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以色列的領土糾紛

以色列的領土糾紛

發布時間:2021-06-20 06:39:51

⑴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有爭端的土地是以前是誰的呀

巴勒斯坦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稱迦南,包括現在的以色列、加沙、加沙地帶與猶太人定居點,約旦河西岸和約旦。歷史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過。公元前20世紀前後,閃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區,成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公元前13世紀未,希伯萊各部落遷入巴勒斯坦,並曾先後建立希伯萊王國及以色列王國。此後巴勒斯坦又先後被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及羅馬人佔領和統治。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在戰勝羅馬帝國接管巴勒斯坦後不斷遷入,並被當地土著人同化,逐漸形成了現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⑵ 以色列與鄰國在邊界領土上都有爭端,真實的以色列邊境到底在哪理

可以很負責的說,以色列就是攪屎棍,不論是在歐洲還是在中東,在歐洲的時候大肆搜刮歐洲人的財物,導致二戰的時候希特勒直接對這個民族進行了大屠殺,將他們逼迫到了中東,而在中東強佔了一塊地盤以後,強大了,還想著繼續拿下別人的地盤,可見這個民族雖然有著值得學習的地方,但是劣根性也是很明顯的。剛開始以色列在中東只是拿下了一塊大概地級市范圍的土地,現在已經快要把巴勒斯坦完全吃掉了。

以色列作為一個1947年時幾乎不存在的國家,現在卻擁有了大面積領土,而巴勒斯坦在地圖上幾乎已經看不到了,以色列卻依然想要吞並剩下的土地。可見,以色列在國際上還一直哭窮,甚至還在拿二戰時候的屠殺說事兒,早都還清了好吧,現在以色列在中東做的事和當年希特勒屠殺猶太人有什麼區別。

⑶ 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主要有哪些

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矛盾的實質是領土問題,雙方的領土爭端是在過去幾十年中陸續形成的。
1947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把總面積為2·6萬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領土一分為二,14477平方公里劃給猶太人建以色列國,11655平方公里劃給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並將耶路撒冷暫定為「國際城市」,即歸屬未定。
在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爆發的阿以戰爭中,以色列吞並了劃歸給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並強行佔領了西耶路撒冷。當時的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佔領了劃歸巴勒斯坦的約旦河西岸領土,包括東耶路撒冷,共5268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同時還佔領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島、1600平方公里的敘利亞戈蘭高地、埃及管轄的加沙地帶,又從約旦手中奪走了東耶路撒冷,並宣布整個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1982年黎巴嫩戰爭中,以色列又佔領了黎巴嫩南部一條10-15公里寬的狹長地帶。
根據1978年埃以達成的戴維營協議,以色列把西奈半島歸還了埃及。1974年,以色列曾把戈蘭高地的一部分退還給敘利亞,但繼續佔領戈蘭高地其餘的7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並於1981年宣布將其並吞。
近幾年來,以色列在它所佔領的阿拉伯領土上大量興建猶太移民定居點。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以色列已建立200個定居點,猶太移民達10·4萬。以色列的猶太移民政策是謀求通過改變其佔領的阿拉伯領土上的人口結構,建立一個從約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國。
多年來,阿拉伯國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聯合國242號和338號決議,在被佔領土上停止興建猶太移民定居點,撤出1967年其佔領的領土,以「土地換和平」。以色列卻認為,西奈半島歸還埃及後,它已完成履行聯合國決議的要求,現在只需要以「和平換和平」。
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佔領土上建立自己獨立的國家,以色列卻只顧同西岸和加沙地帶的代表討論「有限自治」問題。敘利亞要求以色列歸還戈蘭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卻一再表示堅持「寸土不讓」。

