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公共空間糾紛

公共空間糾紛

發布時間:2021-06-20 08:30:07

① 怎麼樣才算非法佔用公共空間

1、房屋外開屬於業主裝飾裝修活動中的一種行為,且該裝飾裝修行為侵佔了公共空間(樓梯間),應屬於房產類違法行為的一種。此行為由當地房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查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
2、樓梯間增加了一扇外開的防盜門,佔用了公共空間(樓梯間),且防盜門可以歸屬為規劃中的「構築物」,因此,也屬於規劃類違法行為的一種。此行為由當地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查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3、對於強制拆除你戶的防盜門:
(1)一般行政執法中,「民不告,官不究」已經成了一個潛規則。
(2)拆除有一定的程序,調查-受理-取證-領導審批-告知你權力-下達限期處罰通知-申請人民法院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強制執行。
(3)你對行政機關做出拆除違法建設的決定有陳述、申辯、申請復議和申請訴訟的權利。
4、建議:
(1)誰來查處你的違法建設(防盜門),你當即向他舉報其他同地段、同類型的違法建設行為。
(2)堅決履行前面告訴你的應有的權利,質疑執法部門的程序是否合法(一般拆除的程序都不完善,既不合法)。
以上答復不知是否滿意,謝謝!
(3)

② 擅自拆除外牆侵佔公共空間違反什麼法律法規

這要看你的復具體情況了。比如制要是物業小區內部,這涉及到民法中的相鄰權,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等。
如果是是外部公共空間,這里有很多行政法規規范他。比如城市道路管理條例,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等。
你選擇什麼法要看他是否侵犯了你的什麼權利。

③ 請問樓道公共空間被占,是否有權清除

有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3)公共空間糾紛擴展閱讀:

樓道公共空間的相關要求規定:

1、業主對其建築物專有部分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築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2、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

3、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業主轉讓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其對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一並轉讓。

④ 老居民樓佔用公共空間要起訴按什麼糾紛算

這個應該是民事糾紛吧。

⑤ 在公共場所發生口角糾紛引起打架會被怎麼處理

根據打架的事實、情節、後果以及性質,作出不同處理。
打架沒有導致輕傷、重傷或者多人的輕微傷,屬於一般民事糾紛。法律原則上是促使雙方和解。

⑥ 物業改變公共場所用途如何維權

根據我國《物權法》第七十條「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的規定,訴爭的公共區域應由業主進行共同管理,作為小區業主,有權對共有物行使物上請求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第一款「建設單位或者其他行為人擅自佔用、處分業主共有部分、改變其使用功能或者進行經營性活動,權利人請求排除妨害、恢復原狀、確認處分行為無效或者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的規定。
在住宅小區中,開發商出於安全或者景觀等考慮,對建築物會設計不同的共有區域。對於這一小區共有區域,多數業主抱著不佔白不佔的心理,將共有變私有。其實,我國《物權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業主對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這意味著如果要取得對佔用公共區域的合法化,必須要徵得其他共有權人的同意,且不能危及建築物的質量和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因此,業主在裝修時切不要因小失大,以為多佔的公共區域就是天上掉餡餅,其實極有可能是燙手的山芋,造成的後果也可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請採納謝謝

⑦ 房屋的公共空間有哪些,誰可以主張權益

房層的公共部分包括:
1、根據建設部所規定的商品房銷售面積部分,包括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和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其他功能上為整棟建築服務的公共房和管理用房以及套(單元)與公用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和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2、根據國??家物價局、建設部、財政部《商品住宅價格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的分攤到商品房房價中的基礎配套設施部分,如公共綠地、道路等。
公共部分的歸屬:
一般認為應按《物權法》第73條「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產權應該屬於共有產權人,也就是全體業主。
但是,從《物權法》第70、72、73、74條整體規定看,小區范圍內的公用設施並不都是屬於業主共有的,其中一些帶有社會公益性質的配套設施,如電力、通訊、人防設施和一些道路與綠化依法就屬於國有。

⑧ 鄰居違規佔用公共空間影響通風,是否可以起訴

鄰居的行為侵犯了你作為其鄰居的相鄰權,因此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消除妨害。起訴的話當然要提交起訴狀和相關證據。

⑨ 房屋公共區域被侵佔雙方發生糾紛,該怎麼處理

可以去起訴至人民法院,要求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一、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條規定:「業主違反物業服務合同或者法律、法規、管理規約,實施妨害物業服務與管理的行為,物業服務企業請求業主承擔恢復原狀、停止侵害、排除妨害等相應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小區業主私自佔用公共區域,既是一種違反管理規約的違約行為,同時也是一種違反土地管理法、城市規劃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的違法行為。在此情況下,物業公司有權代表全體業主提起訴訟要求違法、違約業主停止對公共區域的侵佔,這既是物業公司的權利,同時也是義務。
二、根據物權法規定,不動產相鄰各方,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德等,本著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相鄰關系。同時根據物權法第83條的規定,業主對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具有相鄰關系或利害關系的業主,可以損害自己安全居住利益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
三、在處理類似小區業主私自侵佔公共區域的事件中,應當積極發揮物業公司或業主委員會的職責。部分業主私占公共區域、私搭亂建,物業公司應當予以制止,制止無效的,可以代為提起訴訟。物業公司進行制止既是權利,同時也是義務,如果其怠於履行制止義務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如未予阻止,物業企業即負有管理不當的責任。

⑩ 法律中有無公共空間的界定如物權法

城市公共空間是城市開放空間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從空間角度說,城市開放空間專泛指實體構作圍合屬的室內
空間之外的部分,如道路、廣場等。應具有提供城市公共活動的滯留和流動,並具調節城市生態環境、緩沖城市外圍關系等功能。城市開放空間包括城市公共空間和城市開敞空間兩個子系統城市開敞空間是城市中以天、地、山、河為界,視線開闊深遠的區域,這些開敞空間有些可以供人活動,有些只能作視線遠眺其主要功能在干調節城市的生態平衡、提供自然休憩環境。

城市公共空間是人工因素佔主導的城市開放空間,如城市中的街道、廣場、公園、遊憩綠地、濱水綠地,具有景觀、宗教、商業、社區、交通、休憩性活動等功能。由於城市公共空間通常不具有直接的經濟效益,所以成為最易失落的空間。
城市開放空間與城市公共空間的概念不是絕對獨立的兩個系統,而是彼此柑互交疊、可以滲透融匯的。

目前,國家無任何法規對公共空間加以界定,個人認為隨著公共空間私有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現在的公共空間已經沒有嚴格明確的定義了,比如,收費的公園算不算公共空間

閱讀全文

與公共空間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