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疫情防控舉報方式有哪些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舉報方式可以選擇:各地公布的疫情防控電話和郵箱、版直接撥打110或者權120,也可以通過微信進入疫情線索徵集入口,具體使用方法如下:
1、打開手機微信, 進入我後,選擇支付。
注意事項:
1、此功能需要打開手機的定位功能,使用前要授權。
2、此程序由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將直接派員進行督查,要保證信息的准確性,不要謊報情況,造成人員資源的浪費。
⑵ 隰縣交警疫情防控期間創新業務辦理模式最大限度辦理業務提供便利
隰縣公安交警大隊疫情防控期間創新業務辦理模式 最大限度的為群眾辦理業務提供便利
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車駕管」業務辦理工作,隰縣公安交警大隊立足工作實際,突出安全和便利兩個核心關鍵,創新疫情防控期間「車駕管」業務辦理模式,最大限度的為群眾辦理業務提供便利,維護廣大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是藉助社會力量為我所用。大隊與縣廣播電視、主流網路媒體聯系,將隰縣公安交警「關於疫情防控期間車駕管業務便民利民服務舉措」的圖片和文字編輯成微信朋友圈帖子進行轉發擴散;聯系轄區黨政、企事業單位、中小學校等部門,通過單位微信工作群、簡訊等方式進行深度宣傳,拓寬宣傳范圍。二是引導自助辦理交管業務。為降低窗口單位人員密集場所病毒傳播風險,大隊將公安部交管局《疫情防控期間公安交管業務實現「網上辦、自主辦、延期辦」,為群眾提供基本出行和生活物資運輸服務便利》的公告製作宣傳帖子,通過「兩微一抖」進行宣傳,製作宣傳廣告海報,張貼在車駕管業務大廳引導處等醒目位置,方便市民辦理業務前知曉和閱讀,引導市民通過「交管12123」辦理交管業務。三是確保服務防護同步進行。在大隊門前和業務辦理窗口張貼「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後方可入內」的標語,對確急需辦理業務的群眾,要求佩戴口罩並測量體溫後方可進入辦證大廳,同時,嚴格控制車駕管業務大廳辦證人數,每日限額20名,最大限度降低傳播風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疫情防控期間,為何總有人鬧事,他們是什麼心態
事實上在這次的疫情防控期間,我們看到過各種各樣的人,大部分人其實還是能夠配合政府好好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在這次疫情防控的期間內會去鬧事,實際上這種人的心態肯定是有問題的,有一部分人可能是心理極度扭曲,覺得全世界都虧欠於他,還有一部分人可能平時就養尊處優慣了。
當然現在國家也是針對這種人出台了一些法律,目前只要你是干擾疫情防控工作,或者是做出了一些不利於疫情防控工作的事情,那麼都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我覺得出台這樣子的法律還是非常不錯的,出台這種法律實際上就是對公民安全的一種負責,這樣可以有效的約束那些不道德的人。事實上不管在什麼時候,我們都一定要把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能只去想到自己。
⑷ 疫情期間闖卡被警方處理後打12345投訴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差是否有效
你闖卡了還投訴警方處理你的工作態度差??