⑷ 近年來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沖突主要有哪些

他們的主要矛盾是領土問題,但由於歷史根源深厚,牽扯到宗教信仰,所以矛盾也很復雜。
猶太人與阿拉伯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關系。猶太人時正房的後代,而阿拉伯人是仕女的後代。一切的矛盾就因為他們的爸爸娶了太多的老婆,導致了各個女人生的孩子都在搞家庭分裂。
2000年以前猶太人居住於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並且建造了神殿。後來猶太人國被羅馬帝國滅,猶太人被趕出領土,寄宿於別的國家兩千年。在這兩千年期間,羅馬帝國淪陷,被阿拉伯國家佔領。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穆德就幾次來到耶路撒冷,懷念自己的祖先,還在伊斯蘭教的經書上寫著「猶太人是我們的兄弟,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然後將伊斯蘭教的聖殿建立在了耶路撒冷。由此看來阿拉伯人已經在以色列生活了一千多年,顯然他們把它當作了自己的家。
1947年二戰結束後,飽受納粹迫害的猶太人在聯合國幫助下開始建國,聯合國決定將原巴勒斯坦一半的領土劃歸為以色列,自從那以後他們就產生了矛盾。---猶太人把國建立到了人家的地盤上。
以上是歷史背景,所以他們的主要矛盾是領土問題,在解決領土問題的時候他們又遇到了宗教問題,因為他們都無法放棄耶路撒冷這個城市。
在這個最基本的問題上產生了一系列的後續問題,阿拉伯世界開始的時候是通過戰爭來與以色列抗衡,後來發現打不過,就開始搞恐怖襲擊,這些恐怖主義每天朝以色列城市發火箭。搞自殺性爆炸。由於阿拉伯教信仰「聖戰」,這一信仰給阿拉伯人搞恐怖襲擊提供了精神支持,他們覺得一切傷害了穆斯林人的人都是該殺的。他們建立了恐怖主義機構以後,恐怖襲擊的問題擴散到了全世界,結果各個國家都牽涉了一些恐怖襲擊的問題。其中包括9.11

⑸ 英國殖民的國家,故意留下了哪些領土糾紛難題呢

當今世界並不和平,很多地區是由於邊界糾紛導致長期的對抗。

大英帝國曾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帝國,幾乎在全球各大洲(南極洲除外)都有殖民地,號稱“日不落帝國”。

二戰結束後,全世界范圍內反帝反殖民獨立運動風起雲涌,很多新興國家應用而生。英國在脫離帝國統治時,卻總是“故意”留下一些領土爭端,成為地區間的不安定因素,並遲遲不能得到解決。

克什米爾地區示意圖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共同的“聖城”。猶太人長期生活在歐美國家,成立一個猶太人自己的國家,是一個長期的理想。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國際聯盟委託英國管轄巴勒斯坦。英國將託管地區劃分為兩部分:東部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為猶太居民區,這為猶太人和伊斯蘭教人的沖突埋下了伏筆,也為將來建設以色列國做了准備。

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的託管期結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國正式宣布成立。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沖突時有發生,隨著在每一次戰爭的勝利,以色列的領土面積不斷擴大和鞏固。而耶路撒冷也成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同的首都。

⑹ 為什麼以色列會和巴勒斯坦有爭議的領土

在巴勒斯坦地區,最早的時候,阿拉伯和猶太人是有著共同的祖先,猶太人先在這里居住下來,後來被迫離開,阿拉伯人開始居住。後來有了摩西出埃及,帶領猶太人回到這里,開始和阿拉伯人交錯居住,然後又被阿拉伯人驅趕,流落在世界各地(主要是在歐洲)。

二戰結束後,歐美國家感覺猶太人的苦難太多,又處於地緣政治的需要,在阿拉伯地區打入一個釘子,來對抗蘇聯的影響,所以建立了以色列國和巴勒斯坦國。但阿拉伯國家不承認以色列,在以色列建國的第一天,就開始進攻,也就是第一次阿以戰爭,阿拉伯國家戰敗,以色列佔領了巴勒斯坦地區。

巴以沖突的淵源:

1、猶太復國主義的興起

公元135年,現在的巴勒斯坦是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鎮壓了猶太人的叛亂。在鎮壓叛亂後,哈德良將猶太人驅逐出了巴勒斯坦。在之後的1700年裡,大部分猶太人並沒有生活在巴勒斯坦,他們在歐洲、中東、非洲過著群居生活。

這些猶太人在不同的社會中繁衍生息,但不幸的是,他們的歷史滿是被迫害、被歧視、成為他人替罪羊的悲慘遭遇。尤其在歐洲,基督教教會因為宗教原因經常指責他們,他們總是在困難時期成為一切災禍的替罪羊,例如:猶太人遭到種族清洗和屠殺,猶太人長期遭受迫害。

2、貝爾福宣言

當今中東地區的許多紛爭,實際上都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5年10月,英國已經和奧斯曼開戰,但英國想拉攏其他協約國成員一起向奧斯曼發動進攻,尤其是渴望得到阿拉伯人的幫助,而奧斯曼已經統治阿拉伯人長達幾個世紀。

為了拉攏阿拉伯人,英國駐埃及的高級專員麥克馬洪向志在成為獨立的阿拉伯國家領袖的麥加謝里夫海珊·伊本·阿里承諾,如果海珊幫助他們盡快發起反對奧斯曼帝國的起義,他們將幫助他建立一個獨立的阿拉伯國家。

