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車輛購置稅新政策糾紛

車輛購置稅新政策糾紛

發布時間:2021-06-20 09:09:35

❶ 根據汽車三包法規定汽車4S店應該補償交通費的,但是汽車4S店故意拖延或拒不履行賠償義務的,訴訟費

汽車三包法草案既《家庭汽車產品更換退貨責任規定(草案)》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提高產品質量,保護家用汽車產品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明確家用汽車產品銷售商、製造商、修理商的修理、更換、退貨(以下稱三包)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家用汽車產品,是指《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GB/T3730.1)國家標准規定的家用乘用車,包括普通乘用車、活頂乘用車、高級乘用車、小型乘用車、敞篷車、倉背乘用車、短頭乘用車以及旅行車、多用途乘用車、越野乘用車(以下統稱汽車產品)。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汽車銷售商、製造商、進口商、修理商,銷售、生產、進口、修理汽車產品的,應當遵守本規定。

汽車產品的銷售商、製造商、修理商應當保證汽車產品符合使用性能、安全性能要求;並按照本規定承擔汽車產品三包責任。

汽車產品的使用性能、安全性能以產品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為依據;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以產品的企業標准和使用說明等明示的質量狀況為依據;產品的企業標准和使用說明等明示的質量狀況高於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以汽車產品的企業標准和使用說明等明示的質量狀況為依據。

第四條 未列入本規定的汽車產品,其修理、更換、退貨,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以及銷售商、製造商、進口商、修理商對消費者的承諾或者約定執行。

第五條 汽車產品實行誰銷售誰負責三包的原則。對於在三包有效期內出現的產品質量問題,消費者與銷售商或者修理商、製造商按照本規定的要求解決。

銷售商與供貨商、製造商、修理商之間訂立的合同,不得免除其依照法律、法規和本規定應當向消費者承擔的三包責任。

第六條 本規定所稱消費者是指為消費需要購買汽車產品的自然人。

本規定所稱製造商是指製造、裝配汽車產品並以其名義頒發產品合格證的企業。製造商自行銷售汽車產品的視同本規定中的銷售商。汽車產品的進口商視同製造商。

本規定所稱供貨商是指向銷售商提供汽車產品的企業。

本規定所稱銷售商是指以其名義向消費者直接交付汽車產品並收取貨款、開具發票的單位或者個人。

本規定所稱修理商是指與製造商、銷售商訂立代理修理合同,在整車三包有效期內,為消費者免費提供維護、修理的單位或者個人。

第七條 本規定是銷售商、製造商、修理商向消費者承擔三包責任的基本要求。本規定不免除銷售商、製造商、修理商承諾的比本規定更有利於消費者的三包責任,承諾作為明示擔保,應當依法履行,否則應依法承擔責任。

第二章 銷售商的義務

第八條 銷售商應當銷售經製造商檢驗合格的產品,同時認真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汽車產品經過修復,或者辦理過任何購車手續的,銷售商應當向消費者明示。

第九條 在製造商未設立或者未指定修理商的地域,銷售商應當通過與有關維修商簽定代理修理合同,為其銷售的汽車產品按本規定向消費者負責提供維護、修理。

第十條 銷售商銷售汽車產品時,應當如實告知消費者以下內容:

(一)汽車產品結構、配置、性能、產地;
(二)汽車產品己行駛的里程;
(三)汽車產品三包承諾的具體內容。

第十一條 銷售商向消費者交付汽車產品時,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當面檢驗汽車產品(包括外觀、內飾及可檢驗功能)並試車;
(二)提供發票、三包憑證、產品合格證、中文產品使用說明書及其它隨車文件;
(三)明示汽車產品三包有效期和三包方式;
(四)提供修理商名單、地址和聯系電話,並不得限制消費者在上述修理商名單中選擇修理商;
(五)按隨車文件向消費者交清隨車工具、附件、備件;
(六)在三包憑證上填寫銷售商有關信息;
(七)提醒消費者認真閱讀安全注意事項,並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使用、維護;

