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水事糾紛應當如何處理水事糾紛
水事糾紛是指因水資源配置,使用過程中發生的糾紛。《水法》規定回,不同行政區域答之間發生水事糾紛的,應當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裁決,有關各方必須遵照執行。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單位與個人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應當協商解決;當事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申請縣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對水事糾紛,在未解決前,當事人不得單方面改變現狀。
⑵ 誰知道農業水利局下設農村水利工作站的工作如何
農村水利工作站是事業單位,主要承擔著農村的宣傳貫徹執行水利法規、政策、制定水利建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依法處理水事糾紛,打擊水事違法事件;加強對水利設施和水資源的管理,保障水利設施正常運行;督促搞好水利建設,配合搞好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提高抗災、減災能力;做好鄉鎮供水工程管理及水費征繳工作,保證各項水費足額徵收到位;承擔市縣內集鎮及邊遠地區,民族地區人畜飲水工程的施工等。
工作應該不會太清閑,工作日天天上班時最起碼的紀律,下鄉也是常有的事。
⑶ 水利站歸哪個部門管
水利站歸水務局管。水務局屬於水行政主管部門。
水利局就是現在的水務局,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主要搞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防汛抗旱,水資源管理,給排水,工程建設,河湖治理保護等。
在職責區域內,負責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防治水害等的管理。
(3)阿勒泰市各鄉鎮水利管理站正確處理水事糾紛擴展閱讀:
鄉鎮水利站工作職責 :
1、負責國家、省、市、區各級政府涉水法律和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實行依法治水、依法管水;
2、協助制定所在鄉鎮范圍的水利建設中長期規劃、年度實施計劃,組織制定水資源開發、配置和保護以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水土保持、防洪等相關專業規劃,並監督實施;
3、負責所在鄉鎮農業、工業、生活用水的計劃制定與節水、水環境保護、水污染防治等涉水事務管理;
4、組織、指導鄉鎮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協助做好轄區內各類水利工程設施管理體制改革;
5、承擔所在鄉鎮防汛抗旱日常工作,做好防汛抗旱物資的籌集、調撥;
6、組織指導所在鄉鎮范圍內的水土保持;
7、承擔節水新技術、新措施的推廣運用,發展節水灌溉,解決人畜飲水,推進實現人飲安全戰略;
8、完成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所在鄉鎮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⑷ 規定,不同行政區域之間發生水事糾紛的,應當怎樣處理
水事糾紛是抄指因水資襲源配置,使用過程中發生的糾紛。《水法》規定,不同行政區域之間發生水事糾紛的,應當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裁決,有關各方必須遵照執行。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單位與個人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應當協商解決;當事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申請縣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對水事糾紛,在未解決前,當事人不得單方面改變現狀。
⑸ 在鄉鎮上水利局下屬的水庫管理站的土地屬什麼性質
目前水庫工程管理性質通常有兩種:一是國營管理水庫,二是集體管理水庫。其中國營水庫由當地水行政主管部門(水利局)下屬部門負責管理,其管理站的土地屬於國有土地;集體水庫由鄉(鎮)、村(屯)集體管理,其土地為集體所有。
⑹ 某縣水利電力局是否有權對水資源糾紛做出裁決
某縣水利電力局依據某縣人民政府的全權授權,有權對水資源糾紛做出行政裁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法》
第五十七條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單位與個人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應當協商解決;當事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申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在水事糾紛解決前,當事人不得單方面改變現狀。
第五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在處理水事糾紛時,有權採取臨時處置措施,有關各方或者當事人必須服從。
(這里僅指轄區內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單位與個人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不同行政區域之間發生水事糾紛的有上級人民政府裁決。回答者注)
⑺ 鄉鎮水利站的職責
水利站的具體工作職責如下:
1、研究擬定全鎮水利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及全鎮主要河道、跨鄉鎮河流的流域綜合規劃,經批准後組織實施。
2、統一管理全鎮水資源。組織擬定全鎮和跨鄉鎮水資源長期供求計劃、水量分配方案並監督實施。
3、擬定節約用水政策,編制節約用水規劃,制定節約用水措施;組織、指導、監督全鎮節約用水工作。
4、按照國家、省、市、區有關資源與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標准,擬定全鎮水資源保護規劃;監測地下水水量、水質。
5、編制全鎮水利基建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報告;組織水利科學技術推廣。
6、指導農村水利工作;組織協調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人畜飲水、節水灌溉和鄉鎮供水工作。
7、承擔全鎮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日常工作;組織、協調全縣防汛抗旱工作;對重要水利工程實施防汛抗旱調度。承辦鎮委、鎮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7)阿勒泰市各鄉鎮水利管理站正確處理水事糾紛擴展閱讀
水利站的服務制度
1、水利站全體人員做到心系「三農」,熱心為農民服務,做到說話和諧可親、服務熱情周到。
2、對全鎮各管區或村提出的關於水利方面的問題,在許可權之內能答復的當場答復或解決,不能答復的五日內給予答復。
3、對鎮領導交給的各項工作和任務要出主意想辦法,圓滿的完成。
4、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科學施工、嚴把質量關,做到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絕不能出現豆腐渣工程。
5、對在水利建設工作中出現有損「三農」利益,工程中造成不良影響和損失的可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觸及法律的交由司法機關處理。
⑻ 現在我們兩個村有用水糾紛