然而英國人在說服阿拉伯人幫助抵抗奧斯曼的同時,還與法國人和俄國人進行秘密協商:如果他們打敗奧斯曼,將如何瓜分中東地區。1916年5月,英、法、俄三國達成秘密協議,即《賽克斯—皮科協定》,此協定規定英國人可以在打敗奧斯曼後得到巴勒斯坦。

3、聯合國分治決議與五次中東戰爭

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對巴勒斯坦實行分治的決議,即《聯合國181號決議》。分治決議的主要內容是:第一,結束英國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最遲不得超過1948年8月1日;第二,在委任統治結束後兩個月內成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猶太國領土面積約為1.5萬平方公里。

占巴勒斯坦總面積的57%,阿拉伯國領土面積約為1.12萬平方公里,占當時巴勒斯坦總面積的43%;第三,耶路撒冷及其附近郊區村鎮作為一個獨立主體由聯合國管理。

解決方法:

1、中東和平進程

美國一向在中東和平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中東戰爭期間,美國開始在阿以停火談判中以調停者身份出現,聯合國242號和338號決議、日內瓦和會、戴維營協議以及埃以和約基本上都是在美國的策動之下達成的。

冷戰結束後,馬德里和會的召開標志著中東和平進程全面啟動,巴以奧斯陸協議、約以和約等都是這一階段的成果。中東和平進程同美國的參與密不可分,但美國的作用始終具有兩面性,在談判立場上持雙重標准。

2、和平談判是解決巴以沖突的唯一出路

巴以沖突不是對等的國家戰爭,而是民族沖突。並且這不僅僅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沖突,還涉及美國和俄羅斯,以及埃及、黎巴嫩、伊朗、沙特、敘利亞等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利益,沖突的背後是各種勢力的博弈。

巴以之間的這些問題出現在英國託管時期,但這並不是無休止的戰爭,也不是不能解決的。通過競爭的民族主義視角來理解巴以沖突的內部邏輯是很重要的,而且要明白,巴以雙方都有存在的合法性。

⑺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為什麼爭端

巴以的問題早期歷史(完全不帶有個人色彩的說):

最早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定居,後來猶太人出埃及把迦南人殺了大部分,剩下的趕了出去。再後來歷史輪回,猶太人讓羅馬人趕走了,再後來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定居,一直到20世紀初。

猶太人在歐洲放高利貸活著,最後混不下去,想回巴勒斯坦,就讓英國人把巴勒斯坦劃給他建立國家,還說以前猶太人曾經在巴勒斯坦生活過,就讓巴勒斯坦人離開巴勒斯坦,巴勒斯坦當然不肯,就和以色列打仗,以色列有美國幫助(美國的猶太人多,美國總統需要猶太人選民拉選票),於是好幾次打敗巴勒斯坦,把原住民巴勒斯坦人趕出了家園,就像羅馬人把猶太人趕出巴勒斯坦一樣。具體的歷史就是這樣。

其實說實話(帶有個人色彩),英國人把巴勒斯坦交給猶太人建立國家,就像英國結束香港的統治後把香港交給越南人建立國家一樣可笑,完全忽視了守衛這片土地幾千年的人是誰。

⑻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主要有哪些

1,宗教矛盾。以色列信奉猶太教,阿拉伯國家信奉伊斯蘭教,他們都把耶路撒冷當做宗教聖地,神聖不可侵犯。


2,領土競爭。以色列如今的地盤以及阿拉伯世界的領土原先是猶太人居住的地方,後來被阿拉伯人佔領。以色列建國以後就有領土擴張之心,所以必定引發矛盾甚至戰爭。


3,自然資源特別是石油以及水的競爭。中東地區是最大的石油儲存的地方,還有中東地區缺少淡水資源,這也是矛盾爆發的原因。


4,大國的霸權主義引發的矛盾。眾所周知,以色列是由美國以及西方國家支持,所以以色列無所顧忌。

(8)以色列的領土糾紛擴展閱讀:

阿以矛盾的由來

中世紀末期,西歐各國商業迅速發展。移居在那裡的猶太人有許多從事商業活動,由於同當地資產階級發生競爭而受到排擠,大批猶太人被迫流亡到東歐和北美各國。

19世紀初,東歐國家也開始排猶。在沙皇統治的最後幾十年裡,在俄國經常發生有組織屠殺猶太人的事件。歐洲猶太資產階級受到排擠後,為了尋找出路,於19世紀末打起「猶太民族主義」的旗號,發起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他們號召散居在各地的猶太人重建猶太國家。

