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程轉包糾紛如何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4條對非法轉包、違法分包行為的法律後果予以明確規定。根據該法條規定,實施上述違法行為有兩個法律後果:
第一、因上述違法行為而訂立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
第二、當事人依據上述無效合同取得的利益為非法所得,人民法院可以收繳。
1、因上述違法行為而訂立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
因非法轉包、違法分包的違法行為而訂立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因違反了《建築法》、《合同法》等法律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被確認為無效後具體怎樣處理呢?《合同法》第58條規定了無效合同的處理原則:因合同取得的財產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受到的損失。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相對其他合同來講有其特殊性,履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過程就是將建築物材料和勞動物化成建築產品的過程,建築物一旦建成,實際投入的人、財、物就轉化為不動產,根本無法返還,因此建設建設施工合同的特殊性決定了合同無效後不能適用「恢復原狀」的返還原則,而應適用「折價補償」的返還原則。其次,「折價補償」原則的適用應當審查建造的建築產品是否有價值,只有在建築物有價值的情況下才存在補償問題,否則只能按照過錯賠償損失。建築物是否有價值的衡量標准就是該建築物質量是否合格。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條明確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承包人請求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的,應予支持」。由此可見,只有在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的情況下,才能適用「折價補償」原則。
B. 關於怎麼解決建設工程款結算糾紛
工程結算糾紛的處理,應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尊重合意」原回則,一是「實事求是」原則。在工程造價結算中答,應當基於以上兩個原則,解決不同的結算爭議。結合司法解釋和相關審判實踐,一般的處理規則如下:1、雙方已結算認定造價後一方反悔的,不予支持。2、雙方如約定以第三方的審價結果為準的,一方對第三方審定的價格有異議的,不應當支持,除非證明第三方在審價過程中存在違法行為。雙方如委託第三方審價但未就審價結果的效力作出約定的,可由雙方對審價結果進行質證確定。3、雙方約定了結算標准和依據的,法院應當按照該標准和依據組織雙方結算或委託造價鑒定。4、雙方未對結算問題作出約定的,事後又未達成關於結算的補充協議的,可由法院委託進行司法鑒定。5、對於發包方故意拖延,不在約定的期限內結算的,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以承包方的送審價為准,並且,欠款自法定的時間開始計算利息。
C. 求助,關於工程轉包的民事糾紛,希望懂法入門的人來回答!
你們是有責任的,首先代某在你家摔傷,屬於你的地盤且工程最後一天,你有確保你的雇傭人員人身安全的職責,且確實是工傷,因此您應對代某負擔正常醫療費、誤工費、看護費等等因傷引起的費用。您還是和代某協商解決吧,不要一直迴避,從法律角度來講,確實您家有責任。律師是吃官司飯的,肯定會按你的意思走,但官司肯定要敗。
D. 違法轉包人已經將業主撥付的全部工程款支付給了轉承包人,對實際施工人是否應該承擔連帶責任
違法轉包人已經將業主撥付的全部工程款支付給了轉承包人,對實際施工人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6條規定:「實際施工人以轉包人、違法發包人為被告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實際施工人以發包人為被告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轉包人或者違法分包人為本案當事人。轉包人只在欠付工程價款范圍內對實際施工人承擔責任。
實際施工人可以向發包人、總承包人、分包人、轉包人追索工程欠款。這一規定是出於保護農民工權益的考慮,打破合同相對性原則,賦予實際施工人追究並無合同關系的轉包人權利。
根據《建築法》第29條第二款規定:建築工程總承包單位按照總承包合同的約定對建設單位負責;分包單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約定對總承包單位負責。總承包單位和分包、轉包單位就分包工程對建設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在違法分包中,總分包合同無效。按照過錯原則,分包人和轉包人明知而違法簽訂分包合同,主觀上都存在過錯,符合共同侵權的責任,理應對發包人承擔連帶責任。
(4)項目轉包糾紛付款擴展閱讀:
連帶責任是指當責任人為多人時,對外每個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責任;而內部各責任人是按份責任。發包人只在欠付工程價款范圍內承擔責任,但並不是連帶責任。法院追加轉包人或者違法分包人為被告,是為了查清事實,在分清責任後各責任人仍是按份責任。
我國《建築法》第28條明確禁止轉包。分包有合法分包與違法分包之別,除總承包合同中明確約定或經建設單位認可的分包外,其餘為違法分包。
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78條以列舉方式明確違法分包的行為:
一、總承包單位將建設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的;
二、建設工程總承包合同中未有約定,又未經建設單位認可,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部分建設工程交由其他單位完成的;
三、施工總承包單位將建設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分包給其他單位的;(四)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建設工程再分包的。
E. 承包轉包工程遇到糾紛該怎麼辦
轉包是灰色地帶,法律不允許,卻也很難禁止,作為施工方我們還是盡可能的少去接轉包的工程。接工程的時候注意找一些靠譜的渠道,比如到包公app上找一些正規的招投標,降低自身的風險