對於進口汽車產品,還應當提供海關出具的《貨物進口證明書》和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進口機動車輛隨車檢驗單》;

第十二條 銷售商應當受理並妥善處理消費者的咨詢、查詢、投訴

第十三條 銷售商不得銷售不符合法定標識要求的汽車產品,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第三章 修理商的義務

第十四條 修理商應當具有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相關資格證書,並應當具備必要的服務場所、設施、設備、維修工藝技術文件和專業人員。

第十五條 修理商應當與製造商或者銷售商訂立代理修理合同。代理修理合同應當約定製造商或者銷售商提供技術資料、技術培訓、維修用零部件、維修費、備用車、拖運費及補償費等。

第十六條 修理商應當嚴格執行維護和修理用總成、零部件的進貨檢查驗收制度。

修理商用於維護和修理的總成、零部件應當是製造商提供或者認可,並檢驗合格的新的裝車件。

在整車三包有效期內,修理商應當為消費者提供不少於兩次的免費維護,具體維護內容應當按照製造商提供的使用說明的規定進行。

第十七條 修理商應當建立並執行汽車產品的維護和修理記錄存檔制度。消費者有權查閱本人產品的維護和修理記錄。

第十八條 修理商應當認真、完整、真實地填寫維護和修理記錄。維護和修理記錄內容應當包括送修時間、行駛里程、送修症狀、檢查結果、維護和修理項目(此項需消費者確認)、更換的總成、零部件名稱和編號、材料費和工時,以及拖運費、提供備用車或者補償費、交車時間、修理商和消費者簽名等。

維護和修理記錄應1式3份,分別由消費者、製造商、修理商保存。

提供給消費者的維護和修理記錄應當以書面形式表達。

修理商應當在向消費者交車時,當面交接驗收、核對,並向消費者提供維護和修理記錄。

第十九條 在整車三包有效期內,汽車產品發生因產品質量問題而產生的故障無法行駛或者不能正常行駛時,修理商應當提供電話咨詢服務,開展現場維修服務,或者承擔合理的車輛拖運費。

第二十條 修理商應當保持維護和修理所需的零部件、總成的合理儲備,確保維護和修理工作的正常進行,避免因缺少零部件、總成而延誤維護、修理時間。

第四章 製造商的義務

第二十一條 製造商應當嚴格執行出廠檢驗制度,未經檢驗合格的產品,不得出廠。

第二十二條 製造商生產、銷售的產品應當具有產品合格證、中文產品使用說明書、三包憑證等隨車文件,其中:

(一)產品使用說明書應當按照國家標准GB9969.1《工業產品使用說明 總則》;GB5296.1《消費品使用說明 總則》規定的要求編寫。
汽車產品所具有的使用性能、安全性能,未列入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及企業標準的,其技術性能指標、工作條件、工作環境應當明確在使用說明書中。
(二)在隨車文件中應有隨車提供的工具、附件、備件等物品清單。
(三)汽車產品三包憑證應當包括產品名稱、規格、型號、發動機編號、車輛識別代碼(VIN)、產品合格證編號;製造商名稱、郵政編碼、地址、客戶服務電話;銷售商名稱、地址、郵政編碼、電話、銷售日期;修理商名稱、地址、郵政編碼、電話;三包項目、有效期等內容。

第二十三條 製造商應向修理商提供中文技術資料,用於指導維護和修理。

第二十四條 製造商應當在省區范圍內建立與其銷售量相適應的具有相關資格證書的維修網點,與修理商簽訂代理修理合同,約定汽車產品三包、維護、修理服務、損失賠償等有關的事項。