1897年,他們在瑞士的巴塞爾召開大會,成立了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從此有志復國的猶太人就開始終從當地人手中購買並開發祖先居住過的地方的土地。

1917年《貝爾福宣言》發表後,猶太復國組織內部一部分人曾主張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家應該團結阿拉伯人,反對歐洲帝國主義。但這一主張在後來的猶太組織代表大會上被否決。從此,猶太復國主義者完全選擇了不與統治者直接對立的方案實現其復國計劃的道路。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瓦解後,英國佔領巴勒斯坦,國際聯盟於1922年決定把巴勒斯坦作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

英國統治期間, 大批猶太人為了逃脫迫害從世界各地遷來巴勒斯坦定居。猶太人的數量增加的很快,引起了阿拉伯人的不滿。英國人開拾對猶太人的移入進行限制, 而在德國大屠殺的背景下很多猶太人死也要進入祖先居住過的地方。

猶太人數增加很快。美、英和俄為爭奪對巴勒斯坦的控制權,進行了連續幾年的激烈斗爭,最後於1947年11月在第二屆聯合國大會上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決議。

決議規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英國統治結束後,成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阿拉伯國面積1.12萬平方千米;猶太國面積1.49萬平方千米;耶路撒冷及其郊區(約158平方千米)實行國際化,由聯合國管理。

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委任統治終止之時猶太復國組織即宣布成立以色列國。

這個分治決議的通過,使阿以矛盾進一步發展。因為當時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約有120多萬,占總人口的2/3,按照分治決議得到的領土只佔巴勒斯坦總面積的43%,大部分是丘陵和貧瘠地區;猶太國人口只有60萬,不足總人口的1/3,面積卻占巴勒斯坦總面積的56%,並且大部分是肥沃的沿海地帶。

聯大分治決議通過不久,即遭到阿拉伯聯盟成員國的強烈反對,他們發表聲明堅決為反對聯合國分裂巴勒斯坦而戰,直到取得最後的勝利。阿拉伯聯盟5個成員國(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在國內人民反猶斗爭的推動下,於當年5月15日分別出兵巴勒斯坦,第一次中東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以色列是為生存而戰,阿拉伯聯盟顯然是為政治而戰, 戰爭持續到1949年1月初,最後阿拉伯國家戰敗。經過這次戰爭,以色列佔領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和耶路撒冷的西半部,戰爭中有近百萬阿拉伯人被以色列侵略者逃出家園,流落在附近的阿拉伯國家。

之後,以色列同阿拉伯國家先後發生了四次大規模的戰爭,小規模的流血沖突和暴力事件則不計其數。通過1967年6月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侵佔了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城的約旦管轄區、加沙地帶、埃及的西奈半島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共計6.5萬平方千米的土地。

這些原本屬於阿拉伯人的土地,除西奈半島在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簽訂《埃以和約》後歸還埃及外,其餘仍被以方佔領。

和解應該是雙方共同的責任

長期以來,阿拉伯人對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存在一直持反對態度,他們反對《貝爾福宣言》,反對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當以色列國於1948年宣告成立時,阿拉伯國家就想用武力消滅它,因而導致了第一次中東戰爭的爆發。

1967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開展武裝斗爭反對以色列。1968年通過的「巴勒斯坦國民憲章」重申了過去阿拉伯國家對待猶太人和以色列的政策,那就是「摧毀猶太復國主義」「把猶太復國主義者從巴勒斯坦的領土上趕出去」。

經過一次次的戰爭,以色列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戰勝了比自己大數十倍的阿拉伯國家。但戰爭是解決不了雙方的矛盾的, 和解應該是雙方共同的責任。

⑼ 把你問題是指巴基斯坦和以色列的領土爭端是對的嗎

是巴勒斯坦。。。。
巴基斯坦是中國的鄰國,和以色列沒有領土沖突

⑽ 以色列為什麼要在領土爭議上妥協

如果不妥協,就只能無休止的戰爭,現在是文明社會,以色列即使和阿拉伯人打仗,也是很有克制的,也不能學成吉思汗大軍,上來就是雞犬不留,這樣一來,阿拉伯人總是存在的,而且他們還持續不斷的抗爭,和平則永無寧日。
那些爭議土地,本來也不是分給以色列的,只是因為戰爭而佔領的,以色列當然不想還,但現實是,阿拉伯人的反抗,加上國際社會的指責,還給阿拉伯人也是可以考慮的,當然還是有前提,就是對方承諾簽署和平協議,永遠不打仗,如果對方不承諾,以色列也會拖著。

閱讀全文

與以色列的領土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