真的是厚顏無恥。罰的還輕。。
⑸ 對疫情防控違返」六個不」如何舉報
據新華社電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1月3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日確實有一些地方出現了對返鄉人員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等工作方面「層層加碼」還有「一刀切」的情況,引發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引起了一些受影響群眾的不滿。國家在總結前一階段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依法制定春運期間的疫情防控政策,也是為了盡可能降低疫情擴散的風險,從而保護人民群眾的安全,絕不是要給春節團聚設置超出防控需要的障礙。「層層加碼」和「一刀切」既是一種懶政,也是對寶貴防疫資源的浪費。各地要規范落實2021年春運期間的疫情防控要求,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的相關工作,不得在現行政策的基礎上擅自加碼,「層層加碼」,不得在工作中搞「一刀切」。
對此,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明確表態:除北京外的省份,要做到「六個不」——不得隨意禁止外地群眾返鄉過年,不對返鄉人員實施集中隔離、居家隔離措施,不對低風險地區跨省流動到城市的非重點人群進行核酸檢測,不對省域內低風險地區返鄉的非重點人群查驗核酸檢測證明,不對省域內返鄉人員進行居家健康監測,不得隨意延長居家健康監測期限。各地要及時糾偏。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將密切關注各地政策執行情況,對明顯違反這「六不」的情況,將予以通報,要求立即整改。
鏈接
食品檢測出核酸陽性不代表具有傳染性
據央視報道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1月3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最近一些食品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受到了社會普遍關注。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和人與人密切接觸傳播,經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極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主要是針對病毒的核酸片段,無論是活病毒、死病毒,都可能檢出核酸陽性,因此食品檢出核酸陽性,不代表它就具有傳染性。這些食品檢出核酸陽性,只能說明它曾經被新冠病毒污染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消費者經采購、加工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報道。從全國各地對食品及其外包裝特別是進口食品及其外包裝的新冠病毒核酸監測來看,總體的陽性檢出率也是比較低的,不到萬分之一,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的外包裝,總體的污染量也是比較低的,因為新冠病毒在食品的表面不會繁殖。
綜合分析,存在活病毒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的。特別是對進口食品,無論是進口環節還是流通環節,都是按照物防的相關要求,加大了預防性消毒和核酸檢測,而且在源頭加強管控。在這種情況下,食品存在活病毒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特別是發現一些問題食品後,也都及時進行了處置。因此,消費者因接觸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李寧表示,盡管如此,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消費者還是要增強防護意識,一定要按照相關要求,做好防護。在處理食品及其包裝整個過程中,要勤洗手,保持良好的手衛生,不要用不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特別是處理進口食品更要注意。特別提醒消費者,一定要牢記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食品安全五要點: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食物保持安全溫度、使用安全的水和清潔的食材,這五點消費者要牢記,這幾個方面只要做到了,這些食品都可以放心食用。
評論
那些層層加碼的防疫政策,該洗刷洗刷了
近日新華社客戶端「全民拍」收到了這樣一條線索:從溫州返回雞西過年的任福燊,在返鄉前電話咨詢目的地社區得知不需隔離,帶著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回家,卻被「封」在家裡嚴禁外出。雞西市雞冠區幸福里社區說這是當地政策。
任福燊的遭遇並非個例。有網友如是調侃疫情防控層層加碼:「上級政策是持核酸證明低風險地區之間自由通行;到了省里就變成了不承認外地檢測結果,需入住指定酒店再檢測一次;到了市裡就變成了全家人居家隔離14+7,測兩次核酸;到了縣里就變成了一概別回來……」
層層加碼是當前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個較為突出問題,體現的是「唯己不唯民、唯官不唯事」的懶政思想,脫離了實際,消耗了政府公信力。
1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針對有些地方層層加碼的防控措施,對北京市以外的省份明確提出「六不準」:不得隨意禁止外地群眾返鄉過年,不對返鄉人員實施集中隔離、居家隔離措施,不對低風險地區跨省流動到城市的非重點人群進行核酸檢測,不對省域內低風險地區返鄉的非重點人群查驗核酸檢測證明,不對省域內返鄉人員進行居家健康監測,不得隨意延長居家健康監測期限。
「六不準」直戳防疫工作中的熱點、難點、痛點,及時回應人民群眾期盼關切。春節臨近,外出遊子歸家心切,各地方政府要拿出擔當,切切實實把這「六不準」落到實處,既要精準防控,又要及時糾偏「加碼政策」,讓人民群眾的返鄉之路更安全、更溫暖。
⑹ 疫情防控期間不服從管理人員正常管制的或者私自毆打辱罵工作人員的可以移交司法機關按《刑法》來處理嗎
1、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為防治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而採取的防疫、檢疫、強制隔離、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的,可以構成妨害公務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2.拒絕執行預防、控制措施的,組織大規模聚餐、玩樂等群體性活動,引起新冠肺炎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構成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後果特別嚴重的,最高可判處有期徒刑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