製造商應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備案維修網點資料及三包憑證等。

第二十五條 製造商應當保證汽車產品停產後五年內繼續提供修理零部件。

第二十六條 製造商應當妥善處理消費者的直接或者間接查詢、投訴,並提供服務。

第五章 汽車產品三包責任

第二十七條 汽車產品的三包有效期包括整車三包有效期,主要總成、系統和損耗件的三包有效期。三包有效期自銷售商開具購車發票之日起計算。

整車三包有效期為2年或者40000公里,以先達到者為准;主要總成和系統(見附件二、附件三)三包有效期為3年或者60000公里,以先達到者為准;損耗件(見附件一)及其它零部件的三包有效期達不到整車三包有效期的,由製造商明示在三包憑證或者產品使用說明書上。

第二十八條 在三包有效期內,汽車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憑三包憑證在指定的或者約定的修理商處辦理免費修理(包括工時費和材料費)。符合本規定更換、退貨條件,消費者要求更換或者退貨的,憑三包憑證、維護和修理記錄、購車發票辦理更換、退貨;因質量問題和修理、更換、退貨給消費者造成損失,銷售商、製造商、修理商應當負責賠償相應的損失。

質量問題是指汽車產品出現影響正常使用,或者無法正常使用,或者影響安全,或者產品質量與法律法規、標准以及企業明示的質量狀況不符合的情況。

第二十九條 丟失三包憑證或購車發票,但能夠證明所購汽車產品在三包有效期內的,消費者向製造商申請補辦三包憑證後,仍依照本規定享受修理、更換、退貨權利。銷售商、製造商有積極協助辦理的義務,並在接到消費者申請後10個工作日內予以補辦。

第三十條 產品售出後30天之內,出現因產品質量問題而產生的車架開裂、制動系統失靈、轉向系統失靈、燃油泄漏等嚴重安全性能故障,或者變速器、發動機發生附件二主要總成或零部件需維修或更換的質量問題的,消費者可以選擇退貨、更換、修理。如果消費者選擇退貨的,銷售商應當負責免費退貨。

在整車三包有效期內,因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計進行了2次修理,安全性能故障仍未排除;或者附件二所列總成因產品質量問題,累計更換總成2次後,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或者附件三所列系統的同一總成或零部件因產品質量問題,更換2次後,仍不能正常使用的,銷售商應當負責為消費者退貨。

本規定所稱嚴重安全性能故障是指汽車產品存在危及生命安全的質量問題,這種問題使消費者無法正常操縱控制汽車,或者使汽車產品存在起火等危險情況。

第三十一條 在整車三包有效期內,因產品質量問題修理佔用時間累計不得超過35日;超過35日的,或者同一質量問題累計修理5次後,又出現質量問題的,消費者憑三包憑證、維護和修理記錄、購車發票,由銷售商負責更換同品牌型號整車,消費者接受更換時應向銷售商支付相應的合理使用補償。

修理佔用時間的計算自消費者送修之時起,至交車之時止。1次修理佔用時間不足24小時的,以1日計。

第三十二條 在三包有效期內,因汽車產品質量問題不能正常行駛或者不能行駛的,修理商應當提供現場修理,或者提供合理的拖運費。每次修理佔用時間(包括等待維修備用件時間)超過2日的,修理商應當負責為消費者提供備用車,或者由修理商與消費者協商後給予消費者合理的交通費用補償。

第三十三條 在損耗件三包有效期內,損耗件出現質量問題,修理商應當負責免費為消費者負責更換。

第三十四條 在整車三包有效期內,符合本規定換貨條件的,因銷售商無同品牌型號整車的,應當更換不低於原車配置的同品牌整車。無同品牌型號整車,也無不低於原車配置的同品牌整車,消費者要求退貨的,銷售商應當負責為消費者按發票價格退貨,消費者接受更換、退貨時應向銷售商支付相應的合理使用補償。

第三十五條 換貨時,銷售商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新的合格的汽車產品,並提供新的三包憑證。更換後的三包有效期自更換之日起重新計算。

第三十六條 按照本規定換貨的,銷售商應當自消費者要求換貨之日起15個工作日之內向消費者出具更換整車證明。消費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登記辦法》憑更換整車證明等資料辦理變更車輛登記等事宜,同時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車輛購置稅有關規定,憑更換整車證明、更換的新車發票及原車車輛購置稅原始完稅憑證辦理車輛購置稅變更手續。更換整車時,所發生的國家規定的有關稅費由銷售商承擔。

