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交通事故賠償的責任主體有哪些
您好,這需要分具體情形來看:
1、所有人自主駕駛和受僱人駕駛情形下的責任主體
所有人自主駕駛和受僱人實施僱傭行為駕駛情形下,車輛所有人既是車輛運行的支配著,又是運行利益的歸屬者,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由車輛所有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車輛所有人要承擔交通事故的連帶賠償責任。但是車主既不能支配該車的運營,也不能從該車的運營中獲得利益的情況下,不承擔連帶責任。交通事故認定書上記載的責任主體是肇事者,但是,肇事者不一定是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主體。如果肇事者駕駛行為是職務行為,那麼,應當有其僱主或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肇事者如果作為雇員,不承擔交通事故中的民事賠償責任,但是,如果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肇事者有可能要承擔響應的刑事和行政責任。
2、擅自駕駛情形下的責任主體
擅自駕駛的情形有兩種,一種是存在僱傭關系的受僱人實施非僱傭行為,擅自駕駛而發生交通事故的,如雇員擅自駕駛僱主的車輛,公司職員擅自駕駛公司車輛等,原則上仍然由車輛所有人承擔賠償責任,所有人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根據其與受僱人的僱傭合同向受僱人進行追償。另一種是不存在僱傭關系的其人擅自駕駛他人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應由駕駛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機動車的所有人或保管人除非存在管理上的瑕疵,否則不承擔賠償責任。
3、出租、出借情形下的責任主體
車輛所有人將車輛租給或借給他人使用,是基於利益和 信任關系允許他人自主支配其車輛的使用權,在此情形下,車輛所有人,承租人和借用人都是車輛運行的支配著,同時也是運行利益的歸屬者。因此如發生交通事故,承租人,借用人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出租人和出借人承擔連帶責任。
4、車輛買賣未過戶情形下的責任主體
車輛買賣未過戶違反的是行政管理規章,與駕車致人損害沒有因果關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連環購車未辦理更名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賠償責任的復函》認為:「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因車輛已交付,原車主既不能支配該車運營,也不能從該車運營中獲得利益,故原車主不應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據此,車輛買賣未過戶但實際交付車輛後,登記車主因交付車輛而喪失了對車輛的運行支配和運營利益,因而發生交通事故的,應由實際支配車輛運行或者取得運行利益的買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原登記所有人不應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5、分期付款買賣情況下的責任主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購買人使用分期付款購買的車輛從事運輸,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保留所有權的出賣方不應承擔民事責任的批復》明確規定:「採取分期付款方式購車,出賣方在購買方付清全部車款前保留車輛所有權的,購買方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因此在購買人實際支配下的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應該是購買人,而不是保留所有權的出賣人。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貳』 機動車交通事故糾紛可以追究道路管理者責任嗎
關於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人的認定,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有較為詳細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並適用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確定其相應的賠償責任:
(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機動車存在缺陷,且該缺陷是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之一的;
(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
(三)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因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駕駛機動車的;
(四)其它應當認定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
第二條 未經允許駕駛他人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請求由機動車駕駛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但具有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情形的除外。
第三條 以掛靠形式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四條 被多次轉讓但未辦理轉移登記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最後一次轉讓並交付的受讓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五條 套牌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套牌機動車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被套牌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同意套牌的,應當與套牌機動車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六條 拼裝車、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或者依法禁止行駛的其他機動車被多次轉讓,並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由所有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七條 接受機動車駕駛培訓的人員,在培訓活動中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駕駛培訓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八條 機動車試乘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試乘人損害,當事人請求提供試乘服務者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試乘人有過錯的,應當減輕提供試乘服務者的賠償責任。
第九條 因道路管理維護缺陷導致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道路管理者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道路管理者能夠證明已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者地方標准盡到安全防護、警示等管理維護義務的除外。
依法不得進入高速公路的車輛、行人,進入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造成自身損害,當事人請求高速公路管理者承擔賠償責任的,適用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
