資源,他們就是掙這個錢的。

C. 因我房屋被拆遷,補償不合理,我起訴到法院,法院受當地政府影響,不給立案,我將怎麼辦

法院對於拆遷來補償行政訴訟不自予受理的,可以向上級法院申請立案。或者依法向上級政府信訪部門反映拆遷補償問題。
《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的相關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包括:對行政責令停產停業、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對徵收、徵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的等等。
如果想快速的解決這個問題也可以咨詢律師,聽一下專業律師的意見,建議選擇北京冠領,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團隊以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實戰經驗形成了冠領專業化、獨具特色的律師團隊。冠領目前由五大律師團隊組成:企業房屋拆遷維權律師團隊、企業商事糾紛律師團隊、涉外民商事業務糾紛律師團隊、刑辯律師團隊、企業法律顧問律師團隊。
冠領律師團隊成員多數畢業於國內外知名大學法學院,擁有豐富的執業經驗,以及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優質和高效的、法律服務為終止目標,向客戶提供不同領域及多層次的法律服務保障。

D. 什麼情形下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受理行政裁決申請

有下列情來形之一的,房源屋拆遷管理部門不予受理行政裁決申請:
(一)對拆遷許可證合法性提出行政裁決的;
(二)申請人或者被申請人不是拆遷當事人的;
(三)拆遷當事人達成補償安置協議後發生合同糾紛,或者行政裁決做出後,當事人就同一事由再次申請裁決的;
(四)房屋已經滅失的;
(五)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認為依法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對裁決申請不予受理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

E. 農村舊村改造拆遷合同糾紛,法院不受理嗎

受理的
法院接到當事人提交的民事、行政起訴狀時,對符合法定條件的起訴版,應當登權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材料,並出具註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需要補充必要相關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在補齊相關材料後,應當在七日內做出決定是否立案登記。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三條 對立案工作中存在的不接收訴狀、接收訴狀後不出具書面憑證,不一次性告知當事人補正訴狀內容,以及有案不立、拖延立案、干擾立案、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或者決定等違法違紀情形,當事人可以向受訴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投訴
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投訴之日起十五日內,查明事實,並將情況反饋當事人。發現違法違紀行為的,依法依紀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F. 土地糾紛案件法院不受理怎麼辦

《解釋》明確規定了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土地承包經營權侵權糾紛、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土地承包經營權繼承糾紛、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引起的爭議等五種情形屬於民事糾紛,人民法院應予以受理; 並非所有的農村糾紛法院均予受理,雖然此做法目前尚存爭議,但國家法律、政策的規定,仍應依照執行,現舉幾例,供參考:
(1)當事人對行政機關就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做出的調解意見不服,法院不予受理。
因行政機關就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做出調解意見,屬於調解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法院將不予受理當事人對該調解意見的起訴。
(2)失地村民直接向法院起訴要求重新獲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院一般裁定不予受理。
失地村民要求重新獲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須先通過行政手段解決,當然如果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行為侵害了承包經營權的,失地村民可以提行政訴訟,要求確認該行政許可行為違法,並可因其損失而要求行政賠償。失地村民直接起訴要求重新獲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院一般不予受理,即使受理也會裁定駁回起訴。可起訴要求分配土地徵用補償款,無限期徵佔時,也可要求地上物補償。
(3)村民對村民會議就集體財產收益決議、分配方案起訴要求確認無效或撤銷的,不予受理,但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的除外。
也就是說,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的法院審查職責的,法院一般不進行司法審查,因此,在法律法規有明確賦予法院司法審查權的前提下,法院不予受理。比如,對下述法律規定的對村民自治范圍進行的限定就是法院介入村民自治,行使司法審查權的法律依據。《物權法》第63條規定,「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其負責人作出的決定侵害集體成員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集體成員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20條規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討論決定的事項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相抵觸,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所有權利的內容」
(4)沒有對集體財產收益分配的決議、方案而直接起訴要求分配集體財產收益的,法院不予受理;認為分配決議、方案沒有給予平等的村民待遇,起訴要求平等待遇的,法院也將不予受理。但對於集體財產收益分配的決議、方案,經村委會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在履行中發生糾紛的,權利人有權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5)村民認為被征地的村委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沒有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公布征地補償費用的收支和分配情況,起訴要求知情權的,法院不予受理。
(6)村委會強制繳納入戶費等費用的糾紛,以及村民要求村委會退還被強制繳納的入戶費的糾紛,法院將不予受理。
(7)村委會及組織,因選舉換屆、辭職、辭退、開除等,就行使村集體事務管理權產生的糾紛,法院不予受理。
涉及土地權屬糾紛的案件法院不應受理