第三十七條 按照本規定退貨的,銷售商應當負責為消費者按發票價格一次退清貨款(貸款購車的,銷售商應當按合同約定一次退清貨款),但消費者應支付因使用該車所產生的相應的合理使用補償。同時,銷售商應當自消費者要求退貨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向消費者出具退車證明。消費者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車輛購置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2]118號)的有關規定,憑退車證明和車輛購置稅原始完稅憑證辦理車輛購置稅退稅。

第三十八條 按照本規定第三十條第二款、第三十一條第一款和第三十四條對整車更換或退貨時,消費者應向銷售商支付的合理使用補償費用的計算公式為:[(車價款(元)×行駛里程(Km))/1000]×n%。使用補償系數n由製造商在0.5至1之間確定,並在三包憑證中明示。

第三十九條 在整車三包有效期內,銷售商應當自消費者要求更換、退貨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提出答復意見。超過15個工作日未答復,或者符合本規定更換、退貨條件而答復意見不符合本規定的,或者未按本規定負責更換、退貨的,視為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

第六章 免責規定

第四十條 銷售商、製造商、修理商能夠證明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不承擔三包責任,但應當提供合理的收費修理:

(一)汽車產品用於出租、租賃或者其他運營目的的;
(二)無有效發票和三包憑證,又不能證明其所購汽車產品在三包有效期內的;
(三)發票或者三包憑證上的產品品牌、型號、車輛識別代碼(VIN)與要求三包的整車產品的品牌、型號、車輛識別代碼(VIN)不符的。

第四十一條 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銷售商、製造商、修理商能夠證明不是由於產品質量原因造成的, 對於所涉及部分,不承擔三包責任,但應當提供合理的收費修理:

(一)消費者購車時,以書面形式被告知汽車產品存在瑕疵的部分;
(二)因消費者未正確使用、維護、修理產品,而造成損壞的部分;
(三)使用說明書中明示不得改裝、調整、拆卸的,因消費者自行改裝、調整、拆卸造成損壞的部分;
(四)非因產品質量原因發生交通事故而造成損壞的部分;
(五)發生故障後,消費者自行處置不當,造成損壞的部分;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損壞的部分。

第七章 追償與爭議的解決

第四十二條 銷售商承擔三包責任後,可以依據與製造商、供貨商之間訂立的書面產品買賣合同或者相關法律規定,依向製造商、供貨商追償。

製造商或者銷售商與修理商訂立代理修理合同,因修理商原因給消費者造成損失,製造商或者銷售商承擔三包責任後,依照代理修理合同向修理商追償。

第四十三條 在三包有效期內,進口商按本規定向消費者承擔三包責任後,憑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檢驗證書,向境外供貨商追償。

第四十四條 銷售商、修理商、製造商破產、兼並、分立、變更的,其三包責任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執行。

第四十五條 消費者因產品三包問題與銷售商、製造商、修理商發生爭議時,可向消費者組織和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指定的質量投訴處理機構申請調解,必要時向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申請調解。上述機構或組織應當積極受理。

當地質量投訴處理機構、消費者組織應當將受理的投訴信息按規定格式向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反饋。
上述機構或組織在受理和調節爭議過程中發生的費用由爭議雙方根據責任承擔。

第四十六條 銷售商、製造商、修理商未按本規定承擔三包責任的,消費者可向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部門質量申訴處理機構申訴,由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

消費者與修理商因修理汽車產品發生爭議,可向交通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調解,交通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積極受理。
銷售商、製造商、修理商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更換、退貨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由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部門、交通行政管理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並予以公告。

第四十七條 消費者因三包問題與銷售商、製造商、修理商發生糾紛,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的規定,與銷售商、製造商、修理商達成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裁決,沒有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四十八條 需要進行質量檢驗或者鑒定的,可以委託依法設立並被授權的國家汽車產品質量檢驗機構或者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指定的鑒定組織單位,進行質量檢測或者鑒定。