第十條 因在道路上堆放、傾倒、遺撒物品等妨礙通行的行為,導致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道路管理者不能證明已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者地方標准盡到清理、防護、警示等義務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未按照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準的強制性規定設計、施工,致使道路存在缺陷並造成交通事故,當事人請求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二條 機動車存在產品缺陷導致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生產者或者銷售者依照侵權責任法第五章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三條 多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損害,當事人請求多個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區分不同情況,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十條、第十一條或者第十二條的規定,確定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或者按份責任。
『叄』 高速公路管理者在交通事故中應如何承擔責任
造成甘M小轎車上人員一死一傷的交通事故。交警隊認定陝D牌車輛駕駛人趙某與甘M小轎車駕駛人高某負本起交通事故的同等責任。高某將趙某陝D車主、承保的保險公司及道路管理者陝西省交通建設集團公司西長分公司訴訟法院,要求上述被告共同承擔賠償責任。本案中就道路管理者應承擔本次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出現不同意見。 法律分析: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的規定:因道路管理者維護缺陷導致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道路管理者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道路管理者能夠證明已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者地方標准盡到安全防護,警示等管理維護義務的除外。根據該司法解釋的規定公路管理者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就是道路管理者沒有盡到安全防護、警示等管理維護義務的情況下,就應認定公路管理者有過錯,即適用過錯推定責任原則。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公路管理者違反安全防護,警示等義務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第一,高速公路管理者實施了違反安全防護,警示等義務的行為。高速公路管路者違反安全保障義務通常都是通過不作為的方式,具體表現為能夠作為而免於作為或不作為,第二,相對人人身、財產受到損害。第三,相對人人身、財產受到損害與公路管理者實施了違反安全防護、警示等義務的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第四,公路管理者違反了安全防護、警示等義務的行為存在過錯。只有同時滿足以上四項構成要件才能構成高速公路管理者違反安全防護,警示義務的不侵權責任。 本案中要准確認定高速公路管理者應否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主要要查明該管理者是否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盡到安全防護、警示等義務,即是否依法對路況進行巡查等,若其已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盡到管理維護義務,即不承擔責任,否則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由此可以認為,公路管理者承擔責任應與其過錯相對應,即公路管理者只有在未盡到法定義務的情況下,才應承擔與其過錯相適應的責任。第一種意見認為車輛與公路管理者形成合同關系,其應承擔違約責任,筆者認為,公路管理者只要盡到法定義務,即就不存在違約,亦不應承擔違約責任。若未盡到法定義務,其應承擔侵權責任,而非違約責任。
『肆』 道路管理者在交通事故中應如何承擔責任
造成甘M小轎車上人員一死一傷的交通事故。交警隊認定陝D牌車輛駕駛人趙某與甘M小轎車駕駛人高某負本起交通事故的同等責任。高某將趙某陝D車主、承保的保險公司及道路管理者陝西省交通建設集團公司西長分公司訴訟法院,要求上述被告共同承擔賠償責任。本案中就道路管理者應承擔本次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出現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被告西長分公司作為福銀高速西長段的管理部門與甘M小轎車之間因收取通行費用的行為而形成了有償使用高速公路的民事合同關系,車輛履行了交納車輛通行費的義務後,即享有使用高速公路並安全通行的權利。本案中陝D牌照的半掛車在正常行駛過程中發生故障,高速公路管理部門應及時發現並清除,保障通行暢通,被告作為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卻因疏於巡查而未能發現並清除該障礙,未能履行應盡職責與合同義務,其不作為的行為亦為本次事故發生的原因。故被告應承擔本次事故的賠償責任。 第二種意見認為,本起交通事故主要是因為陝D牌照半掛車出現故障後沒有及時將車輛移至緊急停車帶,加之甘M小轎車超速行為躲避不及造成的,造成事故的損失應由上述車輛的所有人及保險公司賠償。高速公路管理者在本起事故中沒有過錯,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筆者認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的規定:因道路管理者維護缺陷導致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道路管理者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道路管理者能夠證明已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者地方標准盡到安全防護,警示等管理維護義務的除外。根據該司法解釋的規定公路管理者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就是道路管理者沒有盡到安全防護、警示等管理維護義務的情況下,就應認定公路管理者有過錯,即適用過錯推定責任原則。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公路管理者違反安全防護,警示等義務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第一,高速公路管理者實施了違反安全防護,警示等義務的行為。高速公路管路者違反安全保障義務通常都是通過不作為的方式,具體表現為能夠作為而免於作為或不作為,第二,相對人人身、財產受到損害。第三,相對人人身、財產受到損害與公路管理者實施了違反安全防護、警示等義務的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第四,公路管理者違反了安全防護、警示等義務的行為存在過錯。只有同時滿足以上四項構成要件才能構成高速公路管理者違反安全防護,警示義務的不侵權責任。 本案中要准確認定高速公路管理者應否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主要要查明該管理者是否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盡到安全防護、警示等義務,即是否依法對路況進行巡查等,若其已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盡到管理維護義務,即不承擔責任,否則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由此可以認為,公路管理者承擔責任應與其過錯相對應,即公路管理者只有在未盡到法定義務的情況下,才應承擔與其過錯相適應的責任。第一種意見認為車輛與公路管理者形成合同關系,其應承擔違約責任,筆者認為,公路管理者只要盡到法定義務,即就不存在違約,亦不應承擔違約責任。若未盡到法定義務,其應承擔侵權責任,而非違約責任。第1頁 共1頁
『伍』 因有人在公路上傾倒垃圾造成了交通事故,公共道路管理者需要承擔責任嗎
現實困惑
苗某駕駛轎車行駛至一路段時撞到了李某傾倒在路上的裝修垃圾,造成苗某受傷,車輛損壞。交警大隊出具的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苗某與公路管理局負事故同等責任。苗某出院後,因賠償問題與公路管理局協商未果,訴至法院要求其承擔此事故的賠償責任。那麼,因李某在公路上傾倒垃圾造成了交通事故,公路管理局需要承擔責任嗎?