G. 政府行政強制拆遷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院不受理怎麼辦

上訪。基本上沒有別的辦法,因為法院還是要聽黨的領導的~~~當地政府做出的拆遷決定,當地的法院一般不敢受理。這是個現實的問題。

H. 法院為什麼不受理征地拆遷

因為拆遷一旦開始,法院會接到大量拆遷案件,對於某些案件他們是不受理的。

I. 2005年最高院出台的不受理征地糾紛的司法解釋是什麼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農村集體土地徵用後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有關問題的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農村集體土地徵用後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有關問題的答復

2005年10月12日 法[2005]行他字第5號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2004]渝高法行示字第47號《關於趙建請求撤銷重慶市沙坪壩區國土資源局責令其拆除房屋交出土地行政決定一案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原則同意你院第一種意見,即行政機關徵用農村集體土地之後,被徵用土地上的原農村居民對房屋仍享有所有權,房屋所在地已被納入城市規劃區的,應當參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及有關規定,對房屋所有權人予以補償安置。
此復。

附: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趙建請求撤銷重慶市沙坪壩區國土資源局責令其拆除房屋交出土地行政決定一案的請示
2005年1月5日 [2004]渝高法行示字第47號

最高人民法院:
我院受理的趙建請求撤銷重慶巾沙坪壩區同土資源局責令其拆除房屋交出土地行政決定請示—案,經本院審判委員會研究,對農村集體土地被徵用時其地上房屋當時未予補償安置,現拆遷應按何種標准對住房和商業用房進行補償形成不同意見,特向貴院請示。
一、案件的由來和審理經過
趙建請求撤銷重慶市沙坪壩區國土資源局(下稱沙區國土局)責令其拆除房屋交出土地行政決定一案,已由慶市沙坪壩區人民法院於2004年1月7日作出[2003]沙行初宇第48號行政判決。維持了沙區國土局的行政決定。趙建不服該行政判決,於2004年2月1日向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該院經立案審查後,於2004年9月9日就本案的有關法律適用問題向本院提出請示,本院審判委員會於2005年2月5日進行了研究,決定上報貴院請示。
二、案件的事實和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
(一)案件事實
趙建原系沙坪壩區覃家崗鎮馬房灣村村民,1984午趙建即在先沙坪壩區大楊公橋118號處的集體土地上修建了房屋,用於居住並先後經營飯店、旅館。1993年4月5日,沙區國土局在趙建的《集體土地登記申請書》中審批意見欄內註明其房屋佔地為住宅用地,但該局填發給趙建的渝沙覃集建(93)字第5880號《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上卻載明趙建的房屋佔地類別系商業、住宅,用地面積為182平方米。同年4月l0日,重慶市沙坪壩區城鄉建設委員會填發給趙建的沙字第14682號《鄉村房屋所有權證》載明其房屋種類為:商業282.47平方米,住宅170平方米。1994年9月6日,重慶市人民政府以重府地(1994)309號批復,同意徵用童家橋及馬房灣村全部土地204580平方米,將馬房灣村630名社員「農轉非」。1996年12月,趙建轉為了城鎮居民戶口,但仍以其所建房屋從事個體經營,其《鄉村房屋所有權證》和《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未作變更。2002年6月20日,重慶市人民政府以渝府[2002]374號文件批復,同意將楊梨路地塊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給重慶宏坤物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住宅小區建設用地,趙建的房屋在該公司的用地范圍內,趙建要求該公司提供門面房安置其非住宅.雙方未達成協議。2003年6月25日,沙區國土局作出了《關於趙建拆遷安置的方案》,並於次日送達趙建。其主要內容是:按《重慶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的規定,對趙建可安置住房—套(二室一廳),建築面積為40平方米;對其房屋中非住宅部分,依照《重慶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按重置價格計算補償費後,建築物歸國家所有,搬遷損失費按所搬遷設備折舊凈值的15—20%計算。同年6月30日,沙區國土局作出沙國土監告字[2003]第3號《聽證告知書》告知趙建:對其拒不簽訂拆遷安置協議的行為,擬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五條的規定,作出限期拆除房屋交出土地的行政決定;在該局作出正式行政決定前,其有權申請聽證:趙建於7月1日收到《聽證告知書》後,未申請聽證。7月4日,沙區國土局即對趙健作出了《關於責令趙建拆除房屋交出土地的決定》。趙建收到該決定後,即向重慶市沙坪壩區人民政府申請復議,該府於8月25日作出沙府行復字[2003]2號《行政復議決定書》,對沙區國土局作出的行政決定予以維持。趙建仍不服,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沙區國土局作出的《關於責令趙建拆除房屋交出土地的決定》。