汪某與邱某分別是上、下兩個村的村民,汪某住在河的上頭,邱某住在河的下頭。要不是去冬今初的這場罕見的乾旱天氣,兩家也還從未紅過臉。去年冬天,為了澆灌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汪某一直攔住本就流量很小的河水,致使住在下游的邱某無水灌溉麥地。在多次協調無效的情況下,兩家最終大打出手各有受傷,既賠了錢又傷了和氣,非常不值。灌溉用水糾紛作為相鄰糾紛的一種,在我國農村常有發生。那麼,發生灌溉用水糾紛到底該如何處理呢?筆者認為,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有利生產、尊重自然、兼顧各方利益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84條、第86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20條、第28條分別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對自然流水的利用,應當在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之間合理分配。對自然流水的排放,應當尊重自然流向」、「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堅持興利與除害相結合,兼顧上下游、左右岸和有關地區之間的利益,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並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二是權利與義務相一致、灌溉優先、有妨礙要排除或補償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25條第2款、第35條分別規定:「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其成員依法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集體土地或者承包土地上投資興建水工程設施的,按照誰投資建設誰管理和誰受益的原則,對水工程設施及其蓄水進行管理和合理使用」、「從事工程建設,佔用農業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設施,或者對原有灌溉用水、供水水源有不利影響的,建設單位應當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造成損失的,依法給予補償。」三是發生糾紛後維持現狀、依法解決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56條、第57條分別規定:「不同行政區域之間發生水事糾紛的,應當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裁決,有關各方必須遵照執行。在水事糾紛解決前,未經各方達成協議或者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在行政區域交界線兩側一定范圍內,任何一方不得修建排水、阻水、取水和截(蓄)水工程,不得單方面改變水的現狀」、「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單位與個人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應當協商解決;當事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申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在水事糾紛解決前,當事人不得單方面改變現狀」。四是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原則。違反法律規定的灌溉用水以及因灌溉用水發生糾紛者,必須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乃至刑事責任。這也是處理灌溉用水糾紛應當遵循的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98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76條、第74條分別規定:「一方擅自堵截或者獨占自然流水,影響他方正常生產、生活的,他方有權請求排除妨礙;造成他方損失的,應負賠償責任」、「引水、截(蓄)水、排水,損害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在水事糾紛發生及其處理過程中煽動鬧事、結伙斗毆、搶奪或者損壞公私財物、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農業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⑼ 發生灌溉用水糾紛該如何處理
汪某與邱某分別是上、下兩個村的村民,汪某住在河的上頭,邱某住在河的下頭。要不是去冬今初的這場罕見的乾旱天氣,兩家也還從未紅過臉。去年冬天,為了澆灌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汪某一直攔住本就流量很小的河水,致使住在下游的邱某無水灌溉麥地。在多次協調無效的情況下,兩家最終大打出手各有受傷,既賠了錢又傷了和氣,非常不值。灌溉用水糾紛作為相鄰糾紛的一種,在我國農村常有發生。那麼,發生灌溉用水糾紛到底該如何處理呢?筆者認為,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有利生產、尊重自然、兼顧各方利益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84條、第86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20條、第28條分別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對自然流水的利用,應當在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之間合理分配。對自然流水的排放,應當尊重自然流向」、「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堅持興利與除害相結合,兼顧上下游、左右岸和有關地區之間的利益,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並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二是權利與義務相一致、灌溉優先、有妨礙要排除或補償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25條第2款、第35條分別規定:「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其成員依法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集體土地或者承包土地上投資興建水工程設施的,按照誰投資建設誰管理和誰受益的原則,對水工程設施及其蓄水進行管理和合理使用」、「從事工程建設,佔用農業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設施,或者對原有灌溉用水、供水水源有不利影響的,建設單位應當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造成損失的,依法給予補償。」三是發生糾紛後維持現狀、依法解決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56條、第57條分別規定:「不同行政區域之間發生水事糾紛的,應當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裁決,有關各方必須遵照執行。在水事糾紛解決前,未經各方達成協議或者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在行政區域交界線兩側一定范圍內,任何一方不得修建排水、阻水、取水和截(蓄)水工程,不得單方面改變水的現狀」、「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單位與個人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應當協商解決;當事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申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在水事糾紛解決前,當事人不得單方面改變現狀」。四是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原則。違反法律規定的灌溉用水以及因灌溉用水發生糾紛者,必須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乃至刑事責任。這也是處理灌溉用水糾紛應當遵循的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98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76條、第74條分別規定:「一方擅自堵截或者獨占自然流水,影響他方正常生產、生活的,他方有權請求排除妨礙;造成他方損失的,應負賠償責任」、「引水、截(蓄)水、排水,損害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在水事糾紛發生及其處理過程中煽動鬧事、結伙斗毆、搶奪或者損壞公私財物、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農業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