律師答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的規定,因他人在公路上傾倒垃圾造成事故時,賠償權利人有權要求傾倒垃圾者進行賠償,公路管理者存在過錯時,也需要承擔相應責任。本案中,公路管理局未及時清掃堆積路面上的垃圾,且未設置警示標志,未保障公路暢通,以致發生苗某受傷、車輛受損的事故,其對此負有過錯,公路管理局應承擔此事故的賠償責任。但李某傾倒垃圾,也有一定責任。
法條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因在道路上堆放、傾倒、遺撒物品等妨礙通行的行為,導致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道路管理者不能證明已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者地方標准盡到清理、防護、警示等義務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八十八條堆放物倒塌造成他人損害,堆放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法律解讀
具有管理職責的法律主體必須依法盡到管理義務。不能證明自己已經履行義務者,將在事故發生時承擔相應的責任。也就是說,在訴訟中,應由具有管理職責的主體對自己無過錯負舉證責任。
『陸』 道路上的障礙物造成他人的損害,道路管理者是否有責任
如果有 證據 證明此貨物為前方車輛上貨物,且撞到你的車上造成的交通事故,由前車承擔本次事故全部責任。理由如下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2]19號
第十條因在道路上堆放、傾倒、遺撒物品等妨礙通行的行為,導致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道路管理者不能證明已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者地方標准盡到清理、防護、警示等義務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四十八條機動車載物應當符合核定的載質量,嚴禁超載;載物的長、寬、高不得違反裝載要求,不得遺灑、飄散載運物。
3、《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593號
第四十三條車輛應當規范裝載,裝載物不得觸地拖行。車輛裝載物易掉落、遺灑或者飄散的,應當採取廂式密閉等有效防護措施方可在公路上行駛。
公路上行駛車輛的裝載物掉落、遺灑或者飄散的,車輛駕駛人、押運人員應當及時採取措施處理;無法處理的,應當在掉落、遺灑或者飄散物來車方向適當距離外設置警示標志,並迅速報告公路管理機構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其他人員發現公路上有影響交通安全的障礙物的,也應當及時報告公路管理機構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責令改正車輛裝載物掉落、遺灑、飄散等違法行為;公路管理機構、公路經營企業應當及時清除掉落、遺灑、飄散在公路上的障礙物。
車輛裝載物掉落、遺灑、飄散後,車輛駕駛人、押運人員未及時採取措施處理,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的,道路運輸企業、車輛駕駛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以上希望對您有幫助!
『柒』 城市道路管理者按法律規定由哪個部門負責管理
城市道路由城市建設市政管理部門管理,國道、省道由交通部門管理。
根據《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第六條,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城市道路管理工作。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第八條, 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主管全國公路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公路工作;但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對國道、省道的管理、監督職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鄉道的建設和養護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可以決定由公路管理機構依照本法規定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職責。
城市道路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擅自佔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
(二)履帶車、鐵輪車或者超重、超高、超長車輛擅自在城市道路上行駛;
(三)機動車在橋梁或者非指定的城市道路上試剎車;
(四)擅自在城市道路上建設建築物、構築物;
(五)在橋樑上架設壓力在4公斤/平方厘米(0.4兆帕)以上的煤氣管道、10千伏以上的高壓電力線和其他易燃易爆管線;
(六)擅自在橋梁或者路燈設施上設置廣告牌或者其他掛浮物;
(七)其他損害、侵佔城市道路的行為。
『捌』 如何確定道路交通事故的賠償義務人
第一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並適用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確定其相應的賠償責任:
(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機動車存在缺陷,且該缺陷是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之一的;
(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
(三)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因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駕駛機動車的;
(四)其他應當認定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
第二條 未經允許駕駛他人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依照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請求由機動車駕駛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但具有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情形的除外。
第三條 以掛靠形式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四條 被多次轉讓但未辦理轉移登記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最後一次轉讓並交付的受讓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五條 套牌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套牌機動車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被套牌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同意套牌的,應當與套牌機動車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六條 拼裝車、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或者依法禁止行駛的其他機動車被多次轉讓,並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由所有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七條 接受機動車駕駛培訓的人員,在培訓活動中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駕駛培訓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八條 機動車試乘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試乘人損害,當事人請求提供試乘服務者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試乘人有過錯的,應當減輕提供試乘服務者的賠償責任。
第九條 因道路管理維護缺陷導致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道路管理者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道路管理者能夠證明已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者地方標准盡到安全防護、警示等管理維護義務的除外。
依法不得進入高速公路的車輛、行人,進入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造成自身損害,當事人請求高速公路管理者承擔賠償責任的,適用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
第十條 因在道路上堆放、傾倒、遺撒物品等妨礙通行的行為,導致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道路管理者不能證明已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者地方標准盡到清理、防護、警示等義務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未按照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準的強制性規定設計、施工,致使道路存在缺陷並造成交通事故,當事人請求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