(二)訴訟雙方爭議的焦點
1.趙建認為其房屋所屬土地在1994年被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徵用後,土地性質已變更為國有,應當適用《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按城鎮房屋進行拆遷安置,而不能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而沙區國土局則認為,雖然趙建的房屋所屬土地在1994年即被政府徵用,但由於各種原因未對其進行拆遷安置補償,其性質仍為農村集體上地征地拆遷,不能適用城鎮房屋拆遷的相關規定。
2.沙區國土局提出的《關於趙建拆遷安置的方案》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趙建提出即使按照鄉村房屋集體土地的性質進行徵用,適用重慶市政府55號令《重慶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重置價格」也應當是其重新創辦相同規模的旅館所需要的費用,能使其在征地安置補償後,基本保持征地前的生活水平。而沙區國土局則認為,「重置價格」是按修磚牆房屋的價格上浮50%計算,即按300元/平方米補償。
3.關於本案是否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的問題(註:該《條例》第四十五條:「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阻撓國家建設徵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其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趙健認為適用該條規定的前提是當事人有阻礙征地的行為,其與拆遷人之間未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原因系沙區國土局提供的安置方案補償標准太低,其沒有阻礙征地的行為,不應適用該條規定。沙區國土局則認為,趙建不同意該局《關於趙建拆遷安置的方案》,拒不交出土地,嚴重影響了該土地上的建設工程進度,即是阻礙征地的行為。
三、本院審判委員會意見
本院審判委員會經討淪認為,要解決本案中趙建的房屋採用何種標准予以補償所涉及的法律適用問題,首先應明確此種情形下是參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按城鎮房屋進行拆遷補償,還是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按農村征地房屋補償安置標准予以補償。若參照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准對趙建的房屋進行補償,則趙建的房屋中商業用房部分自然應按非住宅標准給予補償:若按農村徵用土地建築物的補償標准予以補償,因相關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沒有規定農村征地補償中商業用房的安置補償問題,故實際操作中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依據。為此形成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對趙建的房屋應參照城鎮房屋拆遷補償標准予以補償。理由是:趙建的房屋所在土地1994年即被國家徵用,相關部門直至2002年才予以拆遷補償,其房屋所在地區早己城市化,土地的性質事實上已變為城鎮國有土地,趙建的房屋應視為國有土地上的城鎮房屋。沙區國土局仍適用征地時的補償標准對趙建安置住宅,並對其房屋中商業用房部分也依照《重慶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按「重置價格計算」補償300元/平方米明顯偏低,加之目前的法律、法規對集體土地上的商業用房如何補償無明確標准,可參照城鎮房屋拆遷的標准予以補償。
第二種意見認為,對趙建的房屋拆遷安置在性質上仍屬於征地拆遷,不應參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規定予以補償。理由是:從我國目前的法律、法規來看,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在性質上屬征地拆遷的范疇,應適用土地管理法有關征地補償安置的規定。因農村的房屋和城巾房屋在土地所有權性質、所有權主體、土地管理方式及拆遷安置對象等方面均有差異,《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並不具有直接的參照性,如予以參照將會導致政府制定的補償標准隨意性大、拆遷程序和拆遷標准混亂。趙建的房屋雖在征地時未予及時拆遷補償,但並不能改變對其房屋的補償屬農村集體土地征地拆遷補償的性質。
審判委員會傾向於第二種意見,但均認為由於各地在建設徵用農村集體土地的過程中先征地,用地時才予以拆遷補償的情況帶有一定的普遍性,此類補償糾紛引發的行政爭議不可避免,司法審查中解決此類問題到底怎樣適用法律,各地掌握的標准和做法不統一,現有法律、法規不明確。
四、請示的問題
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就如下問題請示:農村集體土地被徵用時其地上房屋當時未予安置補償,用地時才拆遷應按何種標准時住房和商業用房進行補償?
請批示。

閱讀全文

與拆遷糾紛不予受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