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水源糾紛調節

水源糾紛調節

發布時間:2021-09-30 16:55:31

① 某縣水利電力局是否有權對水資源糾紛做出裁決

某縣水利電力局依據某縣人民政府的全權授權,有權對水資源糾紛做出行政裁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法》
第五十七條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單位與個人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應當協商解決;當事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申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在水事糾紛解決前,當事人不得單方面改變現狀。
第五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在處理水事糾紛時,有權採取臨時處置措施,有關各方或者當事人必須服從。
(這里僅指轄區內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單位與個人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不同行政區域之間發生水事糾紛的有上級人民政府裁決。回答者注)

② 村與村之間因水源發生糾紛,沒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會構成什麼罪

建議村委會找鎮政府解決
目前只是糾紛,沒有達到犯罪程度
水源是國家,集體的。如果不是一個鎮政府,可以由共同的上級政府協商解決問題

③ 自家承包山地的水源其他人強行引水怎麼辦

從助人為樂的角度出發,只要對你不會造成損失,那麼可以默許。但是,如果構成損失,那麼就有權阻止,若形成糾紛,就由村委會調解,調解不成,就提起訴訟。盡量做到不傷感情,訴訟只是萬不得已的選擇。

④ 水資源糾紛如何解決

數千年來,人類社會的水糾紛或水紛爭一直連綿不斷。水資源、水環境作為人類內的基本生活條件和容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對每個人、社會和國家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水糾紛是推動技術進步、社會發展和法制健全的重要動力,不少社區、行政區乃至國家的形成或定型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基於處理水糾紛的需要。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水土流失、水質污染、水量減少、水資源浪費等水資源環境問題系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某些地區的水糾紛很可能成為民族矛盾、國家爭端的導火線和長期性基本因素。在我國個別地方,水糾紛已經發展到大規模群眾械鬥、動槍動炮等嚴重程度。因日益嚴重,各種類型的水糾紛頻繁發生且日益尖銳,有的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安全團結、城鄉工農關此,研究並建立健全水糾紛處理的法律機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⑤ 別人沒經過自己同意擅自在我承包地取水源合法嗎

別人沒經過當事人同意,擅自在當事人承包地取水源,是否合法,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我國憲法規定,水流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規定,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水資源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和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管理的水庫中的水,歸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
當事人承包地,如果承包合同沒有規定水源使用權的,或者水源不是當事人修建管理的,那麼當事人無權對他人取用該水源的做法提出異議。
如果合同規定該水源由當事人管理使用,沒有其他違反國家法律的,那麼當事人對該水源擁有使用權,但是附近居民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等少量取水的,可以無需當事人同意而使用該水源。
另外,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單位與個人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應當協商解決;當事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申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相關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規定
第三條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水資源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和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管理的水庫中的水,歸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
第六條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依法開發、利用水資源,並保護其合法權益。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有依法保護水資源的義務。
第七條國家對水資源依法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但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水庫中的水的除外。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組織實施。
第二十五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灌溉、排澇、水土保持工作的領導,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在容易發生鹽鹼化和漬害的地區,應當採取措施,控制和降低地下水的水位。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其成員依法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集體土地或者承包土地上投資興建水工程設施的,按照誰投資建設誰管理和誰受益的原則,對水工程設施及其蓄水進行管理和合理使用。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水庫應當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四十八條直接從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規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並繳納水資源費,取得取水權。但是,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等少量取水的除外。
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和徵收管理水資源費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五十七條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單位與個人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應當協商解決;當事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申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在水事糾紛解決前,當事人不得單方面改變現狀。
第五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在處理水事糾紛時,有權採取臨時處置措施,有關各方或者當事人必須服從。

⑥ 因農村爭奪水源發生口角與打架

報警啊起訴他啊

⑦ 我原來用水的地方被人家在18米處搞了一個水源、我原來的地方就沒有水了!可以告他破壞我的嗎

我認為這個事兒假如要是告他的話,你要有一個確鑿的證據,能證明他破壞了水資源,或者是他盜用國家的水資源,人從18米外的地方做了一個取水點,他這是在距離18米的地方,安裝了一個取水點而已,所以也沒有什麼可用的證據或者依據來告訴他,最好還是雙方協商一下吧,或者找一個中間人調解一下,這樣最好,省得打官司又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你說是嗎?

⑧ 自己在自己的地里找水源該不該歸集體所有

別人沒經過當事人同意,擅自在當事人承包地取水源,是否合法,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我國憲法規定,水流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規定,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水資源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和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管理的水庫中的水,歸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當事人承包地,如果承包合同沒有規定水源使用權的,或者水源不是當事人修建管理的,那麼當事人無權對他人取用該水源的做法提出異議。如果合同規定該水源由當事人管理使用,沒有其他違反國家法律的,那麼當事人對該水源擁有使用權,但是附近居民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等少量取水的,可以無需當事人同意而使用該水源。另外,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單位與個人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應當協商解決;當事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申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相關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規定第三條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水資源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和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管理的水庫中的水,歸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第六條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依法開發、利用水資源,並保護其合法權益。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有依法保護水資源的義務。第七條國家對水資源依法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但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水庫中的水的除外。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組織實施。第二十五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灌溉、排澇、水土保持工作的領導,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在容易發生鹽鹼化和漬害的地區,應當採取措施,控制和降低地下水的水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其成員依法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集體土地或者承包土地上投資興建水工程設施的,按照誰投資建設誰管理和誰受益的原則,對水工程設施及其蓄水進行管理和合理使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水庫應當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第四十八條直接從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規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並繳納水資源費,取得取水權。但是,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等少量取水的除外。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和徵收管理水資源費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第五十七條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單位與個人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應當協商解決;當事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申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在水事糾紛解決前,當事人不得單方面改變現狀。第五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在處理水事糾紛時,有權採取臨時處置措施,有關各方或者當事人必須服從。

⑨ 水事糾紛法律責任包括哪些

水事糾來紛是指水事主體自間因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發生分歧而產生的爭議,包括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單位與個人之間發生的爭議。
我國《水法》規定,地區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團結協作的精神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單位與個人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願通過協商、調解解決或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請求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或者其授權的主管部門處理,也可以直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主管部門的處理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其侵權的主管部門在處理水事糾紛時,有權採取臨時處置措施。在水事糾紛解決之前,當事人不得單方面改變水的現狀。

⑩ 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問題:求法律專家

根據《水法》第三條抄規定:「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水,是國家資源,國家保證公民生活和生產用水,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公民生活用水。
如果該水井是村民自費修建,賈某即使擴建,其產權還是村民的,不能因為水井在賈某承包的荒山下,就拒絕村民飲水。
如果賈某拒絕,村民可以依法向水利部門投訴,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閱讀全文

與水源糾紛調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