第八章 附則

第四十九條 本規定由國家質檢總局和交通部、國家稅務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解釋。

第五十條 本規定自 之日起施行。

附件一 損耗件名稱

序號 類別 名稱
1 摩擦件 雨刷膠條、制動摩擦片、傳動皮帶、離合器片
2 定期更換件 空氣濾清器濾芯、機油濾清器、燃油濾清器、油液類、脂類
3 其它 輪胎、車燈、電路保護裝置、蓄電池、火花塞、減振器

附件二 涉及更換退貨的主要總成名稱

序號 總成名稱 主要零部件名稱
1 發動機 缸體、缸蓋、曲軸、凸輪軸、氣門、活塞、連桿、軸承、軸瓦
2 變速器 箱體、齒輪、齒輪軸類、差速器
3 車身(車架) 縱梁、橫梁、車身骨架、前後車門車罩、車門鎖體、 發動機罩鎖體

❷ 新車買賣合同糾紛向哪個部門投訴

銀行貸款已經給車行,但在車行這邊購置稅一直不辦導致沒辦法上牌,一直拖拖很久。車子沒出來,我要一直交貸款利息。

❸ 在福特4S店買車,國家減半的購置稅4S店不退款。怎麼辦

本人在惠州 深標特 福特 4s店買的車,9月29號買的,他們10月8號交的購置稅,已經減半,但提車時4S店不肯退減半的購置稅。無良商家,一點都不合理。同意遭遇的一起來維權。

市消委會就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問題發布消費警示
車商多收的購置稅不退不合理

羊城晚報訊 記者景瑾瑾、通訊員黃瑋晶報道:市消委會15日發布了今年第10號消費警示: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提車時汽車購置稅減半,車行不退不合理。
近期,市消費者委員會接到數宗汽車購置稅糾紛的投訴,起因是國家出台的購車優惠新政策:從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對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降稅是利好消息,但部分9月底訂車的消費者卻有了煩惱,合同簽了,車價是包上牌價,購置稅由車商代買,現在車還沒提,稅降了一半,車商卻不肯把減半的稅費退回。」佛山市消委會有關負責人說。
為此,佛山市消委會發出消費警示:汽車購置稅減半,車商代購稅費後應按購置稅發票額實計退費,消費者請依法向車商追討多繳的稅費。今後為避免更多的爭議,購車合同中應盡量列出各項費用明細。同時提醒汽車零售商,多收的代購車輛購置稅必須按政策退還消費者。

❹ 剛買的新車已買保險,交了購置稅上了牌發現質量問題要在4S店退車,但4S店讓我過戶給他,這其中有什麼玄機

4S店是過錯方,無論你採取什麼方式,他都要返還給你全部費用,其中包括車款、保險、購置稅、上牌照和辦理營運證等等。
這位朋友,最終是怎麼處理的?我也遇到同類問題,請你回帖告訴我!

❺ 2015車輛購置稅爭議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關於減征 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通知
財稅[2015]104號
三、乘用車購置日期按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或《海關關稅專用繳款書》等有效憑證的開具日期確定。

❻ 新車被盜購置稅保險公司會賠付嗎

保險公司盜搶險不會賠償購置稅費用。

盜搶險全稱是機動車輛全車盜搶險,保險責任為全車被盜竊、被搶劫、被搶奪造成的車輛損失以及在被盜竊、被搶劫、被搶奪期間受到損壞或車上零部件、附屬設備丟失需要修復的合理費用。

車主需注意其中的免賠責任,當發生的事故屬下列情況中的一種時,保險公司可以針對情況免予賠償盜搶:
(1)保險車輛被盜搶,缺少哪些證明會增加免賠率?盜搶險規定被保險人丟失行駛證、購車原始發票、車輛購置附加費憑證每一項增加0.5%的絕對免賠。丟失車鑰匙增加5%的絕對免賠。所以您盡量不要將這些物品單獨放在車里。