F. 工程款支付糾紛!
工程結算來糾紛的處理,應遵循兩個原自則,一是「尊重合意」原則,一是「實事求是」原則。在工程造價結算中,應當基於以上兩個原則,解決不同的結算爭議。結合司法解釋和相關審判實踐,一般的處理規則如下:1、雙方已結算認定造價後一方反悔的,不予支持。2、雙方如約定以第三方的審價結果為準的,一方對第三方審定的價格有異議的,不應當支持,除非證明第三方在審價過程中存在違法行為。雙方如委託第三方審價但未就審價結果的效力作出約定的,可由雙方對審價結果進行質證確定。3、雙方約定了結算標准和依據的,法院應當按照該標准和依據組織雙方結算或委託造價鑒定。4、雙方未對結算問題作出約定的,事後又未達成關於結算的補充協議的,可由法院委託進行司法鑒定。5、對於發包方故意拖延,不在約定的期限內結算的,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以承包方的送審價為准,並且,欠款自法定的時間開始計算利息。
G. 工程轉包,轉包方不肯支付工程款,甲方推給轉包方,也不肯付款
不可行,你跟乙方簽的合同 當然要找乙方。而且簽了轉包合同 有可能不合法,所以最好不要找甲方鬧,於公於私都占不到便宜。建議找承包商,一起找甲方要錢。
H. 在承包方拖欠工程款的糾紛中,發包方是否可以成為被告.有什麼法律依據嗎
06 . 保修期未滿,提前使用工程,拖欠工程款全部支付
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合同約定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承包人主張支付尚欠全部工程款的,應予支持。
標簽:|工程款|質保金|提前使用|保修期|未經驗收
案情簡介:1995年,建築公司與開發公司簽訂施工合同。1996年,工程基本完工。1997年,在未經驗收情況下,開發公司開始使用上述工程。1998年,建築公司訴請開發公司支付拖欠工程款3800萬余元及利息。開發公司以雙方系閉口價、1年保修期未滿應扣10%工程款為由抗辯。
法院認為:①建築公司與開發公司所簽施工合同有效。對閉口價合同以外的裝修等工程,開發公司與建築公司雖未達成書面協議,但在施工過程中雙方對此項工程進行過協商,開發公司多次出具工程變更單,建築公司已施工完畢,開發公司已實際使用,該部分工程款應據實結算,以委託鑒定機構審計確定的工程款為准,由開發公司支付給建築公司。②根據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的,發生質量或其他問題,由發包方自行承擔。開發公司在本案所涉工程未經驗收情況下使用,由此發生的質量或其他問題,應由其自行承擔,故合同約定的一年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開發公司向建築公司支付尚欠工程款不違反合同約定。判決開發公司支付建築公司工程餘款3800萬余元及利息。
實務要點: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合同約定的工程保修期雖未屆滿,承包人主張支付尚欠全部工程款的,應予支持。
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2000)民終字第125號「某開發公司與某建築公司工程款糾紛案」,見《上海福海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與上海市第五建築有限公司工程款糾紛上訴案》(審判長程新文,審判員於曉白,代理審判員張章),載《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選登》(200102/6: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