(2)被保險車輛在收費停車場或營業性修理廠中被盜或發生火災損壞,保險公司負責賠償嗎?因為上述場所對車輛有保管的責任,在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車輛損毀、丟失的,保管人應承擔責任,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

(3)車輛被盜搶期間,車輛被犯罪分子利用致使第三者發生損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嗎?條款規定,保險車輛在全車被盜竊、被搶劫、被搶奪期間,無論任何人駕駛該車導致的第三者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為責任免除。

(4)車的部分零件被盜,保險公司負責賠償嗎?因為盜搶險指的是全車被盜或被搶,所以對於部分零件(如車輪、天線等)和新增設備(如音響等)單獨被盜,保險公司不賠。

(5)車被債主偷走了,保險公司負責賠償嗎?不負責賠償。因為條款規定:被保險人因與他人的民事、經濟糾紛而致車輛被搶、被盜為責任免除。

❼ 買二手車買到重大事故車該怎麼維權

一、發生糾紛後,消費者可以先與車商協商解決,如協商不成,可以向消協進行投訴,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買賣過程中,一方以欺詐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欺詐方有權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受欺詐之日起一年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合同。

買賣過程中,賣方或者經紀公司具有車輛相關專業知識,對其所出售車輛的狀況明知,而作為普通購車人,在車輛專業知識方面與賣方的信息不對稱情況明顯,而車輛的重大車損情況作為對簽訂車輛買賣合同有重大影響的事實,賣方應當明確告知買方。

如果未履行這一告知義務的行為,屬於故意隱瞞,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判斷,構成欺詐。

二、二手車交易市場良莠不齊,一些二手車商家存在消費欺詐行為,在沒有具體監管規定出台之前,如需購買盡量選擇正規的二手車交易公司,簽訂正規交易合同,明確各方責任,避免日後維權時出現互相推諉的情況,為維護自身權益留下有力憑證。

三、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時一定要在協議中寫清三項:車的年限、里程數和車的質量。如果汽車進過水或者出過重大事故,必須在協議中寫清;若出售方否認汽車有質量問題,也要在協議中約定。

四、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時,若自己專業知識不夠,最好能向我們和汽車行業協會咨詢,或者選購時帶上比較懂行的朋友做參謀,以免買到問題車。

(7)車輛購置稅新政策糾紛擴展閱讀:

一、二手車交易中通常導致糾紛發生的原因。

1、買車時忽略了仔細觀看合同,尤其是車輛的生產和登記日期、來源、使用性質等等,還有稅費情況,最終造成損失。

2、另外,是否事故車,是否存在或存在多少違法記錄的情況,是否已被法院採取保全措施,是否存在其它問題影響正常過戶。購買者在購買過程中忽視或賣方故意隱瞞這些問題,都會引發買賣雙方的糾紛。

3、二手車過戶容易引發稅費風險,涉及5個部門和6個證件。

5個部門具體如下:一是車管所,負責機動車登記和出具行車證;二是國稅購置辦,必須到該部門辦理相關購置稅過戶;三是公路局,辦理養路費的過戶,本地車牌還要辦理年票過戶。四是地稅,辦理車船使用稅的過戶。五是保險公司,必須共同前往保險公司辦理相關過戶手續。

由於養路費和車船稅的費用是車輛每年都必須繳納的,因此而產生的費用和滯納金會與日俱增,這也是二手車交易舊車主最大的風險。

二、我國法律法規對於二手車交易買賣的規定。

1、2007年8月30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的二手車買賣合同範本中,提供了賣方應承擔合同責任的示範性條款:因賣方提供車輛信息不真實而導致的損失,將全部由賣方承擔,即便在過戶當時無法全盤了解,也可在事後追溯責任,

車輛交付買方之前所發生的所有風險由賣方承擔和負責處理。此外,示範合同文本還包括車輛狀況說明書附件,要求明確車輛基本信息、重要技術配置及參數、是否為事故車、車輛狀況描述和質量保證等五大內容。因此,買方可參考使用這一個合同範本以便更好地保護自身利益。

2、《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中規定,下列九種二手汽車禁止交易:

(1)已辦理了報廢手續的各類機動車;

(2)雖未辦理報廢手續,但已達到報廢標准或在1年時間內將報廢的各類機動車;

(3)未經安全檢測和質量檢測的各類機動車;

(4)證件手續不齊全的各類舊機動車;

(5)各種盜竊車走私車;

(6)各種非法拼裝車、組裝車;

(7)國產、進口和進口件非法組裝的各類新機動車;

(8)右方向盤的舊機動車;

(9)國家法律、法規禁止進入經營領域的其他各類機動車。對交易違法車輛的,二手車交易市場經營者和二手車經營主體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和其他相應的法律責任。

3、《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還規定,二手車交易完成後,賣方應當及時向買方交付車輛、號牌及車輛法定證明、憑證。車輛法定證明、憑證主要包括:機動車登記證書;機動車行駛證;有效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志;車輛購置稅完稅證明;養路費繳付憑證;車船使用稅繳付憑證;車輛保險單。

三、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注意看證照。

要到登記注冊合法的二手車市場購買,在選購時最好有專業人員陪同選購,委託有資質的專業評估機構,對車輛真實技術狀況和價值進行鑒定評估。

2、注意看手續。

交易時要看車輛手續是否齊全,賣家必須提供完整的手續材料,車輛的手續包括:機動車登記證書、車輛行駛證、購置附加稅、車輛保險、車船使用稅等;車輛大修後應有相關文件及保修單及車輛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志,這些文件中的車輛車架號(VIN碼)和發動機號一定要與本車相符。

3、注意看車況。

仔細查驗車輛狀況,多注意看細節。

4、此外,要注意簽好交易合同。

不可只聽經營者的口頭介紹,要把經營者對車輛的描述和對車輛質量的承諾(比如提供質保期、承諾不是事故車、泡水車、車輛里程數真實性等)以及違約責任在合同上予以一一寫明。

交易完成後要及時向賣家索要相關證件並辦理相關手續變更,包括機動車登記證書、機動車行駛證和有效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標志、車輛購置稅完稅證明、車船使用稅繳付憑證、車輛保險單及購車發票等,並核對有關單據真實性,及時辦理保險等的變更。

同時,注意保存好憑證。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交易前,需要明確知曉交易車輛的交通違章情況,是否屬於肇事逃逸車輛和盜搶車輛,二手車在交易後一定要及時辦理過戶,否則在未過戶的這段時間,發生的違章或者事故,容易產生責任糾紛,對於買賣雙方都存在一定的損失。

因此,一定不要拖延,及時辦理過戶。備齊手續,了解流程,過戶其實很簡單,完全可以自己辦理。

❽ 買新車購置稅怎麼算

買新車購置稅是按照車價的10%來計算征繳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法》第四條車輛購置稅的稅率為百分之十。

第五條車輛購置稅的應納稅額按照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乘以稅率計算。

第六條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納稅人購買自用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為納稅人實際支付給銷售者的全部價款,不包括增值稅稅款;

(二)納稅人進口自用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為關稅完稅價格加上關稅和消費稅;

(三)納稅人自產自用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按照納稅人生產的同類應稅車輛的銷售價格確定,不包括增值稅稅款;

(四)納稅人以受贈、獲獎或者其他方式取得自用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按照購置應稅車輛時相關憑證載明的價格確定,不包括增值稅稅款。

(8)車輛購置稅新政策糾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法》第十條車輛購置稅由稅務機關負責徵收。

第十一條納稅人購置應稅車輛,應當向車輛登記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車輛購置稅;購置不需要辦理車輛登記的應稅車輛的,應當向納稅人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車輛購置稅。

第十二條車輛購置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購置應稅車輛的當日。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申報繳納車輛購置稅。

閱讀全文

與車輛購置稅新政策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